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追星女孩要提防多少陷阱?
作者:御寒,编辑:赵思强
导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粉丝经济”的规范化和产业化还是一个长久的命题,减少饭圈陷阱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开始。
当人们认为大量案例已经为全社会敲响了P2P网贷平台的警钟时,微博却明目张胆地将“网贷”摆上了台面。
11月27日,“双十一网购势力榜”公布了获奖名单。这是由微博旗下借贷产品“微博借钱”推出的活动,微博用户可以在活动页面晒出自己在“双11”期间购买的物品,分为好物(即红榜)和雷品(即黑榜)。依据点赞数进行现金奖励,前三名每人奖励一万元,第四至五十名每人奖励五百元。
此前,该活动曾因涉嫌诱导网贷陷入争议。根据资料,“微博借钱”曾在11月20日发帖表示,只要在它的平台上借款,就可以将目前的点赞数翻倍。借款金额超过1000,点赞数翻2倍;借款金额超过5000,点赞数翻5倍;借款金额超过8000,点赞数翻8倍。
值得注意的是,该活动其实已经和粉丝“打榜”进行了“捆绑”。
刺猬公社发现,朱正廷、吴宣仪、杨超越等众多明星的粉丝都加入了这场战争,各大后援会也纷纷发微博呼吁粉丝为“自家人”点赞,主要目的是拿到奖金,用于购买明星的专辑以及后援会未来的应援活动。
为此,有人特意在微博、豆瓣八组等平台上发帖,提醒粉丝不要轻易借钱,提防网贷陷阱:“粉圈小姑娘千万千万不要因为追星借贷微博网贷。”
随着争议越来越大,“微博借钱”在官方微博账号上解释道,不存在“点赞数翻倍”的说法,这是“某些用户为阻碍竞争对手打榜”而传播的不实消息,并表示“微博借钱”的借贷利率均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即最高不超过法定标准36%。
最后发布的获奖名单显示,红、黑榜前三名都是孟美岐和杨超越的粉丝,另外,朱正廷、吴宣仪、管栎、姚明明等人的粉丝也都在获奖名单之内。此前号召粉丝点赞的后援会,也开始联系这一部分获奖的粉丝,准备将奖金入账作为未来的应援资金。
从平日里的行为来看,“微博借钱”经常举办和明星相关的互动、抽奖等活动,也曾找过明星和各大网红博主做推广。这一次的争议,不禁让人怀疑“微博借钱”的一系列操作,都是诱导粉丝群体开网贷的铺垫。
同时,微博作为平台方和新浪的王牌产品,也受到了外界的指责。界面新闻向微博内部人士求证时,得到了“微博也很无奈”的回应。根据该内部人士的说法,微博借钱由新浪金融主导,“微博只提供运营和广告支持”,不知道幕后原委。
微博称得上是国内最大的追星媒介之一,微博超话也成为追星女孩的首选社区。根据艾漫数据在2018年12月31日发布的数据,99.8%的粉丝会通过微博追星。2018年,微博里娱乐明星的活跃粉丝总数为7500万,明星分类的超话社区总粉丝数高达1.2亿人。
然而,追星女孩在微博上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不是粉丝群体第一次遭遇金钱陷阱。
2018年11月,白敬亭某后援会的“站姐”在PB(明星写真相册)售卖活动中虚拟发货、拒绝退款,该后援会试图联系站姐无果。随后,白敬亭后援会官博发表声明,称已经将情况反馈给白敬亭工作室,工作室将出款垫付粉丝的损失,并帮助后援会和粉丝们维权。
白敬亭的粉丝拿回了钱,其他人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今年8月,一位网友在豆瓣发帖举报“迪玛希Dimash官方后援会”骗钱153万。据了解,2017年,为了购买迪玛希即将推出的新专辑,迪玛希官方后援会发布集资,集资活动共开了四期,总计153 万元。然而,该笔集资被官方后援会的会长私自挪用,粉丝追了一年多都未追回。
集资是在追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由粉丝后援会发起,粉丝将任意金额的钱直接打入后援会的账号中,后援会将它们集中起来用于购买专辑、准备活动、制作应援物等各种活动。
在粉丝自发的集资活动中,像迪玛希后援会这样“卷钱跑路”的情况时有发生。早在2018年8月,《人民日报》就发文称:“由于流程不透明、款项管理混乱,一些‘粉头’借集资之名行诈骗之实,甚至携巨款消失。”今年8月,萧敬腾后援会负责人卷走了演唱会团票钱款共18万;9月,赖冠霖后援站负责人带着生日应援集资的20万消失……
除了被后援会坑以外,追星女孩还要提防来自外界的金钱诱惑。由于她们普遍是学生党,空闲时间多,社会阅历少,并且长期缺钱,这让追星女孩成了“兼职”活动的“人才库”。
在微博“大学生兼职”的超话里,可以看到很多以“追星女孩”为目标的兼职招聘,招聘文案中一般会包含“给爱豆攒钱”、“赚钱看演唱会”等字样吸引粉丝群体,兼职种类多是淘宝刷单、App试用等较为机械的工作。还有的“兼职”和微商的逻辑相似,加入前需要缴纳入会费,加入后则要靠“拉新”来赚钱。
还有一部分人则在招追星女孩作为自己的“代理”,猜测原因是看中了她们在粉丝群体中的号召力。另外,也可以看到大量由追星女孩发出来的招聘微博,带着明星的话题,同时表示自己“用兼职赚到的钱去看了自己爱豆的演唱会”,还有的粉丝则将相关信息设成了自己的微博置顶。
这些陷阱,都是以“明星”为诱饵,利用粉丝对明星的“爱”进行变现,这背后其实是“粉丝经济”的逻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在此前的文章中将“粉丝经济”定义为“人类情感投射的巨大经济价值”,是“基于粉丝主观的珍爱而被重新界定的价值,……通过粉丝拥有该产品或服务的欲望被创造出来。”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现象,尤其常见于日韩等偶像产业较为成熟的国家,近年来也开始在国内野蛮生长。
在日韩,“粉丝经济”多以购买专辑、买周边,看演唱会等形式呈现,基本形成经纪公司、艺人和粉丝三方彼此制衡的稳定状态。经纪公司和艺人在获得收入和名声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粉丝在付出金钱和精力的同时,也会得到经纪公司的回馈,以及和艺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但国内的“粉丝经济”还处于比较混乱的阶段,一方面,偶像产业内部尚未达成一个“你来我往”的市场,粉丝的付出和回报往往不成正比;另一方面,不稳定的内部环境,也给了外界更多侵入的机会。
无论是“微博借钱”疑似诱导开网贷的行为,还是兼职雇主对“追星女孩”的招揽,看中的都是大部分粉丝较低的经济水平和较高的消费欲望之间的矛盾。而粉丝自发的买卖交易、集资活动等,缺少官方的系统性引导,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粉丝经济”的规范化和产业化还是一个长久的命题,减少饭圈陷阱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开始。除了粉丝要提高防范意识之外,靠“粉丝经济”过活的经纪公司和各大平台,也需要更正视粉丝的“用爱发电”,引导粉丝的理智消费。
尤其是对于微博来说,由于自身的发展依赖于流量明星和“粉丝经济”,为“追星女孩”创造一个更规范的追星环境,无论对于“粉丝经济”还是微博自身,都是一件好事。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