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隐形成本,创业从开始就败了(建议收藏)
去不同的餐厅吃饭,点一盘青椒土豆丝可能10块,也可能要68块,为什么?你看到的那点青椒和土豆的成本因品质、等级不同价格最多差2-3倍,但绝对差不出6倍,但那为什么定价差这么多?
除了包含商家的合理利润外,有一些成本是你看不到的,我把这些叫做隐形成本。
最近见了一些人,有企业家也有创业者,和他们交谈之后我有一些思考,如标题所述,当你忽略了创业和经营中的隐形成本,你的创业从开始就宣告失败了,在这里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用最简单表述方式分享我看到创业和公司经营中的隐形成本:
如果你的业务需要10个人完成,通常你需要配置至少12个人的预算,因为总有人请假、休假或者效率低下,或者需要有人手的备份,以备有人犯错可以立即顶上,多余的人力配置就是隐形成本;
除了最常见的社保、公积金等人力开支外,每年企业要按照缴纳社保的人数缴纳残疾人保障金,100人的公司至少需要十几万的支出,所以控制人员数量节省的不只是社保和公积金;
人员开支里需要考虑到你主动或被动裁减员工的补偿、赔偿以及因此付出的时间成本,你需要继续花自己和HR的时间寻找适合的人,或者聘用猎头,这些都是成本;
大部分企业会不断尝试新的业务形式和方向,所以就会有试错成本,比如用一组人做新方向,从概率上来说有50%的成功几率都算高了,我的团队在过去的两年至少尝试了数十个不同方向的可能性,这些试错失败就会有人力、金钱与资源的投入;
公司福利是不直接和人一一挂钩的,但又会与人直接关联,比如生日会的蛋糕、老员工和优秀员工的奖励、特别的奖金、邀请外部人员的培训与分享等等,这些都不和具体人员一一挂钩,但确实是需要花费的,特别是在一线城市比较高大上的企业,且这笔开支不斐;
大部分公司的业务顺利开展,除了业务本身的专业性之外,人情关系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从客户关系的维护、日常接待到节假日礼品,这些都是公司成本的一部分,没什么固定计算公式,就是是按需支出,大部分企业会定一个上限的预算;
有一些公司的收款与付款存在收支的时间差,即需要先支付供应商款项,客户付款会有较长账期,如果需要维持正常业务运转,就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这些或者是自有资金,或者是诸如银行贷款这样的外部资金,1%的月利息是合理的,所以你的客户晚付一天款你就多付出一天的资金占用成本;
健康的公司需要准备至少满足公司6个月日常开支的现金,因为这笔钱你没办法挪用,只能购买银行最安全、保本且活期的理财产品,虽有少量利息收入,但依然少于有资金的占用成本,这是没办法避免的,通常情况下健康的公司可能需要准备更多的现金储备,特别是在今天疫情情况下,以应对突发的诉讼、裁员的赔偿或者其他无法预知的风险;
成熟公司和初创公司采购同样的原材料或第三方服务时,成熟公司可以以声誉、数量规模优势、现金流优势获得更大的成本优势,相反初创公司就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无论是钱或时间,而时间的增加就是钱的增加;
如果你的收款、付款涉及到外汇,汇率是动态的,签合同时约定的金额一定会在执行时有变化,所以就需要约定一个对双方损失与获益对等的计算方法,比如按照过去30天或60天平均汇率计算,总之如果对未来的汇率变化没有足够的趋势判断,很容易让自己有限的利润被汇率侵蚀掉;
还有一个你可能最容易理解但最容易忽视的隐形成本,这就是增值税差,服务行业存在6%和3%的增值税率,即小规模纳税人是3%,服务行业一般纳税人是6%,制造业的增值税是13%,如果你开具给客户的发票是6%,而你的供应商采用小规模纳税人的3%增值税发票给你抵扣,那你就在成本部分直接多出了3%的增值税成本,所以尽可能用上规模的一般纳税人企业作为你的供应商以减少增值税差;
做销售预测要用最保守的数字,而成本预测要用至少是中位数或者最大数,这样才能确保预测数字与执行的实际结果最吻合,也能最大化的对冲被你忽视掉的隐形成本,如果你弄反了,用最乐观的销售数字与忽视掉隐形成本的成本作出决策或经营判断,如我开头所说,你在创业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不要盲目乐观,不要把偶然现象当成普遍现象,创业就是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坚定相信最好的结果。
建议创业的朋友们收藏此文,以备不时之需。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