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广告之后,你才会领悟这 10 个人生真相
来源:奥美红坊(ID:redworks2013)
作者:空空
据说,有些人生道理在做广告之后才会领悟。不信你看:
01 小时候觉得人生苦,因为“孩子”的身份没地位,无法自主。现在我才知道,其实这跟年龄没有关系,就算是创意总监,客户给了明确的brief,你能不on?
02 别试图提前跟朋友约饭,反正你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下班。
03 无论creative还是account,接收文件时谨记,千万别覆盖,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客户会说:算了,还是用第一版吧。
04 他们说开通消费提醒好,心里踏实。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这样也很烦,毕竟我并不想时刻被提醒:作为一只广告狗,我不仅忙、而且穷。
05 记住,诸如“客户有钱”/“不用拘束,可劲儿想”/“放心吧,很简单的!”/“这是最后一次修改了”这种话,绝对不可以信。
06 港真,会开多了真的伤智商。我不是针对谁,而是每一个超过一个小时却没有任何确切结果的会议,都是辣鸡。
07 你可能有50种套路高效应对brief,可你却并没有一种方法让自己快速摆脱单身。so sad…
08 必须对自己的手好点,要用它的时候多着呢~
09 一个久治不愈的错觉:今天我多写一个微博/微信/slogan……明天就能早点下班。放心吧,不可能的。
10 如果客户毙了你的稿子、砍了你的预算、拖了你的帐期,请不要着急、不要伤心,因为,下一个客户,很有可能还是这样~习惯就好么么哒~
没错,做广告就是这么棒。分分钟教你做人!
如果你还有什么更深(can)刻(tong)的道(jing)理(yan),欢迎赐教,么么哒!
- 完 -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简而言之,能最大化释放产品信号的文化符号。
只不过华与华把最核心的点给挖出来了,不像其他策略广告公司喜欢玩高大上的创意。
其实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华与华的客户主体基本上是以中国品牌为主,这类型的企业家,本质上还是很务实,看的都是销售业绩导向。华与华这种崇尚大众设计,也是契合了这部分企业受众的认知和品味。能让这么多客户保持常年的合作关系,本质上还是证明这种大众设计是有效的,无所谓你本人喜欢与否。毕竟品牌面相的还是自己的目标消费者。
而4a那种公司,对接的很大一部分是外企,外国品牌的思维,还是会在big idea上做文章。也是客户的调性不同,最后呈现的作品结果不同。
算是中国思维和外国思维的碰撞了。
回归到经济下行的时代,最终不管是外国品牌还是中国品牌要做的都会殊途同归以卖货为目标。
毕竟策略嘛,也没啥对不对错不错,反正能搞定客户,能搞定消费者,那都是有价值的。
品牌人还是要多吸纳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做到随时根据需求切换,私以为这才是最重要的,哈哈~
广告、品牌、营销……原本就应该是为销售服务。
这些话奥格威早就说过。
原本都是常识,但被专业人士自己给神秘化了。
为什么要神秘化呢?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问题。专业人士必须进行人设管理。
这也是哲学问题。
局部与整体的问题。带着整体思维深入局部细节。也就是:做战略家的同时也是手艺人。
华与华方法,就是品牌的唯物主义。
这个观点,这是我的关键启发和原创。
评论区还有一个人盗用我的朋友圈文字。
什么是唯物主义?
实事求是,物质决定,群众基础,主要矛盾。
调研要实事求是,深入群众;
创意要行为主义,物质决定;
设计管理要搞自我批评,“去心中贼”;
决策抓主要矛盾,不要用细枝末节否定方案;
还有一个,始终为人民群众服务,创造“大众审美”。
全部评论(116条)
过度的专业等于不专业
一切创新的前提都是守旧
最有用的广告策略是重复
最大的难点在手艺,不在创意
不做大创意,只做标准创意
要大众的美,不要小众的美
下一份工作面试的基本知识就有了 奈斯
如果一定要说几句我最喜欢的华老师的话那就是:
品牌就是产品的牌子。
不骗人 不贪心 不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