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马拉雅收听资产报告说开去

原创 1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9-11-25


喜马拉雅一年一度最大型活动123狂欢节要来了,我们为这个活动所策划的收听资产报告也顺利上线了,内心里当然是高兴的,我的报告里显示2014年8月27日,我成为了一名喜马拉雅用户,也还有一些别的数据或信息,在我看来都是时光和回忆。


想来,不妨在这个当口,写一点东西记录一下。毕竟到今年9月9日,我作为员工,在喜马拉雅公司已经呆满五个年头了,以天数换算到此时此刻,也已经1902天了,而作为用户,注册喜马拉雅到今天,已经1915天了。



这个数字,放大到时间无涯里,自然不值一提,但对于我个人而言,五年时间不算短了,毕竟我成长岁月里,也只有小学那个阶段超过五年,除此之外,我并没有在某个组织某个地方有呆满这么多日子。


这一两年来,不少人问过我,为什么可以在喜马拉雅工作这么久?坦率地说,我没有答案,当我问我自己,我能够回答自己的基本都是站在职业规划本身的角度之上,我个人历来嫌麻烦,也始终认为许多事情、问题、困难并非换一家公司所能够解决的,一个人在工作当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或必须适应的东西,也并不是换一个地方便可以迎刃而解,往往只是暂时被遮蔽,始终还是会重新袭来的。


我总是这样想,于是就这么过去5年了。过去这5年时间,我在我自己的这个公众号写过一些有关公司、同事或工作内容的诸多文章,就像这5年时间的确发生过许多事情,叫人难以忘怀。


上海的冬天,夜里风格外大,我总能能够想起那时候刚来上海,我的房子租在申城佳苑那边,窗外是万家灯火,风呼呼作响,就像此刻。我有时候也会打开喜马拉雅,听一些东西,这样的时刻并不多,但的确有,我并不愿意否认,毕竟人总有孤独时分。


许多人都知道,我上大学时经常在一个叫做“邻居的耳朵”的网站里混,写文章、写影评之类,整日和网站里的一帮用户灌水聊天。而这个网站更大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有声电台,喜马拉雅刚上线那儿会,有不少主播也来自于这个PC端时代的小站点,那会儿我也偶尔听电台,但我不好意思承认。


我还记得2014年9月份,我到喜马拉雅进行第二次复试,那天下着雨,我从张江高科地铁站走到祖冲之路四标园区,第一次见到喜马拉雅CEO老余,当时我甚至并不知道公司有两个老板,老余穿着一双拖鞋,翘着二郎腿,并不健谈,但格外亲民。我聊了聊我大学业余时间在邻居耳朵网站里的所作所为,我相信这会是一个加分项,当然我也没有别的履历可说。


这些年在喜马拉雅,有许多让人难受的时刻,或发生诸多困难,那些都不重要。无论如何,我心底始终相信我们在做的事情对人们而言是具有价值的,尤其我工作的内容最直接面向用户,这几年接触到不少用户之于喜马拉雅这款软件的喜爱和赞赏,在无数孤独的日子里,喜马拉雅曾赋予他们陪伴,这样的时刻我能够感同身受。


本质上而言,声音相较于文字、图片、影像而言,是最有温度的一种传播介质,TA不占用你的眼睛和时间,你在做其他事情时同样可以听,可以陪你开车,陪你入眠,人类的沟通表达,最原始最普世的也便基于声音。声音的陪伴属性毋庸置疑,喜马拉雅基于用户的陪伴毋庸置疑。


今年是喜马拉雅上线的第七个年头了,我经常可以听到许多人作为喜马拉雅老用户的故事,在用户晒的喜马拉雅收听资产报告海报上,也总能看到注册天数、收听时长等很可观的数据。


这一点,是足够让人骄傲的。


从大学时代开始,我有了一些写东西的习惯,也有一些文字被有心之人创作成电台,有时候我会在喜马拉雅上搜索自己写过的文章,如果有相关有声化内容,我便听一听,当是一种自顾自的乐趣。


事实上,2014年年初,我在互联网上搜索自己写的文章,检索结果出现了一个网站,内容显示的是一个女主播有声化了一篇我所写的文章,节目下方都是用户动容的评论,我一瞬间记住了那个网站,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喜马拉雅,后来才知道,那天蕴藏了一段时光开启。




封面图:《海上钢琴师》剧照


你还可以:



小黄豆离开了上海,去了杭州

用户年度报告七宗罪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赞赞赏转发到朋友圈,你的鼓励是我的动力,你的沉默会让我也沉默。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我。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