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陷入群体性孤独的我们,何去何从?
文章来源:知更鸟(id:seeran1984)
注:这篇文章写于去年9月,现看起来仍值得一读。
数英网用户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本人
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捧着手机在早上起来和晚上临睡前先刷一遍微博微信,才得以像完成一次壮观的阅兵,结束一天的使命;曾几何时,我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微博右上角的位置;开始将眼睛盯着朋友圈的看它是否出现红点......这一切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满怀期待,期待微博右上角和朋友圈圆点能给出可观的数字。
然而,总是事与愿违,没有刺眼的红点,也没有可观的数字(相反有些人却能享受这些关注待遇),但我们还是期待无比,期待有人响应。这些等待,造就了处于社交网络的我们陷入焦虑压抑的状态,显示出我们孤独的症状。尽管我们能在周末与好友聚会,以慰藉暂时的孤独,但也无法改变我们陷入群体性孤独的事实。
群体性孤独,是由被誉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雪莉·特克尔提出来的。雪莉在其著作《群体性孤独》中提到“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但却不能让彼此更亲密”。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与社交网络在不断肢解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感受等本能,即便科技能打破时空的限制,让我们随时和朋友家人联系,但也不能感受彼此的情感温度,感受亲人好友心灵的安慰.....连信奉个人主义的美国不能幸免人工智能带来的群体性孤独症,何况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中国呢?群体性孤独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而最为显性的就是其在社交网络上不断蔓延。
我们将焦点回到离我们更近的微博、微信、陌陌等社交网络,根据开头的情景描述,为什么社交网络陷入了群体性孤独?
1、社会现阶段下的背井离乡者,他们孤独地活跃在社交网络
尽管现在国家将政策倾斜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尽管城市化的脚步不断深入乡镇,但是现实的是,绝大多数人不得不背景离乡,选择在资源、人才(人脉)、机会、多元文化等成熟的城市化体系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然而,长期处于背井离乡的群体,在城乡的区隔下,他们极少得到来自家乡亲人的眷顾和温暖;对比在一线城市的原住民,他们可以在累得时候,回家靠在沙发上,然后享受父母熬得鸡汤,并聊聊今天所发生的事,而更多人(背井离乡者)只能被孤独的街道包裹和凄凉的月色沉浸,或者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今天的心情,分享最近喜欢的爱好,发些秘制”鸡汤“以求得到一个赞或者是无关紧要的emoji评论......
也许你会说,他们可以通过电话或微信和亲人聊天,但就像前面说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科技是根本无法解决的。而廉价甚至免费的社交网络以及城市街道、夜色是他们更期待得到关注的渠道,他们便将这种孤独呈现在社交网络上,因为街道和夜色不会做出回应,而至少社交网络还有机会。
事实上,社交网络不会做出回应,因为与他们共同特性的人群也在等待他人的回应。孤独,变为一群人的了。
2、阶层分化,让该群体遗忘在金字塔的底端,社交网络也如此
繁华的城市,似乎是该群体(要说明的话,就是那些18至35岁出外求学和拼搏的人们,也是社交网络的活跃人群)认为的魔鬼与天使的结合体,而这种状态也延生到社交网络。
尽管现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老大哥们宣称,互联网改变了一些平等,尤其是在话语权上。事实上,在社交网络,也继承了来自现实社会的阶层结构,而群体性孤独者大多处于金字塔底端。他们的声音只要在绝望(孩子被抢了...)的时候才被引起少数的注意,但日常的动态来说,他们是不被关注的,因此在信息洪流下,该群体显得有些孤立。
3、文化的差异: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圈层内的文化差异形成一道柏林墙
文化表面上是看得见的(语言、表情等),实际上它的影响力是无形的。而文化的偏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群体的价值理念。社交网络是以连接人的关系而存在的,能够连接说明彼此有共同文化价值理念。
而有趣的是,碎片化时代出现了去中化,甚至我们看到顶层的人们在社交网络中,会使用网络次元文化主宰了语境和行为,但在宣传的文化价值理念上却大径不同。主流文化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以音乐为例,流行音乐、传统音乐。它们代表了微博的右侧音乐榜首,而右侧的音乐排行榜从来不会出现诸如街头音乐、金属音乐等亚文化音乐。
面对亚文化不断的冲击,当然主流文化便竖起一道看不见的柏林墙,因为主流文化是符合普世价值的,而亚文化不是,它们离今叛道。不被主流文化真正认同的亚文化,缺少关注与交流,也就造就了无数个小众群体性孤独者,这些小众大多是阶层底端的群体,设想你见过多少顶层的人们真正喜欢亚文化的东西吗?而在这些底端圈层的群体中,也存在类似主亚文化的差异。
比如圈层内有的喜欢嘻哈音乐(代表真实、即兴),有的喜欢重金属(代表呐喊、阴郁等)有的喜欢二次元、三次元(代表萌的低龄特性).....以这些文化各自代表的群体都有种至高无上的群体认同感,他们认为自己的所享受的文化才是最棒的,所以本应被极少关注的小众亚文化,现在彼此(小众亚文化)之间缺少认同、交流甚至会诋毁等等,它们的文化价值理念很难相互渗透。它们所处的圈层群体多以自我中心表现的特质活跃在社交网络上。
看似,文化价值的差异与社交网络的群体性孤独症无直接联系,但事实上没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聊起来也很难走心。
4、社交媒体的不合理设置
就如上面所说尽管社交网络让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感觉好像是去中心化。事实上并没有,微博的设置仍是以阶层来划分,明星大V为顶层、网红企业等为中层、达人和普通用户为底层;在微信,政府、媒体为顶层、企业自媒体、网红为中层、个体为底层.....
顶层的人们如同现实社会,他们掌握了足够多的话语权、资源和人气,而所处社交媒体为了能保持高的活跃度(生命力),便将他们优先曝光,享受平台的最大化权益。以微博微信为例,微博起初是由普通用户玩起来的,但在10年开始企业、大V、媒体陆续进驻微博,开始瓜分普通用户的注意力,随即就是网红段子手。微博还是摆脱不了媒体的属性下,本应享有较好曝光,得到关注机会的普通用户,现在少了心灵慰藉的机会,他们每一次分享都沉默在信息里,得不到反馈,没有像以前愉快的交流,自然会产生无存在感同时基于前面的原因,孤独便产生,自然的他们也会选择沉默甚至逃离微博,转向另一个能给他们带来关注的平台。
于是微信产生了,但标榜熟人社交的微信,也逐渐走向微博化。公众号的出现让微博似的信息拥泵至朋友圈,人们不再分享一些生活心情,而是转发一些无关紧要的文章,并以这种隐藏在文章内的情感文化,来与好友交流,但是有多少人得到反馈呢?因为在好友看来,这些文章并没有你自己写的来得真实(因为装X啊)。
当然,微信有了广告后,朋友圈更像微博了。所以你看,现在以前经常发微信的朋友是不是都不发了。当人们的分享在社交网络尤其是熟人社交中,得不到关注、认同时,人们便开始失去存在感进而转向一种孤独的状态。
5、缺少爱与尊重的活跃群体希望在社交网络得到实现
爱和尊重是孤独的一剂良药。但显然活跃于社交网络的群体来说,良药是缺少的。
我曾在微博搜索发现(如图,根据用户发表的微博情绪关键词和与情绪相关的兴趣地点关键词,数量单位为亿),他们在社交网络呈现的是一种满满负能量的状态,尽管有些报告宣传社交媒体中人们更加分享一些正能量的微博,但是却忽略了群体的极端性,负能量就是其中之一。有可能他们通过正能量来逃避负能量的干扰呢。
从表格来看,孤独寂寞、压力、压抑等跟孤独症相关的情绪是最多的,与之匹配的地点兴趣中,音乐电影、照片、美食(含吃饭、零食)、旅行等同样是占多数。音乐、电影、照片、旅行是孤独很好的宣泄和慰藉的方式。有研究和报告表明,人们希望去旅行是为了释放压力与暂告孤独;更有研究表明,吃东西享受美食更多是为了抚平心中的寂寞,在我搜索的微博中,很多因为发悲愤与压力、化寂寞而享用美食,别以为吃货真的是为吃而吃(这个命题有点大,可以上网看一些资料)。
这些情绪反应的是一种状态,究于状态的原因是深层的心理需求。我要搬出马斯洛了。众所周知,需求层次包含生理、安全、爱、尊重、自我的五个需求。而活跃在社交网络的群体中,18至35岁的群体大多处于爱和尊重的需求层次。
从现实中来看,背井离乡得不到亲人的温暖,处于绝大多数单身的他们也得不到恋人的温存,同时跨入社会后希望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身份价值的认可,以获得在这个世界的尊重存在感,但实现这些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爱情上,一旦得不到需求的满足那么他们会继续寻找,这个过程显然是孤独的。因此,他们希望通过社交网络,通过兴趣爱好、情感共鸣来找到一些联结(情人/约X?),借助社交网络的匿名性任意表达自己在现实中不会表达的观点,或者是更好的观点,以得到伯乐的赏识获得机会等等。
这些例子每天都在上演。但分享就有响应吗?如果你是段子手或意见领袖那么机会就更大了,显然大多数人还是被沉没了。
6、多重关系进入社交网络稀释了原有强关系的关注
事实上,真正得到关注的是身边的同学、好友、亲人这些强关系圈层的人们。但在社交网络的发展和人们的逐渐社会化,对这些强关系的注意力也被稀释,包括他们的关注。
以朋友圈为例,随着跨入社会的人们朋友圈由亲朋好友的强关系注意力逐渐转向同事中关系、还有商业合作等弱关系的组成。人们精力有限,尽管朋友圈可以分组可见,但是长期下来很少人能关注多种关系的培养。我们总会忽略一些人来换取现在或将来的东西。比如职场上、商业上。所以我们的关注焦点在他们身上。
但如上所说身边的人正被忽略,长期缺少他们的真诚情感沟通和爱的温暖,你觉得孤独是不是更近了。然而遗憾的是,亲朋好友也在朋友圈做起了微商天天刷屏,有些则贩卖起鸡汤,晒娃秀恩爱等等这些与你无关的东西却让你毫无动力继续联系沟通。顿时,是不是觉得世界好大,怎么没有一个懂我?
7、我们越依赖手机和社交网络
最后,便是人工智能(手机)的依赖,社交网络也算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吧(我们每天不是被它给牵着生活吗)。我们已经依赖于社交网络来与好友或其他人进行情感维系,建立关系。我们移情到社交网络,我们在社交网络不断分享,并满怀期待每一条微博和朋友圈都有个赞或者评论,期待一声信息的提示音。但社交网络给到回应缺少之又少或者毫无意义。但我们仍享受其中,因为我们都被社交网络驯化了,因为社交网络比任何工具都更容易获得你想要的爱也好、存在感也好,人们更乐意活跃在上面。
这里再谈下移情,我们依赖社交网络甚至手机,是将一些情感赋予在其身上,然后将其想象成我们的伴侣,长期下去的确会如此。因为人工智能可能会更有”情感“,微软小冰,以及雪莉在《群体性孤独》中提到的爱宝机器人等,当人们将情感转移到人工智能或社交网络上,我们可能暂时忘了孤独的滋味,但当你入眠的时候,孤独便会伴随寂静的夜而来。科技是无法代替人类的情感本能的。
事实上,并不只是社交网络陷入了群体性孤独,可以说在人工智能时代,整个社会进入了群体性孤独的状态。但这意味着,我们要抛弃它吗?(如果要分在抛弃与不抛弃之间争论,估计这辈子也没个结果)显然不可能的,时代不可逆转,唯独以最佳姿态拥抱它,关键取决于你。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