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朋克起来,就没潮牌什么事了
这是仙人JUMP的第129篇原创
1
我是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男孩,经常喜欢一言不合就写大实话怼人。
但你们知道我平时听什么音乐最多么?
佛教音乐。
尤其是有段时间我很喜欢听《大悲咒》,一开始纯粹是怼人怼多了需要冷却一下心态,但后来听久了,就发现是真的是好听。
实际上《大悲咒》这首佛教歌曲,非常有韵律感,比起单纯的歌曲,更近似于吟唱,把声音调小以后还可以作为助眠的白噪音。
听着佛教音乐打字,总让我感觉喷人的时候都带了一种慈悲。
魔幻文学先锋长期沉迷佛教音乐而不是雷鬼朋克,听起来很古怪,但一点都不意外。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那就是我们对很多传统的文化遗产是带有误解的,可以说是有一层滤镜,只是这层滤镜的负面效果偏多。
就比如敦煌的莫高窟,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实际上我们可能只是知道一个名字,而对其内容一无所知。
敦煌不就是一堆壁画吗?莫高窟不就是很多山洞吗?不就是飞天吗?怎么不上天呢?
这个“不就是”,其实是刻板印象带来的偏见。
很多东西,不是“不就是”所能概括的。
毕竟原理上,人不就是一堆碳基蛋白质么?我和彭于晏不都是英俊男孩吗?
很多传统文化,是需要被看见的。
那些壁画之美,洞窟之恢弘,就像没有被人认真品过的《大悲咒》一样,被很多人极其遗憾的错过了,只成为历史课本里一串模糊的插画。
所谓敦煌,便是七百洞窟,三千彩塑,敦敦乎如地之厚,煌煌哉如天之威。
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那些敦煌壁画,是无数能工巧匠穷极一生的心血。
换到现在,就是一群国宝级的大师用一辈子在做的艺术品,其价值绝非金钱所能衡量。
绝大部分人也无法从残缺斑驳的壁画里,体会到历史沧桑的美感。
更别说理解到壁画修复背后的技术含量了。
可能大家更关系的是这些东西被拍卖的时候能卖出多少钱。
2
固然,现代人有太多可以用来消遣的东西了,小说游戏电影音乐排着队刺激感官,各路app玩命制造信息茧房,我们对这些传统文化没什么兴趣,好像也有点道理。
但是这些其实都不是重点。
这些传统文化的遗产,即使没有任何前置知识,仍然可以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
欣赏美当然是有门槛的,但是这些能在几千年历史里去芜存菁顽强传承下来的文化,本身就有跨越门槛传达美的力量,这种体验是普世的。
在带来美的震撼和心灵的愉悦体验这件事情上,我们的传统文化从来没有怕过谁。
虽然这么说有点不好意思,但各路国风元素的服装和潮品能在年轻人中收割一轮又一轮,本身就代表了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传统文化都并没有被我们真正地“看见”。
而“看见”本身,其实才是保护文化最强大的力量。
文化并非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我们看见文化,文化继而反哺我们,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才是真实存在的。
被一次次重新“看见”,就是文化的不断涅槃重生。
1900年,那个姓王的道士偶然发现了一个藏经洞,当他看见那满窟的壁画时,敦煌文化浴火重生。
3
文化对于人的精神滋养是无声的,但是是有力的。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把传承文化变成一件很痛苦的很困难的事情,然后再要求传承者去发扬道德情操,这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效率很低。
如果保护和保护文化变成了传承者单方面的付出,这当然很伟大,但是也很不明智。
强求奉献很伟大,但其实是反人性的,而且也是效率低下的。
最终的结果一定是鸡飞蛋打,一地鸡毛。
传承文化本身完全可以不枯燥,甚至还可以获得双赢。
就说敦煌文化,难道飞天不美吗?难道敦煌遗梦不震撼吗?这些东西都是当年最有智慧的一批人,对来自中国,印度,希腊乃至伊斯兰的文化进行的一个浓缩总结,曾经得到过几代人,几千万普通百姓的认可。
没有任何一个产品经理能够提前做出这么庞大的市场调研,而借用敦煌文化来创造的产品,就相当于做了这样一个市场调研。
即使受众已经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了,但是对于美的基本感触是不会变的。
所以那个从敦煌壁画里琢磨出的古典舞《飞天》,在2008年春晚上直接一鸣惊人,所以那个聋哑人舞蹈《千手观音》,成为了当代舞蹈艺术的瑰宝。
本质上,是因为这些东西里面蕴涵的力量不是导演一个人的巧思,而是来自公元四世纪的敦煌文化在借助这些舞蹈动作和设计,于千年之后复苏重生。
这是历史积淀对于浮躁世态的降维打击。
传统文化的潮流化,完全可以做的更接地气,更商业,更有趣。
比如18年王者荣耀杨玉环的“遇见飞天”皮肤,作为当时王者荣耀三周年的免费皮肤,在美术效果上做到了极致,敦煌元素的运用带来的强大提升,也让原画师保住了自己的头发。
甚至还有手游《寻仙》,也把敦煌作为了一个副本,效果非常好。
不仅是敦煌文化,还有很多不同的传统文化,其实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绝不是只能消耗资源,没有产出的弱者。
从《国家宝藏》到故宫文创,这些案例都证明了传统文化本身的力量。
传统文化是能打的,而且很能打。
归根结底,我们根本不需要苦心孤诣去为某个文化在当下的传承寻找出路,因为文化能传承这么久,已经证明了它本身就有足够的生命力,完全能够自己在一个新的时代继续生存下去。
文化会自己找到出路,是我们从文化里面汲取力量,而不是燃烧自己去照亮文化。
文化不需要什么人去可怜来照亮。
它自己就有光。
4
这些年来,在舆论里传统文化一直是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想保护传统文化的人当然很多,但是有的时候,这种保护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就变成了一种隔离。
过去的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都太端着了。
这种端着不是说轻视其中的价值,而是无视了文化本身的生命力,首先就先入为主地把传统文化定义为了一种缺乏吸引力的东西,传承文化更像是一种任务,而不是出于真心的热爱。
这种施舍般的心态可能非常容易产生自我感动,但却是对文化本身的一种扼杀。
只要给到合适的武器,传统文化能打的一比。
把一个健康的人当残疾人养,不让他下地自己走动,坐了几年轮椅以后,这个人也就真的废了。
同样的,把明明可以被很多普通人喜爱,收获无数拥趸的传统文化给藏着掖着,久了以后自然会失去传播的土壤。
过去的很多所谓的文化传播,还是把传统文化看得太高贵,太脱离世俗了,唯恐传统文化一接地气就会不再纯洁,硬是把本来植根于普通人的东西,变成了一种过于严肃和刻板的符号。
不去向最广大的普通人传播这些传统文化的美,反而要坚持所谓的正统和纯粹性,这是非常离谱的做法。
文化首先是大众的文化,然后才是精英的文化,没有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可以脱离社会存在的。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是文化最终的归宿。
还是以敦煌为例子,假如要传承敦煌文化,那么正确的做法,不是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多么悲壮的任务,让少数几个人青灯古佛自我牺牲,用一辈子去保护莫高窟,去修缮壁画,这种做法是不可能长久的。
真正的文化保护,是把敦煌文化里那些真正有意思的,能让普通人也感兴趣的东西,用更高效率的方式传播到更多人眼前。
哪怕十万个看到的人里,只有十分之一对敦煌文化产生了兴趣,而这一万人里,又只有十分之一继续去深入研究了,最后成为这方面专家的可能就是一百个甚至十个人。
但是对于敦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来说,真正重要的其实不是最后的十个人,而是最初那十万个人的存在。
只有少数专家通晓的文化,和有大量普通爱好者的文化相比,肯定是后者更具有生命力。
文化是什么,是某一个时代大量的人共同的精神物质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个就是文化。
本身敦煌是一个很恢弘的文化,它有浅有深,即使是最浅层的那部分,也很让人震撼,很美。
但是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把文化看得太远了,把文化捧的太高了。
不说一步一个长头去瞻仰,也要坐飞机跨越半个地球去用99档美颜发个自拍。
这不是文化,这是行为艺术。
5
文化不能有这么高的门槛,文化首先要被大量的人看见,大量的人参与,大量的人继续去丰满,去热爱,这样才能有生命力。
敦煌其实不远,敦煌其实可以很近。
任何一个能传承到今天的文化,都是千千万万的人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结晶展现出来,让更多人看到,自然会有人去喜欢,去学习和研究。
即使看见了文化以后,只有一部分人产生了兴趣,产生了兴趣的一部分人里,又只有一部分人去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了,但是任何文化的构成,其实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大多数人有一个最浅层的了解就够了,少数热爱的人才有深入的研究。
人人都爱吃鸡蛋,但只有少数人才研究鸡的繁育,但最重要的还是把鸡蛋摆在人的面前。
内核和衍生物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文化。
关键是,这个传承文化的过程是自然而然,而且这种传承很快乐的,不累,是自发的,不是口号,也不是自我感动和自我牺牲。
当然,莫高窟的承载力有限,每年能去那里实地游览的人不会太多,而且过多的游客也是对文物的二次破坏。
但是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了解文化根本不需要实地参观,甚至说得直白一些,实地旅游的主要目的其实是发朋友圈,而主要活动则是被导游在纪念品商店安排得明明白白。
既然常规的方式不那么有效,我们不妨另辟蹊径,从另一个层面来考虑保护和传承文化这件事情。
虽然实地去游览的成本太高,但是通过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成本完全可以变得非常低。
这是技术赋予我们的第二个选择。
抛开过去的欣赏和体验方式,使用新技术去实现另一种不同层面但同样有效的体验,这种抛开和重建,就很朋克。
真正的朋克,都是用最赛博的技术,去欣赏最古典的文化的。
而在这个时代,能把敦煌文化同时传递给最多用户的平台,只有微信。
最简单易用的那个承载敦煌文化的工具,叫微信小程序。
当然,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事实上早在以前腾讯就和敦煌有过很多技术合作和文创交流了。
但是这次腾讯做的一个叫云游敦煌的小程序,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文化传播的极致朋克。
在这个轻便的小程序里,集成了大量敦煌石窟中的壁画,彩塑和石窟建筑内容。
从图文并茂的科普介绍,到各种私人定制的服务,都在让人感觉到敦煌文化与自身的亲密关系,甚至还能在小程序里获得线下游览的细致攻略。
还有数字敦煌这个模块,直接还原了洞窟全景。
这些东西让我想到的,其实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可能性:
等到有一天我们在微信上,在朋友圈里,在这些日活几个亿,每天都要打开的地方,能够频繁看到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时候,这些文化其实就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当一种传统文化被当代人一次次看见以后,其实就已经不需要再区分什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因为一切文化,本质上都是人的文化。
6
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绝不是束之高阁的象征物,而应该是藏在人们生活里的方方面面的细节。
譬如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那些几千人一起出演,排练好几年,气势恢宏的歌舞剧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游戏里的一个小小的皮肤,同样也是文化的映射。
耗资几个亿建立的展览馆和保护区,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微信上的一个小程序,同样也是对文化的保护。
能承载最厚重的意义,也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细节,唯其如此,它才真正融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如果自诩为卫道士,不允许别人“亵渎”,不让别人靠近,这也不是在保护文化,这其实反而是在让文化无法发挥自身的力量。
文化都气哭了。
有些人总觉得,让不懂的人去理解去发挥,就会让文化变质,所以干脆不让别人看,不让别人改造,这个想法是不对的。
当年贾玲演了一个小品,里面的花木兰爱吃烧鸡大大咧咧,竟然也被人逼着道歉,说是歪曲了花木兰的形象。
但是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不允许被演绎,那么就不会有传播。
日本的传统文化其实是《万叶集》和茶道,但是美国人更熟悉的是忍者和武士,因为这些才是更“酷”的那部分。
可能很浅层,但是不要紧,因为这些喜欢上魔改版日本文化的美国人,自然会有一部分会想要寻根溯源,去探寻这些文化本来的样子。
然后开启全新的版本。
文化输出就应该是这样完成的,如果一开始日本人就坚持要传播最正宗的俳句和煎茶的七十二道工序,那么最终的结果是既没有忍者武士,也没有俳句茶道。
这几年网上有很多调侃道教文化的段子,比如“爱信信,不信拉倒,不要打扰我飞升”,但是从来没有什么道士觉得这是对道教文化的冒犯,反而有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以后,真正去了解了这些文化的内容。
敦煌文化也是一样。
首先要被更多人看见,然后才能谈传承。
这件事情其实一直有人在做。
2017年,腾讯和敦煌研究院合作的“数字丝路”计划,让敦煌1600年前的供养人传统在互联网时代重新被拾起。
2018年,QQ音乐举办的“古乐重声”音乐会,让敦煌古曲在千年后重现于世。
把传统文化做成IP,开发成一个完整的互联网文创生态,这是最朋克的文化传播方式。
包括现在的云游敦煌小程序,同样是这个生态的一部分。
而这个生态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看见”。
当我们看见了它们,文化的力量也就苏醒了。
那些于1900年被王道士发现的藏经洞里的瑰宝,终会在2020年的互联网上熠熠生辉,广袖霓裳入梦来。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