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才不只是输在了版权上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07-01



在线音乐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各大互联网企业竞争的一个焦点,早在PC时代国内的酷狗音乐、千千静听、QQ音乐等平台就围绕着这块蛋糕进行了相当残酷的竞争与厮杀。
而在经历了一整个PC时代的混战之后,网易旗下的网易云音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横空出世,随后竟以相当惊人的速度迅速崛起,且还在用户口碑等方面把上述的那几位老前辈甩出了老远,大有要一统国内在线音乐市场的势头。
不过有趣的是,从前几年开始曾经备受好评的网易云音乐突然开始走起了下坡路,无论是从用户口碑还是从市场占有率等层面来看,都能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网易云不单单崛起时速度飞快,当它衰落时速度照样一点也不慢。
要是说的文绉绉一点,那就是应了那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老话。

关于网易云音乐这几年为何突然开始走向日暮西山的原因,坊间的讨论一直都非常多,可惜说来说去大都只是一些翻来覆去的口水话。
通篇总结下来基本上就是一句——因为网易云输掉了与腾讯的音乐版权之争,进而导致了自己如今的这个局面。
对于这种论断,我们倒也不能说他完全是错的,毕竟版权竞争失利导致大量经典热门歌曲被强制下架,确实极大地加速了网易云音乐的衰落。
可如果把一切都归咎于单纯的版权问题,却也未免有些不太专业,或者说是过于片面了。

事实上网易云音乐的日薄西山,其实早在那场与腾讯的版权之争开始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谈起网易云音乐这款app的竞争力,或者说特色卖点,作为用户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
是其精准的个性化歌曲推荐?还是那些“说话好听、个个都是人才”的歌曲评论区文豪?
又或是其相对于QQ音乐、酷狗音乐等“老”音乐平台的“逼格优越感”?
别笑,就像游戏圈子里都可以形成鄙视链一样,国内的音乐用户同样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鄙视链……而网易云音乐相对于腾讯系,的确处在鄙视链更上游的位置。
歌曲智能推荐系统是这里面可以第一个被排除的。
毕竟这年头一个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真的谈不上是什么技术门槛,任何一家稍有实力的企业都能搞出类似的推荐系统,根据使用时长来“调教”出契合用户口味的推荐歌单。
至于其他几项……我们不妨先来回顾网易云早年间的一个营销策划。

2017年的3月,当时正如日中天的网易云在自己的总部杭州策划了一次相当特别的营销活动——他们包下了当地的地铁1号线,用筛选过的一批乐评铺满了车厢与沿线的地铁站。

这一招精彩的营销策略在当时大获成功,直接成为了当天互联网上最大的舆论热点,在收获到数不清的流量与关注之余,还得到了无数网友的点赞支持,可谓是博得了满堂彩。
既然尝到了甜头,网易云音乐的市场营销部门自然会想要“一二三四再来一次”,试图通过同样的手段复刻成功。

于是在不久后的2018年1月,他们再一次精挑细选了一大批音乐评论,然后把他们搬到了北京地铁的车厢当中。
结果这一次几乎是原样照搬的营销活动,最终效果却远远不如上次……从数据上来看,2018年1月包下北京地铁的这次营销所带来搜索指数增长的波峰,甚至还比不上整个2017年的平均值。

明明是同样的招数,为什么第二遍就不灵了呢?
不信邪的网易云音乐,后续又分别在厦门等城市的地铁上再次复刻了几次类似营销活动,至于结果嘛……自然是一次不如一次。
到最后几次基本上可以说是连个响都听不到了,在舆论圈子里压根就没折腾出什么动静,以致于许多网友还以为网易云只在杭州和上海的地铁上搞过活动。
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简单——不是大众在一两年之内突然对那些“金句”评论不感冒了,而是网易云本身的UGC内容创作质量在飞速地下滑。
在早期,网易云的音乐评论区相比起同行而言可谓是“人才辈出”,几乎每首热门歌曲下方都有无数短小精悍的“金句”评论,让许多人都调侃着要把那些评论收集起来出书。
网易云本身也对此相当自得,官方为此一直在主动配合、维护这种良性的社区风气,同时也在尽力将其打造为一个特色卖点,想用“一边听歌一边刷歌曲评论区”打造成网易云用户的一种重要身份认同。
可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在歌曲评论区里搞创作这种事,是在先天上就存在不足的。
毕竟乐评首先就需要契合相应歌曲本身的情绪,这几乎就限定死了乐评的创作方向,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种“命题作文”。
再加上评论区这种体裁带来的篇幅限制,以及网易云官方一些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曾经“金句”频现的评论区很快就被各种套路化、模板化,甚至是干脆抄袭、翻版雷同小故事的低质评论所席卷。
乐评的创作主题也从早期的包罗万象,慢慢收窄成了失恋、崩溃、受挫、抑郁等几个“丧元素”的无限循环,以致于被网友嘲讽为“人均抑郁症”、“全国最大的抑郁症患者交流平台”的“网抑云”

适度的文青是令人向往的文艺,过度的文青就成了无病呻吟的少年强说愁。
以另外一个热门论坛知乎为例,早期时人们谈到网易云乐评的画风往往是这样的:



可到后来时过境迁,各种令各种新老用户大感狗血的生离死别小剧场开始占领乐评区后,人们谈起网易云乐评时的画风就成了这样。

曾经最大的卖点被彻底“玩坏”成了狗血段子层出不穷的“比惨大赛”,所谓的逼格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再加上网易在云音乐增速初次受到冲击时的昏招频出,搞出一大堆主动拉低逼格的云村社交带来的口碑崩塌。
可以说在早期网易云音乐身上那些吸引用户的亮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么被竞争者迎头赶上,要么就在各种因素下消磨殆尽……这些都是导致网易云音乐在“版权之争”中输掉后快速衰落的推手。
如果我们的文章到此就打止了,那么总觉得好像还差点意思,相比起那些对于网易云的衰败只知道嚷嚷“版权”二字者,也有点五十步笑百步的味道。

因此,我们决定再往下深挖一层,从一个其他人没怎么提过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个问题。

在互联网上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如果把996、房价、丈母娘等因素比喻成一座座大山,那么耳机线就是提供给那些在大山压迫下的当代青年们的输氧管,耳机线中传来的音乐则是能让这些青年们喘口气、获得片刻安宁的氧气。
讲道理,小柴并不太喜欢这个比喻,一方面是因为它有点丧,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另外一方面则在于,这个比喻有些不够准确。
氧气这种东西,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标准品……不管是哪个厂商生产的,吸起来其实都没差。

很显然,音乐这玩意却是千差万别的,古典与流行、蓝调与爵士、摇滚与民谣……正所谓彼之砒霜我之蜜糖,每位用户的音乐品味都是独特的。
非要用其他东西来比喻的话,我倒更喜欢把音乐比喻成餐厅。
就像食客是跟着厨子走的,而不是跟着馆子走的那样,那些音乐爱好者往往也都是追随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创作者,而非某个单独的音乐平台。
换而言之,真正能够决定用户去留的其实不是平台,而是平台上的那些音乐创作者,所以我们在讨论一个音乐平台app的兴衰时,是万不能脱离音乐人群体而只去讨论平台本身的。

如何从音乐人群体的角度来分析音乐平台的兴衰呢?

其实说起来也不难,无非就是两个字——恰饭,谁能更好地解决音乐人的恰饭问题,谁就能吸引到更多、更优质的音乐创作者,进而让更多的用户(听众)闻风而来。
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音乐人群体的恰饭问题”并非单指版权,毕竟能卖版权的歌手百里挑一,绝大多数歌手压根没资格靠版权来赚钱。
从零几年许嵩、汪苏泷、徐良等第一代网络歌手走红开始,整个音乐界的创作生态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早年间音乐圈创作者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靠卖唱片这一条路,整个链条上无论是词曲作者、唱作人、歌手,还是编曲制作人、录音师、混音师、DJ 等后期,其收入本质上都是来源于这一部分唱片的销售。
但是随着网络音乐的崛起,传统的唱片时代就此一去不复返。
再加上那个时代版权意识淡薄,甚至各大音乐公司都带头在互联网上免费传播歌手制作的歌曲,因此音乐人的盈利方式变成了“制作歌曲发上互联网、歌曲走红、歌手获得人气、歌手团队再自己想办法以演唱会甚至是卖周边等方式来将人气与粉丝变现”
这条道路显然比过去的唱片模式要难上许多,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太懂得商业运作的歌手团队而言相当具有挑战性,以致于大量音乐人在那段时间里纷纷退圈、改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所谓“华语乐坛失去十年”的出现。
毕竟人都是要恰饭的,没法用爱发电一辈子。
这一切直到不久前才开始得到改变,随着国家与民间对于版权意识的不短重视,数字专辑、会员分成等适用于数字时代的歌曲盈利模式才开始真正落地执行,那些搞原创音乐的制作人终于又一次脱离了“靠在街头卖唱”来维持温饱的尴尬境地。 这可不是小柴在这里危言耸听,根据普华永道方面的统计数据来看,在2014年中国音乐市场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现场音乐”(也以理解为线下),至于唱片这一渠道带来的收入接近没有。

但是数字专辑时代毕竟不同于唱片时代,这两个时代最大的一个差别就在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天翻地覆。
这一改变为音乐市场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呢?
从现阶段来看,最大、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翻唱者地位的直线上升。
在过去,由于音乐的传播以唱片为主,导致翻唱者无论是在成本上,还是传播速度、传播面积等领域都远远落后于原唱。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对于那些老歌、经典歌曲,人们印象深刻的往往都是原唱版本。
但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不一样了,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以及传播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原唱相比于翻唱的优势都被极大地抵消了,非常容易出现某个翻唱版本一夜爆红从而后来居上超过原唱的情况。 这就导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许多原创音乐者自己辛辛苦苦写词、谱曲、录歌,还要花成本请后期调音,好不容易原创出一首作品,结果自己的原唱版本无人问津,倒是某个翻唱版本却因为一些偶然因素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最终翻唱者赚得盆满钵满,而原创者的收入却少得可怜。
至于具体少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来看数据。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出具的《2019中国音乐人生存状况报告》显示,当前行业内近半数的非学生音乐人的税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有四分之一的音乐人税前月收入维持在2000-4999元的水平,月收入能达到8000-1万元的仅占5.89%,而月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的则只有9.3%。
现在回到我们的讨论主题。
也许是预见到了自己在版权之争中会位于下风,因此网易云音乐在很早之前就开始大力推动自己平台上的翻唱板块,甚至还默认将用户上传到网易云音乐上的歌曲设置为允许被翻唱,以致于让网易云被业内人士戏称为“翻唱歌手的天堂”。 (针对此现象引发的网友讨论)
虽然放任翻唱歌手的大行其道,可以在一时之间掩盖住自己输掉版权战争后曲库的贫瘠,却也在根源上砸掉了许多原创者的饭碗,变相迫使他们投向竞争对手的平台。

相反,QQ音乐却始终对于这一块管控的相当严厉,以致于在QQ音乐上你想找点某首歌的翻唱版本都非常困难。
(网易云音乐收益推广计划下的网友评论)

依然是从《2019中国音乐人生存状况报告》得到的数据,通过对原创音乐人收益来源的调查发现,对比腾讯音乐人平台(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咪咕音乐、Echo回声、抖音、5sing等众多平台后来看;
从腾讯音乐人平台获取到收益的音乐人占比最高达到56%,而从网易云音乐平台上获取到收益的音乐人数量占比仅为23%。

即便抛开收益的具体数额,仅从“得到了收入”的比例上来看,网易云相比起自己的竞争对手,其劣势同样非常明显。
虽然说根据二八定律,前20%的头部音乐人创作的歌曲能够吸引走80%以上的听众。

可头部音乐人不可能像孙悟空一样凭空从石头里蹦出来,他们同样也是要从庞大的普通音乐创作者中经历重重学习与磨砺来从基层中成长出来的。
举个例子,隔壁的那些网文平台长期养着大量订阅个位数或是十几二十个订阅的扑街作者(无恶意),每个月为他们发全勤,目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指望着从这数量庞大的基层作者里,能够有朝一日涌现出一书成名的头部作者嘛。

一样的道理,国内各大在线音乐app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在争夺头部歌手的歌曲版权,但本质上其实还是在争夺那些优秀的原创音乐人。
而优秀的头部原创音乐人从哪来?
他们是从基层的普通创作者中脱颖而出的,这也就意味着签下头部音乐人最好的方法,永远不是挥舞着钞票等着他们冒出头一个买一个的被动模式,而是直接将“苗田”包下的主动出击。
网易云显然就忽视掉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如果说版权之争的败北只是让网易云输掉了现在,那么放任翻唱者对原创音乐人生存空间的挤压,才是让网易云音乐失去自己未来的祸根。
人都是要吃饭的,搞音乐的也不可能用爱发电。
想不明白这一点,才是网易云在这几年一日不如一日、且还要在未来继续江河日下的根源。

主笔 | 阿虚
编辑 | 四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