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产品:半导体之父,56岁创业,如今年利润能买下1.6个华为
马云39岁创立淘宝网,亨利福特40岁创立福特,任正非43岁创立华为,只要你有目标,有战略,有梦想又渴望成功,什么时候创业都不算晚!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比他们更厉害的大佬,56岁开始创业,如今一年的利润能够买下1.6个华为,而这样的获利能力足足保持了几十年。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他就是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张忠谋。
2015年,张忠谋的企业以净利润高达604亿,其利润规模超乎想象。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里就不得不从张忠谋的个人经历开始说起了。
张忠谋出生于1931年的浙江宁波,在他的童年时期一家人为了躲避战乱长时间在外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即便是如此,小时候的张忠谋文采出众,曾立志当作家,然而这个想法却被他父亲否决,高中毕业时,张忠谋在父亲的诱导下考进沪江大学银行系。
随后的两个月,内战爆发,逃到香港的张家,决定让张忠谋去美国读理工,很快张忠谋坐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远离自己的家园。
1950年的麻省正处于黄金时代,在人才辈出的学院里,还在机械系学习的张忠谋成绩优异,但他却活得并不快乐,因为他很迷茫,并不知道明确的目标自己的未来该如何,当时的张忠谋只知道读书是他唯一的出路。
然而在读书方面一向“开挂”的张忠谋在硕士毕业申请读博士时,却连续两次被刷下来,他的自信心也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落榜逐渐消失。
被落榜打击到的张忠谋带着一腔热血把简历投给自己心仪的公司,当然,为了以防万一,顺便投了一些备胎公司。
是金子总会发光,在发出简历的两个内,张忠谋获得了4家企业的工作,其中有两家企业让他很满意,第一家企业就是大名鼎鼎的福特汽车,不仅专业对口,就连待遇都相当不错,另一家企业是一名叫“希凡尼亚”的半导体企业,该企业虽然不怎么出名,但它的待遇却比福特高一美元。
一美元虽然不多,但张忠谋内心实在忿忿不平,凭什么福特给的待遇比希凡尼亚少。于是,他决定跟人事专员沟通沟通,只见他恭敬地说:“虽然我很想来福特企业工作,但另一家企业给的待遇比福特高,请问您那边能否考虑提高待遇?”
没想到刚刚还跟他谈笑风生的人事专员,一下子变了脸,并说道:“我们这里的待遇都是固定的,不能讨价还价,你要来就来,不来,拉倒。此话一出,让本来打定主意去福特的张忠谋很是尴尬,但要面子的张忠谋也明白这种的局面覆水难收,于是年轻气盛的张忠谋选择去了多给他一美元的希凡尼亚,进而一脚进入半导体产业,并一路走到现在。
当时德州仪器正在替IBM生产四个电晶体,其中一颗电晶体在IBM生产的良率只有10%,但到了德州仪器做出来的都变成了废品,而这颗电晶体正是张忠谋负责的,为了在企业内站稳脚跟,张忠谋化身“工作狂”替每天早上8点上班,直到半夜才下班,在如此努力的状态下,成功让那颗电晶体的良率高达20%,超过了IBM本身的生产。
也正是如此,27岁的张忠谋成为开发部经理。
有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在张忠谋刚踏入管理岗位时,他的“好基友”兼同事,杰克基比,拿到了诺贝尔奖,正是因为这件事让张忠谋意识到前瞻技术为生活带来的改变。
1961年,张忠谋出色的工作能力,让他再次赢得好时机,他得到了企业资助读书的机会,1964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的张忠谋回到德州仪器企业并被提升为锗晶体管研发经理,管理着将近3000人的队伍,一路蒙眼狂奔。
在德州仪器工作的25年中,张忠谋成为管理三万多员工和全球半导体业务的副总裁,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第三号领军人物,以及美国大企业中职位最高的华人。
张忠谋在胜任副总裁后,带领半导体产业进行厮杀,他的想法很简单,一旦要做一件事,就要成为行业内的第一名,因为只有这样主动权才能被自己所掌握,才能获得高额的利润,否则,就是被其他企业遛着玩。
这也是企业打造超级产品的初心,把企业打造成超级产品做成极致,就是张忠谋的目标,很显然他做到了。
为了打开市场,张忠谋下血本,直接拿出4K产品碾压竞争对手,虽然这个决定遭到不少企业高层的反对,但也无法阻止张忠谋想把企业打造成超级产品的决心。
很快英特尔被打成了手下败将,这一战也打出了张忠谋的地位。
1978年,本该继续在市场中持续厮杀的张忠谋被企业安排到消费电子当中,这让张忠谋很受挫,1983年,不看好公司战略转型的张忠谋选择离开德州仪器企业。
离开德州仪器的张忠谋就像一块香饽饽,不断地有企业向他抛出橄榄枝,当时已经52岁的张忠谋还能做什么呢?除了接受那些邀请,重复之前的职场道路,一切显得多么理所应当,但,这真的是他想要的吗?也许在他的内心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其实他可以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思考一段时间后,56岁的张忠谋决定从头开始,不忘初心,将企业打造成超级产品,让它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于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代工企业,台积电诞生了。
当时,较为出名的半导体企业做的都是芯片设计与制造成一体的路线,换句话说,从上至下垂直整合,什么都做,德州仪器和英德尔就是行业内的典型。
为什么AMD可以和Inte竞争,因为AMD赚的利润比Inte高,更重要的是,AMD只要设计出产品就行了,它可以跟Inte比设计,张忠谋的台积电和Inte比制造,而Inte又要设计还要制造,设计和制造两手抓还不够,又需要进行投资生产,因为设备发出经费、留出经费、赊出经费就没停过。
而AMD负责设计,台积电负责制造,Inte和台积电拼制造,结果费用要比台积电贵两倍,品质还跟不上。因此Inte制造成为拖累Inte的后腿。Inte的品牌是资产,设计也是资产,但Inte制造却成为后腿,而AMD的设计很好,台积电的制造也不贵,因此他们可以打出自己的品牌,这就是超级产品的雏形。
张忠谋的台积电比Inte便宜,企业毛利率高达50%,不仅如此,张忠谋为了追求产品品质,实施24小时不断研发制度,以最高效率做出最好的产品响应市场。
2005年,74岁的张忠谋辞去台积电总执行长的职位,而他的接班人就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得力干将蔡力行。但那次的交班让台积电陷入困境。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蔡力未能及时响应市场做好应对趋势,让台积电的营收跌了40%,毛利率跌至20%,更让人糟心的是,台积电是产业利用只有4%。
为了挽救企业,张忠谋重新出山,罢免蔡力行,其实让他真正下定决心罢免曾经的得力干将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业绩不好,而是因为蔡力行不没有重视员工。
在台积电企业一直推行着人力优化计划,每年针对绩效考核最后4%的员工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效率,而在蔡力行上任后成为了变相裁员,还将绩效考试最后5%的员工辞退。
而张忠谋之所以知道这件事,起源于一封信,一位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写信恳请企业不要开除他儿子,经过一番调查后,张忠谋发现那位被辞退的员工在岗位10年内表现一直很优异,这次被裁员是因为该员工妻子怀孕,他需要处理许多的家务必须请假一些时日,但部门为了完成5%的淘汰任务,就将他加入到淘汰的名单当中。
一家能够成为超级产品的企业,人才和团队是重中之重,只有管理住人才和团队才能将企业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在交班之后张忠谋曾叮嘱过蔡力行和人力资源负责人,裁员必须经过他的同意,而在他卸任后,好好的员工被强制开除,这样的做法其他员工还会忠心于企业吗?还会服从管理吗?久而久之成为一盘散沙的团队,如何才能将企业价值发挥到极致,企业又如何能够成为超级产品!
和许多畅想做百年企业的管理者不同,张忠谋对未来的定义并不遥远,在变化多端的市场中,你不得不为将来想,但也无法考虑得太远,如果考虑的太远反而会徒劳无功,只有做好企业,做好产品,对外不和用户竞争,对内配合用户需求,针对这两大方面将用户需求进行完善。
将企业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把企业打造成超级产品,让企业自己成为立足于市场中的最强武器。
如果你想学习超级产品的方法,了解超级产品的案例,请搜索关注“艾老思”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