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Q3财报背后:存量时代的内容竞争
曾经是游戏直播行业“一哥”的斗鱼,自从2018年被虎牙领先上市之后,其发展似乎一直是不尽人意,不但行业“一哥”地位丢失,而且在市值营收方面也与虎牙有了差距。
进入2019年后斗鱼加快步伐奋起直追,据Q1财报信息显示,斗鱼凭借利息和外汇差额等其他收入首度扭亏为盈,随后4月份,斗鱼正式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开启了其全新征程。
在上市后的第二个季度,斗鱼财报也是惊喜满满,财报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斗鱼营收为18.7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3.2%。净利润为2320万人民币。
11月27日斗鱼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斗鱼Q3总净营收为人民币18.585亿元,同比增长81.3%。净亏损人民币1.654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2.205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7220万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2.142亿元。
这是今年以来斗鱼的第三次盈利,可以看出自扭亏为盈后,斗鱼的“回血”速度很快,并在逐渐缩小与虎牙的差距。但未来能否再次成为行业“一哥”,这就看斗鱼能否突破自己,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寻求更多发展的可能。
一、Q3财报持续发力
1、用户规模效益凸显,广告收入稳固攀升
此前在用户规模方面一直都领先于虎牙的斗鱼,并没有因为用户规模大而带来更多的营利。但进入19年后,斗鱼用户规模效益凸显,为斗鱼的持续盈利创造了更多价值。
斗鱼Q2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量为1.62亿人,同比增长32.6%;平均移动月活跃用户数量为5060万人,同比增长42.5%;平均付费用户数量达到670万人,同比增长123.3%。
斗鱼Q3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量为1.64亿人,同比增长14.7%;平均移动月活跃用户数量为5210万人,同比增长26.1%;平均付费用户数量达到700万人,同比增长66.0%。
从斗鱼Q2与Q3的用户月活跃数量和平均付费数量可看出,斗鱼的用户规模效益正日益突出,后期如果在运营策略方面进行优化调整,那斗鱼在付费盈利方面进一步取得进展并不是没有可能。
此外斗鱼除了在用户规模方面持续保持发酵外,在广告收入方面也保持着稳固的态势。
据财报数据显示斗鱼在Q2的广告和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64亿,与2018年同期的人民币1.35亿元相比增长21.2%;Q3的广告和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96亿元,与2018年同期的人民币1.16亿元相比增长68.5%。
尽管与虎牙Q3总营收22.65亿人民币相比,斗鱼Q3的总营收18.585亿元并不是那么靓丽。但从平台关键经营数据(斗鱼的Q3平均月活跃用户数量为1.64亿,虎牙则为1.46亿;在付费用户上面,斗鱼的用户有700万,虎牙有530万。)来看,斗鱼还是拥有较大优势。
所以若是仅从当前两者比较单一的营收模式(直播+广告)来推断,随着斗鱼不断凸显的用户规模效益,未来超越虎牙也有很大的可能性。
2、运营成本降低,变现能力显著提升
一直以来,斗鱼在月活跃用户人数上都占有优势,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市场运营成本所致。
如果回顾前两年各直播平台的竞争策略,也许可以看出些端倪。
在前些年的直播行业中,各直播平台为了发展生存将引流作为最主要的发展策略。当时还在成长期的斗鱼与虎牙也是如此,它们都用重金签约大主播来引流。
在红利尚存的增长期,这个方法效率很高,自带广告效果的大主播不仅能吸引大量新用户,同时也能确保稳定的现金流。但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以及许多直播平台的离场,在游戏直播业只剩下了斗鱼与虎牙这两家头部平台进入了存量时代,所以在运营策略上也就产生了差异化。
斗鱼继续坚持大主播引流的策略,拥有最多的头部一线主播,今年7月斗鱼上市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斗鱼与国内TOP100游戏主播中的50位签订了独家直播合同,包括8位TOP10主播。
虽然斗鱼头部主播多,人气旺,但由于此前都是以直接签约的方式招募、管理主播,相对而言效率低下且在头部主播面前议价能力较弱,所以导致了斗鱼收入成本一直偏高,毛利率偏低,利润空间小,运营费用高,净利润低。
虎牙则采取了扶持腰部主播的策略,更多依托公会,降低主播跳槽概率,流程化培育主播,靠分散流量降低平台对大主播的依赖程度,在内容上也采取了更多元的举措。
这种依托公会的策略会使主播对平台的忠诚度会变高,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也会更变高,同时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也就相应的提高,而且公会还分担了平台的运营压力,从而降低了平台的运营成本,提升了利润空间。
今年以来斗鱼对其原有的策略进行了调整,压缩了原本巨额的市场运营成本,并且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公会体系。据Q3财报显示,斗鱼的成本运营率从年初的57.2%降至了如今的16.6%,与虎牙的14.9%趋近。
自斗鱼优化运营策略以来效果也可谓立竿见影,不仅首度扭亏为盈,而且营收也连续三季度持续稳固增长,毛利润也与虎牙逐渐趋近。
并且在Q3电话会议上,斗鱼CEO陈少杰表示,“部分头部主播合同到期后会要求平台支付高额续约费,而斗鱼会对主播的投入产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考虑,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放弃部分主播,停止续约。”
从陈少杰的讲话可看出,斗鱼在运营策略方面还在不断进行调整,以寻求更优的运营策略。如果未来斗鱼能继续保持它的规模效益,更好的运用运营策略,那它在营收方面肯定会有更大提升。
二、势头虽好,但道路并非坦途
斗鱼Q3财报发布后,其股价随后上涨,发展势头可以说是一片大好。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斗鱼并非坦途一片。
斗鱼首先要面对的还是它的老对手虎牙。
虎牙与斗鱼一样都是依托游戏直播发展起来的直播平台,它们都是“千播大战”中的获胜者。目前来看,无论是在市值上还是在变现能力上,虎牙似乎都是更胜一筹。而且虎牙已经连续7个季度单季度营收均超过斗鱼,运营成本也低于斗鱼。
斗鱼虽然在用户规模上拥有不错的优势,而且今年来经过不断的优化调整在运营能力和变现能力上也提升了不少,但在收入和盈利状况与虎牙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在存量时代,为了市场占有率,它们的竞争只有更激烈,而并非缓和。
不仅如此,斗鱼除了要与虎牙等行业内部对手竞争外,还面临快手等短视频行业对直播市场的入侵,这是整个直播行业都要面对的,可能刚上市的斗鱼要更有压力一些。
今年7月,拥有超过2亿日活量,4亿月活量用户的短视频平台快手正式宣布进军游戏直播行业。
快手的这一举动,对斗鱼的威胁其实是很大的。因为斗鱼与快手的用户重合率非常高,快手进军游戏直播,势必会导致斗鱼流失其大量用户。
此外它们在游戏品类方面也具有趋同性。快手的游戏直播主要集中于手游,而此前被虎牙抢过一杯羹的手游市场,如今又面临着被拥有庞大用户数量的快手来抢夺,斗鱼真的是腹背受敌,压力巨大。
自快手正式进入游戏直播以来,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先是公布游戏直播移动端日活达3500万,超过斗鱼与虎牙之和,后又买进今年LOL-S9比赛版权,公布直播总观看人数达7200万。
除了竞争力的日活量,快手还拥有全方位的生态体系,这就加强了其多元变现模式的探索,如周边、游戏皮肤、游戏广告以及相关的付费课程等。而这些综合性优势对于生态过于单一的斗鱼和虎牙等而言,会更有竞争力。
如今的快手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短视频平台了,它依托自身内容基础以及用户流量,融入了许多新的业务,形成了如短视频加直播、短视频加电商、短视频加音乐、短视频加社交等融合模式。正在逐着力打造自己以短视频为核心的生态圈。
那么对于以游戏直播为核心的斗鱼而言,是否也可以借鉴快手的发展策略,打造出自己的内容生态圈呢?
三、强化内容才能巩固护城河
在当下的游戏直播领域,对斗鱼而言前有上市的虎牙,后有快手等短视频领域杀出来的对手。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形势对斗鱼是非常的不利。所以斗鱼必须要突破自己,寻找新的出路。
不过这一年多斗鱼也在不断进行多元化探索,着力打造自己的内容生态系统,这其中包括自制综艺、发力垂直领域电商、举办大型线下活动等等。
在直播方面,斗鱼不再迷信于大主播带来的盈利,并开始了与以往不同的尝试,如积极借鉴老对手虎牙一直都在坚持的工会形式,包括在著名主播的名字后面加上隶属工会的标识等。从工会发展及经验来看,直播市场中工会相较个人主播更能够产生营收边际效应。
所以重视工会,会成为斗鱼进一步追求营收的一种表现。
不再迷信大主播后,斗鱼为了挖掘新的用户增长潜力,一方面在努力完善直播内容生态,补充泛娱乐和秀场内容,开拓更多的商业化渠道,比如游戏发行、自制内容付费会员等;另一方面也在加速布局海外,抢占一些海外市场。
此外斗鱼还构建了一套通过在游戏分区,加强打造小额打赏的粉丝付费体系,以便增强用户和主播之间的互动,通过主播们创造的直播内容,提升用户的付费意愿,并且通过一系列互动功能和体验,不断提升用户的消费水平。
在非游戏分区,斗鱼则更新完善一些新的运营玩法,并通过加强与公会的合作,提升了该板块的变现效率。
目前来看,从用户规模到变现效率,再到最为核心的主播资源和内容版权,斗鱼在多个关键层面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要远远领先于业内其他平台的水准。
对于未来发展,斗鱼创始人兼CEO陈少杰表示,“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构建以游戏为核心的优质内容生态系统,同时战略性地提高各内容分区变现效率。”
所以未来,随着内容生态系统和商业化变现能力的不断升级,斗鱼的行业影响力将会进一步扩大,未来也可能在资本市场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追捧。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