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剧里的所有中餐外卖,都被这个盒子承包了?
美剧里的外卖似乎从来只有两种,要么是披萨,要么是中餐。我也搞不懂美国人为什么会深深爱上我大中华的美食,不过中餐外卖的出镜频率好像有点高。
来源:界面(jiemian.com)
作者:小葱妹子
比如说《生活大爆炸》那群宅男,每周六都在啃中餐,一啃啃了八季:
不看宅男了,看看有点年代的《老友记》,这边也捧着中餐外卖笑得开心:
真的,要是眼利一些,你会发现自己分分钟被刷屏:
好莱坞电影也不由分说地沦陷了。
你看成龙大哥在吃:
安妮·海瑟薇在吃:
连动画片里也在吃!
别误会,我对外国友人热爱中餐这件事没什么意见。只是作为一个好奇宝宝,我有点怀疑人生:
这到底是谁家的中餐啊,它凭什么承包了所有美剧和电影的外卖镜头啊!
带着半严谨的态度,我瞅了眼Google,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这些中餐外卖盒英文名叫Oyster pail(牡蛎桶)。能攻下美剧、占领好莱坞并不是因为它背后有多会砸钱打广告的金主,只是因为整个美利坚的中餐馆都在用。
可是为什么要叫牡蛎桶?为什么美国中餐馆都在用?为什么是纸做的?就不怕汤汁洒一地?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反正故事要从一个世纪前说起了。
这个纸折成的桶呢,原本是设计用来装牡蛎(就是生蚝啦)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会,美国盛产牡蛎,由于价格不贵,很快它们躺在了千千万万美国人的餐桌上。
但开壳什么的处理实在是力量与技巧的比拼……动动脚趾头都知道,大家当然把这种麻烦事交给了摊档老板。
1903年,纽约街头随处可见卖牡蛎的摊档(图片来自newyork.com)
据说当时在美国西海岸采集牡蛎的工人大多来自亚洲,他们中巧手的,学日本人拿纸折一折做成了防漏的桶状;给客人装好开壳后的牡蛎,开开心心就回家做饭去了。
这个“据说”已经难辨真假了。不过可以考究的是,在美国的专利库里留存至今的,是1894年F.W.Wilcox同学发明的这一款:
但吃牡蛎的习惯并没有长盛不衰。二战之后,由于打捞过度,牡蛎减产,价格上升,自然吃的人就少了,批量生产的牡蛎桶很快就剩了一大堆。
好是好在,美国开始了郊区化,那会儿家家户户也都用上了微波炉,冷冻与半加工食品兴起,餐厅食物外带成了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于是我们的“接盘侠”中餐馆就登场了。
以改良后的酸甜口味博得美国人欢心后,一次机缘巧合,有中餐馆把没人用的牡蛎桶拿来做外卖盒了。
俗话说得好啊,谁用谁知道。老板们发现,这个桶装盒子防漏真的是一级棒啊(此处并不是在说卫生棉)。
后来用的中餐馆越来越多,就这样,牡蛎桶完成了它人生中第一次完美的转型。
但即使完美转型,一开始的中餐外卖盒还是很低调很寡淡的。
直到1970年代,制造这些牡蛎桶的Fold-Pak公司找来了一个平面设计师,他大笔一挥,才赋予了中餐外卖盒今天风情万种的模样。
这个宝塔是啥意思?
虽然也有其他的设计图案,但最普遍常见的中餐外卖盒上,基本都画着一座宝塔。这座塔当然跟红塔山没有半毛钱关系,这画的是南京大报恩寺里的五彩琉璃塔(又称瓷塔)。
听着有点陌生,但这座塔其实响当当。它跟长城一起入选“世界中古七大奇迹”,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在西方人眼里,它的名气比长城要大得多。
但可惜今天看不到了,因为这座瓷塔已经在1856年太平天国时期不幸被毁。
Anyway,反正在一个世纪的完美转型和改良后,现在的中餐外卖盒不仅承继了当时防漏的好效果,在隔热保温和密封方面更出色,还加上了一根铁丝把手方便携带,简直就是美国外卖界的一大佳话。
不仅成了中餐的象征,它甚至还成了中华文化(应该说是唐人街文化)的一部分:
(由数英网热心用户提供:该包款来自 Kate Spade)
对,你没看错,这的确是一款灵感来自中餐外卖盒的包包。
但因为成本高,这种纸外卖盒干不过一次性塑料饭盒,自然也没有在中国得到普及。
而据Fold-Pak公司很自豪地称,他们家所有外卖盒都是“Made in U.S.A.”的。
所以坦白讲,这个肚子里装着中餐的家伙......其实是彻头彻尾的美国货啊!
这么丰富的历史由来和内涵,又频频上镜,难怪那些心心念念的好孩子在美帝吃个外卖会忍不住晒图欢呼:
截图来自微博用户@wezy
不过有网友提出,美剧里吃中餐外卖的方式是错错错的,即使是智商187的谢耳朵也不能信。
正解是……撕!
摊平它就成了一个盘子了:
太好了,看到这里我又饿了。
喂,中餐馆吗?越洋外卖你们送不?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