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昭良:做到这4步,你也能“炼”成领域专家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会并应用知识炼金术,从各个渠道获取能为我所用的信息,将其转化为知识,提升个人的能力,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
从知识萃取与运营的专业角度看,个人层面也是有策略和方法的。如果你还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是因为你还没有掌握并熟练应用知识炼金术。
那么,如何成为知识炼金专家呢?
作者:邱昭良、王谋
来源: 华章管理
(ID:hzbook_gl)
在当今时代,面临信息爆炸、大数据、十倍速变化、颠覆性创新,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
终身学习者要具备持续学习的“内驱力”,永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并锐意创新、管理自己的学习。
组织应该大力培养和扶持这些终身学习者,他们是学习型组织的中流砥柱,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基于我个人的学习经历和思考、心得,我认为,从“非学习者”成长为“终身学习者”可能需要经历“石、沙、土、林”四个阶段,实现三次跃升,并要时刻防范“退化”的风险。
这四个阶段(或状态)用四种事物“石”“沙”“土”“林”隐喻。各个阶段的特征如表所示。
学习不同阶段对应的隐喻及特征
如表所述,在从“非学习者”到“终身学习者”的演进过程中,有三次阶段性跃升;每一次跃升都是一次学习力的提升,需要具备相应的关键能力。
跃升1:碎“石”为“沙”
从本质上讲,任何学习都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需要打开心扉。
如果没有打开心门,心智模式是僵化、封闭的,虽然也会接收到外界的一些新信息或新观点,但就像石头被淋上雨水,只是湿了表皮,没有办法渗透到内心、被接纳,再过一段时间,雨水会被蒸发掉,只留下一点痕迹。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学习也与此相似,去参加了一次培训或者了解到一些新的做法、经验,当时感觉很好,有所触动或启发,但是由于没有学习的动力,未对这些新信息深入探究,致使这些新信息没有进入到学习者的知识体系里,回到工作岗位以后自然也难以应用,时间一久,大部分消息就消失了。
这是个人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一种“非学习者”的状态。
要想打破这种状态,踏上终身学习之旅,必须打开心门,就像一块石头破碎为沙,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智模式,放下一些成见,去接纳新的事物、信息和观点。这是一道“分水岭”,是一种质的转变。
因此,打开心扉,碎石为沙,是成为终身学习者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
跃升2:聚焦并积累知识基础(固“沙”造“土”)
从原理上看,成人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有了学习动力之后,个人就会产生学习需求,并据此从各种途径和渠道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之后将这些信息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连接,对其进行解读,赋予意义,使你的知识体系得到增值、扩展,可以改变自己的行动或行动规则。
通过观察行动的结果,验证自己是否真的学习到了新东西,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美国学者考夫曼将其划分为“观察(observe)、解读(assess)、决策(design)、实施(implement)”四个过程,并以这四个阶段的英文首字母来命名,将其称为“OADI”循环(如图所示)。
学习的OADI循环
由OADI模式可知,个人学习本质上就是知识体系构建、更新、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基础也会动态地变化。
事实上,有研究指出,新手和专家在学习方面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背景知识的差异,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对于“外行”或“新手”“初学者”来说,没有那么多知识积累,如同流沙,虽然有了一些碎片化的积累,但还没有固化或形成一个体系化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就没办法深入观察、了解特定情境的含义,也可能出现摇摆或困惑,今天听到这个专家讲这个东西觉得不错,明天又去听另外一个人讲另一个东西,好像也有道理,就像沙子一样,被吹来吹去,摇摆不定。
相反,对于“内行”或“专家”来说,因为已经具备了广泛而深厚的知识基础,如果他仍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处于学习状态,就能看到其中的异同,不仅能有效应对,而且可以从中学到新知。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人的知识基础越深厚,学习能力就越强。
当然,没有人“生而知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从“新手”起步的,一个人从“新手”成长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建构起知识基础是支撑这一跃升的关键。
如果没有知识基础,即便是有热情,持续地获取一些信息,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积累,这对个人的发展是不利的。
那么,应该如何构建起适合自己的知识基础呢?
按照“沙”和“土”的隐喻,我认为要搭建知识体系,首先需要“固沙”,其次要选择一小块沙地,播下“种子”或移植“幼苗”,之后悉心培育,使其逐渐结成有一定营养成分、不散也不板结的块状物,即“土”。
“有一定营养成分”指的是相关成分配比适当,能支撑作物的成长;“不散”指的是有一定的结构和关联;“不板结”指的是不封闭,可以吸收、接纳新的元素。
这样就能逐渐把沙凝结成块,然后伴随着幼苗的壮大,慢慢扩大土壤,种下更多的“种子”,一块块地,不断延展、加宽、变厚。
这样,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逐渐扩展,假以时日,就会形成丰厚肥沃的土壤。
用在个人学习方面,也就是说,“固沙培土”的关键点在于:
一是明确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
二是弄清楚该领域知识的总体结构,即由哪些部分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就像把沙漠区隔出一个一个格;
三是保持关注,从小处入手,经过系统的学习,建立起局部的知识积累;
四是围绕这一点,付出努力,汇集更多的信息,增加练习的机会,增长见识,形成自己的专业能力、核心专长;
五是由此延展到相关的领域。
跃升3:学以致用并持续更新(积“土”成“林”)
一旦形成了“土”,“种子”开始发芽、生长,就会启动一个良性成长的循环—土壤质量越好,植物成长得越快,根越扎越深,从而形成更多的土壤,改善墒情和土壤质量。甚至长出来的植物,也会逐渐壮大并扩展开来。就这样,慢慢扩大,最终形成茂密的森林。
在这个隐喻中,“植物”是对知识的应用,也是创造和产出。在我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是维系终身学习状态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提高人们的行动效能;
另一方面,应用也是最好的促进学习的方式。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纠正偏差的最终标准。
因此,在我看来,进入到“森林”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的终身学习境界,也是专家的必然状态。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森林有足够的土壤,可以广泛而高效地吸收各方面的养分(雨水、阳光、空气和其他有机物),使其自身愈发壮大。
其次,森林是一个搭配合理、自我繁衍的生态体系,可以相互促进、自然地演进。比如,这里面有高大的乔木(是你的核心知识领域或成就),也有一些小树苗、小草或灌木(是与你的核心知识领域相关的支撑领域),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生机盎然,在那里生长着,孕育着新的潜能。
也许有的树木枯萎了,但是另外一个地方又长出来一棵新的乔木。
它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是一个学以致用、自我增强的过程:通过“学”,不断吸收雨水和养分,滋养这个生态,促进植物生长;与此同时,“用”也能进一步滋养、改良土壤,促进“学”,并改善、维系整个生态的运作。它不会自我封闭,不会抗拒、排挤,形成了一种持续学习、更新、成长的习惯,可以适应各种挑战,轻松而和谐,生生不息。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为终身学习者,就要进入到知识森林这样一种状态—既有自己核心的专长领域,又有足够宽广的知识面和延展性,还有一个学然后用且不断持续的循环体系。
时刻防范“退化”的风险
虽然我们通过努力,可以从“沙”到“土”,由“土”成“林”,但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时刻都面临“退化”的风险。
举例来说,正如“一阴一阳之谓道”,知识基础的构建对于学习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知识基础越深厚,学习能力越强;另外一方面,知识基础越深厚,人们也就越容易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或自以为是,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从而导致心智模式趋于僵化或封闭,就像“沙”或“土”又开始板结,形成了一层硬壳,退回到了“石头”的状态,削弱了学习力。
同样,森林也有可能遭遇虫灾或山火,甚至因为自身构成的失衡而导致退化、水土流失。就像现在,许多行业会因为颠覆性技术的出现而惨遭淘汰,原有的技能与知识都将变得一文不值。
开放或封闭是一道“分水岭”:保持前者,能让你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陷入后者,你就会退化到“非学习者”状态,止步不前。
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专家,必须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时时刻刻防范“退化”的风险,这是实践终身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