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说起电影节的时候,我们下意识的就会想到“上海电影节”、“金鸡百花奖”、“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等这些十分有名气的电影节。那么小编来提问了:你们知道“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吗?虽然“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没有被大家普遍熟知,但这个电影展于2006年创办至今,一直作为电影艺术与行业的交流平台而存在。电影展通过筛选,并鼓励优质电影作品复归电影精神,为业界提供了中国青年电影多样化的样本。
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颁奖典礼于今年的7月20日开幕至7月28日闭幕。这届青年电影展一共收到了1022部参赛作品,在初期的两个月的评选中,最终入围的影片共有34部,其中剧情长片13部,纪录片6部,短片15部。入围影片经过复审最终评选出了9部获奖影片。相较于去年的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今年的参赛作品虽有数量上的下降,但最终入围的影片数量却略有增加。并且,今年没有单独设立国际竞赛部分,而是改为了“主题策展”,特别展出被评选出来的优秀国际电影作品。
这些被评选出来的作品当中,在未来在是否能在院线播放还得经过一段时间地融资和筛选,所以大家可以先通过电影海报去感受这34部作品的魅力。
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 主视觉海报
一、获奖影片
在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颁奖礼上评选出的9部获奖作品分别是:《春江水暖》、《离秋》、《马赛克少女》、《慕伶,一明,伟明》、《平原上的夏洛克》、《三尺》、《世外桃源》、《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鱼乐园》。
《春江水暖》
顾晓刚 | 最佳剧情长片 | 最佳导演
《离秋》
刘德基 | 最佳演员
《马赛克少女》
王维华 | 最佳艺术探索
《慕伶,一明,伟明》
黄梓 | 评委会大奖
《平原上的夏洛克》
徐磊 | 最佳电影文本
《三尺》
瞿尤嘉 | 最佳短片
《世外桃源》
周铭影 | 最佳纪录片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马兰花 | 最佳实验短片
《鱼乐园》
柴小雨 | 一种立场
二、其他竞赛入围作品
(1)短片
作为电影最初的形态,短片承载了电影语言最原始的表现力。剧情短片几乎是每个导演创作长片之前的必经之路。813部,这是今年进入评审流程的短片数量,相较去年,投递影片的数量近乎翻倍。
整体来看,制作工业的提升是短片单元的大致特征,很多作品也都营造出了不错的影像质感。
《半醒》
蔡采贝
《公交车》
李文愉
《寒露》
陈莲华
《面包车,怎么办?》
邓为奇
《明天会更好》
耿子涵
《那日上午》
黄玮纳
《期望线》
施蕊妮
《清洁》
曾志
《如金似灰》
魏紫
《深渊》
潘芊羽
《水花》
沈杰
《水母》
罗柬
《无言之城》
谢韵
(2)剧情长篇
今年剧情长片共入围13部,数量创下近五年之最。评委的评判标准呈现出多元的面相,完成度和探索性被同等重要地纳入考量,叙事能力和实验性的评审语境,在作品中须能够灵活地转换。
因此,这13部被评选出来的多元面相的作品,同样也会给作为观众的我们带来更多元的感受。
《春潮》
杨荔钠
《春暖花开》
伊万・马科维奇 | 吴林峰
《第四面墙》
张翀 | 张波
《第一次的离别》
王丽娜
《动物方言》
雷磊
《世外之子》
王崑琳
《长风镇》
王晶
(3)纪录片
与剧情长片相比,纪录长片的创作生态更多保留了“独立电影”的痕迹。市场空间的狭窄,放映组织的紧缩,工业体系的匮乏,使得大多民间的纪录片作者呈点状分布,彼此之间难以建立联系,生存境遇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制作资源向专业、成熟作者高度倾斜,使得纪录作品的整体面貌呈现出精致与粗糙并置的状态。这些纪录长片的创作生态在这入围的6部作品中亦有体现。
《夫妻不是同林鸟》
谭振邦
《看海》
李京红
《南游记记》
江峰
《时光机》
孙扬 | 江松长
《小石头》
乔建强
三、主题策展-叙述现实
在“FIRST电影展”的作品中,除了能够看到中国青年导演的作品,我们还能在“主题策展”中看到来自其他国家的电影作品。今年电影展的“主题策展”叫做“叙述现实”。
电影展是这么介绍这次的“主题策展”的:“叙事是我们最为亲近也最为熟练的艺术形式。它是如此的寻常,以至于我们常常对它的存在习以为常。我们因此忘记了它作为一种艺术所拥有的技巧,也忽视了精巧技艺背后暗藏的力量与思考。叙事并非对真实世界的陈述,而是成为观点的载体,成为极其精准又高效的把握情绪与信息的手段。它最终超过了我们所经历过的事实,小到襁褓之中的睡前故事,大到现代社会的种种主义与规则,叙事为我们构建了更加庞大而复杂的世界,其中积累了无数智慧对于这个世界剧作法般的精确提炼。”
让我们来通过电影海报窥探一下这庞大而又复杂的“叙述”世界吧。
《Q的理发店》
丹麦 | 埃米尔・朗贝尔
《带我去个好地方》
荷兰 | 波黑 | Ena Sendijarević
《鬼镇故事簿》
加拿大 | 德尼・科泰
《罗马尼亚黑历史 》
罗马尼亚 | 保加利亚 | 德国 | 法国 | 捷克
拉杜・裘德
《犬犬风尘》
智利 | 德国 | 贝蒂娜・佩鲁
《上帝存在,她叫佩特鲁尼娅 》
马其顿 | 比利时 | 法国 | 克罗地亚 | 斯洛文尼亚
缇奥娜・斯特鲁加・米特威斯卡
《我们都是小僵尸》
日本 | 长久允
《我母亲的消失》
意大利 | 贝尼安米・巴雷斯
《系统破坏者》
德国 | 诺拉・芬沙伊德
《归属》
土耳其 |加拿大|法国
Burak Çevik
从海报的设计风格整体看下来,“FIRST电影展”上的作品在电影海报设计上弱化了“在商业电影中本应该突出演员”的部分的同时,强化了“海报与作品调性相呼应”的部分,每一张海报都突显了导演独具特色的个人设计风格。
在文章的开篇我们也有说道,“FIRST电影展”是一个并未被大众所熟知的电影展,但这丝毫完全没有影响到电影展题材的丰富性。正因为多元、开放的态度,使得电影节汇聚了多样化题材的作品。不仅如此,今年5月电影节起携手猫眼娱乐开启了“FIRST LAB×猫眼娱乐”的探索创作新模式,将为青年电影人创作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制,助力青年电影人的发展。这对于还在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去创作的青年电影人来说,“FIRST电影展”成为了他们展现自己的作品的最佳平台。
参考:
内容参考来源于FIRST青年电影展微博和微信、豆瓣电影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