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看#全民呼吁春晚还我六小龄童#?刻奇、情绪、跟风和引爆点
六小龄童老师,这两天都看了N遍吧?
昨晚,只要你在刷网页,无论微博、朋友圈甚至知乎,都是“春晚 六小龄童”这些关键词....
用一张网友的评论表达我的心情吧:
既然逃不掉,就不躲了。
这次六小龄童刷屏事件和广告圈的自high刷屏完全不同,是真真实实的“全民疯传”。但我看来,这就是全民刻奇、跟风。
1.刻奇
一开始我没感受到,我问:“这事儿有那么大么?还真的有人感动?”。翻了翻微博,还真是遍地的“真爱粉”啊!
然而并没有打动我
我这样描述这次全民疯传中大多数人的状态吧: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自我欺骗和自我陶醉,骗着骗着就把自己骗感动了,骗到自己认同而完全不考虑任何事情。归根究底,这种感情是虚假的、是在不断的自我肯定中逐渐增强从而丧失理智和判断的,甚至是刻意的。
正常情况下,人是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的——你以为你真的那么喜欢六小龄童?那你知道他的其他作品么?他不上春晚,你就不活了?你看春晚么?年年吐槽春晚的不是你?他上春晚你就一定看?
别逗了.....
2.跟风
这次全民大跟风,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引爆点》中得“环境威力法则”。
即一切被刷屏的信息和内容,都有这样一个趋势:每个个体在因为受到环境影响、跟风而转发的时候,又继续促进了这一现象形成。这就是环境威力,一环扣一环的让声势浩大起来。
跟风直接与一个人的理智和判断力挂钩,而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丧失判断力?
3.情绪
答案是:情绪
感动 和 怒骂
共同构成了此次#还我六小龄童#事件的两种主要情绪。而一般来说,负面情绪比正面情绪更容易引爆。
也许真的是郭富城团队,也许只是某个小编的标题党策略。但毫无疑问,这句“被弊”简直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样的愤怒情绪或许是大多数人二次转发的动因。
而感动随之而来,也说不清是不是某些营销团队的借势,但大众的情绪是脆弱的。在《乌合之众》这本书中,也对人类的这种集体右脑倾向有着逻辑和详细的描述,欢迎查阅。
这种感动就是前面所说的刻奇了。不过,你想不想知道刻奇,又是源于什么?
4.无聊
我认为这种大规模的自我欺骗和感动,以及大规模的社交传播背后,本质可以用“无聊”两个字去解释。
对于大多数心智不成熟的人,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无聊。自从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满足了安全和生存需求后,消解无聊几乎成为了人类发展的一切动力。毫无目的的浏览社交网络,感动也好、愤怒也罢,最终以至于转发或者和身边的同事嚷嚷几句,都是在极力排解自己的无聊。
人的一切欲望的根源在于需要和缺乏,也即在于痛苦。因而,人生来就是痛苦的,其本性逃不出痛苦之股掌。相反,假若人可以轻易地获得满足,即消除他的可欲之物,那么,随着他欲求的对象的消失,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乘机而入,这就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成为他难以忍受的煎熬。由此看来,人生,像钟摆一样穿巡与痛苦和无聊之间。而实际上,痛苦和无聊,乃人生终究至极的要素。当人们把痛苦和磨难归之于地狱后,那么,天堂所剩之物就只有无聊了。
——叔本华语
人的心智如果不能支撑其足够的安定,就需要不断的寻找刺激。
5.引爆流行
《引爆点》这本书也被翻译成《引爆流行》,借用在此了结本文。
在这次流行大潮中的引爆要素我就不一一总结了,但毫无疑问的是:
每一次流行引爆,都不是一两个要素的结果,它们的聚集带有极大的偶然性,但这些要素本身的存在却是必然
——李怡语
营销人在这种刷屏级事件中,总能学到很多。
譬如,我们能看到某些营销团队的借势功底(出于偶然),但他们本身付出的努力、产出的传播内容则是必然结果,值得学习。
还有很多人类本身洞察的部分,例如刻奇或者情绪,甚至无聊消遣这种巨大的驱动力,是不是能被我们在自己的marketing中利用起来呢?
至少,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也在刻奇han无聊:)
<END>
本文作者:李怡
专注Social Marketing & Strategy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