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针对的用户群体是:
1.互联网相关从业者(产品、运营、营销等)
2.对互联网感兴趣的人群
3.对社群运营感兴趣的人群
4.对我感兴趣的人群(虽然我知道没多少)
5.对啥都感兴趣的人
来源:冯宝宝(微信号:gh_7a0fccfa30a2 )
原作者:冯健
本文编辑:草莓君
互联网学习型社群都存在哪5个典型问题?
社群一直是一个很火热的话题,我研究了市面上比较火热的互联网学习型组织,发现一个怪圈,就是一些人自己社群运营的很糟糕,但是还出来教别人怎么玩社群,并且收费还不低。我总结一下当下这些互联网学习型社群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五点:
1.群成员之间信息不畅,沟通成本高
这几乎是所有社群存在的问题。大家在社群里看到彼此的信息只有“上海-无业游民-冯宝宝”类似于这种的格式,这种信息根本没法对彼此产生了解。跟每个人说一分钟,500个人的社群就得花近十个小时。这就导致沟通效率很低很低,所以导致你无法立马找到你要找的人。
2.社群运营缺乏体系化
有的社群活跃度很高,那是因为群主本身有点威望,而且愿意花很多的精力去打理,所以能够维持这样的活跃度。但是当建立两个群,三个群,四个群的时候,群主就分身乏术了。然后群主开始招募一些志愿者进行社群管理,好吧从此社群就开始变味了。这些群管就为了活跃而活跃,整天搞些无聊的事情,忘了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获得价值的而不是来打发时间。所以建立一个社群如果想形成一定的规模,那么就必须体系化,有一套自运行、可复制的机制。
3.缺乏激励机制化
一个优质的社群离不开三个要素:好的激励制度、内容创造者、优质群管理者。而目前基本上所有的社群内容创造者是社群组织者,群成员输出优质内容也是零零星星,所以根本转不起来。问题就是出在没有一个激励制度,激励得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几句感谢的客套话。你以为的给别人创造的价值很多时候都是别人不屑的。所以得针对内容创造者、群管理者、活动发起者、其他群成员画清楚一个价值闭环,给做出贡献的人足够诱惑的激励,让大家有互动有做出贡献的积极性。
4.缺乏一个高效的沟通方式
微信群聊天一个很大的毛病在于很难深度交流,很多时候我更喜欢打电话。因为你没法一下子把问题的场景、细节、诉求全部描述出来,大家要不停的爬楼,所以对方理解的就很成问题。如果对方再没有追问细节得习惯,很容易就现有的内容断章取义。如果追问细节,那么沟通起来就会没完没了。
由于这种低效的沟通方式,以及缺乏很好的组织性,所以一些有货的人就不会在群里面活跃。牛人思维就是追求效率,由于目前几乎所有的群沟通都很低,所以自然就不愿意在里面浪费时间,于是社群整天就是一群闲人在里面扯淡(冒着自己中枪的危险也要把这句话说完)。并不是说牛人天生的就讨厌在群里面聊天,如果群里面有他们需要的内容,并且不会浪费太多时间,我想他们还是很愿意在群内分享。
有人会说,我来可不是为了学习的,我就是为了进个圈子结识人脉。那我想问,什么是人脉,肯定是有资源或者有能力的人跟你沟通熟悉觉得有合作可能性之后才能成为你的人脉。那问题是在一个大家谁都不了解彼此又不活跃的社群里面,你又如何去判断对方的成色呢,你是要发个寻人启事么?最后你会发现这个根本无法执行。
5.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注定无法调动大家积极性
很多社群天天喊着社群是去中心化的,实际上还是服务于个人的利益。比如不让别人发广告,但是自己就可以发广告,道貌岸然的说自己发的是福利。有些大咖有很多粉丝,开设课程之后建立学习型社群,虽然学员对你满是敬意,但是要让别人花时间参与你社群建设又是另外一码事。
人都是自私的,你在为自己服务那又如何激发所有人建设社群的积极性呢。你以为你这样可以获得更多,但是实际上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爱活跃,你最终得到实际也没有多少,说到底还是格局不够。
我就挑主要的问题说了,至于其他的问题比如说:群管管死群,群内到处发广告,群友撕逼,群内闲扯淡等这些比较低级的问题真的没有拿出来聊了。
挑别人毛病容易,还是要给出解决方案的,不然纯粹就是瞎逼逼。我所设计社群最大的优势就是用最小物质和时间的代价去学习你想要的知识,去解决你工作问题,去寻找到你其他的价值诉求。下面说说我所设计得学习型社群对于各方的价值:
如果是个新人,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因为激励制度可以让你的问题快速得到解决
如果你是牛人,因为激励制度你可以用最高的效率解决别人的问题还会获得你满意的激励,还能发现高质量朋友圈子
如果你是大忙人,因为群管理制度你可以用最高的效率得到你想要的,而不必痛苦的爬楼
如果你时间比较多,你可以参与社群建设,还会有足够诱惑的物质激励
你得到的很多很多,但是你付出的确很低很低
因为制度的优势,你甚至可以找到好工作,招聘到适合的人
有的人会说,你就不怕别人复制你的idea吗?我一点不怕,我还巴不得别人模仿呢,这就说明我的理念是有价值的。我的目标就是我的社群理念能够得到验证,至于最后是谁成功的真的无所谓。我的要求只要一个,谁做好了求介绍工作,拉我入伙,我来给你打工。让我们回到主题吧!
9个方法,教你玩转学习型社群
本文只针对线上社群运营进行讨论,不讨论线下操盘细节。下面我将9方面跟大家具体的讨论我设计的线上学习型社群体系以及操作步骤。
1.如何迅速让大家互相熟悉,降低沟通成本
图片来源:干货帮
在入群的时候,需要每个人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
职位、行业、个人发展路径;
个人擅长领域(渠道资源整合、策划、文案、交互设计、思维能力等);
个人诉求(跨界信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大家关注的热点、产品运营的技术问题、理念指导、求职、招聘等);
个人爱好(便于线下活动的开展)。
(这块还有很多细节可以阐述,文字原因就不详述)
这一步其实很多群主可能在做,信息也不算详细。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群主都没有将这些信息共享,而只是占为己有。我认为,在社群运营初期,这些信息必须得共享,让大家彼此都能够产生了解,便于立马找到合适的人去解决问题。
具体共享的方式就是:种子用户阶段,信息完全共享,后期随着群规模的扩大,可以把姓名和公司给略去,由群主保管。这样的好处就是即使把这个名单给泄露出去,也不会造成人员流失,也不会造成大家的隐私泄露,而且反而更容易吸引别人加入。
2.如何激励内容分享者
社群的文化就是人人都是人人的老师,大家遇到问题很多时候可以相互解决而不仅仅依赖大咖。那当一个人抛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别人为什么要来解决你这个问题,别人为什么要主动分享,仅仅靠奉献的精神、虚荣心是不持久的,所以要设立一个激励制度。
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分享者每周评选一次最佳分享的前几名,给予物质以及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分为两种:群成员自发打赏,群基金固定打赏。群内需要养成为知识付费的文化理念,愿意分享高质量内容的人值得给他奖励。(具体的排名方案就不详述)
群基金怎么来?当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比如在入群的时候每个人收200作为入群门槛,500个人就是10万元,这10万元就用做社群基金,分为52周花完,每周的奖励额度就是近2000。这奖励额度足够刺激大家的参与欲望。物质奖励是基础,精神奖励以及其他附加价值奖励另说。不过始终要记住,物质激励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其实附加价值的意义更大,需要深入了解的可以详细交流)
3.如何激励社群组织者者
一个里面再多大牛如果社群不能运作起来,那也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群运营组织者至关重要。一般的社群都是群主来组织,或者招募一些全职人员管理,甚至是义工。这种方式对于社群的持续不具有持续性,社群运营本身就是一个高技术的活儿。社群的运营者本身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但是群成员都是有工作的人,所以要给社群运营着足够的物质以及精神激励,社群的运营不能总指望大家抱着奉献精神。
我所设想的制度就是,钱永远都是最简单粗暴搞笑的方式,这个钱不需要由群主出。直接采用众筹供养群管的方式。高福利意味着高税收,共享经济又不是代表着免费,不是靠的牺牲和奉献。500人的社群每人每个月缴纳10元社群运营费,那么一年总共就有6万的社群运营管理费。这费用足够养活一个全职员工。
群管采取轮值制度,想参与的可以直接报名,按报名先后顺序进行轮值。6万元按周结算,每周就是1100多元,这金额足够刺激一个人把事情给做好,而且对于大家的代价又不算太大。
群管工作职责:群管要负责从开始的需求整理,根据群友资料库找到合适的人进行沟通,在不影响对方的情况下促使对方给出解决方案,并且要将解决方案具体化,有深度。然后在每周的一次问题解答的时候,做好活动预热,让大家踊跃参与。最后将产生的内容去除无效信息整理成标准化文件给全员共享,节省大家的时间,提高大家价值获取的效率。
群管的KPI:必须得给群管设置KPI,KPI主要指标就是参与回答的人数,以及内容质量,在这种激励制度下足够让群管把这个事情做好。(细节就不深入讨论)
4.如何提高群员质量,不断吸引优秀的人
社群的核心价值还是在于群友的质量,以及他们的分享主动积极性。社群初期门槛就只是收费。后期就需要不断的招募高质量的人,那如何招募高质量的人呢?我们就得给这些人提供两个入群方式,这里我要提到的一个数字是52。
比如入群费用是200元,那么当群人数到了52个的时候,周奖励金额就是200元了。这个时候我们搜集群内一些问题让其他圈子的人参与答题,并且告诉对方,你可以随便挑一个问题参与解决,如果解决了问题并且获得最佳方案,你就得到入群的奖励。到时候可以把所有的解答方案给他分享,如果他不是最佳方案,那么可以告诉他,入群的门槛是200元,你可以一起参与学习交流。
牛人喜欢跟高手切磋,如果他获得最佳解答,那么对于群友而言这也是巨大的福利,所获得奖励正好冲抵入群费用。如果没有获得最佳方案,那么他因为社群里面的牛人而认可社群的价值,最终可能会选择加入。(我瞎歪歪的,我又不是牛人)
5.作为一个菜鸟发起者如何迅速扩展群规模
靠制度以及自己苦心经营决定着社群是否优秀,但是只有大咖才能让这个社群变得卓越。因为大咖可以一呼百应,而屌丝只能一个个慢慢去说服。而且社群到了后期,因为大咖处于主导地位,作为一个灵魂人物可以镇得住场子,提高大家的凝聚力。
所以在初期阶段先寻找第一批种子用户,验证模式的可行性,然后努力去说服大咖让他参与主导。菜鸟是很难扛此大旗的,要找准自己的位置,量力而行。哪怕为别人做嫁衣对自己的反而是最有力的,而且本身也不存在这个问题,社群本身就应该是分享而不是占有。大咖很重要,但是没有大咖社群本身也具有自运行的能力。
想扩展群规模还需要让所有人都能够主动推荐吸引别人加入。人人都喊着要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但是市面上基本上所有的社群本质上还是在为自己服务的。人都是自私的,你在为自己服务那又如何激发所有人建设社群的积极性呢。具体如何调动所有人推广的积极性我这次就不说了,想了解的可以跟我私聊。
6.社群价值延伸
图片来源:干货帮
在社群运营成功之后,可以产生很多附加价值。对于那些回答问题积极主动的人,获奖的让你,需要做好信息记录,建立人才储备库。可以给他们提供资源对接的服务,反正他们需要什么就尽量满足他们。这也是这样的社群必须由大咖主导的意义所在。
所有人在里面的作答可以整理成档案,这样的档案对于人才招聘意义重大,传统的简历式招聘方式如果配上这些档案,将会帮助企业更好的招聘合适的人才。
社群内的原创内容最后可以整理出书,拔高社群的高度,在每个章节标注内容的创造者,给内容创造者名和利。
附加价值我只是列举其中几点,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附加价值。
7.建立高效的沟通制度
问题发起者需要将自己的诉求,背景详细信息写在word上提前几天仍群里面,让大家有充分时间思考。形式不限,最重要的就是把问题阐述清楚。(这块还有很多细节可以阐述,文字原因就不详述)
解答问题的人把解答的方法以及思路详细的写在word上,放在群里。然后由群管进行统一整理协调。大家可以针对这些比较完整的问题以及方案展开讨论,防止话题偏题,提高沟通效率。在话题讨论结束之后,群管负责再将整个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提炼整理,最后跟大家进行共享。防止大家为了看信息要不断的进行爬楼,浪费大量的时间。
套路只是为了沟通更加方便,千万不能变成教条的制度,一切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沟通效率,创造价值为根本目的。
8.在社群内各方价值闭环:
大咖:
吸粉吸粉再吸粉
提高自己分析的留存度以及粘性
强化自己对于互联网行业的洞察能力
吸取一些优秀的idea
去发现目前大家最普遍的问题,寻找最接地气的研究方向
寻找优秀的员工
寻找优秀的项目进行投资,或者投资对接
通过解答可以看到自己的方案的操作反馈,不断检验自己的理论
可以针对大家普遍的问题,定制化一些培训活动
(上面都是我歪歪的,我又不是大咖,我怎么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参与分享者:
物质激励
形象以及能力的展示,得到大家认可,塑造个人魅力
潜在的商业合作机会
提出问题者:
解决自己实际的问题
找到自己需要的牛人资源
默默无闻的人:
围观别人优秀的idea自己跟着成长
获得牛人资源
群管理员:
物质激励
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
围观别人优秀的idea自己跟着成长
做一个事情得彻彻底底的想清楚社群里面所有人的价值诉求,不要总搞一些你以为的价值去糊弄人家,不要去浪费别人的时间,人都是聪明自私的。
9.我所设计的社群体系优势
线下随便参加一个活动可能就要一两百,但是我们只要出200就可以享受全年的优质内容。一年有52周,我们每周都可以看到很多牛逼的方案,并且自己的问题还可以得到解决。各方价值诉求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
由于给社群运营者足够的激励,所以在流程上可以极大的提高所有人的沟通效率,问题解决的效率。这点对于大咖来尤其重要。
市面上学习型社群乱收费,动辄好几千,收的钱完全占为己有,并且也提供不了实质的帮助。我想说,你们怎么好意思哒,这是在透支自己的品牌哎,以前的成绩也不能一直拿来当饭吃啊。而我设计的收费制度最终完全回到群员,给创造价值的人应有的鼓励。我可真的是良心做事的人呀。
最重要的就是,我冯宝宝这么聪明,我的idea还多着呢。比如线上线下如何配合衔接,这块以后可以再跟大家讨论。
那有人会问,别人做不好,你凭什么能做好呢?我只想说,这就是我要做这个事情的理由。网红大咖宁有种乎?大咖之所以能成为大咖,就是因为在他默默无闻的时候做成了一般人搞不定的事情。我不敢保证我一定成功,但是我会竭尽全力。做这个事情的理由就是我坚信,运营好社群就是一个创造价值的事情,有价值的事情就值得去做。
我们可以像一枚坚硬的种子一样,一辈子活在那个壳里,没有风险。但是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我们是一棵什么样的植物,能够开出什么样的花。而如果我们能够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理想,开出自己的花朵,我们便能绽放自己的芬芳。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