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惊雷”火上热搜,全民喊麦现象合理吗?
来源:NewMediaLab
惊雷爆火:“存在即合理”能成为无限度降低艺术标准神曲的挡箭牌吗?
近日,一首“惊雷”在各大媒体平台上以高话题度强势出圈,从音乐圈、饭圈、文化圈扩散到整个社会圈层,“惊雷”是什么?它怎么火了?
何为“惊雷”?
“惊雷”是典型的具备土味文化气质的喊麦作品,歌词大量融入武侠、奇幻的元素,带有重金属韵律的唱段,但并没有构建完整的意象或表达出明确的意义。
其公开发布的时间为2017年,而在今年的3月19日,阳子·战的“惊雷”一举登上QQ音乐热歌巅峰榜榜单的第十名,并在接下来的几周横踞榜单前三,在歌曲推荐的页面始终占据前三的位置。与此同时,“惊雷”的抒情版也在酷狗的音乐榜单登上TOP2的位置。
此外,截止到4月15日,“惊雷”在抖音有51.8亿次的播放量、15.1万个相关视频,#挑战唱惊雷#有19.3亿次播放量、3.4万个视频。在快手,超过10万人使用的“惊雷”片段有十几个,其中最高使用量为101.3万。
而就在今年4月10日,杨坤在其直播间直言“惊雷”:“要歌没歌,要旋律没旋律,要节奏没节奏,要律动没律动”,给予了较低的评价,引起自称原唱者的MC六道多次回应及反驳,使“惊雷”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
在微博上,与“惊雷”相关的话题多达60余条,甚至出现#万物皆可惊雷#的热搜话题,“惊雷”火了。
“惊雷”怎么火了?
1、争议不断,大众无意助推促成“黑”火
可以说,杨坤在直播间直言不讳的评价是引燃“惊雷”的导火索,随即#杨坤diss惊雷#的话题就登上微博热搜,并且获得5.8亿人的关注。
而随后,以原唱者身份发布回应视频的MC六道称音乐没有高低之分,“惊雷”现在比杨坤的任何一首歌都火,有很多人喜欢就是好音乐。#惊雷原唱回应杨坤#的话题也获得5.6亿的阅读量。
随着事件的发酵以及“惊雷”热度的不断攀升,“惊雷”原唱之迷、“惊雷”抄袭等话题不断涌现,以“惊雷”为中心的舆论场不断翻滚搅动,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仍然是对“惊雷”本身的争议。一众音乐圈内人士、乐评人纷纷发表了对于“惊雷”的看法,助推其走上风口浪尖。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圈内人士或音乐人自然无意为之,但他们的话语权以及与普通草根截然不同的专业意见带来的却是更多群众的集体围观,他们对于“惊雷”的批判反而成了把“喊麦”作品推向大众的反向背书操作。
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大众群体对于热点事件有意无意的助推也是引爆一首歌、一个话题的重要原因。
2、根植于土味文化,天然的群众基础铺路
尽管在专业人士看来,以“惊雷”为代表的喊麦是“不入流”的,甚至根本不能算是“音乐作品”,但植根于土味文化、发迹于直播平台的喊麦却受到大量网络视频用户和网络直播用户的喜爱。
细究“喊麦”中的歌词和话语体系,一方面描绘的是遥不可及的英雄梦想,另一方面也是市井小民或草根群体内心情绪的发泄,某种程度上与当下小镇青年、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心态是契合的。
此外,对于在亚文化的传播场域中转换的都市群体而言,不同于草根市场评论中对土味文化的认同和崇拜,他们更多的是带着猎奇心理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观赏着“表演”。
“喊麦”这种土味文化,在乡镇群体和都市群体中都有不容忽视的、巨量的市场空间,也为“惊雷”的爆火添上了许多薪柴。
3、沿袭网络神曲的传播模式,形成跨圈层传播效应
“惊雷”与其他此前爆火的网络神曲一样,发迹于以UGC模式为主的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强制洗脑的节奏辅以画面感极强、爆炸性十足的文字,这种高度贴合短视频自身特性的传播模式成为许多网络神曲的出圈组合拳。
此外,翻唱式传播掀起的声浪巨大。
“惊雷”的网络翻唱版本多到令人目不暇接,其中罗云熙的卡壳版”惊雷”达成的传播效果与“淡黄色的长裙,蓬松的头发”中无心插柳的陈学冬一样,形成了话题的跨圈层效应。即便“惊雷”本身遭遇了许多争议和吐嘈,但有关罗云熙翻唱”惊雷”的话题仍然带动了正面的舆论风向,扩大了其在饭圈内的传播。
自此,一首土味十足的“惊雷”进一步像病毒般扩散到寻常百姓家,而不是止步于在短视频平台内的小圈狂欢。
在“惊雷”走红后,涉事主体之间一来一往的口水战和久难平息的争议持续引爆话题热度,深化了民众对其的印象,也激发了更多的猎奇心理,进一步为“惊雷”制造了流量。
但“惊雷”随意混摘的粗糙、价值内涵上的贫瘠,也决定了其文化营养上的稀缺。
由MC六道回应杨坤的“音乐没有高低之分,存在即合理”言论引发的音乐是否存在好坏、高低之争,仍然无法平息。
“存在即合理”能成为“挡箭牌”吗?
“存在即合理”?
1、黑格尔哲学语境下的“存在即合理”
存在即合理出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黑格尔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绝对精神,它自在地具备着一切,然后外化出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科学,最后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自身。
因此,凡是在这个发展轨迹上的就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必然会出现的、是现实的,反之亦成立。
这才是“存在即合理”的原本含义,而不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存在的事物就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数之不尽的事物或现象符合某种逻辑,亦有其出现的理由,但并不都是正确的,也不都符合通常语境下的“合理”,例如犯罪。
将此道理推至MC六道所说的“存在即合理”上亦然,土味文化、喊麦文化自有其存在、生长的合理土壤,但没有任何意义的文化糟粕、甚至无法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音乐作品”的事物,的确是不值得推崇和鼓励的。
2、社会文化地图中的合理定位
喊麦文化作为土味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支持者称其为东三省后工业时代的本土文艺,反对者厌弃其为文化糟粕,音乐圈以其媚俗不予接纳,承自欧美规矩的说唱圈也将其拒之门外,这种尴尬境地却并未扼杀喊麦的萌芽和生长。
2015年,这种略有重金属节奏的韵律唱段与社会摇、精神小伙、大金链子小手表等文化符号走进了大众视野,挑战主流文化,也让以MC天佑为代表的喊麦主播走入了不一样的人生阶段。
2016年,MC天佑曾为喊麦文化“正名”:
你不认可喊麦,至少不要歧视,大家都有自己的娱乐方式。
我见过我们屯里有耕地的,耕累了站在那旮旯,对着太阳唱个二人转,没见过谁会唱首《我的太阳》。吃完饭老百姓都是遛个弯扭扭秧歌,没见过谁跳芭蕾。
我就是地里长出来的李二狗,长不到瓷砖里,只是我能听到底层人的真实呐喊,替他们唱出来。
以MC天佑为代表的支持者和拥趸者将喊麦行为定位为“来自底层人的真实呐喊”。
而“喊麦”等一系列土味表演向主流话语权的冲击,也正如秧歌与芭蕾、二人转与意大利歌剧,其预示的是社会底层与中产阶层之间巨大的文化鸿沟。
但“惊雷”“喊麦”是否就可以定性为下里巴人?“喊麦”如果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传播和推广,是否应该在艺术性上有所提升?这个问题远比想象中复杂,也很难用旁观者的视角去回答。
3、无限度降低的艺术标准
此前许多专业人士从音乐的构成要素出发对喊麦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没有音调,只有语调,所以明显不符合音乐的旋律特点”,并不能称为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
喊麦更像是加了音乐伴奏的顺口溜,与我国传统艺术快板比起来,其文化底蕴和艺术技巧也还相差甚远。
喊麦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音乐,但可以被称为一种语言艺术。
喊麦的制作者和拥趸者大致分布在小镇青年和中低收入的社会群体中,这也直接导致“喊麦”会给人一种缺失精神世界、略显粗糙的既视感,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表达深层次的诉求并不是这一类群体的目标。
那些刀光剑影、杀仙弑佛,甚至渴望“掌控宇宙”的话语系统,看上去是个浩瀚的世界,但却贴满了权力想象与杀伐幻想的符号标签。这终究是混乱无序的妄想,也难以挖掘出文化审美价值。
以“惊雷”为代表的喊麦“作品”,是从“流水线”上大批量复制生产的粗劣产品,难有持久的生命力。
虽然我们希望中国不同的音乐风格、言语艺术风格百家争鸣,但却不愿意资本市场为了牟利而用所谓的“音乐作品”降低审美标准、洗脑大众。
在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节点,如果无限度降低艺术的标准,毫无疑问会把良性的文艺领域推向劣币驱逐良币的逐利市场。
作为专业的音乐人,或音乐事业的促进者,杨坤们的指责和评价不难理解,他们攻击的并不是作者本人,而是痛心人们把这种“音乐”当成好作品的认知。犹记得华晨宇在《明日之子》评价选手行为时说的“你们这样会误导观众”,追求更高的音乐境界和优质作品之外,这些音乐人还在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作为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娱乐形式,喊麦本身并没有错误,但娱乐本无界限,也不能毫无底线。
但愿网络爆红神曲的下一次集体狂欢,不会是又一次的“惊雷”之举。
经授权转载至数英,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公众号:NewMediaLab(ID: NewMediaLabSCUT)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