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 25 年前聊「创作」的访谈,每个广告人都应该看看
晚上听到这个消息后,之前大家猜是阿多尼斯,我对诺贝尔奖很多年不兴奋了,但今天鲍勃·迪伦得奖了,这个消息让我非常出乎意料,我觉得这可能是生活最美好的一刻, 有一些意外的选择突然出现了,对于这样一个人物的获奖,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许知远
来源:单向街书店(微信号:onewaystreet2013)
原标题:鲍勃·迪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昨天晚上(10 月 13 日),许知远在他的直播“徐知远:一个道德者的世界”中,本想谈加缪,但是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让他听起了他的《劳动者的布鲁斯》,谈起了这次让自己兴奋的诺奖。
“自从60年代鲍勃-迪伦成名以来,很少有一个歌手的影响力像他这么长,持久,而且稳定。就创造力而言,伍迪·艾伦比较相似,其实伍迪·艾伦的每一部电影都很相似,而鲍勃·迪伦的每首歌都很相似,他们却在持续不断的做出某种改进与记录。”徐知远进一步赞叹了迪伦的创造力。
鲍勃·迪伦 1941 年 5 月 24 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是一位美国唱作人、艺术家和作家。
他的大多数著名作品都来自 1960 年代的反抗民谣,也被广泛认为是当时美国新兴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人,尽管他否认了这一点。
他在今天,收获了如此多的荣誉,最重要的是,他依然能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我们依然用他的歌曲、诗歌陪伴自己,尤其是这次获奖,相信很多人更进一步的想要复制他的成功,而他自己也曾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他的成功可以复制。
以下内容来自 1991 年 Bob Dylan 与 Paul Zollo 的访谈。
访谈英文全文:http://americansongwriter.com/2012/01/bob-dylan-the-paul-zollo-interview-3
1. “对于我来说,创作时所处的环境十分重要。环境必须要能刺激人去创造,一种类似于冥想、反思的气氛就很好……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人需要一个平和的环境来活跃思维,作为灵感的土壤。”
2. “首先,你的脑海里必须要有两种思维:好与坏,在同一个空间存在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习惯,好与坏并不是完全平衡,但这些总会出现。不管你想成为写歌的人,还是其他任何什么,你都得有能力来应对它们,去除掉无用的思维,理清你的思路,赋予这些本无意义的东西以涵义。”
3. “然后,从现有思维中,你需要一个跳出来的通道。你要找到一个视角,让你既能看得清楚现状,又不会影响自身。这个视角能为你带来一些新东西,而不只是一味地获取。就像我们现在的生活一样,人们总是想获得更多的东西,而从来不问这个东西对我有什么意义。这是一种时代的症状,而我们仍深陷其中。”
4. “最好不要去控制自己的意识,让潜意识慢慢地浮现出来,一旦你察觉到自己在尝试掌控什么,就告诉自己要放松……”
5. “单论写歌,这是任何一个笨拙的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如果有的人有一颗纯净的心,他真的有些话想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对于我来说,我最喜欢的歌其实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来的。那些歌都写得非常快,如果我真的有话想说,差不多就是从在脑子里出现到落到纸上的时间。”
6. “你要能让所有东西融为己用,并铸上自己的风格……但拥有这样的能力,要靠多年的积累,需要持续不断的牺牲。”
7. “未来是否会接受你的东西,这根本不是现在的人们需要考虑的事情。长久来看,人们总是难以接受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东西。”
via 1991 年 Bob Dylan 与 Paul Zollo 的访谈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