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高手一样深度思考丨《金字塔原理》拆解(4)
原标题:如何像高手一样深度思考、分析问题?丨5篇文学会金字塔原理(4)
关于行动,有两句话说出来特别有逼格:「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但是,怎么「思」、怎么「谋」并没有人告诉我,他们往往只说「再想想」。
池子和笑果文化闹崩那段时间,我注意到网上有几种言论,挺有意思,大致归为这么几类:
吃瓜,尤其喜欢看名人出丑:哈哈,你也有今天!以前就看你小子不顺眼,被人整了吧!
分析,理中客,探讨制度规则与解决方案:银行有没有权限给大客户看池子的账单?笑果应该如何公关?论如何管理90后员工。
提携后辈,跳脱事件本身,探讨行业发展:中国脱口秀发展不容易,池子扛起大旗也不容易,如何处理好他与笑果的关系,为脱口秀行业树立榜样,让这个行业生态更加健康发展?
我时常思考:为什么同一件事,人们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他的角度从何而来?为什么有的结论只是段子,有些话却让你脊背发凉、发人深省?如果用经验积累不同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显然不能让自己满意,我开始思考「思考」这件事本身,差别究竟在哪里?
为什么同一个访问对象,不同记者采访,就能挖掘不同的故事?同一个问题,人们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哪个更好?思考许久,现在对这件事终于有个基本答案:
思考角度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深一层在于思考的深度。思考有高下之分吗?有。他如台阶一样真实存在、可感知。
上一篇给你讲了《金字塔原理的构建与应用——序言结构》(点左查看),告诉你写作、做广告、与人交谈如何开一个油而不腻的头儿。开头之后,就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下面来讲如何深入,以及提升思考深度的方式——纵向结构。
一、什么是纵向结构?
如果有人对你说出以下这几句话,你会提什么问题?
互联网发展趋势;
昨天加班了整个通宵;
我们要把明年的业绩再翻一倍。
通常思路是:
引入一个话题/问题后,要想更深入讨论,就要拆解,即用提问-回答的方式展开,通常有三种方式:what、how、why。在提问时,注意考虑周全,遵守MECE法则(不重不漏,自行百度),每一个相关要素都不要漏掉。
这就是构建金字塔原理的纵向结构。
如果文章写到这儿就结束,你一定会关掉文章开骂:这写的什么jb玩意儿,故弄玄虚,不就是初中政治题的解答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吗?
别着急,书上讲到这儿就结束了,我的还没完。下面跟你讲讲这三个W怎么运用,以及是如何帮我加深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
二、做个练习:如何应用纵向结构?
假如员工要向你申请调岗,使用序言结构嘘寒问暖开场后,你该怎么问出他的调岗原因?如何用一套提问结构找到他的真实动机?简单来说,你的思考路径是什么?不妨在纸上写写。
——2分钟思考分割线——
.好,对这个问题进行拆解,调岗涉及到两个因素:人、岗位。对人来说,是因为薪酬、发展、环境、能力、经验等原因;对于岗位因素,又有新、旧岗位之分。综合思考,得出的逻辑可以是下面这个结构:
通过why、how、what的结构性深入,就能找到真正原因,如果不想他调动,就能在相应层面给到解决方案。
当然,也有人上来就告诉你因为现在工资少,新部门工资多,你可以直接在工资层面与他博弈。但掌握更多因素,了解好权重,才能帮你系统解决好问题:工资少是导火索,还有团队氛围不和、能力长期无长进、任务量重等原因,这其中可能存在根本原因。如果只是帮他提高了工资,其他问题没解决,那么再次调岗是迟早的问题。
深入问题找原因,要问到多深呢?通常到这几个层面:已成事实、数据;不证自明的公理、常识、定理。关于人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行为,那就要到心理层面。
小时候看过一期节目,印象深刻。讲的是大山一个孩子,行为怪异,故意毁坏东西、无故打人、经常恶作剧。起初认为是调皮捣蛋,恶作剧越闹越严重时以为是中邪,后当地医生又说多动症。如果在多动症这个层面解决问题,方案就是吃药、严格教育、形体管理,但这些都无济于事。
后心理专家对小孩进行了长期调查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简单来说逻辑是恶作剧-想引人注意-缺乏关注-内心缺爱-父母在外打工-忽视孩子关爱。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母亲在家陪孩子上学到初中。专家再跟进一个月发现,孩子的恶作剧行为明显减少,而且本质是个挺懂事的孩子。
这就是思考问题深度不同,解决方案也不同,带来的结果不同。如果当成多动症来治,从根源上就偏离了方向。中国有多少家长的教育停留在这个层面,想想让人后怕。
拆解问题也经常应用在商业上,门店不赚钱是结果(what)层面,就要梳理好所有因素,逐步深入找根本原因。别的案例不说,我自己曾用这种方式帮一家餐馆做了分析,可以看看这篇:《咨询实操心得:手把手用实际案例教你提升一家餐馆收入》。
三、纵向结构有什么好处?
我们生活在不断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中,问题往往如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只露出一点,如果看不到底下的冰山,往往是为更大的危机埋下种子。同时,如果没有深入思考找寻问题本质,那么永远只是扬汤止沸、隔靴搔痒。
再来跟你说一个实际应用案例,之前一个朋友看到我写文章,想让我帮他们公众号写篇招生文,为暑期乒乓球训练营招生。好,我们来分析:
想让我写文章是一种措施,是how层面。如果在这个层面给出解决方案,那么目标就是如何通过一篇公众号文章吸引人观看,进而转化报名。我要做的就是想吸引人的标题,找好看的配图和排版,梳理活动权益等。
深一步思考,他让我写文招生,是遇到了问题——招生不足,报名人少,这是what层面,那么再深挖一层为什么招生不足呢?
原来是生源触达不足,不知道怎么找到合适学生,这才是真正的why层面,也应该从这一步入手。
后我的建议是,让他们机构找当地的家长社群(谈话发现家长都是决策者,家长决定报名),如小区业主群;品牌联合,找其他兴趣班机构合作,制定返佣机制;老带新,设立有奖激励。
这是更深一层解决问题,我的目标是帮他招生,而非写一篇招生文。公众号文章只是一种触达手段,在这个层面做再多,往往都不起什么作用。
不要小看这件小事,当你用同样的逻辑看待行业时,发现本质其实都一样:相当一部分广告公司都是在how层面给解决方案,客户出一个命题,要做一场campaign,广告公司就在这个命题下想广告语、做海报、做营销事件。却很少思考客户为什么要这么做:公司的整体战略是什么?这个产品的战略定位是什么?公司会拿多少资源投入?产品的市场阶段如何?
这些通通不深入考虑,思考的只是当下什么形式火?怎么套用?怎么在内容上玩出花样?
方向错误时,在执行手段上下的工夫越多,离真正的目标就越远。
纵向结构固然好,但是不是拆解问题找到原因,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不是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海洋垃圾危害巨大,你应该看过误吞瓶盖死亡的海鸟,被塑料网困住导致变形的乌龟等类似图片。
怎么解决呢?
拆解出这个问题的主要要素:来源-人扔塑料垃圾、影响物-塑料垃圾本身、影响路径-漂洋过海、被影响者-动物。根据这些因素,相应解决方案如下:
来源层面-不要让人扔。有赖人自身素质提高,公益广告一直在做,但效果你也看到了;
影响物-使用可降解材料。一是研发可降解塑料,等待技术突破;二是让商家用玻璃、金属等可回收物,那么商品成本就会高,失去价格竞争力,商家不愿这么干;
影响路径-打捞海洋垃圾。环保组织在做的事情,但要想一件事情可持续做,最好的方式是建立商业闭环,即让它成为一项生意,这样人才、资金、技术会自动涌入,有利系统解决。遗憾的是,海洋垃圾清理商业回报小、投入大,目前来看,这是很好的公益,但不是生意;
被影响者-教育动物识别塑料?不大可能。
即便从根源上找到问题,也不代表解决问题,涉及解决方案时,还要考虑方案的可实施性、执行难度,这往往是一个系统过程,是多项因素联动、起作用的结果。
最后再说两句
纵向结构能帮你深入触达事物本质,找到问题核心。如果你时常用这种方式审视自己和社会现象,那么能帮你减少一些时代焦虑,起码这是我感受到的。
当然,任何思维方式、模型都是工具,应用在各行各业,也需要相应的行业经验积累和磨练。纵向结构能帮你看到水有多深,有几个层次,浅水区、深水区、深潜区的分隔线在哪里,但能否到达那个层次,能否应付得来,还是要看你的本事。
如果以上这些依然难以理解,那么用这个简单方式也能有所帮助:遇到任何问题,像小孩子一样,连问5个Why。
这能帮你接近真相,找到世界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作者公众号:苏佬师(ID:sulaoshi886)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