网感,一个骗了2000万新媒体人的陷阱
什么是网感?可能从一开始我们就想错了。
虽然你至少能找到10种说法——只是它们基本都是被反向推导出来的。
于是我们会发现,对这些说法研究得再多,还是写不出有网感的文字,因为我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何写出有网感的文字?我想至少我们得更新这四个意识。
一、网感的“网”,不是互联网,而是整个时代
有网感的人,通常都具备这些特点——见多识广,聊天话题新鲜,会调侃热点,说话有趣,见解独到,还盛产金句。
一句话,他很会制造新鲜有趣的谈资,让大家都爱听他说话,也喜欢转发他的话。
那么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没有这类人吗?
当然不是。每个时代都有这类在社交场深受欢迎的人。只不过互联网是这个时代人们主要的社交场,才有了“网感”的说法。
所以当我们研究网感的时候,我们研究的其实是互联网背后整个时代的语境。
不然你如何解释第一个网络热词和热句的诞生?
那个第一次制造网络热词热句的人,他可是没有样板参考的,他怎么知道那些会成为网络热词热句?
所以假如你只在互联网上捕捉“网感”,你得到的往往是二手至二十手的网络热词热句。然后,很可能也成为了一个有“二手网感”的人。
因为你看到的是别人思考的结果,而没有学到别人思考的过程。
第一手的网感,应该修习于这个时代的每一个角落,在家里,在教室,在寝室,在办公楼,在街头,在饭馆,在地铁公交上,在电影电视里,在一切有人,有社交,有故事,有对话的地方,因为生活和人性本身,才是喷涌“网感”的泉眼。
二、网感不是热词集锦,而是表达创新
一篇百字文章,塞进几十个网络热词,是很多人伪装网感的主要手段。
当然,这也是很多老板、总监、主编,甚至整个行业的共识。
但这种偷懒不会带来任何差异化和积累。因为拿掉那些热词,整篇文章的内容很可能就干巴巴得只剩下标点符号了。
人们为什么要在热词都看吐了的情况下,来看你的标点符号?
回头看看十年来那些热词,你还记得比如“做人不要太XX”、“神马都是浮云”、“很黄很暴力”、“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我爸是李刚”、“我反正是信了”、“Hold住”、“元芳你怎么看”、“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吗?
当然记得,但不太愿意跟它们相认,更不想承认曾经大量使用过它们。
实际上一两年前的“蓝瘦香菇”、“菊外人”,2018年的“社会人”、“C位出道”、“SKR”、“确认过眼神”,甚至2019年初的“盘他”,你都不愿意再用了,因为难为情了,落伍了。
为什么这些热词热句会快速凋零,成为考古材料?因为它们是基于热点事件,而非基于生活现象和人性洞察。
你的写作不能满足于依附它们,你得自己去创造。
比如你能通过洞察社会现象(以金钱主题为例),创作出类似“隐形贫困人口”(指有些人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非常穷。)、“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穷人的委婉说法)、“局部有钱人”(指那些经济上处于“充裕但有限”状态的一群人)这样的词,那么,它至少不容易过时,也不需要参读相关历史材料才能理解。
但当然,如果你能写出像19世纪爱尔兰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年轻的时候,我以为金钱是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那样有深刻洞察又有趣的句子,那不管你的作品流传到哪一个时代,都会引领潮流。
热词会死,网感不老。网感的核心,不是热词拼凑,而是基于人性洞察的创新表达。
三、网感不是把热点做成看点,而是把看点做成热点
热点事件发生的第一天,你追了,可能很有网感,但到了第二三天你还追,那就让人反感了。
紧咬着热点,实际上就是执着于“大家都在看什么,我就跟着做什么”,这种跟随策略,偶尔可以有,谁都无法抗拒走捷径的可能性,但一直这么做,就不是在玩热点,而是被热点玩了。
对于追热点,要有“宁可错过十个,不要滥追一次”的原则。
其实你冷静想想,也会发现很多时候追热点都是一盘“赔本生意”。
因为原本追热点是为了迅速抢夺全民关注和讨论的风口,但当所有人都这么扎堆操作时候,这个“风口”就会迅速出现大面积堵塞,读者也会瞬间关注疲劳,99.99%同样花了大力气的热点文刚一出门口,就惨遭踩踏了,更别奢望借助风口起飞了——是的,比如第二次看到同一个热点的文章封面,你很难有兴趣再点进去看。
于是“通过噌热点一夜刷屏”的概率,也就跌到跟“通过自己造看点一夜刷屏”的概率不相上下了。
那为什么不全力去做有差异化的“看点”?它至少是属于你自己的积累。
更何况,并不是每个热点都适合自己的内容或品牌去追——比如不玩一下热梗(如年初的苏大强)不会怎么样的,但你玩了,还玩得不好,你要人们怎么相信你跟外面那些大路货不一样?
网感,本质上仍是制造人们爱看爱聊的内容看点,而这,来自于你对读者或用户需求点的洞察,也来自于对自身内容的定位和调性把握。
有追求的网感,是全力以赴去把自身的内容看点做成热点,而不是总在费尽心思去在热点上植入自己的内容,因为这么做,在多数情况下,自己只会成为“助燃”热点本身的一根柴火而已。
拒绝成为热点的奴隶,拒绝以抖机灵为生,想办法去创造有价值的内容,去研究传播的知识和规律,也是一个新媒体人最基本的骨气和抱负。
四、网感不是以遣词造句显个性,而是在字里行间找同伴
以网感塑造文章个性,是写作中的重大陷阱。
因为所有的人都这么想,这么做,那网感就不能成为“个性”,而是“众性”了。
为什么要让文章有网感?为了接近现代人的口味。因为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闲余时间也被各种游戏娱乐抢夺。新鲜,有趣,轻松的调调,才有可能让他们停下来阅读你的文字。
也就是说,网感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乏味,实现更高效的沟通。
而如果你的目的是把自己打造成紧跟时代的潮人,你很可能就会陷入一个过度包装和炫技的迷局——你自己玩得很嗨,别人也感受到了,是的,你很潮,文字很有个性,很互联网。但是,跟我有什么关系?
你的目的所在,也是你的精力和手段所向。
为了提升文章的可读性,你得了解你的读者的日常心态,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偏好和禁忌;得思考如何选对角度,讲好故事,输出符合他们需求的文章价值;还得学习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文句和语气,并把复杂的信息简单化传达,总之,你要成为像他饭桌对面的那个朋友一样,跟他是一伙的。
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原本用力刻意想要塑造的特别个性,反而在无意中就形成了。
不要为网感而网感。装出来的网感,装不进他们的心里,因为他们认的不是那些矫揉造作的遣词造句,而是你字里行间的志同道合。
很多朋友说自己老了,追不动热点了,写不出有网感的文字了。恰恰相反,网感的细胞会一直生长于充满活力,保持进步,有独立思考力的人身上。
但也许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忘掉“网感”这个概念。
文案的本质是传达和沟通,在处处雷同的语境里,想要连接你的目标用户和读者,就别试图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感去跟他们沟通,专注有用的内容,保持真实的个性,你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的,这样读者反而更容易发现你。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作者公众号:一周文案(ID:copyweekly)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