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飞翔是90后的浪漫
这是仙人JUMP的第105篇原创
1
90后又上了一次热搜,而且还引起了10后的注意。
因为上热搜的话题是,第一批90后已经迈入30岁,以及20后的出生。
回想上一次90后集体上热搜,是因为不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
这些热搜放在一起,一联想,总给10后的网友们一种,90后的叔叔阿姨们是靠倚老卖老来上热搜的感觉,影响非常不好。
毕竟他们刷微博是为了看自己的爱豆,而不是想看世界花式吊打社畜。
现在90后出去蹦迪,已经不敢自曝年龄了。
因为夜场里蹦跶的小姐姐,会跟你抱怨她今年很老,足有18岁,求安慰。
30岁的你望着眼前18岁的侄女辈的人,只能捂住自己的发际线,说没有事没有事,然后假装啥也不知道,转身离去,留下一地头发。
其实现代人比较晚熟,按年龄来算,90后一点也不老,才刚刚成年。
活泼的中年。
相比起成年的快乐,90后更引以为傲的是,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很充实,在社会爸爸的关爱加持下,被塞的满满的。
在传统的社会认知里,30岁是人生的分水岭,特点有两个,一个是立业,一个是成家。
对很多90后来说,这个门槛有点超纲了。
所幸多90后的奋斗精神可嘉,表示自己精力旺盛,无心生活,只想在在办公室里呼吸甜美的甲醛,非常优秀。
90后喜欢加班,不爱下班,是老板眼中的客观事实,注意,是客观,不是主观。
据上海地区的一次调研,约有80%的白领喜欢加班,其中以90后为代表的职场新人,加班比例大约为90%,非常努力。
而且很多人明明没事干,也喜欢在公司加班,说是为了体现出自己很努力的样子。
但我怀疑大家只是喜欢在公司蹭免费空调。
有一说在,毕竟在家里待着没钱,还要交水电费,在公司待着虽然也没钱,不过省了水电费。
其中,互联网公司是蹭空调爱好者的圣地,也是这场工艺复兴的起源。
最开始互联网公司为了吸引年轻人,喜欢搞非常好玩的弹性上班游戏,事情做完就可以下班,但是什么时候事情能做完,怎么定义做完,至今是个未解之谜。
所以大家为了解谜,一直留在公司一直玩。
后来很多跟互联网不搭边的企业,宣布转型互联网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员工也开始玩弹性上班游戏,试图通过效仿互联网公司游戏精神,来实现互联网模式的高效率。
拥抱互联网时代,就等于拥抱劳动力红利,难怪连土老板都开始玩互联网了。
这其实是一场双赢游戏,老板提倡员工沉迷工作,可以最大化员工价值,很快乐。
与此同时,员工也发展出了全新的套路,一部分人白天摸鱼,带薪拉屎,工作从下班时间开始,邮件全都凌晨发送,朋友圈后半夜晒大楼火力全开。
唯一的问题在于,钱不是很多。
跟公司谈钱伤老板的感情,大家都是文明人,文明人的事情,能谈钱么。
所以很多90后表示想找心理医生谈心。
不过这年头,心理医生也很南。
2
当然,有很多90后表示正常的有加班费的加班没内味,只有被老板长期白嫖才是真正的硬核。
甚至有的老板白嫖嫖出了幻觉,自己都真的以为大家热爱工作了。
幻觉的高级境界是认为自己的设计师能24小时出100张不同的设计图,还能初一到初八连续出图,可能老板常年自己美图秀秀一键修图把柱子P歪后觉得不过如此。
还有的老板会让新人和老人之间玩零和游戏,职场搞的和后宫一样勾心斗角,看到谁都想踩一脚。
刚步入30岁的90后,正在为这份传说中的大礼包紧张到发抖。
多年以来,不局限于互联网,很多领域都有个 “35岁定律”,意思是很多企业在招聘基础人才(注意,是基础岗位)的时候,要求人员的年龄在35岁以下。
主要是35岁是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年纪,如果没有独当一面的专家能力或者管理能力,做基础工作的话,确实是很尴尬。
年龄只是一方面,关键的是自我的需求和公司的发展需求开始产生冲突。
到了35岁的年龄,大部分人早已结婚生子,需要照顾的不止是工作,还要兼顾家庭,而且生理机能走下坡路是事实,也太不可能天天熬夜奥利给。
奥利给的后果就是哎呦喂。
但是资本不是这么算的,资本算人是看投入产出比的,同样的钱,能工作更持久的,资本就越开心。
听起来怪怪的,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性价比这个词用在人身上的时候,真的挺气人的。
抛开职场不谈,90后真正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身体。
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带来最明显的副作用,就是身体亚健康。
年纪轻轻的,就被老板们掏空了身子,上个班搞的奇奇怪怪的。
很多90后的身体被修仙式的作息拖垮,已经不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了,生怕查出什么大病,第二天就近医院了。
作为一个连律师函都可以拿来擦屁股的朋克,我最怕的就是体检报告。
真的,我每次看自己体检报告前都得先做3个小时心理建设。
3
对迈入30岁的90后来说,另一个要面临的神奇问题是成家。
到了这个年纪,你会直接感受到被父母催婚的恐惧。如果你还未结婚,即使你长得像我这样英俊,在你的父母眼里,也只是一个不太正常的未婚大龄青年。
大概就是这样:
其实除了凭实力单身外,大部分90后对婚姻的态度不是不想结,而是不敢结。
主要是太费钱了,一件不赚钱还花钱的事情,是划不来的。
父母们这么不懂事儿,我们当孩子的能不懂事儿么。
如果说恐婚只是一种逃避,那已经结婚生子的90后们,已经面临了更高难度的挑战。
孩子出来了,肯定是回不去的,要好好养。
不是穷养富养这件事儿,而是孩子需要陪伴。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育儿专家建议,家长每天要花2个小时的时间陪伴,如果想成为一个比较负责任的家长,快乐加班还是快乐陪娃,很多时候是单选题。
而且大家对于起跑线理论有点过于恐惧了。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的家长对小孩教育资源的投入是很恐怖,有些家长甚至从孩子出生就已经在为孩子储蓄将来留学的教育金了。
很多90后觉得自己平时大手大脚爱花钱,等开始给孩子花钱后,才知道自己很省了,孩子才是真正的消费大户。
给孩子打工,并非虚言。
4
这届90后真的很南,从小到大都在聚光灯下。
年轻时候被称为垮掉一代,长大后面临着非同一般的竞争压力,时代的动能都是在身上踩过去的。
还没怎么长大,就要面对老了的困难。
其实没得选,只能去给自己增加更多的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所谓知识付费这两年这么火的原因,大家都很着急。
但真正的硬通货,并不是听商业故事以及学什么职场礼仪之类的水东西。
招聘的时候,公司想的非常清楚,招你来,能不能发挥价值,或者背锅。
这可以是独到的项目经验,也可以是一项专业技能的精通掌握,凡是在市场上稀缺,供不应求的职场能力,都可以算是自己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要掌握核心科技。
这个问题充钱也解决不了,急也没卵用。
只能下意识慢慢培养。
90后的健康问题,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事情。
平心而论,人在职场身不由己,需要加班的时候谁也躲不过,让人少加班属于正确的废话,这不是能自主决定的事情,钱包他不允许啊。
只能说是睡觉前把手机给锁上,能尽量多睡就多睡会儿。
如果实在困顿,就找机会带薪躲起来补一会儿觉。
如果觉得自己真的难受,心脏不规律跳动,一定该休息就休息,这就是底线,因为你不知道继续硬撑,会发生什么。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服务,身体不行了,钱是没有意义的东西,划水之道其实有一定的道理。
这也是前辈们血跟泪的教训,有些公司不当人起来,可是不分大小的。
5
钱还在,人没了,很惨。
人还在,钱没了,也挺惨的。
这个世界上99%的问题都可以用钱解决,不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你用别的八成也解决不了。
很多90后的财务现状也是一言难尽,月光族的比例相当不小。
没有储蓄,别说中年危机,发生任何一个急需用钱的事情都会让你非常难受。
前两年被消费主义割的韭菜,如今还有很多人在还债,为了满足自己跨阶层的伪精致快乐,提前支出了未来2-3年的收入,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工薪阶层的90后,想争取早日让自己过得轻松,其实只有一条路,提前开始自己量入为出,定额储蓄,不断积攒自己的财富,再通过投资手段,让自己的钱开始滚雪球。
先把钱攒下来吧,少花点吧,真的。
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但是以5年为跨度来衡量的话,每上一个台阶都会有惊喜。
唯有慢下来,才能快起来。
人生是一场长赢游戏,稳扎稳打就能胜利。
难,并不代表没有机会,在当下做好对未来的应对很重要。
把钱攒下来,做一点稳定的,注意,是稳定的投资。
别去尝试高利率了,这年头高利率资金盘连包装都懒得做了。
保险也注意一下,今年保险业的增长一骑绝尘,大家都意识到风险兜底的重要性。
当然,不是顶尖大厂的自营产品直接就不要了解了。
很多小厂比你想象的更加造作。
什么叫顶尖大厂的自营产品?
中国平安一年一度的“108财神节”活动要开始了。
这个活动从14年开始举办,被称为金融界的双11,去年还创下了单日成交额破1000亿的奇迹。
不同于普通的促销活动,平安每年的财神节活动,都会体现对当前时代人与金钱游戏规则的探索。
在当下人人都想享受钱生钱的快乐,但是对如何完整有规划的配置自己的财富版图,关于如何生财,关于如何守财,关于如何逃避金钱的焦虑陷阱,大多数人有心无力。
在今年108财神节活动的主会场里,平安设计了 “琳琅爆款坊、财神电影院、温暖心意铺、产险福利社、三村百宝驿以及超级摇钱树” 六大模块,囊括了理财、保障、信贷等产品,给了人生从如何生财,如何守财,如何逃避金钱的焦虑陷阱等一系列问题,一个可操作的答案。
只有沙雕才只管提出问题,大佬都是直接给出解决方案。
对普通人来说,参加这个活动,或许可以找到很多缓解焦虑的钥匙。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