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蕾斯反家暴广告,假刚真鸡肋!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9-11-29

作者 | 张广成

来源 | 广告参考(ID:ADcankao)


在我们的社会中,家暴其实存在于众多人的生活中,但却一直被忽略。


直到papi酱公司的网红宇芽被男友家暴、蒋劲夫时隔一年再度家暴外籍女友、韩国当红女明星具荷拉自杀曾遭遇前男友家暴等事件曝光后,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无数残忍的事实表明,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暴的严重性与普遍性,纷纷加入反家暴的阵营中。在营销圈,也有不少的品牌站出来发声,借势彰显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向消费者传递正确的品牌价值观。


杜蕾斯借势推出系列反家暴海报
在11月25日“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当天,papi酱公司的网红宇芽在微博上发布长文,表示自己遭遇44岁的男友家暴,并在文中揭露男友多次家暴于她的种种恶行。
尤其是看到视频里的真相,手段之残忍让无数的网友愤怒不已,一时间#宇芽被家暴#的话题送上微博热搜榜首。截至目前,家暴话题的阅读量达到数十亿,该事件俨然已成为一个全民级的社会事件。

在该事件引爆网络之际,营销界的老大哥——杜蕾斯也及时出击,围绕#面对家暴不再沉默#的主题,推出一系列反家暴海报,在社交媒体大刷存在感。




在生活中,控制欲强的家暴者往往会使用手机定位功能监控另一半的行踪,以各种方式控制限制另一半的自由。但是,定位功能是用来查找丢失物品的,伴侣有独立的人格不是物品,任何监视行为都是违法的。


在遭遇家暴以后,很多女性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遭遇,用遮瑕来掩饰自己身上的伤口。但是,遮暇是用来掩盖皮肤瑕疵的,伤口和淤青不是瑕疵。遭遇家暴的受害者,应该勇敢站出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在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家丑不可外扬”,即使被家暴,也有很多人不想外人知道。那些看起来平静的窗帘背后,也许正在发生着残忍的暴行。但是,窗帘是用来遮挡隐私的,正在发生的暴力不是隐私。



很多人以为结婚了,就可以对另一半享有绝对性的管制权力,可以要求另一半做任何事。但即便结婚了,伴侣也有着独立的人格和自由,婚戒是用来见证婚姻誓约的,违背伴侣意愿的行为不受誓约保护。



很多人以为只有殴打、残害行为才是家庭暴力,但其实冷暴力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种。不想听伴侣说话,戴上耳机自己的世界清静了,而伴侣却遭受着冷暴力带来的精神摧残。所有人都应该知道,耳机是用来隔离噪音的,伴侣说话的声音不是噪音。


在反家暴海报文案的最后,杜蕾斯也从家暴受害者的心理出发,鼓励受害者勇敢说出家暴真相。


这一系列海报从宇芽被家暴事件登上热搜开始,到发布仅用了5个小时,不得不感叹杜蕾斯反应之迅速。

在家暴事件真相揭露之后,杜蕾斯首先站出来,用品牌的声音与力量反家暴,坚持社会正义,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也获得了网友的无数好评。



聚焦社会热点事件为反家暴发声

彰显品牌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为营销界的大佬,蹭热点、借势营销对于杜蕾斯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凡有热点的地方,就有杜蕾斯,而且杜蕾斯蹭热点的能力从来没叫人失望过。

从网友的对杜蕾斯此次蹭热点的评价可以看出,杜蕾斯这一次也是意料之中的成功。值得一提的是,杜蕾斯在蹭热点的分寸把握上尤为妥当。
以往,杜蕾斯蹭热点姿势都是以活泼、幽默、脑洞大、暗示深等特点为主,这一次却用严肃、正义的言辞和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让人看到了品牌在借势以及蹭热点上的分寸与原则。因此,杜蕾斯此次借势不仅受到了广泛的赞许和追捧,还为品牌成功吸一波粉。

在很多人看来,家暴是别人的家务事,自己没有义务去管,因此即使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也只是袖手旁观。但其实,反家暴不是家务事,而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我国大约有2.7亿个家庭,30%以上的已婚女性都经受过家庭暴力,也就是说约有8000多万的女性,都活在暴力的阴影之下,而每年因家庭暴力自杀的女性就有9.24万。

这么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虐待的生命,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反对家庭暴力行为。

在宇芽被家暴事件被曝光之后,杜蕾斯第一时间聚焦这热点事件,通过有深度的文案以及触目惊心的海报,从视觉以及情感上刺激受众对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冷暴力等各种家暴行为的感知,刺激受众的每根神经,以此鼓励长期遭受家暴不敢说的女性站出来反抗家暴恶行。



家暴作为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正是需要更多这样的正能量的声音,才能得到改善。杜蕾斯作为一个两性用品品牌,一直都主张幸福快乐的两性生活,以及关爱、保护女性的。而反家暴倡议的营销,正是与杜蕾斯的品牌诉求、主张不谋而合。


杜蕾斯借势
表面有力实则鸡肋?

虽然杜蕾斯的反家暴海报的立意充满正能量,但似乎有些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

众所周知,很多长期忍受家暴的女性,就是被“家丑不可外扬”“害怕不敢说”等心理因素所羁绊,所以一直隐忍。

杜蕾斯此次借势只是一味地站在家暴受害者的角度,让受害者站出来揭露施暴者的罪行,这一呼吁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对此,网友表示,为什么只是一味地让受害者站出来,而不是教育男性不要去伤害女性。

关于网友的这些疑问,国外的一支反家暴公益实验的视频,则让我们感动不已:

他们是来自不同年轻段的小孩,最大的不过11岁,最小的也才7岁,在他们被要求打面前的女孩时,他们纷纷拒绝:“因为她是女孩,我不能做这种事”“不能打女生”“不能伤害女孩子,哪怕是用一朵花轻轻打她,也不可以”“因为我是男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印度的反家暴公益广告——《从男孩开始》也发人深省,所有的父母从小就教导男孩要坚强,不能哭泣,却没有教他们不要让女孩哭泣。

正是从这个现状出发,此支公益短片旨在呼吁所有的父母从小要教导男孩不要让女孩哭泣,以此避免女性遭受家暴的事件。
作为一个局外者,我们也许会觉得杜蕾斯的海报文案很有力,但对于家暴受害者来说,在这样的鼓励下,真的能勇敢站出来吗?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