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内部公开信——面对第一次公司内有人主动离开,我选择理解

举报 2015-10-21

W内部公开信——面对第一次公司内有人主动离开,我选择理解

各位Wer:

大家好,这封信写于10月12日周一,这个时候刚下飞机,抵达北京。坐在前往酒店的出租车上,天光正好,我决定在车上把这封信敲打出来,然后择日发出。

很巧,这次北京之行,是代表W第一次来参加长城奖获奖答辩的,这意味着辛苦一年的Wer们即将迎来我们的第一次获奖经验,可能作为个体,部分Wer早已国内国外拿奖无数了,但那仅是我们过去在其它公司打工的经历,而当我们聚合而成W时,这是我们共有的第一次荣誉,值得纪念。

但这并不是我写此信的目的,因为坦白说,奖项对W而言,其实只是行业公关的必要,除此之外,无甚更多价值。因为野狗的存在,本无需任何他人承认与表彰,逆光而行的我们,也从不是追名逐利,赖奖为生的物种,市面上流通的所谓大众认可,远无法满足我们的野心与骄傲。

我们只认可真正对得起自己付出的作品,即便它未为人识,尚未发光,我们也有信心自己为自己加冕。这是野狗的世界观,也是W的价值观。我还是重申那句老话,时刻警醒着所有的野狗和自己:我见识过世间最优秀的创造者,都亡于“混圈子,开讲座,忙拿奖”三件妄事,万事有度,慎取所需,大家心里有数就好。

W内部公开信——面对第一次公司内有人主动离开,我选择理解

让我真正有感而发的,是如题的两个“第一次”。

是啊,在过去短短一年多的时光里,我们创造了太多的“第一次”,也让全行业见证和惊叹了太多的“第一次”,但那些都是大家拼命努力换来的自然结果,没什么好得意与一提再提的。而让我心里这几天一直放不下,决定写下来的这两个“第一次”,则是第一次,有人和我在公司内部发生了争执;第一次,有人决定了主动要离开。

W内部公开信——面对第一次公司内有人主动离开,我选择理解

好,啰嗦半天,终于谈到正题。

过去W的团队氛围里,一直是一片祥和、团结而紧张的氛围,从未见过争执,我曾暗自窃喜,私心归功于个人的管理能力,其实狗屁。

直到那天在办公室红脸之后,难得让自己冷静自省,才反应过来,之前W的一团和气,无非得益于公司规模太小,小到所有火苗还没冒烟,每个人都能预知险情,当然燃不起来。另外,源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所有人都长期处于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忙碌状态,说句不好听的话,忙得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还抽时间来和李老三生气?没人有那闲情雅致。

所以,长此以往,小团队的集体意志,被快节奏的行军节奏给统一;小公司的负面情绪,被高频率的作品成就给掩盖。久而久之,我只看见攻城掠地,无往不胜,凯歌长奏,士气高昂的W,却无暇转移目光,去重视那暗流潜动,迟早炸毛的W

该来的,迟早会来。我们开始了必然而然的规模扩大,招聘扩员,办公室扩张,客户扩编。小W开始变大了,小野狗开始长壮了,我们从创意、策划、客服、文案、美术、插画、动画、流程、制片、前端、后端、音乐、行政、财务、法务等各部门人员开始一应俱全。望着厉兵秣马后更加齐整的阵型,我表面开始变得更加克制谨慎,但内心却按纳不住的信心膨胀,忍不住的摩拳擦掌,准备远征。直到迎来第一次的内部争执,这盆冷水,让我清醒。

W内部公开信——面对第一次公司内有人主动离开,我选择理解

在此,我不会再谈什么大家都知道的狗屁大道理:

公司扩张必然的成长阵痛。个人长期消耗的身心疲劳。

这些所谓的问题,其实都不算问题,因为它必然发生。对必然发生的事情,如人不同,人会累,人想走… 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有接受,甚至承受。在必然面前,愤怒,委屈和不解的情绪反复,只会显得你愚蠢而狭隘,而你真正能够做的,我想来又想去,实在想不到好的答案,最后只有憋出“相信”和“理解”这四个字,来表达我此刻的些许感悟和思考。

W内部公开信——面对第一次公司内有人主动离开,我选择理解

面对第一次有人在公司里和我争吵,我选择“相信”。

首先,请大家先和我一样,相信一件事:

“世界上最贵的成本,是沟通成本。”

W之所以如此短平快的鸡犬升天,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过去的时间内,这家公司的沟通成本几乎为零,这意味着内耗为零。是啊,多么显而易见的答案,也多么难得的幸运,在长达一年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和团队的沟通方式是如此简单而快捷,我们挤在十几坪的房间里共同面对,共同讨论,共同解决,共同反省,即便问题滔天,但每个人都无处可逃,只好所有人绑在一起迎难而上。

但现在随着部门和人数的扩增,大家分散在不同的办公室里,各自操持着不同的难题,我和所有人的沟通,变得需要穿过几个办公室,才能以偏概全的了解大致。这势必带来沟通成本的上升,时间的损耗,与为了决不妥协出品质量而带来的效率降低。

但最麻烦的,其实都还不是这些显性问题,而是沟通过程中,开始出现了彼此理念的不合与消耗。事务繁杂,可以梳理,业务激增,可以拒绝,但人心不合,只能原地踏步,甚至紧急刹车,掉头调整。

W内部公开信——面对第一次公司内有人主动离开,我选择理解

还好,写信至此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解决,关键还是在于公司虽然扩张,但规模毕竟不大,通过数轮彻夜的深谈,火情已经得到控制,误会澄清,思路理顺,彼此心情平复,以后都可专心做事。但我仍然心有余悸,惴惴然认为公司未来,还会不断涌入新血,发展仍会不可逆的向前,我如何保持充分的精力与诚意照顾到每个人的问题与烦恼?这是对我的挑战,也是对公司的考验。

我在面对一个危机爆发的时候,永远想到的是连带着所有潜在危机的爆发。所有方法和制度对我而言,都只是表面工作的协调和修缮,我悲观的一再认为:

所有的危机,都是信任危机。

因为我不相信你,因为你不相信我,
因为我们彼此认为对方不再相信自己。

于是出现了各自为阵的反复沟通,动作变形的表达诚意,心怀怨念的私下抱怨,或者,干脆是貌合神离的携手内耗。以上轨迹,基本就是一个团队,一家公司从一块铁饼化作乌有的全程,无分大小,不分新旧。

所以我决定不再无谓的分解问题,
只对全公司再度重申我的几点想法,
期望大家可以和我一同相信:

1、 我创立这家公司,是为了做出真正具备国际化水准的作品,我个人任性的远期愿望是:未来,把W开在国外。

2、 我会继续有序的扩大公司规模,但2016年内,我们的人数绝对会严格控制在30人以内,未来即便开设分公司,单位分公司人数仍然不会超过这个数字,我们势必会做成大公司,但这里的“大”,是指影响力。

3、 李老三,是个创造者,不是创意人,更不是生意人。我会尽我所能的,给到每位Wer超出行业标准的最高回报,但我一直固执的坚信:其实,我能给到每位Wer的最大回报,是我们共同造物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每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不可替代性,这更是别处无法允诺和兑现的。

恳请各位再次选择相信,或者,你必须选择相信。

因为,只要进了W的门,你就是一名创造者。而真正意义的创造者,其实从来都是没有选择的人。希望,每一位Wer,能因为同样的宿命而相聚,也能因为同样的坚信而前行。

W内部公开信——面对第一次公司内有人主动离开,我选择理解

好,谈及第二个问题:

面对第一次公司内有人主动要离开,我选择“理解”。

关于感恩、惜别、挽留和祝福,在欢送会前,我已经说了太多,这里就不再重复作态了。
我只想说点未尽之言:

面对一家新创一年多的公司,第一次有人提出主动离职,其实过去作为跳槽王的我,早就将心比心,麻木就范,视若惘常,但因为我现在是站在公司层面,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件事情,谈及一二,谈及我选择的“理解”,是为让所有现在安坐的Wer和门口挤着想进来的未来Wer,你们可以稍加“了解”。

了解一:走的人是文案,再次印证了我说过的一句话:“W是文案的地狱,或许这里给不了你什么,除了过稿的煎熬。”

了解二:走的人累了倦了,身心俱疲。坦白说,面对这个问题,我现无良方。唯有哪怕是自顾自的坚守并努力践行我们的“1030不加班计划”。但内心深处,目前只有选择咬牙接受,野狗的未来,本来就不是舒服的现在,而是剐皮削骨、无路可走的痛苦进化,我只能说,目前甚至未来的W,都不是创意人的靡靡天堂,而是创造者的地狱摇篮,或一条黑暗艰险的野狗征途。

了解三:走的人说过,现在的W长大了,不再是他真正想呆的W了,他更怀念过去微小而单纯的W。我很感动,因为我也怀念蜗居一隅,仅作为小团队打拼的美好时光,那代表单纯和无忧。但我作为野狗头子,我不想,更不能仅仅陶醉于怀念和惜旧,止步于开一间田园牧歌般的匠人铺子。这实非我本意,我现在所做的必要扩张与壮大,都只为一个目的:长大和成熟。

大到所有的野狗都足以肆意狂奔,不怕饿死;熟到所有的野狗都可以自我担当,独霸草原。我和所有同行者一样,厌恶臃肿而迟暮的老狗,但我更担心沦为发育不良随时夭折的幼犬。

W内部公开信——面对第一次公司内有人主动离开,我选择理解

所以,W必须长大,W必须成熟。
无法逆转,不因你我意志而转移。

最后附上W音乐部的小淞
写的两首野狗之歌当中的《野狗悲歌》,
送给每一个离开和还在W的人:

如果我正穿过荆棘,记得不要回头
如果我在路口徘徊不前,请忘记我
就这样一直向前,像野狗一样
永远也停止不了,
我会一直追赶,也会记得曾经的你
永远也停止不了,
如果你要离开,请记得你从哪里来
如果你要回来,请记得你为何而来

让我们最后选择相信:

W属于创造者的。
不属于创意人,生意人和所有只想追随我们的人。

让我们最后选择理解:

我们只会因为悲伤而相聚,因为快乐而分离。
让我们唱着离歌互舔伤口,吼着悲歌勇猛向前,
再不留恋过去一眼。

谨以每一位野狗共勉
3水 by W
2015.10.19

W内部公开信——面对第一次公司内有人主动离开,我选择理解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