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被唱衰的品牌定位理论到底该不该衰?
前言
可以说做品牌设计、营销、咨询,没有人能绕开定位理论。作为“整个营销专业知识中最富有价值的战略思想之一”,定位随着诞生初始就风光无限,影响了品牌和营销半个世纪。
最近十年,“定位理论在互联网时代不再有效”“定位理论就是个大忽悠”之类的观点此起彼伏。定位不断被黑,不少定位派护旗手又拉扯抹黑别派。迷信者奉为圭臬,不信者嗤之以鼻,定位到底是圣经,还是毒药?
“什么是定位理论?”
定位理论由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里斯(Al Ries)与杰克·特劳特(JackTrout)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理论大意是需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确保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
简单来讲,定位思想就是要建立区隔市场,然后焦点经营。
里斯和特劳特笔耕不辍,写了22本书推广定位理论
“为什么定位理论要被唱衰?”
前几年定位理论派与互联网思维派常常掐架,定位派占位“将观念灌输给消费者”,互联网派占位“追求用户极致体验”,矛盾看似不可调和。
定位理论强调锚点一个差异化的价值,然后深耕消费者心智。找准一个定位,扎根一个品类,来引领企业的战略和运营,以获得价值积累和持续发展。
而互联网生态的一大特征是多元化、丰富化。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多是凭借一个爆品突围,再发展平台战略,以生态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全面服务。如跨品类的小米,从直销手机到小米盒子、手环、平板,甚至触及家电。
定位强调品类占位,而互联网是开放和连接。定位理论被诟病,大致有以下几种因素:
传播的大环境改变了
从前超级定位、超级广告语可以一锤定音,锤锤敲打。到了碎片化的时代,定位理论所依赖的中心化的媒介基础不存在了,其作用力大大被稀释。
过去一家老小打开电视,就那几个广告,不看也得看;现在抱着手机和电脑,大大小小的app、软体程序,不好看直接右上角一点,专挑喜欢的看。
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早已被各种官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争抢得七零八落。被碎片化信息浸染,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不再是信息不对称下的一家之言,相比媒体的日喊夜喊,他们可能更相信朋友的一句无心口碑。
消费者从弱势方变成强势方。除了户外之外,其他经典媒介都已经瓦解,经典广告模式不存在了。如今所有的有效案例,都是广告公关化。换句话说,消费者也变成了传播者。
消费形式改变了
定位是诞生于工业时代的营销理论。那个时期的消费者先通过媒介接触到品牌,因为一些产品信任状(如“没有添加剂”、“×行业领导者”、“一年卖出一亿个”等)引起兴趣植入品类选择库,某天产生这种产品需求,再去到购买终端将购买动机兑现。受制于空间,多半是一个延迟消费的状态。
而现在决策和买卖的时间和空间被无限拉进了。无论是先有需求再购买(想买个泡面上网查测评),还是引起需求再购买(刷小红书突然想买泡面了),铺天盖地的电商、直播,一键进入购买链接即可下单。可以说媒介即购买渠道。
这种情况下,先不说催生了多少临时购买,即使按照预设的消费路径(先想到品类,再想到品牌)品牌能顺利植入品类选择库,中间的干扰因素太多了。主播一句“oh my god”,推荐的博主莫名有眼缘,就买另一个牌子了。
消费需求改变了
定位理论兴起初期,消费者多半是根据品牌的销售数据或者行业地位去进行消费决策。一是因为消费者获得信息渠道少,二是那时候的消费只是追求功能满足,随大流、选龙头能有效减少试错。
定位理论强调“二元法则”,即消费者的心智空间往往只能容纳两个品牌;“心智阶梯”即消费者会在心智中形成一个优先选择的品牌序列。这些都是基于消费者功能需求和大牌信任的消费习惯而讲的。
但如今,信息不对称和功能性消费的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了。信息过剩——消费者不再迷信“第一”“领导者”,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大品牌就一定好吗?”。产品过剩——产品功能已经趋于同质,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品牌体验、丰富的品牌内容和相对契合的价值观。
产品价值过渡到品牌价值,价值创造的路径变得更加复杂了。这几年,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年轻的黑马品牌与行业龙头品牌争锋,甚至不落下风。比起从前迷信大牌,现在的用户可能更喜欢“养成系”的深度参与感和连接感,凭借的就是情感层面的契合。
产品的定义改变了
工业时代的产品是物理形态、功能性质的,一支牙膏、一部汽车,需要买了就买“领导者”或者“领导者的强劲对手”,先产品后品牌。而现在产品的概念在逐渐模糊。
罗振宇说:“产品本质是联接的中介,工业时代承载的是具体的功能,互联网时代联接的是趣味和情感,这进一步打破了品类的限制。”
14年罗辑思维卖未知书组,90分钟全部售罄。在这个商业实验下,超级人格体代替了品牌,而产品是无数自媒体内容沉淀的情感和精神价值。普通书籍因被冠了罗振宇的名,价格超越了其本身的物理价值3倍。
4月1号晚8点,罗永浩抖音直播,卖货23件商品,流水1.69亿,4892w人在线观看。
“争做品类第一”曾是里斯定位宝典秘笈之一,如今品类的边界在消散,定位的理论基石已经发生了质变。转头看看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先聚集一帮用户,然后围绕着这群有共同特点的人,基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卖给他们跨品类的任何东西。
在精神商业时代,产品的功能价值不再是唯一标准了,独特的内容力和其承载的精神认同变得至关重要。互联网公司的跨品类平台战略,目前兴起的内容卖货、直播带货都已经验证了这点。
"定位理论没用了吗?"
当然有用。
其一,消费者接受的信息有限、想法容易失去焦点,这些决策过程中的思考特点仍然没有改变。而且随着信息和产品过剩,选择困难的痛点会越来越严重。品牌需要定位,将价值聚焦,给到消费者清晰的选择理由。
其二,前面说到产品内容化,品牌需要丰富的内容建设,传递情感和精神价值。这就不是从前一招鲜、贴标签就能搞定的,品牌动作要频频,品牌花样要多多。而品牌定位有助于企业明确发力的方向,形成合力,增加细项工作的效率。
而对于我们所处的餐饮行业,定位的意义或许更大:
1、餐饮消费是交付过程,种草和拔草还是有个时间差,多数情况下仍需要先把品牌植入品类选择库,再延迟消费。不管是品牌入口,还是品类入口,品牌需要在消费者心里先占个位。这样到了他们临时起意的时刻,才能被优先选择。
2、餐饮业进入门槛低,品类纷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另外,人口的消费红利逐渐趋微。竞品多、供过于求,意味着消费者的品类选择库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品牌。如果没有个清晰的念头代表你,也就基本没什么驱动力了。
3、餐饮是高频消费行业,竞品的维度很宽泛。一个品类可能有着同品类、关联品类、不同品类,甚至不同业态的多级竞品(如一个做早餐的包子店,它的竞品有夫妻早餐档、连锁早餐店、洋快餐、中式快餐、冻品早餐等)。在竞品林立的混战格局里,定好自己的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结语
定位当然有用,尤其是对于餐饮品牌。有用,只是变得越来越难用了。众多环境基础改变了,里面的一些理论观点却没有改进(也有人做了进阶思考但没能形成影响力)。可以说定位理论有其滞后性,不能全听全信,更不能盲目迷信。
我们也曾有客户伙伴因过于迷信咨询公司定的位,主导改变了策略航向;也有客户伙伴在服务过程中,较为主观和感性,硬是加入了许多和品牌心智定位互斥的动作。下次接着说说餐饮品牌在应用定位理论时常见的误区。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