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好久H5已死,结果还是不停地做H5,我们真是太有病了
来源:姜茶茶(ID:jiangchacha0314)
为什么都说H5已死,我们还在不停的做H5 ?
原因在此。
你对H5的期待太高了
H5不是死了,那只是你的错觉。
是因为你对他的期望过高了。
大家都是做广告的,
你经手这么多TVC Viral,有多少火了?
每天辣么多Campaign出街,
你都看过吗?肯定没有对吧。
你肯定会说:国内外那么多客户,
多少家广告公司。我怎么可能全部看完?
怎么可能每一个都火?是啊,
所以,那凭什么你要求自己做的每一个H5
都能爆发性传播,全世界人民都在转?
不是H5死了,是你对H5的期待太高了。
作为一个依托于微信的新内容渠道,
在H5诞生的红利期,做H5的人并不多,
竞争不激烈,
加上大家对这种新鲜的形式充满好奇,
便经常会主动传播,这给你造成了错觉:
“H5效果投入少,特别好”。
而现在,做H5的越来越多,
大家兴奋的阈值也越来越高了,
所以自然会觉得“H5已经死了”。
H5是一个以小博大的典型
广告圈一直在鼓吹“H5已死的论调”。
为什么我们仍然孜孜不倦的做H5?
大家傻吗?当然不啊!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H5便宜啊!!!
H5的起价只需几万,甚至可以自己拿模版APP做,
W公司的几十万的报价在H5界已然是天文数字。
然而这些钱放到传统渠道上算什么?
能在国贸西单买几个灯箱?
能买CCTV黄金时段的多少秒?
相对于传统的高投入,H5要轻很多,
门槛低,自然做的企业会多。
再者,大家都看到红利期时有人尝到了甜头。
都在渴望砸个几万却营造出几个亿的传播效果。
这种赌徒心理也加剧了对H5的投入。
H5是最让甲方自嗨的媒介
怎么样你会感觉到一个H5很火?
从理性角度来讲,是后台的数据。
数据真实的前提下。毋庸置疑,
浏览量高就是火。
从感性角度来讲,是你身边的人都在分享。
打开朋友圈,满屏都是同事领导朋友在分享这个,
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
哇,我们的传播战役好成功!大家都在转发耶!
为什么我说能满足自嗨情绪呢?
从理性角度,数据是可以刷的,
可以给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KPI。
从感性角度,
领导的自己朋友圈肯定也被这个H5刷屏,
H5更大程度的满足了甲方的虚荣心,
让整个公司都自嗨了起来。
而传统媒体就做不到这点,
每天电视上地铁上分众上多少广告,
你家的广告只是沧海一粟。
H5是转化率最为精准的媒介
做了个TVC,平面,事件营销,
转化到销售。
是很难统计具体某一个具体创意的转化率的。
而H5是很容易统计KPI的。
什么样的H5才能被传播出去?
最后,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既然H5没死,
那怎么做H5才能被传播出去呢?
首先,得把微信用户分为两类,
第一类,泛广告圈的人,
包括广告人、创意人、媒体人、创业者等……
这部分人群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分享一个H5,
比如说,这个案例不错存一下,
这个美术好屌拿来借鉴下,
这个是领导逼迫分享的……
但是普通用户就不同,
他们分享的原因才值得我们分析。
营销的核心在于人性。
让用户主动转发的H5必然为用户提供了价值,
但是别忘了,用户有一种天然的情绪,
那就是对广告有抵触的情绪。
哪怕我们是做广告的,也得承认,
我们讨厌看太子妃前的90秒贴片,
讨厌满屏幕的banner,
讨厌朋友圈里眼花缭乱的微商。
我们尚且如此,何况是普通人呢?
在大众眼里,大部分广告都是辣鸡。
所以要让他们转发,
该H5带来的价值一定大于看到广告产生的厌恶情绪。
之所以像@燕公子@咪蒙写的广告还那么多人转,
就是因为文章的非广告部分为读者提供的价值,
大于广告带来的不快感。
这是今年比较火的H5的对应的分享原因。
w出品的很多H5以及吴亦凡那个h5,
都是让用户感到新奇而转发。
让人高呼“H5还能做成这样“
“测测你新年的关键词”
“你是芈月传里的谁”是利用人的自我认同,
我们总是想了解外界对自己的判断。
前段时间火的网易娱乐H5满足了装逼的心理。
……
总之广告人,要跳脱出自己的职业身份,
去想idea,
我们经常嘲笑甲方自嗨。
其实广告人经常也在自嗨,
创意好不等同于效果好。
要经常反问自己,
这个H5给用户带来价值了吗?
战胜广告带来的抵触情绪吗?
下次大家再做H5的时候,
建议把图拿出来,
对应着来看一下,
自己的H5能落在哪个用户心理上。
哪个都落不上,
那也许你得重新考量下这个创意了。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