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策略,可以帮助你的企业一夜之间博取关注度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07-08

你都尝试过哪些方法,来帮助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快速吸引注意力?基本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有两大类方法:外部掠取型,内部创造型。

 

外部掠取型:通过资源的掠取,占据资源优势来达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目的。比如,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商场超市渠道的拓展等;

 

内部发掘型:遵循消费者心智认知,通过摸清消费者感兴趣的点,给予消费者价值等手段来达到吸引注意力。比如,明星八卦,有趣的活动等;

看到这里,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大公司和中小企业的营销玩法的区别了。大公司通过自己的强大资源优势不断的做各种外部掠取型行为。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在打各种户外广告,或者做各种消费者活动,或者不断的拓展渠道来占据更多消费者能够看到听到的地方,以期影响消费者,长期下来会给消费者一种“这是个品牌”的印象。

 

中小企业相对来说,没有巨大的资源优势(主要是资金),经常采用的营销玩法就是今天打5折,明天白羊座免单之类的促销手段。而这也确实非常管用,因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免费”是永远令人心动的,这些免费手段会帮助中小企业节省大量的资源且尽可能低成本来获取用户。

 

现在,你会明白为什么很多中小企业都对新媒体营销一知半解但是却很重视,原因很简单,在新媒体未兴起以前,线下实体店要需要承担租金,装修,人工,水电等高额的运营成本,并且这都还没有把广告预算加上。


而新媒体营销则大大的降低了这个成本,现在很多企业甚至个人创业都会开设微信公众号,比如PAPI酱,几乎没有任何金钱成本的投入下,通过短短的几个月积累了上千万的粉丝,远比那些花了真金白银的企业经理做活动来的多且黏性高。

 

大多数情况下,每一个营销部门为了达到吸引新客户的目的,常常会以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这一目的,我曾经在世界五百强这样的巨头公司工作过,也在一些初创企业工作过,我发现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使用的方法几乎都是外部掠取型,也就是做广告,做渠道,那么,常常也就少不了花费很多的预算。

 

当时我就在思考,难道做市场营销活动就一定只有这些方法吗?而且一定要需要先投入很多预算然后才能看到效果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很多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支持的小公司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

 

后来我发现,是人的思维问题。


比如,我当时在大公司的时候,每次有活动,主管的第一句话就是,你需要的资源(物料,促销员等)准备好没有,没准备好的话就不要做了。


再比如,我在小公司的时候,总监每次的活动方案必定是投电梯广告,做易拉宝广告,朋友圈做广告等等。可以看到,这并不是公司规模的问题,而是营销负责人的问题,大多数市场营销人员做营销活动的第一反应都是掠取型的。

而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不必花费高额的预算,甚至零成本,也能快速获得用户关注,快速让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小企业一夜成名的方法。


一,反常规

前面提到,营销活动有两种类型,但无论是哪种类型,长期使用之后,会发现出现增长停滞或增长缓慢的现象?


很大的原因就是长期接受同样的信息之后,人的大脑对此类信息产生了疲劳现象,以致于消费者对你的活动越来越不感兴趣。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算你砸入的广告力度再大,也会出现市场停滞点。

 

在工业时代,人们对大打电视广告的企业会有很高的印象,相信买品牌的没有错,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猛砸之后,广告的力度开始逐渐减弱,消费者开始关注一些相对反传统的事物。

 

比如,我之前买过一双篮球鞋,是鸳鸯款(即两只鞋的颜色不一样),但是我的父母看到后很奇怪的问我,是不是卖家寄错了。实际上,我买的就是两只不同颜色的鞋子组成的款式,因为我厌烦了十几年来穿左右两只脚一样颜色的鞋子,并且,在球场上更能吸引关注。(抛开鞋子,我的球技也是可以吸引关注的,哈哈哈)

 

再比如,冬天的大街上,每个人都是裹着大衣戴着帽子,但是突然你看到有一群人只穿一条裤衩,在街上跑过去,你的目光会一瞬间被吸引过去(因为这太奇怪了,打破了你在街上看到人人必穿衣服的常规)。

 

在商业上,就常常有人运用这个方法,来达到吸引大量关注度的目的。之前,就有这样的一家企业,雇佣了一队男模打扮成斯巴达勇士的造型游街,并上门为用户送产品,许多用户纷纷合影,这一次的活动不但为这家企业吸引了大量的关注,让用户主动拍照进行二次传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个人品牌打造上,用这一招最炉火纯青的当属马佳佳。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成人用品大多数是在昏暗,遮遮掩掩的小店里卖的,店家也大多数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卖成人用品的,因为我们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们,这样的东西是应该隐讳的。

 

但是马佳佳却大胆的打破常规,不但光明正大的卖,将实体店开在闹市区,还非常自豪的卖,并且在店门口挂出奇葩招牌:“不好意思的不给进,20cm以上的打折。”而这让人跌破眼镜的策略,让马佳佳本人和她的情趣店立马就在网上火了。

 

记得我刚毕业第一年出来找工作,面试一家策划公司,老板给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我要在本地开设第二家动物园,我又不想花太多钱,又想迅速把这家动物园的知名度打开,要是你,怎么做?”

 

我当时想了几分钟,给出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确实做到了几乎不花钱,但是迅速把知名度打开却没有很好的做到。后来这个老板给了我他的答案——带只老虎上街遛两圈。当时我很佩服这个答案,现在想来,就是利用了反常规的策略。

 

设想一下,当你在大街上看遍了猫猫狗狗,有一天突然在大街上遇到一只老虎,你会不会精神一震,立马上前围观,然后迅速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然后记者闻风赶来,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策略,就能立刻让这个新开的动物园全城皆知。

 

凑巧的是,第三天,腾讯新闻上就报道,云南野生动物园带了一群动物上街遛弯,老板还提醒我快看新闻。

 

当你常用的营销活动方法效果不再那么有效,或者想快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不妨改变策略,使用反常规的方法。

二,公益

很多营销活动都带有商业气息,有时候太重商业而缺人情味反而会让消费者产生厌恶的感觉。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某公司做一场活动,有一些围观群众就会议论:“这个真的这么好?”“嗨,一看就是这家公司在给自己造势”。

 

而如果你的营销活动加入了公益的元素之后,会降低消费者的心理防备,消费者在购买时,会认为自己是在支持公益,而不是把钱给你赚。


从风险角度来看,利用公益来做营销,是在消除消费者的社交风险(看,我是在给社会做贡献,而不是傻乎乎的被企业用公益的名赚我的钱)。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大型的公益活动往往又会吸引大量的媒体进行报道,如果你的营销活动做成了公益活动的模样,又会被众多媒体为你进行免费的报道,因此,从曝光度方面来说,还是很值得的。

 

从消费者层面来说,如果一个企业不但会赚钱,还会做公益回馈社会,这样还会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增加品牌好感。

 

利用公益来做营销比较成功的个人和品牌,当属陈光标和王老吉。

 

近几年,中国首富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但是中国首善的位置却被一个人牢牢占据,那就是陈光标。

 

1998年(30岁)开始慈善事业,截止到2012年7月17日,他的捐款总额已超过了20亿,帮助特困户逾70万。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时间出钱出力救灾,被前国务院领导人称为“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当选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被称为“中国首善”。

 

陈光标的公司也许没多少人能够说的出口,但是一提陈光标,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中国首善”。多年来,陈光标树立个人品牌靠的都是“公益营销”。

 

而利用公益营销做得比较成功的,就是王老吉了,在08年,汶川大地震,国外品牌捐款金额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看到自己长期支持的品牌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只是象征性的支持,许多人开始反对某某公司。这时候,王老吉站出来,大手一挥,捐助1个亿帮助汶川恢复生产建设。这一下子,消费者的爱国情绪立刻被引爆,喊出:“让王老吉上不了货架”的口号(意思是只要货架上一摆上王老吉就立刻买下)。


这一策略,让王老吉不但卖出了更多销量,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奠定了良心企业,民族企业的形象。


《孙子兵法》中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从长远来看,王老吉的这1个亿,花出了50个亿的效果。毕竟,任何企业,都是要靠为客户贡献价值为中心才得以长青。


三,美色

在人的七情六欲中,性是第一生产力。从人类起源到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人类都要靠繁衍子孙后代来传承基因和文化,因此,几千年来,性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记得有一位营销大师说过:“人就是那种一按按钮就播放的动物”。特别是美色,基本上只要是正常男性,一个穿着比基尼在他面前晃,这个男性的眼球就会跟着这个美女转。这就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

 

前几个月,在本地,有一个餐厅大胆采用了美女营销,生意十分火爆,一时间成为风口浪尖上的热门话题,在国内的网站和本地报纸等都有报道。不幸的是,后来被举报,工商部门介入,勒令停业整改,这家餐厅也随时风平浪静。


之前,有一家品牌眼镜店每年都会举办模特大赛,这是这个品牌的招牌活动,也是政府支持每年都要完成的任务,当总监找我谈这个品牌的营销活动时。我就考虑,经过每年的美女模特大赛之后,观众难免会产生一些疲劳,不如,用了反常规的方法来做这一届,于是我建议征集未成年的小女孩或者50-60岁的广场舞大妈作为模特举办(相对于人们通常认知中的妙龄女子,小女孩或者大妈就是一个反常规现象)。

 

实际上,利用美色做营销在国内是要仔细斟酌的,因为国内的氛围不如国外那么开放,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政策的问题,如果不慎,会被对手当作机会来打击(,具体你懂的,细节就不说了)。

 

为什么高决策度的产品,汽车,游艇,珠宝项链,都有美女做模特而房子却没有模特?

汽车的购买人群,大多是男士,相对来说,如果是名牌车子,购买者买的不仅仅是车子,买的是身份和地位,买的是面子,买的是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而采用美女车模(都是身高腿长36D),通过美女的直接感官刺激和对成功掌握的渴望,将这些成功者的感觉嫁接到汽车上(哪一个成功人士没有香车美女陪伴的),以让男士渴望拥有一辆好车,来刺激购买。

 

游艇的购买人群,大多数是成功男士,他们对于身份,和人生的掌控感更加强烈,基本原理和汽车类似,只是欲望程度更加强烈。

珠宝项链,配上美女模特,主要是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让购买者看到购买后的渴望形象,看到自己渴望的梦想近在眼前。男人希望自己的女人美艳动人,女人希望自己充满魅力,美女模特的作用更大程度充当的是一个成功模版。

 

房子,相对来说,房子是刚需,人人必备,而人们购买房子买的是家的感觉,买的是安全感,美女营销对于塑造一个家的感觉和安全感基本没有帮助。


四,我们VS他们

最能吸引用户注意力并且让用户参与引发传播的,还有这个方法——我们VS他们

 

可以发现,无论是从历史,还是在现在,都可以看到很多对抗的场景,大到王朝之间的对抗,小到某个个体之间的对抗,而每一方都有其支持的群体,但最终往往只有一方获得胜利,这是为什么?


刚开始,比较强势一方总是占据上风,但是弱势的一方却总是可以找到对方的弱点进行反击,最终获得胜利。很大的一个根本是,找到对方的不合理之处。从历史发展的进程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比如,战国时期,七雄争霸,每个诸侯国各自割地为王,但是最后却被秦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除了秦国远交近攻等策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年的战争使得百姓民不聊生,人生渴望结束这种战乱的状态,过上安稳的日子,于是秦国顺势而上,一统天下。

 

后来,秦国被推翻,是因为秦王的各种暴政,焚书坑儒,设定重税和各种重刑,使得百姓又再次怨声四起,这时候,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推倒秦王朝。

 

再比如,在小米刚刚建立的时候,智能手机大多非常昂贵,消费者想要使用稍微好一点手机动辄3K,4K甚至更高,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希望用尽可能少的钱来买到高性能的智能手机,于是,小米开始积累粉丝,接着顺势而起,打造出米1,并且几乎不花钱并一炮打响小米手机的知名度。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历史交替,还是企业寻找契机,都是找到了一个目标群体愤怒已久的不合理之处,然后带领他们反抗这个不合理的群体,最后打造了自己的粉丝群体。

 

当我们准备策划一场营销活动(多是事件营销),要先找到两个切入点:

1,  目标群体忍耐已久却未获得满足;

2,  不合理之处;

 

很多营销人员在策划活动的时候很卖力,做物料,做广告,做沟通,但是效果很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做好战略,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end=

【关注陈叫兽,洞见创意】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