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双微一抖”,企业就会变得更好吗?
首发于:骂我
原以为这话题已经没有必要再专门拎出来讨论。但最近又有一些广告圈自媒体老师站出来“声讨”企业自媒体的无价值,以至于我身边的小伙伴都开始嚷着“90%的企业自媒体都是垃圾”、“早就该停更双微一抖”、“万恶的老板让我做无价值的工作,还我青春”……这不禁让我有点担忧,是不是有些伙伴把人家讨论的问题“曲解”和“误读”了呢?自己没看到一篇痛斥运营双微一抖的文章后就激情满怀,暗骂老板/甲方是个白痴,恨不能拍案而起跟他们决裂?读篇文章被带入,被煽动了情绪是可以理解,但你一旦丧失了理智和独立思考,跌进了观点埋下的坑,可就有点悲惨了。
来来来,让咱们先理清几个问题先。
问题一:企业的双微一抖应该停掉吗?
假如你看着批判双微一抖的文章并沉浸在它制造的情绪之中,估计此时内心十有八九会认同文中说的“90%的企业自媒体都是垃圾”、“90%的企业都应该趁早关掉双微一抖”诸如此类的说法。但现在,我们把这个问题单独地拎出来,放在你的眼前,无论你身处甲方市场部还是乙方广告公司,你还会建议企业老板去停掉“双微一抖”吗?
我猜想你们大多数人都不会傻到给老板这个建议,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大家内心中还是认同双微一抖的价值以及企业利用双微一抖获利的可能性。这就像是,不能因为一家成都小吃店的菜不好吃,就下判断说川菜都是垃圾!
延伸的解答:企业双微一抖的价值有哪些?
实际上,企业自有媒体平台承担的并非仅仅是“塑造品牌”的使命。如今它们可能会替代官网,作为企业信息汇总、实力资质展现、企业公告发声的的发源地;可以作为新品上市、预约售卖、活动促销的购买平台;可以是产品使用指导(如何画眼影更好看),顾客日常问题解答(奶粉品牌常给宝妈提供育儿技巧)的知识集散地;更是客户关系管理、私域流量筹建、用户及社群运营的主阵地。
所以说,不要再简单地把企业自有媒体平台当做是路边商店的一扇橱窗,而是应该当做整个商店本身去看待和理解。尤其是在搭配上小程序、社群、用户分析管理软件后,毫不夸张的说,一家初创企业完全可以只依赖自己的微信平台就能够活下来。
如此说来,不去思考企业自媒体平台的综合使命,只是强调某一功能形式(如更新推文)的价值,显然是一叶障目又本末倒置,而用“垃圾推文”来否定“平台价值”的观点则更是错的离谱。
有意思的事情来了,既然你内心也认同且有不该停更双微一抖,那么你说到底是被文章怎样的观点和诉求煽动的呢?
问题二:当你DISS双微一抖的时候,实际上是在DISS什么呢?
作为广告圈/新媒体平台执行者,你痛恨的其实并不是双微一抖存在的合理性,而是老板KPI的合理性。不信我给你把常见话术做个转化?比如:
是不是把这套话术主体换成了“广告”之后就立马变得更加熟悉了?这就像你想要鼓动他人抱怨KPI,其实只要把文中主体词换成“招聘”,就会让HR小伙伴们感同身受,换成“设计造价”就能让工程师们义愤填膺……一句话说,所有职场人都会对这类“不给马儿吃草,又让马儿快跑”、“不打地基只要三楼景观大阳台”的KPI设定非常不满。而很多文章就抓住了“不合理KPI”这一点,却把所有的怨气矛头转向抨击企业双微一抖无价值这件事上去了。
冷静一下想想,你不能因为一家饭店老板开的工资低干活累,就说厨师这个职业没前途吧!
延伸的解答:
毫不夸张地说,对KPI/业绩合理性的愤怒、对工作成就感的失衡,是每个人职业生涯中都会持续面对的痛苦和挑战。你看,广告创意会觉得自己的产出,有90%都是屈服于客户意见的垃圾,程序员会觉得自己开发功能有90%以上用户根本都不会关心,厨子会觉得这些年能拿得出手的菜不超过10%,甚至可以说每个人每天90%说得根本是废话!
按照这个心理逻辑,自媒体从业人员大可不必为自己90%精力都是在创造垃圾而自卑,更不应该押宝似得期待用跳槽去其他公司来改变现状,因为怂恿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不停地换泳池并是帮他学会游泳的好方案。相反的,要去思考如何去理解这90%的“低价值”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也引出了我们下一个问题。
问题三:为什么白痴老板总是定出白痴KPI
既然我们已经把问题的矛头指向了老板设定的KPI,那么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老板会定出如此白痴的KPI呢?
首先,你可以试着“升维思考”一下,把思考视角升到老板和生意上。
除去个别老板外,不得不承认大多数老板实际上智商不仅并不比你我低,相反,他们掌握的信息对事物的判断也许更全局更前瞻。之所以老板会下令“制造垃圾”的现象,很有可能是由于大家的视角和思维不同。
首先,执行层面看的是既定收益,老板关注是概率和风险收益。
这里说一个行为经济学最常见的测试。现在给你两个选择,A选项你可以直接(100%)拿走100美金,B选项你可以有50%的几率拿走300美金,50%几率空手而归。你会选择A还是B?
升级一下,还是两个选择,A选项照样直接(100%)拿走100美金,B选项你可以有50%几率拿走1000美金,50%几率空手而归。这次你会选择A还是B?
如果你在两次选择中都选择了A,那么恭喜你,请你安安心心地做个勤恳的打工者。如果你在第一次选择时就选了B项,那么你具备做老板或者投资人的潜质。因为,他们看的是概率而不单纯是既得利益。
比如你是按照概率来算收益的话,你就会看出来两次测试B选项获得收益分别是150美金和500美金,都大于100美金的既定收益的A选项。这样的测试机会,只要手里的钱够,参与次数越多就越是稳赚。只要评估好了概率和风险收益,那么这笔买卖就有做下去的必要。
这个道理应用在企业自媒体身上也特别明显,比如说K12教育行业,目前一个新客户的获取成本已经需要1500元,那么企业如果花费4000元月薪招募来两个毕业生做企业自媒体运营,只要他俩每月能通过自媒体吸引来10个新客户,那么这个渠道肯定就是个赚钱的生意啊(1500元X10>4000元X2,便于计算忽略其他用工成本)。这样的话,哪怕这两个毕业生做的推文内容很粗糙,广告打得很Low,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更没有必要单纯为提升内容品质再去招个3万元的高级设计师了。更何况,这两个4000元的应届生在公司里能做的工作和创造的价值远不止如此。企业自媒体创造的综合价值也远不止课程销售。
就算是做的不好“白掏”了几个月的工资,比起投一个广告来说还是划算得多!
是的,你可以把这个成为投机,但对老板来说生意就是生意,就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寻找赚钱的机会。老板算的账,可能要比你想的清楚明白得多。
其次,老板看的是结果导向收益,而不仅仅是过程中的某项指标。
我们再找个常见的场景,如下图:
还是以K12举例子,如果企业通过一篇带着3000元互动奖品的文章吸引了8000个新受众来关注公众号,紧接着又推送了一篇课程推荐促销文章,立马有6000人取消关注,只有可怜5个人购买了课程……那么这波操作值得吗?
如果你是广告圈自媒体运营,看见的可能是企业发一篇广告稿,好不容易花钱做活动袭来的粉掉了75%,数据真的是一片惨淡。
但在老板的视角则是,不算人工成本,一共花了3000元奖品,但是换回来了1500X5=7500元价值的新客户,明显是赚的。
同样的道理,那些KOL、红人、哪怕是流量明星,只要一发广告肯定都会掉粉,但他们为什么还是会发呢,为什么还有品牌主花钱找他们呢?很简单,因为有转化啊,综合评估投入产出还是有得赚啊!
所以,也许你换一个视角,或者从更高的生意维度,而非品牌宣传维度来看企业自媒体运营,会有更全面的认知,也会更理解老板关注的点到底在哪里。
延伸的解答:为什么老板会把KPI订的那么高?
这个很好解答。第一,每个人都希望用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的收获,作为老板每次KPI都加码看看能把你的潜力榨出到什么程度,虽然说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用10+w去批评你吓唬你,但稍有理智的老板内心其实未必真的看着这个指标;第二,奇葩的KPI可能源于对老板需求的误读,稍有些规模的公司,面对老板的人可能是市场部或新媒体部的总经理,老板对工作成绩不满意,把压力传给了部门经理,部门经理不知道老板在生意上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就只能用10+w啊,粉丝增长一类的指标来充数,再到了执行层就成为了奇葩的KPI。
问题四:为什么这类文章只适合[广告圈自媒体小编]却很难打动[运营部经理]
因为带着广告思维的自媒体小编对于企业双微一抖的运营,只会写些文章,做点品牌宣传,刷刷阅读量,但根本没有认真地从生意的角度去研究客户,理解用户的价值,更缺乏相应的运营思维和工具。
比如说,广告思维的小编真的能画出客户的转化路径图,算出每个环节的转化率嘛?自媒体小编真的理解获客成本和用户终身价值CLV嘛?真的有系统的为后台的用户打过标签做过对销售有帮助的用户画像吗?真的明白该怎么做AB测试嘛……这一系列的问题,你是否思考过并找到过答案吗?
芒格在《穷查理宝典》常说“在锤子眼中全世界都是钉子”,同样,在一个广告美工眼里企业双微一抖只是个橱窗罢了,大些小些、开或不开影响不大。但是在生意人眼里双微一抖却可能是整家店铺,人云亦云的说关就关,怕是会输得底朝天啊!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作者公众号:骂我(ID:mawo178)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