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对战竹叶青:谁更能代表中国茶的未来
小罐茶在5月份的发布会上,亮相了新品小罐茶·多泡装。
高性价比大罐的诞生,俨然宣告小罐茶步入2.0时代,从礼品市场迈入自饮市场。可见小罐茶的野心,并不在收20亿的“智商税”,而是一桩能做30年的生意。
而竹叶青又有什么大动作?
产品线做减法,是近2年做的比较大的改变。将庞大的产品体系,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4大品类,砍掉3大品类仅剩绿茶。回到原点,追寻品类品牌之路。竹叶青20年来,从高端到中低端通吃。子品牌从高端“论道”,到中高端“竹叶青”、中低端“宝顶雪芽”等。
一个是茶的全品类之王,一个是单品类之王。他们的竞争模式,像极了早期的京东与天猫。京东从电脑电器入手,而天猫,做全品类集合平台。市场热情来看,天猫的模式似乎更胜一筹。那在茶行业,小罐茶和竹叶青,谁会是中国茶的未来?
这篇文章要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来讨论两个问题,一是:
1. 小罐茶与竹叶青,谁更能代表中国茶的未来?是什么决定它成为“中国茶未来”?
2. 小罐茶的角度,战略上如何选择能赢得未来?竹叶青的角度,战略上如何转型才能二次增长?
“ 一 ”
在中国茶的历史上,存在着“有名无实”的窘境。换句话说,是茶行业有品类,无知名品牌。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地域茗茶的知名度远远超过茶叶品牌的知名度。
竹叶青,是第一个挣脱困局的品牌。
2004年,确立了“品类即品牌”战略,定位“峨眉高山绿茶”。2007年到2017年,在绿茶品类中销量居首位。2018年发布会上,更是定下美好的目标:剑指14亿。今年1-4月春茶上市,官方给出销售数据,竹叶青全国销量增长36%,明星产品竹叶青“论道”增长78%。
但从2018年天猫双十销售数据来看,它在茶叶品类的排名无缘前十。不由让人质疑,竹叶青的黄金年代已过。
另一个跳脱困局的,是近2年在浪尖上做大的小罐茶。
4年,20亿销量,是一个让创业者眼红的数字。线上卖货也很亮眼,去年双11茶类销量稳居第二。
以成长时间为标准,小罐茶是“少年得志”,快速赶超竹叶青。但在茶行业,企业的成长不是一场百米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从马拉松的角度,决定商业成功的并不是短期的增长。前期,小罐茶在产业链、品牌化上,已经打好百米根基。未来的小罐茶,会像“小灵通”一样昙花一现,或像“天猫”基业长青,还得看它战略上的选择?(下文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小建议,欢迎探讨)
“ 二 ”
两种不同的战略模式
从战略角度看,中国茶的未来,存在2大方向:一个是单品类品牌当道,另一个全品类品牌为王。
茶品类的世界,以绿茶品类为首,红茶,白茶,清茶,黄茶也生长出头牌品牌;或被全品类集合品牌,将中国茶推向高潮。竹叶青和小罐茶之争,背后是2种取向的竞争。
“峨眉高山绿茶,高端绿茶领导品牌”,是竹叶青给自己的定位。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竹叶青的成功,是抓住了高端市场空白,给喝惯了散装、简装、茶包的川民一个新选择。 反观小罐茶的口号,“8位大师,8款名茶”,它集齐8款名茶,做了一款集合产品。
小罐茶的做法,引起过不少大师们的争议。但实际上,两种模式并无优劣之分。竹叶青和小罐茶,都取得了不错的增长。
“ 三 ”
单品牌战略的增长秘诀
竹叶青成功,它的秘密还有哪些?
在摸索中国茶未来走向之前,先看看几点竹叶青成功的经验。
一门生意的成功,仅靠单点优势,极难维持20年的增长。沃尔码的“十大成功法则”,京东的“飞轮效应”,缺少任何一环,都难有今天的地位。为了360°无死角,看透竹叶青,我们将从整个零售视度切入。
在零售行业中,成功有6大要素—系统、供应链、价值、产品、人和广告。
当中3点,是竹叶青成功的核心。
第一,它重新整合了川茶的供应链——“川茶+”模式。四川的茶叶,虽然产业大,在四川只卖80元一斤,但西湖龙井能卖上千。竹叶青从日本引入生产线,实现了茶厂的规模化生产,茶园标准化种植、采摘与质检。
第二,它抛弃了传统低价产品线,赋予其更高的价值。
2002年,以竹叶清绿茶品类,闯进川茶市场。围绕“竹叶青”品类,打造高端论道系列,造就竹叶青到黄金年代。
竹叶青的产品策略
第三,跳出茶做茶的广告策略,让它在四川“一炮而红”。
渠道:抛弃传统渠道ka渠道+直销模式
代言人:茶叶行业最早玩跨界的品牌,围棋冠军常昊代言
视觉设计:香港陈幼坚做的视觉设计,脱掉了传统茶的外衣。
以上三点,是竹叶青四川成功的原因,当然还有其它原因。
但成了“绿茶”,困也“绿茶”。竹叶青抓住了单品类机会,但现在它遇上了2大难题:
1, 产品线扩充遇到了瓶颈,产品创新艰难;
2, 竹叶青很难跨越有区域限制。比如杭州有西湖龙井,江苏有碧螺春等“立四川,容易变成一句空口号。
“ 四 ”
多品牌战略的增长飞轮
作为茶行业的搅局者,
小罐茶为什么能成功的如此高效率?
同样的,站在零售的角度,光靠营销极难实现“神奇的增长”。拼多多不可能靠“假货”成为独角兽,小罐茶更难靠广告收20亿的智商税。“脑白金”的年代过了,当下谁还会为广告持续买单?
拼多多成功的核心,是黄峥改写了“人与货之间的关系”。从人找货的天猫模式,利用微信拼团,重新定义人货关系。“货找人”的新模式,让拼多多一跃为全国第二大电商平台。
那么,小罐茶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第一:它重新定义了茶叶的新类别——小罐茶。丢弃传统的简装,袋装,扩大使用场景,提升了产品价值,更重要的它给予了,茶行业一个新分类。
“设计即分类”,是张小龙提出来的。在生意逻辑里,分类同样适用。美团从团购市场,成功杀入外卖市场,用“四纵三横”的分类模式,快速找到制胜点——转战移动互联网领域;拼多多用分类思维,从实物电商跳到了社交电商,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小罐茶不是按茶品类去分,也不是按人群分,而是把茶行业分成3大类:农产品的茶,消费品的茶,文化的茶。小罐茶的高明之处,用简单的小罐,区别农产品的简装,抛弃文化的繁琐。用新品类“小罐”,轻松踏入少有人进的蓝海——消费品的茶。(试着想想,你所在的传统行业,还有什么新的分类方法?)
其实,小罐的形态并不稀奇。街头巷尾的文青茶叶店,早有小罐的身影。但从来没人想到,用小罐去做一个新品牌。
第二:在产品上,制定一个标准,并全力的执行。商业的成功,背后核心都是人。在大众眼里,茶品类太多不会选择,价格不透明。小罐茶定了2大标准,产品统一标准8款名茶,且产品统一定价。,
第三:纵向打通产业链,整合上游茶园,中游工业,下游市场全面整合。500万研究成功的压模技术,也会成为小罐茶的技术资产。
第四:前后4轮策略调整,借助大众媒体进行渗透。一个好的策略,必须经过市场检验。极少人知道,在火了的“寻茶之旅”广告片之前,它投了多少广告。
从商业发展的路径上看,小罐茶和竹叶青这两个力量是走向融合,或者说,这
两个模式的融合,才足以振兴茶叶商业文明,让中国茶成为世界茶的标杆。这显然才是,中国茶品牌化的商业方向。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