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质量的微信群是怎么样运营的?

举报 2015-11-17

作者:JAN(个人微信:JAN020790后运营喵)

前言:生活处处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也需要去思考。读书当然也必须要思考,建设了一个社群然后当然也需要思考如何运营,如何落地,如何维护。所以,当我拿起《社群营销》时,我就自动开启思考模式。 

 000000000131823535_1_400x400.jpg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JAN,是一枚90后运营喵,创建了运营喵群目前已经稳定保持500人,以下是我读《社群营销》并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和经验。 生活处处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也需要去思考。

 

 生活处处有值得思考的地方,也需要去思考。读书当然也必须要思考,建设了一个社群然后当然也需要思考如何运营,如何落地,如何维护。所以,当我拿起《社群营销》时,我就自动开启思考模式。 

 

  本书一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从社群运营的正面、侧面进行了一一讲述。 

  社群之谜(社群的构成和价值) 

  续命之方(社群的生命周期) 

  平台之感(社群依托的平台) 

  建群之术(从无到有建社群) 

  传播之法(借助社群做传播) 

  社群之势(社群的未来畅想) 

 

  书中一直反复强调的社群构成五大要素:1、同好,2、结构,3、输出,4、运营,5、复制。 

 

  我为什么会读《社群运营》? 

  书里面说到:“人类对社交的需求仅此于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我们如此害怕孤单,所以,我们一直在寻找基于某种连接的同类”,而在我看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也同样急切地在虚拟世界寻找自己的同类,同样怕孤单,同样希望进入同类人的圈子。而我,也切切实实体会到一个人对自我实现,社交需求的种种需求。 

 

  说说我自己吧 

  我想起了那些年还在BBS年代的时候,那时候我13岁,喜欢上论坛,去自己喜欢的明星论坛里面,下意识的觉得要去当版主,和坛主混熟,和会员们分享各种,BBS也是社群,它聚集了同好的人,共同输出,共同运营。当BBS没落之时,我们又去到QQ群,豆瓣小组,微信群种种,无论落地在哪儿,社群总会找到需要它们的同类。 

  现在,我又开始建微信群,目前有一个创建了不到一个月的微信群,属于互联网运营喵的微信群,目前人数已经500了。另外是胡辛束的粉丝群,不知道胡辛束是谁的可以自行百度,一个很有个性人格魅力的92年菇凉。 

 

  然后说说体会吧,把书读完之后我的心得: 

  1、一个社群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答案是—同好,首先是一群人,对某个领域的兴趣(如:汽车、唱歌、化妆、阅读等是自己兴趣范围的),对某个人的喜好(明星、作家等),对某种情感的依赖(同学会、同乡会、校友会),基于某一种需求(社交需求:互联网人、音乐人、文案人等) 

 

  2、明确建群的目的是为了什么?答案—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某个产品,提供某种爱好的交流机会,聚集某个圈子的精英,影响更多人,让某区域的人更好地交流,做某个群体的情感聚集地,认同某一价值观,共同探讨。 

 

  3、社群建设起来了,要如何活跃?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社交群的环形结构,一种是基于学习群的金字塔结构,社交群里面,必须有一类活跃分子,他们往往有比较多的信息来源,可以不断给群里输入有趣的话题,高质量的内容,活跃整个群的气氛,而学习群的金字塔结构,则是需要群内有精神领袖(KOL),最理想的模式是影响力人物进行定期分享,由组织者进行日常管理。两种类型都少不了群规,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长期缺乏管理的社群必将沦为广告群,灌水群,生命周期会惊人的短暂。 

 

  4、如何才能做到像罗辑思维、大熊会、秋叶PPT群这样覆盖面广泛的社群?那我们必须先分析,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线上线下结合,分享干货、意见领袖(KOL),除了社群主题本身足够吸引外,大部分人进入社群,更多的一个心态是“我希望能够得到什么”,社群组织者就必须了解你的群员需要什么,例如:罗辑思维致力打造一个有灵魂的知识社群,所以罗胖子坚持天天做早晨语音分享,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进行输出,群内会分享拓展阅读,分享罗胖推荐的好文章,好活动,还有罗友组织读书会等等。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这书没有水份,很干。起码我读的时候心里面就一直反复出现一句话“哦,这正是我所需要的。”,今天,也把它推荐给你。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