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IPO:AI独角兽的求生时代
“公司放假1周,再延长2周,接着再延3周,之后不用来了,公司倒闭了。”疫情期间网友们戏谑的段子正在变成现实,为魔幻的2020年再增添一笔浓墨重彩。
疫情下,影视、旅游、餐饮等行业,出现大批的倒闭潮,连被视为一片繁荣的AI产业也难逃过这一劫,曾被誉为全球最有前途的AI公司Wave Computing将员工遣散,申请了破产保护。
在国内,“AI四小龙”中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IPO消息频频传出,却没有擦出火花。而作为AI芯片独角兽的寒武纪接受上交所问询27天后,在5月7号发布了首轮的审核问询函以及相关问题的回复。
然而寒武纪已经持续亏损三年,在接受“灵魂20问”之后能否上岸依然成谜。
AI市场欣欣向荣下的辛酸
“AI没让人类失业,搞AI的先失业了。”这一句调侃,说尽了目前欣欣向荣之下AI产业的辛酸。
2019年各大主打AI的科技公司裁员消息不断,2020年在疫情黑天鹅的冲击之下,AI产业出现的裂缝扩大加剧。
3月20日自动驾驶卡车创业公司Starsky Robotics资金链断裂,停止运营;近日曾经被认为会对英特尔、英伟达产生冲击的AI芯片公司Wave Computing也宣布遣散员工,在中国区所剩员工无几,步入申请破产保护环节。
一众上市的AI企业不过好,而另一边许多排队IPO急于寻求输血的AI公司也同样坎坷。
“AI四小龙”中的旷视科技在2019年8月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之后,上市消息逐渐销声。2020年2月25日,资料显示旷视科技IPO的进程状态为“失效”。
商汤科技在2018年9月份获得C+轮融资以后,截止目前没有新的融资消息。商汤科技在被媒体披露推迟上市计划之后,表示没有上市的具体时间以及地点。
云从科技在股份制改革之后,传出2020年年底有望国内科创板上市;融资近7年的依图科技回应没有明确的计划在科创板上市。
除了“AI四小龙”之外,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也正在寻求上市的机会,在上市前寒武纪估值达到220亿元。这些明星AI概念公司们尽管都获得了惊人的估值,但是仍然不能避免连年亏损的问题。
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2017年-2019年间实现营收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4105万元、-11.79亿元。三年之内寒武纪累计亏损约为16亿元,亏损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
在《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可以得知,2018年国内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了415.5亿元,预计在2020年将会达到990亿元。在庞大市场下,这些AI公司们仍然有着无限的希望。
但是《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白皮书》里的数据也显示出AI行业热潮正在逐渐冷却。2019年前三季度AI行业总体融资规模为577亿元,而2018年则为1189亿元。再加上疫情的影响,IT桔子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风险投资额和上年同期相比缩水三分之一。
热闹的AI产业下面掩藏着稍有差池就会堕入悬崖的危险,而在AI芯片前辈Wave Computing光芒陨灭时刻,野心勃勃的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才正要迈出重要的一步。只是,成立仅有四年的寒武纪,却也没有办法摆脱越挖越大的研发大坑。
内忧:研发成本高企
在回答上交所的“灵魂20问”中,寒武纪回复一条,“除募集资金外,寒武纪未来3年内仍需30-36亿元资金用于新款芯片研发。”
根据寒武纪的招股书透露信息,其此次拟募集的资金为28亿元,当中19亿元将会用于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推理芯片、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以及系统项目的研发,9亿元作为补充的流动资金。
也就是说寒武纪前后还需要58-64亿元资金,而其还透露未来3年内,还会进行5-6款芯片的研发。
而在此之前,寒武纪已经在研发上面进行了巨额的投入。根据招股书数据,2017年-2019年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2986万元、2.4亿元、5.4亿元。截止至2019年末,寒武纪的技术人员达到660人,在员工中占比为79.25%。
由于芯片设计难度的复杂性,一款AI芯片产品的研发周期往往长达18-24个月,需要高达数百位的技术人员。芯片研发的投入周期长,一旦中间出现问题将会是不可逆的,只能重头再来。
除了AI芯片的研发难度之外,难落地商业场景也是寒武纪不得不面临的拷问。相比国外的英特尔、英伟达以及国内的华为海思等芯片巨头,作为后来者的寒武纪并没有较大的优势。
Compass Intelligence公司发布的2019年全球AI芯片公司排行榜中,华为海思排12位,寒武纪排名第22。
研发高昂成本的支出,再加上巨头的强势,寒武纪在AI芯片这一领域中可以说是面临着艰难险阻。能否在激烈的市场里取得一席之地,又是对寒武纪重重考验。
外患:客户成对手,拓客艰难
寒武纪的崛起可以说是离不开公司A。
根据寒武纪招股书中的数据,2017年-2018年间,公司A对其营收分别贡献了771.27万元、1.14亿元,占比分别为98.34%、97.63%。而到了2019年,公司A对其所带来的贡献仅有6365.8万元,占比下滑至14.34%。
寒武纪在5月7号的回复称,由于向公司A逐步交付了终端智能处理器IP,所以2019年的固定费用模式的IP许可销售收入有所减少。而且因为公司A后续选择自主研发的技术以及相关产品,将会对寒武纪IP产品的采购有所下降,2020年预计寒武纪业绩会出现下滑。
通过相关的媒体报道以及资料显示,不难推测出公司A很可能就是华为。
2017年华为在MATE10上搭载了自主研发的麒麟970芯片,该芯片首次采用了NPU(神经网络处理器)。而这款NPU的设计团队来自于寒武纪,可以说寒武纪就此横出江湖。
而华为后续推出的麒麟990芯片采用的NPU,是其自主研发的达芬奇构架。由此华为和寒武纪的蜜月期结束,在寒武纪的招股书中,风险因素章节里就提到了,国内其他芯片设计企业的入场,会使其市场受到进一步挤压,这当中就包括了华为海思。
华为可以说是给了寒武纪成长的机会,但是接下来国内手机厂商如果都自研芯片,那么寒武纪的产品则缺乏一定商业应用场景。
第一大客户变成强有力的对手,寒武纪的处境可想而知。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寒武纪接近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于相对稳定的G端市场,且寒武纪在2017年-2019年间,分别获得政府补助823万元、6914万元、3386万元。
再有,其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间寒武纪前五大客户贡献的销售金额,占其营收的100%、99.95%、95.44%。也就是说,寒武纪的市场拓展能力依然有所不足。
综上所述,寒武纪真正的营业能力依然有待考究,仅仅是技术上的跟进,无法完全支撑起寒武纪想要进入市场厮杀的野心。况且技术研发也是一头亟待喂饱的饕餮,目前盈利能力不足的寒武纪尽管手握着数亿现金,但是“只出不进”的情况下,能否在AI芯片这个领域变得更加强大,前景如何尚不可知。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