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稻盛和夫看逆境突围:没有绝望的形势,只有绝望的人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任何事物发展都是非延续性的,事物的进步具有断层性。
2018年开始,中国经济的红利期见底,加之疫情的发展,让众多企业的2020年一季度雪上加霜,目前,处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在转型期当中,旧的东西在坍塌,在失灵,而新的东西又尚未建立。那么,在方法论和能力没有长出来之前,我们应该怎么做?首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
他山之石,或可攻玉。让我们先来看看号称“日本企业经营之父”的稻盛和夫老爷子,他在面对这样的难题时,是如何攻克的?
一、
从年亏损144亿元到年盈利150亿元
稻盛和夫重建日航的三板斧
作为一名不懂航空运输的门外汉,作为一个步入古稀之年的78岁老头子,稻盛和夫仅仅只花了14个月就帮助日航实现扭亏,32个月重新上市,实乃堪称“商业奇迹”。
从年亏损144亿元到年盈利150亿元,稻盛和夫是如何成功盘活这家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在转型重建过程中,他又是做了哪些关键动作呢?
1、于危难之中成为救世主,于变革之时成为主心骨
毫无疑问,在推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首当其冲,就是需要一个英雄领袖,一个强有力的变革领导者来掌控全局。而在这场拯救日航行动中,稻盛和夫扮演的就是全体日航人的英雄领袖。他主要做了两个动作:
一是永远主动做第一条鱼,永远做旋涡的中心。在变化面前,不管别人动不动,稻盛和夫自己永远是率先垂范,做主动的第一条鱼。如此一来,个人带头主动行动,渐进地也带动了别人与你一起同频共振。
二是永怀利他之心。为什么要利他?所谓利他之心,是指我们要有超越个体之私心,一致向外。因为被别人需要,我们的求存才有可能。稻盛和夫强调“利他这一德行是击破困难、召唤成功的强大原动力”。换句话说,只有帮助他人,才能成就自我。
2、把人放在第一位,上下同欲方能力出一孔
在面对采访时,稻盛和夫谈到:“并不是靠什么经营技巧,日航得以重建的关键,就在于三万两千名员工的意识和观念发生了转变。”面对八个工会勾心斗角、不同部门老死不相往来、32600员工精神萎靡人心涣散的组织现状,稻盛和夫是如何改变32600员工的观念?
一是走访走访再走访,谈话谈话再谈话,学习学习再学习。
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走访、谈话与学习,亲自走遍所有日航一线机场、设施、日航所有国内外公司,直接约谈部长以上高管107人,每人最少一小时一对一谈话,同时发动高层、中层甚至全体员工进行超高密度的学习。
把真心话、问题摊到台面上来讲,才能实现真正的沟通,这也是推动上下同欲的第一步。
二是日航哲学大作战,形成真正的集体使命共识。
2011年4月,稻盛和夫开始组织日航哲学研讨。全体员工每年4次教育培训,一日两次,甚至董事也亲自参与,和普通员工分配一组。讲些什么呢?就坐在一起讨论:我是谁?我们是谁?想去向何方?为此应该如何努力与改变?本质上是为了在持续研讨中,找到每个人的使命,同时形成使命共识。
在长期的研讨过程中,员工们的心中都萌生了使命感:“既然是我们自己的公司,无论如何必须由我们自己的双手来重建”。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和员工不再是雇佣关系,而是命运共同体。因为“每个人都是日航”。
3、坚持透明经营原则,正大光明地追求利润
日航在稻盛和夫接手前,人人都是“大花洒”,只管花光预算,不考虑回报,四处开设完全不挣钱的国际、国内航线。
全员成本意识如此淡漠,无怪乎日航最终难逃破产清算。基于此,稻盛和夫确立了透明经营原则,将日航带上健康发展的正轨。
一是让全员掌握经营真实动态,把员工的意识水准从“员工水平”提升到“经营者水平”。
为什么员工没有成本意识?因为他觉得企业好坏与他没有关系,只是个打工仔而已。稻盛和夫的做法是将公司的经营实况毫无隐瞒地告知全体员工。取得成就立马告诉大家“托各位员工努力的福”,遇到挫折坦诚直言“需要大家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努力”。透明产生信任,将员工放在经营伙伴的位置上,才能激发员工自主性。
二是提高成本意识,提高核算意识。很多企业家会问,为什么我的成本那么高?没有价格竞争优势?如果你只看到供应链端,只看到原材料端,你再怎么砍成本可能都砍不下来。为什么?因为成本是一个系统问题,它是一个“大成本”的概念,我们最重要的是看到成本结构问题。从采购、到研发、生产、销售、渠道、推广、服务等等整个的链条都应该考虑进去。
那么,稻盛和夫是怎么做到低成本的呢?一切成本透明化,全员都有盈亏意识。于是机长自己携带水杯,不用一次性纸杯/塑料杯,机械师自己动手修理设备,打印纸换为0.15日元一张的最便宜的纸张。
同时稻盛和夫导入经营会计体系,用数字来看企业经营,用数字来提高核算意识,从而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
给当前老板们的启示:
没有绝望的形势,只有绝望的人
重新拆解稻盛和夫重建日航案例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在具体的做事层面,这个案例能够给到我们一些非常珍贵的启示。
但同时,转型最大的挑战是惯性思维和过往经验,而对手就是自己,我们必须要在认知层面进行改变。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未来企业如何在逆境中破局突围。
1、以舍为得,本质是回到基本盘,练好基本功
商场如战场,我们的厮杀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消灭敌人,一个是保存自己。当我方处于优势地位时,无疑是要快速攻城略地,抢占地盘。但当我方位于劣势地位时,一个要做的就是保存自我实力,努力“活下去”。 要牢记我党的光荣传统,逆境之时,不要在乎那些坛坛罐罐,打烂了,大不了我们再建。
只有活下去,才有触底反弹的可能。一如万科在逆境下,强调收敛和聚焦战略,大刀阔斧进行人事改革,宣布去地产化,连公司名都将“地产”去掉。
这也告诉我们,懂得撤退也是一种艺术,更不失为一种睿智。退避三舍并不是落荒而逃,而是为了更好地调整位置,重新取得有利的生存机会。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尤其是疫情之下,我们还是要退回到基本盘、基本功来看,只有保好基本盘,练好基本功才能在逆境下更好地活下去。
2、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学会踏上时代的步伐
活下来之后,如何活得更好?老板们必须要掌握的一个技能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什么是势?《孙子兵法·势篇》提到:“激水之疾 ,至于漂石者,势也。”湍急的水流,飞快奔流,以至于能将巨石冲走,这就是势的力量。所谓“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没有人能够跟大势相对抗,所有高明的战略、战术,无一不是顺势而为。
如何顺势而为?势是不同趋势的组合,逆境之中我们要学会找到有利的态势,找到局部的优势,才能逆势而上,破局突围。
回过头来,我们来看我党长征之后为何能够进一步获取民众支持?究其本质而言,就是顺势而为。随着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国内抗日呼声日益高涨,国家矛盾由阶级矛盾上升为民族矛盾,中共敏锐地意识到“土地革命战争”大势已去,“抗日战争”才是天下大势。因此,长征之后,中共迅速打出“北上抗日”口号,重新为组织找回了新的生存理由。 顺势而为,而非逆势而动。
因此,对于老板们而言,最关键的就是把握大势的能力,要能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才能踏上时代的步伐。
3、关键时刻,用兵一定要狠,用100%的力量干5%的事情
找到“大势”之后,应该怎么做?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核心关键是找到一战而定的关键点、决胜点,用100%的力量干5%的事情,用压倒性投入击穿它。
现代商战,压倒性投入是底层逻辑。
华为任正非总结为:在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成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数倍的强度配置资源,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重点突破。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华为在研发团队上,人数是小米的60倍;2018年年度研发费用更是高达1015亿元,而小米仅为58亿元。华为通过压倒性的人力、财力及时间,构建起强大的战略护城河。
事实上,我党领导人也十分看重压倒性投入原则,他提到:“在有强大敌军存在的条件下,无论自己有多少军队,在一个时间内,主要的使用方向只应有一个,不应有两个。” 这就告诉我们,关键时刻,用兵一定要狠,只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把战术性的机会变成战略性的突围。
4、构建逆境突围的领导力:坚定信念、鼓舞士气、同甘共苦、价值驱动
对于各位老板而言,在逆境中的领导力才能修炼也是十分重要。如何构建呢?
一是坚定信念。我党领导人曾说“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没有绝望的形势,只有绝望的人。
二是鼓舞士气。人生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逆境之中,燃气人们心中对于奋斗拼搏,对于胜利的渴望是斗争的基础。
三是同甘共苦。所谓同生死,共患难,并不仅仅是组织对于员工,上级对于下级的要求,而更重要的是组织对于个人的、上级对于下级的生死与共。
四是价值驱动。真正的团队凝聚力源自于组织的价值追求。当组织和员工不再是雇佣关系,而是命运共同体,那么,共同的价值追求所带来的凝聚力将超越以往任何时候。
三、
最后的几句
最后,我想对那些正处在为转型日夜焦虑、深感难以为继的老板说:艰难是永远止境,因此生长也永无止境。
在不确定性时代,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我们自己。对于各位处在转型期的企业家而言,我们要秉持“四千精神”:历经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彻底地更新自我,生长进化,才会在2020年涅槃重生!
丘吉尔在《至暗时刻》里说:“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并非末日,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是的,岁月不饶人,但作为一个人生斗士,我们亦未曾饶过岁月!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