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俊昊: 不是天选,有人摁头让他赢
首发自公众号浴室沉思bot,作者YN,如需合作转载请联系私信公众号后台。
"奥选之子":先充1000万美元才会变强
在《罗马》之前,有10部外语片获得了90年来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平均每十年一部, 但从未有外语片获奖。Boots Riley在推文里向大众传达了一个讯息,任何一个成功角逐奥斯卡的电影都必须做的第一件事:让投票者注意到这部电影。
好莱坞制片公司平均要花1000万美元为电影的奥斯卡提名到获奖做宣传, 他们根据“可获胜性”来推断今年的"奥选之子",提供大量资金支持,通过广告、邮件、试映、线下活动等方式瞄准奥斯卡的投票成员。有影评人提到自己不是奥斯卡的投票者,但每年年底各大电影发行商的邮件和邀请会填满他的邮箱。
一部外语片获得最佳影片的角逐,需要通过票房的大卖抓住观众的眼球。今年,Neon发行的《寄生虫》全球票房达1.6亿美元,北美票房突破3000万美元,目前北美外语片票房最高的是1.28亿美元的《卧虎藏龙》。
Neon:眼光比乐华星探强,做事比天真jj稳
Neon是一家成立两年多时间的独立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老板Tom Quinn选片的口味很old school:买的电影要能吸引年龄在45岁以下,不厌恶暴力,不厌恶外语和非虚构类作品的观众。Tom Quinn曾与奉俊昊合作过四部电影,《寄生虫》凭借剧本就已经给他下了蛊,在抢得北美发行权后的7个月,他在戛纳电影节上为了《寄生虫》8分钟的起立鼓掌和金棕榈奖而大哭。
除了《寄生虫》之外,Neon今年还凭借《Apollo 11》入围了今年的最佳纪录片,2018年出品的《我,花滑女王》中艾莉森·珍妮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前期:稀缺感和公众观影体验的营造
《寄生虫》10月11日在北美上映时,只选择了三家影院放映,两个在纽约,一个在洛杉矶。在如此少的影院营业,造成了一种稀缺感,助长了观众的期待。CEO说:“我们想创造一种围着小区排队看戏(line-around-the-block)般更真实的体验。”这样一来,《寄生虫》的每银幕平均票房(per screen averages)PSAs 就仿佛坐上了火箭。
独立电影不赚钱?按照这个算法,《寄生虫》的每屏幕平均场票房收入实际上比《复仇者联盟4》还要高,罗素兄弟听了都想下跪。漂亮的数字引发了很多有利的报道,进而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现象级电影的第一步已经打好基础。
也有竞争对手表示:“我不是酸,但我觉得观众像工具人(manipulated)。不过对于独立电影,你必须运用所有的技巧让观众相信这儿有一部人们真正想看的电影。”CEO毫不在意地接稳了这个锅,承认说“我们搞这些就是有目的性的。"
那么,是为了刷PSAs,拉踩复联4吗?
Neon表示他们希望所有投票者都是在影院看到这部电影的,在公众场合才能获得的高质量观影体验或许会对投票者筛选获奖影片有影响。他们认为这部电影在群体背景下的表现要强烈得多,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被影片震撼后的喘息可以像对喜剧的笑声一样被放大。
导演奉俊昊本人也乐于出现在观影活动中分享创作意图和故事。比起感恩节就急着将DVD寄给评审团的其他发行商, Neon一直推迟到邻近圣诞节才将该片的DVD寄给奥斯卡评委们,以"观影体验"挽救了曝光范围的损失。
社会化营销:向口碑惊悚片看齐,
魔术+惊悚元素成为包装亮点
戛纳获奖后,Neon发布了两版《寄生虫》的预告片,所有预告片中几乎只剪辑了电影前半部分的内容,后半部分被隐藏了起来。
Neon的首席营销官Christian Parkes说:“我们回顾了希区柯克是如何宣传他的电影的,向大师学习后我们传播的关键在于零剧透和零线索,严格控制细节的体验。对于任何看到寄生虫的人来说,集体观影到最后的惊喜就像神圣的回报。”
在剪辑美国版预告片时,Indiewire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引起了全队营销人员的极大共鸣:这是个魔术(It’s a magic trick)。主创人员评价:" 导演就像魔术师大师,当你认为电影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时,他拉过镜头让画面旋转。我们在marketing方面处于同样的位置。我们想创造一种神秘的概念,让观众顺着我们给的路线去寻找线索。”
如果电影导演自己吹自己是个魔术师,或许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就确立观众的信念感,但是权威媒体可以,意见领袖可以,爱上网发言的年轻人也可以。
预告片中来自权威媒体的影评很容易让观众觉得这或许是一部像《第六感》、《The Crying Game》和《Psycho》等有着出人意料的情节发展的惊悚片,magic和thrilling被大量提及,大大提升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期待。
《纽约时报》在2018年写道,“对于大多数电影的发行,A24将会把95%的营销预算都用在互联网上,利用大数据推动电影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并将信息有机地传递给观众——先说服影迷,再让他们相互劝说。”哈蒙德说:“如果像导演兼制片人J.J.Abrams(他在Twitter上拥有超过10万名粉丝)这样的人在推特上说,他真的很喜欢一部与他无关的电影,那这在投票竞争中可能会非常奏效。”
对于一部外国电影,如果没有美国大牌明星加持,缺少脱口秀宣传,最能获益的途径就是社交媒体的口碑。Josh 和 Benny Safdie作为A24发行的《Uncut Gems》的导演,就在推特上帮忙宣传了《寄生虫》,写道:“不要问,不要读,看就行。去体验无形的规则是多么荒谬(show you how absurd our invisible rules are)。"
独立制片公司A24:https://a24films.com/films,发行过《伯德小姐》《月光男孩》《别告诉她》
在Instagram上,Neon制作了环环相扣的拼图海报进行宣传,每个图片点开可以看见精选的影评人彩虹屁。
RelishMix报道说,电影预告片的YouTube浏览量在2450万次,日均浏览量在10-14k之间。
流量加速票房
《寄生虫》在美国上映之前,已经在社交媒体上产生了巨大的流量,特别是在大部分的年轻人中。奉俊昊年轻的粉丝们在戛纳之后,已经在推特上刷起了
#Bonghive 的标签,Biola大学社会学家Nancy Wang Yuen提到: “我认为社交媒体的流量绝对是有用的,我们都在同一个水池里游泳(I absolutely think that buzz counts for something)。”
Neon一周接一周地抢占影片扩张的先机,《寄生虫》上映后的第五个周末已经打入了175个市场的602家影院(赚了255万美元),颁奖季游戏中,大多数发行商通常喜欢在感恩节这一周让电影上映范围达到最大。但Neon尽可能地延长上映时间并持续推动电影在更多城市的多银幕电影院和专门的arthouse里上映。
《寄生虫》受到了35岁以下观众的广泛好评,亚洲口碑更高,总体上男性观众口碑更佳。Neon的老板评价口碑效应显著:“人们去看是因为他们的朋友要去,或者是他们的朋友叫他们去,或者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预告片。”
面对竞争对手Netflix,Neon将自己广泛的线下影院资源视为强力优势:“很多时候大家出的钱是一样的,有时对方出的钱还是我们的三倍,但Netflix提供观影服务时并无法提供影院播放的保证,我们则致力于为观众创造戏剧体验。”
竞争对手:得罪了影院老板的Netflix
奥斯卡前期权威人士预测《寄生虫》比去年Netflix出品的黑白艺术片《罗马》的票房商业表现更好,因此赢得最佳影片奖的可能性更大,电影院老板和传统的学院委员因为Netflix在线下电影发行的不利立场而对其持谨慎态度。
传统上,好莱坞制片公司以及亚马逊都必须遵守的守则是一部电影必须在影院上映大约三个月,才能在网络视频网站或应用程序上上映。
流媒体Netflix为此特意在好莱坞租了巴黎剧院,甚至打算购买一个埃及剧院使得其不需要依靠第三方影院也能够向公众放映电影,这变相缓解了Netflix和传统影院以及奥斯卡的紧张关系。
但参照去年情况来看,西班牙语的《罗马》获得了最佳影片提名,但它从未成为主流。大多数人选择在Netflix上观看,许多学院评委也拒绝让干扰了传统影院模式的流媒体赢得大奖。
学院派们:试着让#OscarNotSoWhite
在连续两年演员提名全是白人演员后,2015年和2016年#OscarsSoWhite刷爆了Twitter,学院马上宣布将做出调整。
此后学院中女性的比例从2015年的25%上升到2019年的32%,但她们往往是年长的白人女性。演员部门有50-50名男性和女性,但其他部门,如导演、摄影师、音效、编辑和视觉效果仍然由男性主导。对于有色人种来说,这一比例从2015年的8%上升到了16%,其中包括西班牙人和亚裔。
2018年和2019年,社交媒体campaign和政治正确的风向帮助《黑豹》和《摘金奇缘》获得了巨大的票房回报,甚至非商业大片如《罗马》和《轮到你了》的表现也比预期要好,这要归功于不同肤色的社区的持续支持,到2020年奥斯卡评审团里的女性和少数族裔成员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所有这些成功表明,增加电影制作公司,出品方和分销商在学院中的投票代表权是明智的经济举措。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发行商Neon成为了崛起的力量,同时投资英语和非英语电影。
《寄生虫》在美国上映后口碑爆棚也包括Gold House的努力。GoldHouse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亚裔美国人组织,旨在帮助亚洲电影进行宣传并提高票房,《摘金奇缘》也曾收到过他们的帮助,《寄生虫》也因此举办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际电影放映场。
Reference:
Zeitchik, S. (2019). ‘Parasite’ has already disrupted the film industry. Will it disrupt the Oscars too?. [online] washingtonpost. Available a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2019/12/04/parasite-has-already-disrupted-film-industry-will-it-disrupt-oscars-too/#comments-wrapper [Accessed 10 Feb. 2020].
BERNSTEIN, P. (2019). Will Social Media Buzz Help Decide the Oscars?. [online] Fortune. Available at: https://fortune.com/2019/10/30/oscars-academy-awards-2020-social-media-buzz-jojo-rabbit-parasite-uncut-gems/ [Accessed 10 Feb. 2020].
D'Alessandro, A. (2029). ‘Parasite’ Crosses $11M, On Its Way To Potential $20M: How NEON Turned The Bong Joon-Ho South Korean Pic Into A B.O. Success. [online] Deadline. Available at: https://deadline.com/2019/11/parasite-bong-joon-ho-box-office-marketing-success-1202781944/ [Accessed 10 Feb. 2020].
Sperling, N. (2019). ‘Parasite’ Has Shocked the Box Office, Helped by an Upstart Studio. [online] Nytimes.com. Available at: https://www.nytimes.com/2019/11/27/business/media/parasite-movie-studio-neon.html [Accessed 10 Feb. 2020].
Thompson, A. (2019). 2020 Oscar Predictions: ‘Parasite’ and ‘1917’ Should Win Big. [online] IndieWire. Available at: https://www.indiewire.com/2020/02/2020-oscar-predictions-parasite-1917-win-1202208945/ [Accessed 10 Feb. 2020].
Thompson, A. (2019). Here’s Why ‘Parasite’ Could Do Better Than ‘Roma’ at the Oscars. [online] IndieWire. Available at: https://www.indiewire.com/2019/10/oscars-myths-governors-awards-gothams-parasite-roma-1202184588/ [Accessed 10 Feb. 2020].
Wilkinson, A. (2019). How to win an Oscar. [online] Vox. Available at: https://www.vox.com/culture/2019/2/21/18229512/oscar-campaigns-for-your-consideration-events-narratives-weinstein [Accessed 10 Feb. 2020].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