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追求效果、忽略商业品位的企业,没有未来
近段时间,电梯里某招聘、某旅拍、某整容App的“咆哮式”广告轮番挑战着我们的审美底线。先不谈内容低俗、价值观扭曲等问题。从视觉来看,这些广告对观者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更不用谈文案、创意好不好。然而,骂名之下,品牌方的社交指数、App下载量一路飙升。“看起来”投放效果很好。制作此类广告而走红的某非著名“低调”公司接受采访,大肆宣扬:“我们屡屡把品牌搞的很出名,说明我们的方法是有效的”;“广告不承担审美的功能”;“我们的目标客户受用就行”;“品位是流量的敌人”...
这些“小人得志”的言论当然经不起推敲,比如:
1:投放效果真的好吗?目前官方及非官方的数据都是搜索量和下载量,真正转化成收益的ROI如何呢?
2:广告制作的好还是高频率密集投放有效?如果保持现有的投放力度,用好的创意,转化率和传播率会不会更高?内容是传播的王道,投放效果也不等于广告效果。很多优秀的广告只需要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就能带来了巨大的口碑和转化,创意的作用不可不说。
3:初创企业的“品效合一”只考虑效果?企业在创立初期,需要考虑短期利益,先活下来。不过需要对未来品牌发展做充分规划后,考虑最佳的路径来提升知名度。从社交到声量,从销售转化到长期盈利。品牌,是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整体认知,是长期的影响力,未来的业务护城河。如果没有品牌意识,短视的考虑眼前效果,企业很难活的长久。
另外,没有品牌忠诚度,一旦企业遇到危机,自然是墙倒众人推。(参考某旅拍的负面新闻)
4:因为信息太多,只有不断重复才能让人记住?我们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品牌让用户记住,需要不断的出现。如果所有人对品牌方留下的都是糟糕的记忆,那么从认知到购买的几率会非常小。一旦坏印象形成,想洗白,成本非常高。品牌商可以通过和用户经常互动,了解不同受众的需求,从各个触点去传播品牌和产品信息。机械的、傻瓜式重复让人生厌,只有“深入人心”才能真正的被记住。
5: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真的认可这种洗脑式广告?很多人说这种广告的目标客户群是低线的年轻人,他们真难道喜欢这种辣眼睛,刺耳朵的广告?可是有什么依据说明他们就没有对美,对创意有追求呢?低级趣味的广告完全没有创意而言,如此的不断洗脑,是对年轻人的精神污染,对消费者认知的不尊重,目标用户怎么可能喜欢或者购买?所以,设计与创意不仅关乎销售,关乎美,还关乎社会效应。
6:品位真的是流量的敌人吗?如果认为品位是小众的、曲高和寡的;而流量是大量的、规模性的、接地气的,要销量就要做流量,那么这样的思维显然是很狭隘的。
品位代表着审美力、有创意、富有设计感...是社会稳定发展阶段,每个人、每个企业都需要,并且越来越重要的能力。
我们都见到很多设计奇特但是并不实用的产品;也有很多所谓高大上又不知所云的广告;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家居风格...这些当然不是品味,因为离开了商业的创意是自娱自乐。
今年4月在深圳的创意大会上,日本设计天王-水野学分享了商业和设计的关系。
他提出不考虑商业的设计和涂鸦没什么区别。真正的创新是商业、技术、创意三者的融合。Innovation Triangle当三个要素结合地越来越紧密,面积越大,越能发挥能量,成为企业的独特竞争力。
不考虑商业产出的创意,即便技术再炫,也不能够带来业务回报;离开技术的创意,即便是能够带来很好的收益,也不符合整个时代发展的变化,未来难逃被淘汰的命运;而没有创意,只是拼技术的商业没有灵魂,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或者竞争对手取代。这三者缺一不可,紧密合作。
苹果 、戴森等高科技公司的产品就是技术、艺术、美感完美结合,并且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获得极高的市场美誉度。
所以,这两家公司也被认为非常有品位。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很有时尚品位、这个家很有设计品味...这都是一种感觉,很难说的清原因...
企业也需要品位,这会影响经营模式和销售状况,是企业品牌重要的一部分。只不过销售可以量化,而品味却很难用数字衡量。
不过,我们知道什么是普通,比如满足基本功能的电器产品,只有简单功能的软件,包装修的房子,路边的小店... 了解了普通,就代表有了各种创新的可能性。通过技术、商业、创意的innovation triangle来扩展商业品味,提升竞争力。
水野学认为,当技术急速发展之后,紧接着就是品位的时代。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到技术时代,呈现一种循环的状态。
中国正好进入了品味时代,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对于颜值有了追求,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细节、文化与美感,生活的品质也越来越高。
企业也一样经历着品味提升的发展阶段,美学与品位逐渐反映出企业的价值。有品位的企业开始成长,而社会上也更需要有品位的人。
那么企业如何去提升商业品位呢?
1:要有感受他人的能力。深刻的了解现状,理解他人的需求,通过各种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和积累,从细节出发,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比如一个 App的研发,除了功能人性化,还要考虑每个操作细节都要合理和方便。还要考虑到UI设计要美观,颜色的搭配要舒服等。只有对用户做到足够的尊重,才有可能创造出有品位的产品。
2:成为行业领域的专家。品味并不是与生俱来,我们在生活中的不断观察和积累,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是提升品味的关键。
比如要开咖啡店,那么对于咖啡历史、咖啡豆的产地等有了专业级的认知,对于同行的经营特点做了分析后,才有可能成为打造一家有品位的店。
3:处处见品位。企业服务的都是人,只要跟人打交道,都可以通过更优美的语言,更好的视觉呈现,更人性化的操作,更好的用户体验等,让工作、产品更加充满乐趣。而这些都需要人有“品位感”。
4:多元化的服务客户。深入了解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是谁?在什么时候使用?在什么地方使用?根据人群的细分做用户画像,创造符合不同品味群体的产品。
品位不等于品牌,是品牌的外在呈现。小众也不等于品位,超越普通和寻常人和事才是有品位的。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美和有趣,企业只有打造好商业品位,才能更好的创造价值。
只追求短期利益,忽略商业品位的企业,没有未来。
备注:
(水野学是日本的设计天王,他所在的公司good design company主要作品有熊本熊,ANA,UNIQLO等。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熊本熊,他被大众熟悉的身份就是“熊本熊之父”)
资料来源:
1:《品味,从认知开始》 水野学 著
2:「红制作」创意合伙人 岳华平、BOBO:“品位”是流量的敌人 | 新商业公开课南京站干货回顾 36氪
本文首次发表于微信公众号:时光笔记簿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