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餐饮品牌,该怎样快速重整、拥抱变化?

原创 2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04-20


微信图片_20200420142116.png


\ 前言 /


2020年突遇疫情黑天鹅,迎来至暗开年。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国流动性经济冰封,餐饮行业更是遭遇重创。大诚身处餐饮产业链条一环,近月来亲历了身边餐营朋友的艰难境况。被取缔线下用餐后,面对场租/人工/社保等等的持续高成本,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餐饮企业入不敷出,即将面临现金流断裂的噩梦。2020,被戏谑为“归零归零”,大家都焦虑异常,坐立难安。



“怎样应对当前疫情市场?


在这个动荡时期,自媒体百家争言。建议餐营朋友们谨慎看待、兼听则明。这里也列一些共识的观点:




“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


所幸,肺炎疫情已经稳步得到控制,企业正在陆续复工,社会快步进入“后疫情”时期。主流财经观点认为社会生活有望在3月下旬开始步入正轨,预计第二季度经济将恢复常态。

回顾03年,在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季度,餐饮行业GDP开始增速跳升。餐饮是民生行业,高频刚需的存在,会尽快实现复暖。



“疫后餐饮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变化肯定是有的,且变化是一体两面,威胁与机遇并存。谁先调整过来,投入战斗,谁就能抢占先机。承受住突如其来的打击,还要充分利用意外的机会,餐饮市场洗牌,下一局就看谁能先拿到好牌。



餐饮市场总量缩减


疫情可能会影响部分客群的消费选择。出于对卫生健康的重视,家庭客群在家做饭增多,堂食场景需求会递减,餐饮市场总量会有所缩减。

其实即使没有疫情,随着人口红利(出生率低,总人口减少,老龄化加剧)和流量红利(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人口和使用时长已到极限)的结束,消费市场也已经进入了存量博弈的时代,优胜劣汰的局势会更加显现。

除了总量的减少,餐饮的竞争也在随着其他业态的“跨界打劫”不断加大。如食品餐饮化,像康师傅私房面;零售餐饮化,如便利店、新零售卖场。除此之外,家居卖场(共禾京品、无印良品)、超市、汽车4S店等各种线下零售实体都在侵入餐饮业。



跨界抢占其他业态


既然食品、零售餐饮化了,那餐饮抢占食品和零售场景也是顺势而为。熟悉的霸蛮牛肉粉、螺鼎记螺蛳粉、海底捞自热小火锅,都是连锁积累品牌势能后,通过增加电商渠道,零售食品,进一步扩张了规模,增加利润。

我们的客户伙伴包道(广式点心)就依据供应链优势推出锁鲜装,率先加入了零售化浪潮。汕头的南门真妈(手工蒸饺),早先进行了零售化的试水,将现制饺子进行冷鲜包装,通过物流实现跨区域销售。在这次疫情特殊时期,结合自己的私域社群,完成外卖和零售的点单、销售,市场反应热烈,几次爆单。

除了食品化零售,生鲜零售也是机遇。疫情时期,许多餐企为了快速处理食材,已经出现卖菜销菜。疫情之后,半成品销售或许会提前进入到餐饮行业(横向对比,欧美发达国家60%餐厅成为生鲜超市)。那有条件的,是否可以跟有品质优势的供应商合作推出生鲜产品,相互赋能,不但扩宽商业场景,还能转化为产品背书。

大诚在之前的品牌设计里,建议过“假零售”的消费行为,即通过在店里陈列零售产品,结合产品卖点沟通,半展示半销售,让消费者意识到“你家用料好,好到可以单独卖。”这个思路也可以参考下。


疫后消费者在家做饭的场景增多,那对便利化食品和生鲜食品的需求势必加大。总之,利用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可,包围他“吃”的场景:生鲜品、半成品、熟食,到店吃、外卖吃、自己做饭吃、微波炉叮一下吃。如何形成场景矩阵,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餐饮渠道趋向多元


过去大部分的餐饮门店都依托于单一渠道流量,如依附商场兴起的商场店模型。商场聚人,但疫情时期最先受冲击的也是枢纽商圈。成也平台,败也平台,消费者都“家里蹲”了,社区型餐饮还能夹缝求生,商场大门一关,里面一点招都没有。

这次疫情让依赖于单店模型的餐企不得不倒逼进化,除了前面说到的拓展多销售渠道、链接多消费场景,选址多渠道与店铺多形态,也是必须思考的重点。
早在疫情之前,大的餐饮企业就已经着手渠道布局多时了。肯德基、麦当劳近几年开出了一批形态多样的店铺:甜品站、快闪店、景区店、医院店、母子店、外卖店等等,就属于多元选址、多样店型的呈现。

物只卤鹅作为近几年发展迅猛的潮式卤鹅品牌,在入局初就注重多元模式选址。大诚与之交流也了解到,在疫情期间,微型斩料店乘势发力,营业额反而上涨。疫后他们也会加大食品零售化和社区电商渠道的建设,向多元模式发展。



多渠道选址与店型多样化


眼下阶段,主线任务是开源节流,而如何优化门店模型,节约线下建店成本也要提上议程了。顺应趋势多渠道布店,做不同类型的门店,对应不同场景适配不同产品策略,建立复合商业模式,才能提升抗风险能力。

前面的食品化是“卖什么”发生了变化,实际上“怎么卖”可以思考的空间也是很大的。同样是火锅,海底捞是几个人约好去店里吃,呷哺呷哺是两个熟人临时吃。我们有个深圳的客户伙伴叫食触空间,将社交性强的火锅做成了一人食,还原品类刚需。

食触开发了适合一人食火锅的不同小微店模型,推出适合一人食的产品结构及外卖品项,基本无社交、无接触。闭店期间,不少熟客询问“开店没有?想吃火锅”。因为现在存在一定选址问题,未来更多店址店型落地,这些需求就可以收割了。


店是流量入口,自媒体矩阵是流量入口,B2C、O2O平台也是流量入口,而品牌才是流量池。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重构人、货、场,是新零售、新物种的逻辑,也是未来主流商业的逻辑。

自建社群流量池及常态化管理,不断维护和累积,导入-留存-裂变-激活,把流量池做“活”。加强黏性的同时,增加产品销售的可能,像前面讲到的半成品甚至是食材的销售,也更具实现性。我们的一些伙伴也凭借刚需品类加上社群维护,在这个特殊时期吃到了一波红利。

还有疫情宅家帮助外卖场景完成了剩下的市场教育,未来考虑布局外卖场景的要注意场景化的产品结构打造,从单人餐到全家福套餐、分享型菜品,从熟食到半成品菜,适配外卖场景的细分需求。当下外卖入驻平台费用越来越高,建立私域流量加上即时配送产业链的发展,也有助于抽离平台。




消费结构和倾向改变


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并深入到各行各业,短期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水准下降,普通大众的消费力会有所降低。

但与此同时,大众的报复式消费心理也在积压。未来消费分流会更加明显,普通收入人群的消费会更加务实(未雨绸缪心态,保证现金流,控制不必要消费支出),中产消费人群会更加向上趋优(及时行乐心态,满足自身消费欲望)

普通人群的消费形式会清单化,多计划性消费;消费内容功能化,多刚需性消费。同时 “口红效应”会显现,低价格高价值感的茶饮甜品更易被加入“代偿清单”。

而对于中产消费人群,憋了一段时间,消费反弹会更强烈,更多的是触发式消费,引起消费欲,临时起意购买。消费内容偏美学化、精致化,对于健康也会更加看重,有更高的要求。




精准定位人群和市场


消费人群分流后,需求更加细分,品牌建设也需要纳入STP模型,对品牌相应的市场进行细分,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和目标人群,再依据产品传达契合自己的定位。

对应大众消费的品类品牌,如快餐需要抢占资源优势,优化成本结构,达成更高的更排他的产品性价比(未来餐饮的产品是“广义产品”,包括环境、服务等,即用餐过程中的综合体验)。同时根植产品优势,完善品牌关联,精准占位,为顾客找到清晰的消费理由,对应目的性消费。

选择中产人群为目标客群的品类品牌,更需要深刻洞察圈层客群,重视内容和体价比建设,围绕自身优势找准心智定位,建立品牌护城河。

据此,品牌定位准,还要系统地铺陈,在信息时代提高信息的有效触达率。大诚一直在深耕餐饮品牌的价值,独创的“定译”模型,就是从全局视野定认知,再基于策略进行系统的感知扩译,打造契合定位的识别体系,将品牌立体化、可感化,提升品牌的持续价值。



品牌需奉行长期主义,阶段性改进,长期要坚持。模式、模型可以即时改进,但品牌的心智塑造要长期坚持,系统同一,避免前后矛盾造成品牌印象错位,反做无用功。



消费需求由“尝鲜”转为“安全”


新冠肺炎给餐饮业带来的经济冲击是一时的,但是对公众的饮食观念、习惯及行为的影响却是长远的。(如非典以后,中餐公宴 “公筷制“推广开来)此次疫情之后,分餐制/一人桌的就餐模式可能会强化。消费者对于“卫生健康“也会有更强烈的要求,会空前注重食品安全性。

餐饮消费时,消费者会首选以前体验过、信得过的大品牌,“没认知有风险”的判定标准会直接影响消费习惯,一定时间内消费者会大幅降低尝鲜消费的频次,降低试错成本。

多地餐饮协会均已表明,禁止使用来源不明的肉类,尤其是野味、海鲜。这些影响下,某些品类品牌可能会受到直接冲击,比如湖北菜品类(虽然有些无辜躺枪);以生冷食材为主打的品类(如刺身日料店);主打新奇食材的品类;新奇/网红等尝鲜型品类品牌。

在这种消费逻辑下,重营销、轻产品的“网红店““爆款店”会最先被消费者抛弃掉。而注重产品、食源可溯、餐厨卫生高标准的餐企会迎来春天。




资源配置回到“安全”认知塑造


这次疫情期间,许多一二线城市的餐企对市场突变反应迅速,快速实施“食安消杀“预案,对消费者做出承诺,投入资源打造信任状,再结合外卖场景有效挽回一部分消费者。

疫后餐企也需要尽力建设食材可追溯体系,杜绝野生食材、没有安全质检的食材,设置厨师卫生标准、厨具及环境消毒标准,加强做餐流程的卫生监督与保障,尽可能做到过程全公开全透明、可视频直播,提升大众对品牌食品安全的信任度。

对于新品牌和有产品调整的品牌来说,选品也至关重要。要围绕消费者的心理安全区,选择熟悉、高认知的产品品类。对野味、新奇食材,要秉承”不买不卖不做“(在禽、蛋、肉类等食品加工过程中,需格外注意卫生,少售卖生冷食物)。中高端餐饮可能会有分餐制需求,公筷、公勺等无接触就餐方式要建立预案。

在消费体验中,针对自身的产品品类,从原料到产品进行安全相关的价值卖点提炼和梳理,然后植入到广宣物料、门店装饰、门店陈列等接触点中去,建立品质信任状,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和消费信心。




餐饮资本化时代到来



突发疫情的打击,对餐饮企业现金流安全做出了警示。许多餐企老板对资本市场的态度也会有所转变,曾拒绝西贝上市的贾国龙就对外表示,愿意重新评估未来西贝上市的可能性。龙头企业尚且如此,疫情对餐企资本化的影响和教训可想而知。疫后餐饮市场会出现资本集中,强者更强的格局。

另一方面,餐企的重创跟源源不断的高成本直接挂勾,之后坚持直营的餐饮企业或许会往轻资产方向转型,开放加盟,下放压力。多数企业还会加快供应链外包,大力开放链接第三方公司,把后端做轻。

如云海肴出借员工给盒马鲜生,减轻人力负担。事后有很多餐饮企业均向盒马表达了合作意向。这也预示了以后员工雇佣方式可能会更灵活。



拥抱资本,重构资产


有一定体量的企业可以积极拥抱资本,打通上下游周边产业,抱团加大体量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将生产过程细分,能第三方外包的外包,减轻后端成本压力。

快餐品类可以用零售思维进行商业化升级:门店闲时将产品提前预制,提高忙时出餐速度。部分产品甚至可以在中央厨房做成半成品化,或委托工厂直接食品化,从而提高坪效、人效和时效指标。

直营系餐企可以参考西贝的员工加盟模式,在保证产品品质和品牌运营水准的基础上,减轻资产负担。另外,制定灵活化、人性化的员工薪酬体系,规范多元的劳动用工形式,减轻劳动密集的人力成本。





上下游的产业分工细化


第五条也直接推进了餐饮产业链条的细分化和科技化。增加外包第三方就需要产业更细分;如解放人工,就需用智能设备进行代替。

疫情之前,餐饮智能化尝试已经层出不穷。阿里联合一批餐饮推出口碑智慧餐厅,无人值守、自助点餐、智能取餐,在降低人工成本、延长营业时间、提升门店坪效等方面初见成果。海底捞、呷哺、西贝等大餐饮的部分门店进行了机器人送餐的尝试,还有一些AR体感黑科技餐厅的诞生,预示着传统餐饮业正转向智能餐饮业转型。

除了智慧门店,部分物流公司和餐饮企业也开始尝试无人送货/送餐模式,使用机器代替配送员,减少员工与顾客的直接接触。

餐饮科技化是必然结果,因为疫情,对“无人接触”餐饮的需求激增,或许会推进这个过程。餐饮会快速导向工业化、科技化和智能化。



利用科技,信赖专业


充分利用科技、利用第三方为自己赋能,降低生成成本的同时增强生产力。大诚的老朋友包道此前就与口碑联合尝试了智慧餐厅模式,提升坪效的同时,为年轻化的品牌形象再焕新颜。

和大诚有合作倾向的因特厨,凭借科技硬实力——“无烟万能烹饪设备”第一煮厨,正在触及崭新的商业模式。

第一煮厨每个装食材的餐盘里面都镶嵌一个芯片,这些芯片就像是菜品的身份证,在顾客点餐后,机器就能根据指令配菜、成餐。机器制餐,无人接触,高效便捷,卫生健康,更适配白领工作餐场景,将消费体验和后端成本都做到极致。

另外,预估有保温功能的智能取餐柜可能会在社区普及,到时外卖消费体验可能会更好,场景份额或许会因此增加。




\ 结束语 /


大浪淘沙,虽说最先受到冲击的是小品牌,但面对新变革,大品牌规模庞大,由于惯性转向难度大;而小微餐饮,船小好调头,这时也有另外的优势。在创建、升级阶段的新品牌,从模式上就可以将多店型、多模型提前规划进去。

另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宏观经济环境和疫情带来的一些机会


①到2025年,中国新中产将从2.5亿增长到5亿。意味着有消费力的人变多了,从消费力来看,市场的蛋糕也变大了。

②餐饮连锁化存在较大空间。中国当前的餐饮连锁化率是5%,而美国在18年连锁化率已经达到30%。

③疫后国家的经济利好政策。各项政策已经在路上了,如中小实体企业低息贷款、定向减税、资金补助、租金减免等。

④报复式消费高潮。人情社会“退疫”之后的聚餐需求,吃货人群的美食需求,都在积压中等待爆发。


所以,整理好心情,恢复信心抓住机遇,重整旗鼓,快速投入应对未来市场才是正经事。未来的餐饮业需要坚韧的耐心,更长远的经营意识,和更高的管理、运营能力。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