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长文说透:线下流量为什么会消失?时间又是如何征服空间?

原创 2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01-18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演化发展的运动历史。从远古到未来,人类社会形态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进化发展:从农业文明演化到工业文明再到现在的互联网知识文明时代。

站在人类学家的视角,项飙对于现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十三邀节目中,与许知远展开一场围绕“附近”与“时间”为核心的对话。其中提到两个核心观点:一是附近的消失;二是时间征服空间。

对于一个10余年实战于市场一线的品牌营销人员而言,当我听到两个观点的时候,对当前的生意难做的背后原理级知识、渠道结构的演变等众多企业当前面临的核心课题顿时豁然开朗。这不正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部时间征服空间的历史。

现将基于我对于这两个观点的理解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期对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家有更多的思考和启发意义。


01 

从恋爱演变进化史

看时间“立刻”、“马上”、“及时性”的感知


对于时间的感知,我们从古至今的恋爱发展史窥视全貌。

清代恋爱:徽商 贞洁牌坊(一生一次)

我是安徽人。一提起清代时期的徽商,就不得不说到一个词“贞节牌坊”。由来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徽州70%以上的成年男子要离乡从事商贸经营。当地有句俗谚语:“歙南太荒唐,十三爹来十四娘”,是说徽州当时年满十二三岁的男子就要完婚,然后外出经商,他们往往要等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返乡省亲。而这段时间内,妻子则在家中侍奉父母,抚养孩子,一生都不会改嫁。因而感动了族人以及官府,有了这样一座座的“贞节牌坊”。清朝时期徽州人的恋爱,即使一生难见几次或是相伴的岁月极短,但也能够维持下去。

 

50-80年代:写信(一年\几月一次)

而回到上世纪50到80年代,我们通常可以在影视剧里看到,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里,恋爱中的男女们通常都是书信互诉衷肠,一年一次或几个月一次,但是恋爱也可以继续谈下去。


90-00年代:电话(一月(星期)一次)

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相较于写信,电话等通讯设备的普及,为沟通带来了极大便利性,恋人基本上是以月或是星期为单位,维持着恋爱的关系。

 

00-10年代:QQ(一天联系一次)

步入21世纪00到1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轻男女们恋爱,通过QQ实现在线沟通。但是需要去网吧,所以热恋中的男女基本上每天上一次网维持恋爱关系。

 

10-20年代:微信(立刻点赞)

但到了10到20年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00后们,习惯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便利性,更喜欢沟通的时效性。讲一个真实世界的故事,身边同事有一个00后的妹子,她要分手的最大原因,竟然是因为男友没有在朋友圈立刻点赞!这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对时间的感知:立刻、马上是如此强烈!

 


 02

附近的消失


附近是如何消失的?

处于今天社会的我们,一方面,强调自我;另一方面,似乎我们每个人又都能立刻变成“全球学家”,对世界发生的事情“指点”、“发言”。

但是,在关注自家里头和外面很大的世界之间,“附近”却消失了,对肉体感知的附近没有感觉,对身边的东西要抛弃、要离开、要逃离。

事实上,这不是简单的消失,而是一个转化,如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借助资本的力量,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方便感。

这个时候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出现了,那就是对时间的理解——“快”,有了全新的认知。现在年轻人对于“快”的理解与感受是非常强烈的,比如:等待五分钟已经很久远了,变得急不可耐,要投诉、要差评。

这就是时间征服空间的过程。

过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远近。农耕社会如何描述远近呢?是通过人的行动,如“一袋烟”的功夫就能走到,我和你的距离。

而到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最大的标志是什么?学艺术的人都知道,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就是以专门画时钟而著名时间变得越来越抽象化。时钟最大的意义,就是它把时间抽离出来,反而是通过时间来规范人的行为。

我们接着往下看,到了互联网社会。过去在工业社会的时间都是线性时间,是一长段时间。而互联网最大的要素是什么,时间不再线性,就是时间变成了碎片,变成了一小节、一小节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时间是零碎的。但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又是一个整体。那碎片化的要素是什么?在这个特定的碎片化的时间当中,大家对于1秒、2秒的感知非常敏感。一天不再是24小时,而是86400秒。5G时代的到来,可以预见,人们对及时性的要求将会越来越快。

过去感知附近是肉体;现在感知附近是数据。随着人对时间的主动性丧失,技术的发展扼杀了距离,推着现代人不断去追求“即刻性”、“快”,于是“附近”就消失了。

 


03 

附近的消失带来的巨变:

一是:社会变得原子化、个体化,松散而微小  

二是:信任和意义系统的高度集中化

 

人对即刻性的追求,对人本身有什么影响呢?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淡、冷淡。每次来的都是不同的快递小哥。这不是一种常规的关系。对道德产生影响?有一种趋势是,把道德变得非常极端化、情绪化,会降低人类的反思和同情能力。比如,他忽然对某一件事情非常同情,或者愤怒。

对商业形态又产生什么影响呢?

目前从流量的角度来看,有两种商业模式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是情感冲动型流量,如抖音、快手;二是由微信生态、阿里生态构建的逻辑价值型流量。


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一是,社会变得原子化、个体化,松散而微小。

人与人之间高度原子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松散。这是最原生社会关系的本质化。

过去人与人之间,是靠“附近”来构造爱的关系。如何理解呢?就是年轻人谈恋爱,可以从“附近”来找到恋人,如同班同学、同事等;而现在,年轻一代的恋爱,因为“附近”的消失,而依托于父母等生物关系来解决单身问题,或是通过理性计算匹配程度来构造爱的关系。

项飙对此给出的答案除了附近的消失之外,另外的一个源头在于“自信”的消失(人、自由、意志的消失),我们好像不能构造出这样一种信任的关系。所以就拿一种超社会的生物关系、理性计算作为意义的基础。

这就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化。就是俩个人之间的关系是靠什么来界定?靠生物学。就是我们俩有没有关系,就是靠生物学上的血缘关系来界定。

 

二是,信任和意义系统的高度集中化。

但同时他们对抽象的系统、科技的具体的复杂的系统高度信任。

细心留意一下,你会发现,像阿里,像美团,这些平台为什么牛逼?因为它们会像黑洞一样吞噬所有的一切。如果,你不信任它,不可能有这种即时性、方便性。这就是信任与意义系统的高度集中化。你要是想享受便利,你是离不开我的,你再怎么蹦跶,也还是在我的生态里蹦跶。

品牌是什么?它的本质就是信任与意义系统的高度集中化。牛逼的品牌都是这样的,一个是信任系统的构建,一个是意义系统的构建。从人类学的角度来思考品牌,品牌的价值就在这里。

而科技的发展改变了生产和组织方式,本质也是重新赋予品牌新的信任与意义系统。

总体来讲,在碎片化时代里,在这么一个原子化、个体化的时代,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它就是信任与意义系统的高度集中化。一方面你反对它,另一方面你又离不开它。所以所谓的渠道、传播去中心化,本质是一个伪命题。可能这个媒介它没有了,但是它还是会回到集中化的一个状态,只是表象不同了。最终来看,它还是要有一个庞大系统来给你提供背书系统,提供信任系统和意义系统,不然这个社会就散掉了。

 


 04

渠道演变的本质

时间征服空间的过程

 

回归到我们渠道来看,时间是如何征服空间的呢?最大的挑战又在哪里呢?

我们经常说到一个关于流量的观点,叫做流量递进的三个层次:连接-交互-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渠道的演变,何尝不也是一部时间征服空间的历史。

先从线下来看,第一个层面连接,线下早期的连接是什么?其实就是分销,一个一个分销网点。而交互的出现实际上是渠道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专卖店的出现,专卖店这个模式是什么?专卖店的本质就是在特定空间占用客户时间。它提供一个与用户交互的场所,有交互就有体验,有体验就有品牌的可能性。因而,长期来看,在很多行业你想做品牌,你就必须要用交互的方式去做。

但是到了关系层面,线下如果用人工来管理的话,它的渠道会非常窄小。实际上,线下是很难打通关系的,它的关系点十分小,并且很散。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工具去维持关系,一个门店你要是有十几、二十几个客户,那就不得了了。

那回到线上,连接就是早期线上非常简单的点击模式。到了交互层面,就出现了APP,它实际上是提升了交互与留存,才会形成品牌,才有了所谓的粉丝。到了第三层级关系,就是私域流量,品牌的私域流量池就是你的维系关系的载体。

所以,我们清晰地看到,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现在大家共同的挑战是什么?就是在关系这个层面。就是我们线下谈到的零售,线下零售它必须借助工具才能解决好零售化这个问题。

那这样一拉开,渠道演变就是时间征服空间的过程。比如说早期的PC互联网,它是空间的概念,是空间的互联网,而移动互联网是时间的互联网。所以,为什么移动互联网能够征服一切?它就是时间征服空间的过程。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任何的渠道发展就是要打破空间,走到时间轴上来。

所以现在大家追求的是什么?就是追求高质量的关系。线下构建高质量的关系本质上就是要围绕这个来解决零售,而线上的高质量关系则是我们谈到的私域流量这个概念。

回到原点,构建好高质量的流量关系,最终还是为了抢占顾客的时间和金钱,这才是营销的终极目的。要不你就占有客户的时间,要不就是占有客户的金钱,不外乎如此。

 

 

05

当前市场营销的突破点:

一是,效率的重构

二是,变现的重构

 

一是效率的重构。

有三大要素:

其一,管理下沉,走向“类直营”。什么叫做“类直营”?实际上就是物流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变成平台化。让仓储、服务归属于企业品牌管理,并通过软件将门店数据全打通,从而实现业务运营一体化、仓储服务专业化。实际上,就是把经销商的管理权收回来,就是货物权是经销商的,管理权是你的。总的来说,就是让经销商只做零售,总部做好帮扶。

所以现在很多泛家居行业头部企业都在做一个事情,就是通过与物流公司的合作,建立各大区货物中心仓,同时借助软件,实现经销商平台化运营。让将经销商回到只卖东西的角色,全面实现售后和服务的平台化。


微信图片_20200118111427.png


其二,多品类协同,摊薄单位成本。协同效应是很重要的,它是是提升客单价的重要法则。厨电行业的方太、老板、华帝企业纷纷发展第二曲线,实现多品类发展,提升成套化购买率。

其三,需求出发,打通渠道信息流。现在的CIM系统、SIM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打通信息流,以客户需求为原点,进行整个逻辑的倒推。因为你有需求的统计,你才知道爆品的方向,你才有合理的库存水平。现在我们家居行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社会库存太大,你一年卖一个亿,社会库存可能有三四个亿,很容易压崩掉的。

 

二是变现的重构。

也有三大要素:

其一,构建高质量的流量关系。比如说社群,它也是高质量流量关系的一种,线上线下社群实际上,就是起到能把人与人之间关系拉近的作用。

其二,抢占碎片化时间。拉近关系之后怎么办?你要有动作来抢占客户的碎片化时间。直播电商的就是在碎片化时间里,抢占到了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进行传播,提升购买率。

其三,裂变式消费商。就是基于这个社群,设计动作,让会员去介绍会员,让会员变成裂变式消费商。因为这这个大平台中,它有一种你个人的信任背书,通过会员的朋友反映到这个组织当中来。


为什么生意不好做?是基于“附近消失”的“线下流量消失”。底层逻辑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时间征服空间的历史。依托于科技的发展,把人从空间轴上面解放出来,放到了时间轴上,附近消失了,我们的时间变得更加碎片化。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效率的重构、变现的重构,构建高质量的关系,才能抢占客户的时间、抢占客户的金钱。


长按二维码关注,一起洞察品牌战略本质

汤大人-终.jpg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