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互联网是蚂蚁,产品是大象,那超级产品将开启企业新时代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9-10-17

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杀戮四起,三足鼎立。

1993年至2019年在互联网发展趋势来看,这也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这个大变化的时代,我们见过利益至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巨擘,在网上当键盘侠,幽默在线的段子手。

但我们看到最多的还是那些聪明的收割者“大佬”,他们并不是技术的先驱者,也不是新模式的引领者,但却能凭着雄心勃勃和上下其手,最后获得了胜利。

英雄枯骨无人问,巨擘上位天下知,这才是时代进行大变化的本质。

我们有幸知晓这段峥嵘岁月,从印刷时代到数字文明。

也许若干年后,仍然会有人感叹1993年至2019年这段刷新历史的“信息革命”。

在马云的告别晚会上,他与六万多名员工合唱《追梦赤子心》,在点燃情绪之时,不仅让人感慨,这哪是简单的“赤子之心”那么简单,马云眼眶里的未流出的眼泪,隐藏着“一个互联网世界”

一、被捆绑的互联网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用户在下载某个软件时,稍不注意就会被捆绑上一系列的插件,例如,它们会在你装杀毒软件的时候,附带自家产品的浏览器,会在你下载游戏的时候,附带自家的播放器,每次上网下载软件时,用户都得拿出5.5视力的架势仔细看看,该软件有没有捆绑什么软件。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起百度了

当时的百度作为中国三大互联网公司,按理说它是不差钱的,但它最爱走的还是捆绑插件路线,它们旗下的软件企图占据用户电脑硬盘的种种举动不禁让人心生厌恶,但那时的你又无可奈何,毕竟当时的百度可谓是横着走的存在,你在互联网上的操作得用上它。

就是百度的做法打开了捆绑这条道理后,许多互联网公司将捆绑插件当做最有利的“武器”,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从2003年开始流行的hao123,它将捆绑插件用得炉火纯青,于是在2005年时就被百度高价纳为己有,这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而金山毒霸、瑞星、鲁大师,这些杀毒软件也不甘示弱,被捆绑插件折磨的怀疑人生,作为小白网民你不可能不用杀毒软件吧,有时候就连程序员也难逃它们的“毒手”稍微不慎,电脑又多了一堆不知名的插件。

时至今日,捆绑插件仍然在PC端肆意放大招,唯一有所进步的大概是现在捆绑插件用户还有选择权,只要你不需要的插件点击取消均可,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手机比电脑更受用户的欢迎,也让不少用户逐渐远离被捆绑插件的烦恼。

二、互联网的模仿之路

1998年,新浪模仿雅虎

1998年,QQ模仿ICQ

2000年,百度模仿谷歌

2003年,淘宝模仿易趣

2009年,微博模仿Twitter

2012年,滴滴模仿Uber

2019年,绿洲模仿Instagram

从这些数据中心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个别产品,不少后来者都超过了它们的模仿对象。

而从这些技术思想来看,互联网创新产品都跟中国互联网企业没什么关系。

从万维服务连接html超文本协议中,从微博到wordpress的网站插件,从Android开放系统到Linux开源架系,从P2P再到如今的区块链TPS。

这些技术思想都与中国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包括网络运营技术,谷歌有三大技术文档:Google File、Bigtable、System、MapReduce是目前互联网企业大数据业务的运营基础。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美团CEO王杰也是模仿中的佼佼者,早期他建立的人人网就是模仿Facebook获得人生第一桶金,后面又折腾出个迷你博客网站饭否是模仿Twitter。后来因为特殊原因被关闭,要知道在2007年时饭否差点取得了成功,美团CEO王杰真是模仿界的劳模。

国内互联网从诞生至今,它们的技术思想基本上都是模仿国外模式的,就连今天几乎遍布全国的阿里巴巴,它们在技术上并没有多大的突破,有时不仅是模仿还会跟风,一时之间冒出许多的P2P、B2B、SNS网站,却没有人会去在意这种模式是否会侵权。

模仿的基因早已深入骨髓,当然,我们了解每一个互联网创业者的艰辛,在那样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任何规规矩矩的人生失败率较大,但这并不是企业一味地模仿别人的理由。

在国内模仿互联网技术的26年来,曾经发生过一个经典的事件,据传闻,某位互联网大佬曾经痛骂自己的下属:“创新?那么麻烦,赶紧给我把XXX的图片也给我模仿过来。”

三、互联网中的键盘侠

在早期的互联网企业在内容上还会有所追求,但发展的越好就越追求“即时满足”。

1997年的网易一直打着“有个性”的定位,想要输出价值观。

但到了2013年开始了新的资讯平台后,它们逐渐迎合网友所喜欢的。

1998年腾讯网为了抢夺用户,还特地建立了评论部,推出评论“今日话题”的功能。

2014年的自媒体内容,企业们为了吸引住用户的目光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从1997年开始初试锋芒的文学网站、论坛BBS等,那些曾经文采斐然的原创者至今威名远播,天涯社区更是卧虎藏龙,那些原创者都有着自己的显著的个性,而如今的媒体内容几乎都在迎合用户。

而如今的互联网理性声音日益减少,迎面而来的是充满情绪化的内容。当我们打开App时,满屏的美女广告让普通用户迷失自我,人性中的猎奇和惰性,让大部分的用户一辈子都在低俗的泥坑里“即时满足”。

现在的互联网也早已发展到视频时代,碎片化+多媒体让更多人成为低俗内容的“宠物”,曾经给人们带来认知的互联网,现在只剩下少数自律的用户才能主宰自我。

从互联网发展的这20多年来,它并没有让人类进化,反而使人性堕化。

四、知识版权该何去何从

在2005年以前,用户可以在网上找到任何想看的内容。

到了2010年,用户可以在网上找到绝大多数内容。

在盗版深受用户喜爱的时代中,有免费的音乐、视频、软件,任何一款需要收费的产品,在用户的印象中都会大打折扣,定义互联网只有两个词:免费,只有免费才会受欢迎,现在的人连电影院都不太愿意去了,宁可网上自己搜免费的资源,或者等待官网上免费的资源。

1999年至2011年,盗版在文学界横行无忌,就算某些网站开启了VIP阅读模式,但仍然有许多人可以在其它网站上看到文字内容。

直到2010年,乐视网开启了产权保护这条路,虽然它在发展上极具争议,但在推动网络版权方面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先是用低价收购了许多版权内容,再通过维权的方式提高了IP价值,从此,各大音频的版权问题得到了极大的保护与尊重。

要知道在那之前,百度MP3直接将许多内容据为己有,直到以韩寒为首的百名作家发起维权,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百度见招拆招,轻松化解、时至今日,各大媒体平台仍然在肆意拿着别人的心血晃悠,知识版权的文件更是堆积如山。

所谓的”知识版权“真的能够帮助那些原创者吗?

五、去中心化至中心化

如今你使用的已经不是真正的互联网了

万维网之父,蒂莫西·约翰·"蒂姆"·伯纳·李爵士,他认为互联网本质是去中心化的结构,每个人都可以建设属于自己的网站,但现在,互联网早已成为了中心化的结构。

如今的互联网创业者,你需要域名就得去购买,而服务器也可以选择阿里云或腾讯云,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毕竟你还能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网址。

随着苹果的出现,它用iOS系统和Phone将互联网企业给锁住了,唯一能与其抗衡的是Facebook、Google、Amazon.....但你会发现这些企业跟苹果好像也没什么多大的区别。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中心化亦是如此,从1998年的腾讯,到1999年的阿里巴巴,再到2000年的百度。

这些似乎在20年前就注定了互联网时代的构建,新巨头字节调动、拼多多、美团、京东都是自成一派的存在。

现在的创业企业都觉得建设自己的网站没什么用,服务可在小程序内完成,产品也可以开个淘宝店就能完成,新闻可以在某些信息网站上发布,他们已经不屑于创建网站了,流量来得太慢,还不如直接“抱大腿”。

如今的互联网中心化也并不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主要还是巨头们用流量控制住一些新的可能,一旦有新的竞争对手,要么咱们来个模仿大赛,你有什么,我就有什么,我的流量还比你多得多,看谁耗得过谁,还在坚持?那我就收购你,反正总有一种手段可以把你据为己有,这不阿里巴巴就收购了考拉和领投云音乐。

互联网已经完全中心化了,我们认为互联网能给每个用户带来自由,现在才发现,太过于依赖互联网的我们已经逐渐不太想去思考。最终这种垄断的方式,让巨头们将用户紧紧的抓在自己手上。

总结

互联网在发展的这些年来,总是变化多端,不仅辉煌过,也有过沟壑,再锋芒毕露的互联网企业,最终也会被形势所迫沾满“污垢”。

那些经历互联网洗礼的企业,无论是哪个行业,在创建神话的时候,也背负着社会口碑,就像如今的互联网媒体内容一味地去迎合用户,只顾着模仿他人产品的企业,最终失去了自己原有特色的产品,结局只能“自食其果”。

对此互联网企业应当反思,开始尊重创新与产品,最后才能造就高回报的超级产品。这又何尝不是为用户着想的一环,一家输出积极内容的企业对如今的互联网用户尤为重要。

更多精彩文章,请搜索关注“艾老思”公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