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是改变命运的策略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260篇原创
1
之所以今天说到这个话题,是我4月份的时候,接受了《vogue me》的采访,刚好当时的命题是储蓄观与金钱观。
里面采访了酒吧老板、音乐人、艺术家、导演、博主等行业的年轻人,大家的消费观和储蓄观,是完全不同的。
这很正常,因为大家屁股不一样。
能有相同的观点才是见鬼了。
其实之前也写过类似的,不过关于消费和攒钱,我觉得可以说一百年。
毕竟商业社会的本质就是如何通过花言巧语把消费者的钱变成自己的。
怎么守住自己的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不买立减百分百,其实是一个真理。
我自己一直是一个比较俗气的人,写公众号,做视频,都是没什么大理想,就是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人看,以及能够恰到饭。
实际上在我看来,能够接到广告,才证明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毕竟这年头谈钱伤感情,一个赚不到钱的内容人,是没有办法说自己有价值的。
正是这种诡异的态度,才让我成为了品牌老鸨,甲方克星,预算黑洞,广告马桶搋。
但与此同时,我又是特别反对消费主义的,是不是看起来很矛盾?
一边不停接广告,一边反对消费主义,既当又立?
不,不矛盾。
我反而觉得这才是真实。
我喜欢赚钱,喜欢恰饭,这是真实。
我喜欢攒钱,也是真实。
我喜欢劝年轻人攒钱,这同样也是真实。
前2者是基于我个人喜好,后者是基于他人,对象不同,结论必然不同。
虽然攒钱很土,但我一直坚定的认为,攒钱才是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方法,甚至没有之一。
比什么沙雕成功学,什么增长见识,什么提升自我,都管用。
或许你会说,自己工资也不高,每月消费不低,攒不下什么钱,攒个几年,十几年,也不过几万十几万,多的几十万,在这个年代,能干嘛?
这就说明,你对于攒钱这件事情的认知还是太初级了。
攒钱,不仅仅是简单的把钱省下这件事儿,攒钱是一个策略体系。
这个体系分为心态,思维,和行为操作,三部分,最终形成正向循环。
当你把攒钱作为一个目的来执行的时候。
首先是你的心态会不一样。
哪怕只是很小的钱,哪怕一天只有几十块,哪怕只是随手放在支付宝或者微信余额里,你都会感受到一种小小的满足感。
因为你知道,这是余粮,这是在关键时刻你可以随时动用的资源。
而且每一天,这笔钱都会多上一点点,并且立刻可以体现在余额中,你会本能性地囤积更多钱用于生钱,囤积和收集癖是人类的本能,这种小小的满足感,会敦促你继续攒钱。
这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哪怕钱不多。
消费主义的典型操作就是击中了消费者的不安全感和空虚感,让你依靠消费来获得短期满足,所以才能触发非理智买单。
而攒钱带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会让你抵御这个诱惑。
心态之后,是思维。
当你开始攒钱的时候,你的思维就会变化。
过去的追求消费的快感,会进一步变为囤积的快感,一切暂时不需要的高消费行为,都会在你脑海里被转换为生鸡蛋的母鸡,你甚至会牺牲自己的一点日常消费来往余额里屯钱,只为看到每天的余额增加速度能快一些。
商家打折很诱人,但是钱可以攒下来。
旅游安利很心动,但是钱可以攒下来。
专车直达很舒服,但是地铁等达到一样的目的,钱可以攒下来。
面对各种消费决策的时候,你都会告诉自己,如果这笔钱不花,攒下来,那么你的小金库又丰满了,生蛋的母鸡又肥硕了。
这样,才是不花的真谛。
很多人攒钱能够坚持,靠的就是攒钱带来的快感,这个快感并不比消费低。
人类会本能性的追逐快感,当你有了快感之后,就有了动力,行为自然也就跟着变了。
不需要特别多的刻意训练,也不需要给自己加压,试着执行一下,你就知道了。
攒钱最重要的不是金额,而是攒钱这个行为。
这个行为会给你一系列的改变。
人的一生很长很长,改变命运绝非当下,这是要20年,30年的事情。
很多年轻人一提到房车就很绝望,但问题是,这种高价格的基础设施,本就不是让你一口吃下的。
耗费很多年,再结合另一半的很多年,一起攒下首付,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罕见,毕竟大城市唯一的缺点就是房价贵,其他都是优点。
很多人想要立刻就要,得不到就开始绝望,这不是世界有问题,这是脑子有问题。
社交媒体的发展,让很多人看到了新奇的世界,看到了明星的生活,看到了有钱人的潇洒,你以为你和他们是平等的,甚至你还可以给他们点赞。
但其实不是。
大家从来都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对于大多数没有开挂的人而言,攒钱,就是最好的方法。
很多人生导师会告诉你攒钱属于扣扣索索,不够大气,钱不是攒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听起来特别有道理,而且好听。
但是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朋友。
他们讲的一切东西,归根究底还是让你把钱给他们,他们来教你道理。
任何一个人生导师讲的成功宣言,都是有概率问题的,你学了之后,如何量化ROI呢?
其实是没法量化的,这里面唯一确定的是,他们是一定能赚到钱的。
所以要警惕给你洗脑,让你掏钱的人。
还有人说沉迷攒钱会丧失很多人生的机会。
这同样很荒谬,因为机会是看成功率的,做生意也好,股海搏命也好,投机也好,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人都是韭菜和炮灰。
劝多数人去博小概率事件,是要遭雷劈的。
人生最后的成功,不一定是谁更辉煌,可能只是谁更能稳到后面。
攒钱这东西不酷,但这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最现实的道路了。
当然,我说的的都是针对默默打工的年轻人,家里有钱的人请忽略,对你而言快乐最重要。
如果你觉得这套理论有问题,也很正常。
人就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决策,并承担后果,就好了。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