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跨年是年轻人的浪漫

举报 2020-01-03

在B站跨年是年轻人的浪漫

01

在中国的视频平台中,B站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大部分视频平台是工具、载体,而B站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

当年版权大战时,各路豪门曾自信的以为只要把动漫的版权都收割一轮,那些亚文化爱好者们就会自然涌向自己,因为他们没得选了。

但当他们真么做时,却发现在同样买了一部作品的版权下,死忠们更愿意选择在B站看这部作品,譬如说《我的英雄学院》。

又譬如说B站重买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版权,还能再上一次热搜,因为大家都想在B站重温。

各大网站又将这些归咎于“弹幕”的互动性,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弹幕系统,但大部分 “弹幕”都很难有出彩的内容。

等他们真正正视B站的时候才发现,B站最可怕的并不是这些表面上的亚文化,而是建立起这种亚文化的,那些全互联网最强的个人内容创作者。

内容的创作核心是人,曾经傲慢的门户网站并不知道普通的个人用户能够爆发出什么样的力量,直到B站慢慢发展起来,这些个人创作者以及大家自己创作的内容才成了人人艳羡的资源。

在B站跨年是年轻人的浪漫

不止是守住自己资源的基本盘,B站还在做更多的事情。

2019最后一夜,也就是今天,B站举办了一场跨年晚会。开始往主流发声,打造影响力。

晚会是很传统的跨年娱乐形式,真正的区别在于主角。

B站的晚会没有一味的选择流量明星,而是选择了和B站的文化相贴合的文化形象,从晚会内容就可以看出,舞台上出现了《亮剑》主角楚云飞、“洛天依”、吴亦凡演唱《大碗宽面》。

就差一个神奇的篮球了。

没有大范围堆积顶流的底气是,B站这个社区本身就是流量,就是IP。

对于B站的粉丝来说,这些贴合自己日常生活+站内热点的明星和内容,显然更能激发共鸣。

回看过去的几年里,B站社区产生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热点事件和内容。

UP主们二创的视频更加贴近这时代需求的本质——人民群众制造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实际上这贴近了大众流行的本质,例如活在幽默视频里的赵本山,唱着“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这些原汁原味属于年轻人对于世界的理解便成为了B站与年轻沟通的桥梁。

一方面将B站的文化带出去,一方面将圈外的人带进来。B站在特立独行的表象下,其实一直走在流行文化的正路上。

这种“我自己就是潮流”的坚持,是基于强烈的文化自信和被市场所接受的结果而衍生的。

很多网站还在买跨年晚会直播权的时候,B站自己沉淀的内容已经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

在B站跨年是年轻人的浪漫

02

跨年晚会对B站来说同样是一个有趣的战略扩张。

之前,在网络春晚遍地开花的情况下,B站拜年祭依靠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硬生生在已经套路化的春节晚会界打下了一片天。

这一次的跨年晚会显然目标更广,试图覆盖了更广泛的人群。

初看上去,这次晚会的节目似乎依然是一个以笼络核心粉丝为目的的活动,然而让我们仔细去看节目单,就会发现这些节目在核心粉丝和大众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平衡。

80后,90后已经事实上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却没有完全获得审美上的主导地位。其实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很多东西拥有强烈的共同记忆基础,就如同《我为歌狂》的主题曲,哪怕你并不喜欢胡彦斌,也大多耳熟能详;

又如同《数码宝贝》的《Butter-Fly》,哪怕你并不会跟着弹幕刷起无限大,也必然会在激昂的音乐中精神一振。

在B站跨年是年轻人的浪漫

B站要破圈,要走向大众,并不是去向大家熟悉的世界投降,回到那个只有街上大喇叭放的歌才叫流行的时代。

更不是用自己的亚文化击败主流文化。B站要做的,是去唤醒你心中隐藏的回忆,唤醒你心中原本已经淡忘了的认知。

从二次元的标签,到三次元的唤醒。B站的文化逐渐增加影响力,我们都是为李云龙而热血沸腾,为同福客栈哈哈大笑,看到“情深深雨蒙蒙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忍不住rap起来的这一代人。

B站的崛起,是一种厚积薄发的顺理成章,其实它早就已经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代表,以前网络爆红的梗出自天涯,后来则出自贴吧,现在,深究那些传遍全网的段子和表情包,其实很多来自B站。

在B站跨年是年轻人的浪漫


03

B站文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穿透力?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B站的社区文化拥有一种非常契合现代人精神状态的哲学内涵,也就拥有了一般文化圈无法比拟的强悍生命力。

一句话概括B站的文化特点,就是解构。

1967年,法国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德里达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用以反对当时日趋僵死的“结构主义”。

通过解构主义,我们得以将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严肃的,套路的东西拆分开,形成一种出人意料的娱乐效果。

B站的鬼畜文化、弹幕文化和海量的二次创作,无形中切合了解构主义的精髓。当年的暴走系列依靠消解新闻的严肃性而一炮走红,前一段时间B站流行的《小丑×赵本山》《范德彪宇宙》《无间道之》可以说是一个能上教科书的经典解构案例。

看着经典的台词被套用到铁岭全明星的表演中,这种冲突造就的魔幻让人无法自拔,甚至会怀疑这才是正版。

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一种叛逆的表现,那就大错特错了。

解构,是一种后现代的先锋文化,而我们这个到处都充满了魔幻朋克的世界正是解构主义要消解的那个后现代。

对我们这个时代来说,解构,是一种刚需。

工业化时代到来后,当时的文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得出了一个共识:工业时代会异化“人”的价值,让人成为一个个螺丝钉,人的个性会被工业标准消灭。

而解构就是对工业文明最好的反击。在这个世界里,严肃已经越来越不适合我们的生活,年轻人在努力的同时,同样需要更多的娱乐,更多的个性表达,让我们直观的去面对不同个体的内心。

要加把劲去干,更要快乐的干。

于是结构严肃的一切就成了一种艺术。

这样的解构,不但是一种娱乐行为,更是在这个精神抑郁的时代不可或缺的解药。

与此同时,解构还能够释放出形式和体量的创作力,让更多“非权威”的创作者参与到创作中,这也是为什么只有B站能够积攒下这支强大的个人创作团队的原因。

B站的文化最开始看起来是小众的,是极客的,但追究到最核心的部分,其实它是普世的,是适合这个时代,适合每一个人的。

没有人会拒绝快乐。

每一个“压力山大”(这个词本身也是一种解构具象)的人,在面对这种消解严肃的文化创作时,都会有很短的,感觉到过去世界被破坏的不适,但只要坚持下来,他们很快就会直观的感受到,不敢破坏严肃,才是一种滑稽。

二次元只是解构的一个载体,或者说, 只不过刚好,这个结构的中心发生在二次元社区,解构的文化,其实属于一个更大的世界。


04

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一代人成长,一种文化兴盛,时代变迁,话语权交替。

去年,皇后乐队的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上映,一时之间互联网上尽是对那个音乐年代的回顾,一众80后音乐人纷纷站台,向世人讲述那时那些天王巨星的录音带是如何影响了自己的人生。

而这些经历对于90后00后来说,却是一种陌生的体验。哪怕在那些充满激情的文字和老旧的录影带中我们确实感觉到了一阵心潮澎湃甚至为之热泪盈眶,这眼泪和那一代前辈落下的眼泪中所包含的感情却截然不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

嬉皮士的文化落幕了,但听着摇滚乐的那代人却走入了社会中坚,主导了20世纪末那充满叛逆和创意的时代。

80后的时代远去了,但80后的前辈们亲手将那些外来的文化带入中国,让我们能够见到摇滚乐、美剧、日本动画的美好,却铺下了之后所有人的路。

B站崛起于90后,兴盛于00后,这些年轻人在B站的文化语境中游走,B站就是他们的主流文化。

其实,十年B站,B站和大家的回忆已经渗透到了许多人的生活里,在一个个二次元的头像中,在逐渐不被人当做怪异的制服里。等到这群人变成了社会主流,B站自然就“破了圈”。

当这些人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嘲这个世界的时候,B站就成为了他们的代表。

事实上,它一直都在,而它正在开始发声。当它开口的时候,你才会惊觉,这是年轻人的声音,是一代人的声音。

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