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动森》火爆之后,探讨当代年轻人的出路
2020年3月20日,《动森》登陆Switch平台,一经发售,短短三日在日本销量超过188万套,国内微博话题最高阅读量超20亿;截止4月前,《动森》带动Switch销量大涨达到近40万套。登顶美国亚马逊销量之首,成为下一个千万销量IP几无悬念。
我是在一个我喜欢的插画师“卤猫”的微博看到,才知道了这款游戏,遗憾的是,我至今也莫得Switch;快乐是别人的,我什么都没有。
我上岛的朋友跟我说了句很搞笑的话,他说:这不是什么森友会,是病友会。
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鉴于此些原因,我没有资格谈“动森是怎么火爆全球的”。
这篇文章谈的与《动森》的东家有关:任天堂。
借由任天堂探讨,他们是怎么在需求闭口中出圈的;以及当代年轻人,如何在需求越来越需求的时代,寻找缺口。
我并不是一个找到缺口的老前辈,所以本文仅为探讨,不算知识分享。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一
首先说说任天堂的发家史。
1)任天堂创立于1889年,至今已逾131年。任天堂的起家源于纸牌游戏。当时并没有什么电子游戏,没有什么VR,当然也没有“新冠”。当时火的是米老鼠等迪士尼动画角色。于是任天堂做了纸牌类玩具(扑克牌、麻将),并与米老鼠形象进行联动,把米老鼠印在牌上。这一波操作是任天堂发家致富的起点。
2)1949年,山内溥接手社长职位。但此时的任天堂已经因为单一的业务种类和落后的经营模式,频临倒闭的。山内溥对公司做了全面改革:包括产品体系和营销体系,推出出租车、方便面和爱情旅馆等业务,但均以失败告终。
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很多文学著作上看到,比如《三四郎》,甚至是动漫《浪客剑心》。明治后,日本年轻人的一个重要思潮就是“关于日统与西学的冲突”。当时的年轻人最大的进取心在于“工业”、“西学”等激进思想的影响下。日本传统的成人、娱乐产业都未见大势发展。
3)70年代后,山内溥转攻玩具业,先后推出了“超级怪手”、“光线枪”等产品,大获成功。70年代后期,任天堂正式接触电子游戏领域,开始致力打造家机和街机。直至1983年,家用游戏机“Family Computer”(FC)正式发售(即国内俗称的“红白机”)。从此,这个靠做纸牌的厂商,正式成为“游戏商人”。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当时需求的缺口是什么?
80年代,日本从工业时代向消费时代转型,进入泡沫经济的亢奋期。年轻人挣扎在“奋进”与“不得”的迷茫中。村上的两本著作《1973年的弹子球》和《寻羊历险记》皆是描写了这个时代日本年轻人的迷茫。
迷茫便沉沦幻想,幻想便沉沦宣泄。
迷茫下的高消费主义,便是娱乐产业的红壤。1985年的《超级马里奥兄弟》和1986年的《塞尔达传说》的成功,都离不开日本那时的时代特性。
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精灵宝可梦》、《火焰纹章》、《星之卡比》。以及,因为泡沫经济而翻身的日本Kanebo化妆品。当时Kanebo口红由木村拓哉代言,两个月内就卖出约300万支。
后来的经济学家专门给这种现象取了个名字,叫“口红效应”。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支撑人们消费欲望的只有比较廉价的产品。口红当时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恰好还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
无独有偶,2008年的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再次给“口红”带来了市场。口红、面膜的销量开始上升,这与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的低迷销量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全球几大化妆品巨头的销售额证实了这一观点,其中包括法国欧莱雅公司、德国拜尔斯多尔夫股份公司以及日本资生堂公司等。欧莱雅公司2008年上半年销售额逆市增长5.3%。
国家有区别,但时代有共性可借鉴。
而如今,我们不也渐渐呈现这一趋势。这个放在后面再讲。
大家不难从我上面的几张图看出来,这些厂商做的一件共同的事是什么?
在时代中发现需求缺口 —— 弥补缺口。
可惜的是,步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一切都太快了:越多的需求缺口被发现,但算力的加强,弥补缺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于是留给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年轻人的缺口越来越少——或者说,要付出比前辈10倍甚至20倍不止的努力才能在这场缺口追逐战中的分一杯羹。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论调都是在说“上一辈的资源远比你的努力重要多了”。这是有理有据的。以至于我都常常怀疑,难不成上一代与我们这一代之间的关系其实是“零和游戏”?(零和游戏,也就是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它是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
我们可以在这里深入思考一个问题,信息时代的博弈真的都是零和博弈吗?
我给自己举了一个反例:office365套件移植到苹果生态。众所周知,微软与苹果是两个100%竞争的对手,两者的业务重叠交织。微软有office套件,苹果有pages套件。按理来说,这就是一场零和博弈。但两家巨头用实力佐证了,信息时代的博弈并不都是零和博弈。有的时候,需要跳出零和的局限,把蛋糕做大,再分。这也许是当代年轻人的思考缺口的一个方向,但我还不明朗。
二
说回缺口,我想下面这个例子能更好的表达我的观点:读书社群。
16年伊始,我们的朋友圈紧锣密鼓般地出现了许多学习型社群:读书社群、英语学习社群等。但我想以读书社群举例,因为它是充斥矛盾的一个体,很有特征性。
随着经济发展,我们也进入了物质的高度繁荣,人们更加追求“超我层面”,便开始乐于参与各种精神层面的自我超越。读书确实是成本最低,也是参与门槛最低的形式之一。
同时我上文也讲到类似日本90年代的消费转型,转向高消费型社会。而我们现在也是步入了这个高消费时代。高消费主义思潮下升级的浪潮下,发展节奏加快、进取欲望加强、现实压力加大。为了对抗焦虑,提升自我 —— 于是可以用来陪伴抱团,互相取暖,共同进步的读书社群便出现了。而它也确实是成本最低,参与门槛最低的形式之一。
我们都以为当代青年迎来了一个读书的缺口,知识的缺口。
然而我们不要忘了,读书热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特权,也不是先例,更不是绝对的趋势。我们回溯一下,国内出现的几批读书热: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带出的一批读书热;
1993年既“下海热”、“经商热”后,“读书热”再回。学子们又开始纷纷返回校园。
2017年,当代青年焦虑下的产生的读书社群。
其实万事万物都符合生命曲线:
为什么说他具有矛盾性呢?给大家看一个报告。
16年读书热开始,2020年未至,下降的苗头已然显现。
所以没有什么是绝对的趋势,只是有一部分人的能力与资源,抓住了缺口。而剩余的绝大部分不具备这个条件。
有的时候不禁怀疑,书籍真的这么没有价值吗?为什么读书社群一开始火热的时候人人都想参与,而现在声音越来越小呢?这声音来自两方。
1)用户方。从一开始的尝鲜、激情、乐于分享,到慢慢变得无味、疲软,直至最后的放弃、转换目标。我们是人,是人就免不了喜新厌旧,就免不了松懈;若是人人都能初心如一,产品经理何苦要为了“存量”而每天殚精竭虑想到头发脱落呢?这就是用户方的声音变小。
2)品牌方。在读书这个缺口被日渐填满的时候,势必意味着做读书缺口的企业、组织、个人等所能瓜分的越来越少。
所以一开始读书社群的“雨后春笋”,现在就是“万籁无声”了。
但也有人是在少的蛋糕里面分出另一杯羹:
这张图翻译过来就是:某个时间点,品牌行业找到了读书这个需求缺口,于是大量弥补这个读书缺口的供应出现,最开始是掌阅、QQ阅读这类的读书APP;这个缺口渐渐趋于弥补的时候,微信读书加入了阵营,通过微信自己本身的生态,做大了市场(蛋糕)。于是缺口从原来的“读书”变成了新的缺口:“社交+读书”。新的缺口一出现,自然出现无数的市场弥补者,樊登读书会、十点读书等等。在这个新缺口下,大家基本上都用“读书+打卡+监督+分享+大咖沙龙”的方式来做。于是新出的缺口又养活了一批组织。
但是新的缺口已被弥补,旧的缺口也需要解决存量问题。读书这个缺口的下一个拐点会在哪?谁都说不好。
不久前,B站发起了“读书等身”的活动(事实上,B站在读书这个缺口做的尝试不只这一个)。便是对读书这个缺口的下一个拐点的新试探。
那么,读书还是一个缺口吗?答案是肯定的。
只是,志于此处的人们,需要找一个新的衍生缺口,继续做大蛋糕。
这种操作用专业一点的话来讲,叫做“做利基市场”。利基市场是指在较大的细分市场中具有相似兴趣或需求的一小群顾客所占有的市场空间。但你要知道,在国内,14亿人口的市场下,一个小小的利基市场,便是无法想象的一笔财富。
三
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很多产品从出生到死亡都符合这个定律。我们不妨继续思考:当代年轻人除了缺知识的缺口,还有什么缺口呢?
当然是钱了。
每个人都缺钱,而且年轻人更缺。因为他们野望更大,而需求缺口更少,赚钱更不容易。于是这催生了许多理财教育。
理财教育出现的时间大致是在15年前后,也就是只是付费炒得火热的那段时间。当然,理财本质上也是一种投资,只是其他投资行为的成本太高,而“小白理财”自然是用户较为能够接受的一种方式。大家都有贪便宜(或赚钱)的渴望。而理财是投资这个大缺口的其中一块。而当理财这个缺口被弥补的时候,许多理财教育便做起了“理财 + 教育”的缺口。因为相比于理财,关于“理财的基本知识”正也是大众也欠缺的。理财教育温温火火地发展,直到20年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疫情之后,理财教育在自己的朋友圈出现越来越多了,毕竟疫情影响了绝大数人的收入。
比较可惜的是,大多数打着“全民财商”幌子的理财课程背后,都是兜售投资产品。
最后一个分享,是情侣日常,或者说情侣日志,常见于抖音。
奇怪的是,“你们越虐我,我越喜欢被虐”。大概这就是柠檬的真实写照了。毕竟酸到深处自然甜嘛。
很多东西,离开了它的时代以后,大家往往难以找到同感,比如战争;但是爱情不一样。爱情是一个旷古的主题。不知道是爱情这个情感超越了改变的范畴,还是大家假装相信真爱至上。我想应该是后者。
关于爱情这个东西,围绕着它可以做的东西就不少。记录恋爱时间的app,情侣私密空间的app,比较另类的,租赁爱人啊等等。当然还有一些大宗类的服务,比如相亲网站、相亲节目,以及情感咨询。我前几天就在微博看到一个情感咨询类的博主,转发评论是真不少。当然比较新潮的还有婚前婚后服务的,我就不一一枚举了。
毕竟没有恋人在步入婚姻的坟墓前,就已经为他们的爱情写好了墓志铭。
那么情侣日常分享相当于是什么样的缺口呢?或许从市场来分,但是如果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反而好理解了一些:
似乎说了这么多,主题渐渐变成:当代年轻人的缺口,或者说出路那么多,你(wǒ)为什么还没成功?
如果你真这么想了,大概率,或许被我前面看起来简单的图标误导了。那么误导在哪呢?
1)在需求缺口遍地开花的情况下,你甭管会什么,往这个缺口里面一条,瞎猫总会碰上死耗子(当然,我这里的说法过于绝对了。这也是上一代人容易比我们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2)互联网时代来临前,算力低,信息在人人面前是平等的;而互联网时代来临前,算力指数增长。微软的CEO塞提亚说:“尽管计算机产业变革迅速,但我们现在仍处于数字革命的起步阶段”。在他的书《刷新》中写道,他认为,微软还只站在了技术这个长梯的第一阶。而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18年,又一年过去了。数字产业的算力发展或许也超出了塞提亚的想象。
我们或许惶恐AI时代的到来,但我们必须得面对。
现在,信息已经不平等了。没有资源的年轻人,等接触到信息的时候已经是媒体在开始推广了,请问,需求缺口已经被谁占据了?
信息优先权的巨头。
3)创造新缺口(把蛋糕做大)的难度,比弥补缺口更大。这篇文章是结果导向论,意思是什么呢?意思是通过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再去求解他们成功或失败的因素。你看的时候会觉得轻松,“原来如此”;可当一个产品即将面世时,她和一个母亲在看到自己出生的小孩的心态是一样的:未知>兴奋。
当我用图表去解读分析的时候,是因为已经有结果呈在面前了,结合脑海中的知识,自然容易找到线索,溯果求因;可如果没有结果,而因又是未知数,那有多难,大家可想而知。
所以我经常说,不要总觉得甲方是傻子,事实上,甲方往往聪明多了。
能够站在弥补缺口一端的人是幸运的,而创造新缺口的人是英雄。
4)不是所有需求,都是真需求。我们时常会有一个错觉:我是不是打开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缺口(我也经常这样)。但事实是,通常很多需求都是伪需求。新缺口在打开前,就已经被无情地关上了。泡面小食堂的大面积倒闭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泡面小食堂红极一时,源于《深夜食堂》——这部治愈人心灵的日剧。于是有的人认为“快拼时代的中国年轻人需要治愈” —— 这是一个需求。
这当然也是一个缺口。只是“模仿《深夜食堂》为食客提供泡面”是一个伪需求罢了。
四
当然,既然开头都谈到《动森》了,那我就用《动森》作为结尾吧。
《动森》的缺口是什么?大家不妨想思考3分钟。
1946年,二战结束,无数美国青年经历了战争带来的精神折磨,选择了归乡。战时压力在性爱中被释放,于是美国迎来了“婴儿潮”;
2020年,新冠爆发,全球青年经历疫情下的封闭管理,选择了虚拟世界。疫情中的压力在一个个寂寞的灵魂相遇中缓释,于是全球迎来了“动森潮”。
让寂寞的灵魂,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也能热情相拥,大概,这就是《动森》成功的原因吧。
以这种诗意作为结尾,真令我宽慰呢。
五
写在最后,关于当代年轻人的出路,以下是我觉得可以探讨的点;如果能够起到一些启发,那么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启示便有意义了。
1)对于未来。我们的出路并不是被封死的。只是难很多。需要我们的思维、格局、知识量、学习速度也要跟上算力的发展。毕竟我们是要面临AI(人工智能)与LOT(物联网)的一代(当然,甚至可能还要面对量子计算)。虽然缺口的大宗已经被大厂占据了,虽然后来居上很难;但我们可以用未来的眼光去看未来缺口的利基市场。比如,AI时代下老人的教育问题等等。
2)对于当下。尽管在现有缺口下寻找新的衍生缺口,做大蛋糕很难。但我始终爱陆九渊的诗歌:昂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这世界上总有人找到缺口,也有人打退堂鼓。
“去找吧!我把所有财宝都放在那里。”大致因为永远怀抱这样心情的人,才会浴火重生吧。
3)有理想的人是很痛苦的。
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对理想的选择,都是社会脑对外界信息反馈得到的结果。理想是火,现实是水。有理想的人,需要不断和现实去碰撞,有的人比你强,你得赶超;理想与你还有多远,你得计算。
没有理想会活的轻松一点。
每个人自己的选择而已。只是有理想人势必要做好痛苦的准备。
4)读书永远是缺口。
这不是在说市场,不是在说需求,而是对每个人的箴言。知识量巨大真的是一个人莫大的助力。虽然读书社群势微,但我相信肯定会有人才找到衍生的缺口。再番读书热。
5)回归现实。
《动森》很好,很治愈,很吸引人。但毕竟是数字世界。写到这里,我默默地合上电脑,看一个UP主演示《动森》的视频。
艾玛,真香。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