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这些把戏为何还能一次次成功?
一个平平无奇的周一,挤在地铁上的小柴原本正百无聊赖地划拉着手机,试图从一堆乱七八糟的信息流中寻找选题,结果翻来翻去却总是一些不太合适的新闻。
正当小柴即将陷入交不出选题而被迫面临主编的怒火这一窘境时,一条来自微博上的热搜消息突然吸引了小柴的注意。
“央视曝光刷单兼职骗局”,阅读量已经破了3.7亿了,即便是在热搜榜上也是排行第二。
“刷单骗局”?
不会吧,不会是那种所谓“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日入四五百”的那种“刷单骗局”吧……
那可都是早在零几年就出现了,如今已经可谓是老掉牙的经典骗局了么,现在都2020年了,这种骗局能骗到人就算了,可受骗人数甚至多到要出动央视亲自下场来曝光?!
不至于吧?
抱着这样矛盾的心情,小柴点开了这条热搜……然后发现还真就是那个“老熟人”——网络刷单兼职骗局。
而且最令人无语的是,根据央视报道中给出的数据,这种在年轻人眼中已经毫无威胁可言,甚至被大伙拿来调侃玩梗开玩笑的诈骗手法,如今在互联网上依然相当之活跃,同类型案件的数量足足占据了网络诈骗案总数的20%,可谓是杀伤力惊人。
顺带一提,如今大伙最爱用“刷单骗局”来玩梗的方法,就是下面这个逢年过节时微信群里泛滥成灾的段子。
“过年没事做?不如跟我一起做复读机,在家也能做,复制这段话再发出去,每天收入0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挨顿骂。”
不管怎么说,既然这种古老的骗局依然活跃在中华神州的大地上,每年都令无数受害者上当受骗,那么作为立志于做“互联网防忽悠第一人”的小柴,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好了,今天的选题有了)(划掉)。
今天,咱们就来深入地扒皮一下这种所谓的“刷单骗局”,希望能避免让更多人掉进这种陷阱里。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互联网刷单”这种骗局的由来,这同时也是这种简单地诈骗手法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足足十几年之后依然活跃在网络诈骗领域的关键。
“刷单”,指的是网购兴起之后才诞生的一种特殊操作,由于几乎所有电商平台在货架上都会提供一种“按销量排序”的推荐机制,因此对于万千商户而言,提升自己的销量数就能拉高自己的店铺排名,进而让更多用户看到自己的网店,也就相当于变相地增加销量。
为了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获取优势,一些在真实销量数据上竞争不过的商铺,就开始渐渐打起了歪主意,试图靠用“自己人购买自家货”的方式制造虚假成交量,进而推高销量。
歪风邪气一旦出现就会迅速蔓延,“刷单”的头一开,很快整个市场里所有商家都被裹挟进了这场“刷单大赛”里,哪怕你曾经是真实销量第一的老大,只要你自己不去“刷单”,那么很快就会被正在“刷单”的对手挤下排行榜。
当然,这种恶性竞争很快就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注意,于是各大平台也开始对“刷单”行为进行严格管控。
比方说对同一收货地址短时间内购买了大量同类型产品(早期刷单都是老板自己去买,收货地址就填在自己家附近)的高风险账号进行持续监测等方式,很快就揪出了一大批“刷单”店铺进行封杀。
比方说在今年618期间,某平台就查出15个一口气购买了188部高清电视的可疑账号。
可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电商平台的打击手段并没有让“刷单”销声匿迹,只是让这些“刷单者”变得更加隐秘了。
既然店铺老板不能自卖自买了(找朋友帮忙也不行,大量同一账号长期在你店铺购买商品也会被监测系统盯上),那么他们转而在网上找些天南海北的网友,通过支付一定报酬进行一次性的“刷单”交易,无比类似于真实的用户购买行为,那么监测系统自然也就无计可施了。
小柴在这里啰嗦了半天关于“刷单”的来龙去脉,就是想告诉大家,刷单这种事其实的确是真实存在的,这也正是“兼职刷单骗局”能够盛行这么多年的本质原因。
如果所谓“刷单”只是虚构的,这个谎言也不至于能维持十几年还能骗到新的受害者。
绝大多数“刷单骗局”的受骗者都是在各种渠道(很多时候就是骗子本身的介绍),一知半解的了解到存在“刷单”这么一回事,然后才会懵懵懂懂地被骗子钓上钩,毕竟这个行为逻辑本身是说得通的。
最完美的谎言永远都是九分真,一份假。
炮制“刷单骗局”的骗子们显然就深谙此道,因此在向受害人介绍“刷单”时都会把其他东西介绍得清楚明白,唯独把最关键的“报酬”部分隐去不谈。
要知道在工业时代,任何技术门槛较低的行业只要利润尚可,那么就会被迅速蜂拥而至的人们杀成一片红海,将利润摊薄到一个低到难以置信的程度来击败竞争对手。
“刷单”本身是一个有什么技术门槛的工作吗?
显然不是,也正是因此,如今的互联网上虽然的确存在着“刷单”这种灰产,但是咱们普通人压根就不要去指望用这个赚钱。
为什么?
因为真实的“刷单”价格已经低廉到一个你不敢想象的程度了,几块钱一单那都是在扯犊子,真正的价格已经被疯狂的内卷竞争压到了按毛和分来算钱的程度了,只有那些能一次接几百、上千单的“科技选手”才有资格从中牟利。
普通人指望用自己的一两部手机,靠给电商店铺刷单赚钱来养活自己,那对不起,恐怕你连泡面都吃不起,要沦落到去大街上捡菜叶。
至于某些“刷单客服”忽悠受害人的所谓“刷单按订单百分比进行抽成,你拍下一个1万元的商品,店铺会返还你本金以及8%(也就是800元)佣金”的说法,那就更是在想屁吃。
大多数人开个淘宝店每单扣掉成本、扣掉税和平台抽成,这些小老板自己的纯利润都未必能有8%,你还指望他给个就是“动了动手指下了个订单”的刷单者这么高的抽成?
那老板应该不是过来开店赚钱的,而是过来定点扶贫的吧?
好了,虽说咱们把“刷单”这个骗局的内部逻辑给大伙介绍了一遍,相信看懂了的朋友下次也就不会再被那些“兼职客服”忽悠到去做“日入几百的刷单生意”了。
可毕竟咱们是在介绍一种诈骗手法,那么一些必要的要素还是不能省略的……比如说“刷单”诈骗的辨别特征。
第一,绝对不要随随便便去扫描那些“兼职客服”发给你的二维码,哪怕“兼职客服”用“二维码有时效性,马上就要过期了”等借口催促你。
这些二维码十个里面有十个都是付款码,扫了是要扣钱的。
第二,绝对不要轻信“兼职客服”让你先垫付订单费用,不论他是称会事后返还,还是说“你直接付款没事的,这个二维码是特制的,你输入密码后其实是企业代付,不会扣你钱”,统统都是骗子。
稍微冷静点想想也知道,如果真是企业代付那也是要输入企业方面给出的密码,怎么可能让你用自己的支付密码从企业账户里把钱划走呢?
第三,则是对一切话费、游戏点卡等虚拟物品订单保持十二万分的警惕,因为这类虚拟商品订单由于其特殊性,商家是不支持退款的,一旦受骗不可能通过退货的方式来追回自己的钱。
其实本来说到这也就差不多了,但是在研究“刷单兼职”骗局时,小柴还发现了一个相当出乎意料的事情。
也许是十几年的时间,让一些“聪明人”从中嗅到了商机,如今关于“刷单骗局”竟然还衍生出了一个全新的子产业——“刷单赃款追回骗局”。
许多“刷单兼职骗局”的受害人由于发现上当后过于慌乱,往往会病急乱投医想要挽回损失。
于是这时一伙新的骗子就出场了,他们通过假扮警察、黑客组织等方式,假借替受害人追回赃款的名义对受害人进行二次补刀。
(网警都是有特殊官方账号的不可能用这种自己注册的QQ号)
其中假扮警察的,往往会用一些什么“已将骗子账户冻结,为了追回赃款需要您向骗子账户转账从而实现解冻”一类的理由,欺骗受害人向骗子的账户里打钱。
而假冒黑客组织的就更扯淡了,用些什么“出手费”、“资源费”、“内部渠道人脉费”之类的奇葩理由哄骗受害人继续打钱。
由于受害人在损失财物后过于慌乱判断力下降,还真有不少人最后被这些诈骗犯成功进行了二次收割,彻底崩溃。
最后的最后,小柴在这里再次提醒大伙一句,“刷单”这种行为已经在2018年1月1日开始正式被列入违法行为,明确规定“经营商不得对其商品的实际销售情况、以及用户评价进行刷单行为,作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假象。”
对于“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这也就意味着“刷单”对于商家而言是一项要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去干的高风险行为,即便真有所谓“刷单”的需求,人家也会去找些专业人士帮忙,不可能来找你这么一个天知道哪来的吃瓜群众帮忙。
就算你不怕他骗你,他还怕你反手刷完就截图一上传找网警举报他呢!
天知道你是不是网警派来钓鱼的呢?
所以说各位同志,请务必不要再在2020年的今天,还去被“刷单兼职”这种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骗局欺骗了啊!
实在在家闲得无聊了,大伙还可以去当复读机嘛~
来,跟着我一起念:“过年没事做?不如跟我一起做复读机,在家也能做,复制这段话再发出去,每天收入0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挨顿骂。”
主笔 | 阿虚
编辑 | 四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