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之后,开滴滴还是送外卖?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07-17

前两天看到一个数据,美团发布了一个骑手的学历数据,大概有1%以上是硕士,而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乘以中国的700万外卖小哥,那么就说明至少有7万名硕士在送外卖。对于这个数据,有人解释说是一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赚钱交学费什么的。我只想说,别骗自己了。

   

在另一个火爆的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各个岗位的前途和归宿,排名第一的码农的未来,赫然就是外卖骑手。当然,产品35岁之后也可以去开滴滴,至于淘宝店主、开店之类的,我只能说就别想了,复杂程度比你上班要高多了。



那么35岁之后,为什么这些看似精英的人群都不是送外卖就是开滴滴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很多的讨论,但是大部分都不在点子上,或者说认识到问题本质的人没有这个困扰,有这个困扰的人,确实没有继续工作下去的必要了。而人们对劳动者的普遍同情,让这个事情经常会跑偏为资本的嗜血之类的角度,而完全不考虑资本都快倒闭的现实。








他们赚的实在是太多了





互联网工资普遍比较高,你如果能干到35岁,基本和其他行业干到45岁赚的差不多,退休早也很正常。传统企业你找个年薪百万的都很累,但互联网行业高级总监不少都不止这个数,算上股票的话很多高级经理副总监一年也有七八十万。真正的高层年收入都在200万以上不封顶。所以高管早退休也不用替人家惋惜。
前两天有一个热搜说腾讯开除了一个员工,而这个员工则表示腾讯开除的理由是工作不满八小时。大家纷纷开始怒喷腾讯的不人道,但事实上呢?
这位员工在腾讯八年,买了宝马五,买了南山170平的大房子,做的是在基础不过的工作,还迟到、早退、不在岗,不汇报工作,现在被开了又要500万赔偿,我确实不太明白大家同情他的点在哪里?
但从这里也大概可以看出为什么35岁之后不少互联网人士被精简的原因,他们赚的实在是太多了。为什么不找个年轻便宜有干劲的呢?
其实你可以从体育领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球员35岁之后基本就是下坡路,40岁就差不多退役了,然后他们都干嘛去了呢? 只有少部分人进入了管理层,也就等于是做了教练,还属于在这个圈子里面混,大部分人去做了别的事情,赚到很多钱的自由了,有享受生活的。有过度享受后破产的。也有继续做别的生意的、做公益的、做慈善的。

所以问题还是,大家的这种高收入是年轻和努力换来的,而不是一直可以赚这么多。随着年纪的增长,一方面不年轻了,一方面也没有那么努力了,毕竟还上有老下有小的要照顾。而那个腾讯被开员工的诉求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不开除他怎么都行。






保障型工作和商业型工作





之前普通人没有遇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之前的工作主要是解决吃饭问题的保障型工作,我小时候总听说,某某石化非常先进,几十人干我们上千人的活儿。但最后你发现,这个路子并不对的,你追求了极致的商业效率,最终导致了上千人的失业和家庭问题。所以国企也好,公务员也好,并不是追求效率第一的,还是要保障基本民生的。

出来打工的基本就是商业化选择,我觉得大部分人可以把毕业后的人生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积累阶段,主要是积累能力价值和金钱,这个阶段主要是毕业到35岁。35岁之后就要开始新的阶段,大概就是向社会奉献价值的阶段。
很多人在这个环节一下子被淘汰掉了,大概原因是35岁之前过的太轻松了。这种轻松不一定是不干活儿,大概还是不思考、不学习、不布局,耗尽了自己的体力优势和年纪优势,自然就被淘汰了。
现在大家的焦虑是终于开始抛开商业价值来思考社会责任了,觉得企业应该更多的担负一些年纪大的人的工作和生活。这个其实挺难的,企业还是要利润和效率的,年纪大的人又贵,负担又重,做的事情又少,如果不是特别牛逼,其实就是拖后腿的。
很多人还在谈剩余价值理论,这个理论也没错。只不过时代变了。在劳动力没有办法广泛流动的情况下,在就业没有多元化支撑的情况下,你没有选择,只能给少数资本家剥削。现在社会的情况是什么样呢?企业劳动力大把,你可以随时去任何一个地方,劳动力可以充分流动。那就是随行就市。
一个行业火了,立刻价格就会上来。一个行业下去了,再努力薪水也涨不动。企业和员工都是对等的,企业倒闭了,员工不用承担责任。那企业为了不倒闭所做的一些决策,员工也应该支持。你觉得不满意,可以离职充分流动。企业需要做的,优先考虑的不是你的舒服,而是公司不关门。因为现在劳动力流动的太充分了,工作也比较好找,大部分人没有承受过失业的痛苦。要求的权益就比较多。
随着行业的下行,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变少,你就会慢慢体会到什么叫996福报了。我身边也都算是大公司优秀的人才,也出现三四个月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所以这一轮,其实是给大家的一个教训,珍惜好日子,准备坏日子,80后的努力不是一无是处,95后的潇洒没爹不行。

开滴滴还是送外卖?


之前柳青说过,自己一个朋友,事业破产了,现在在开滴滴还债。其实开滴滴是一个低门槛的稳定收入,一般也能实现个万元的月收入,而且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多融入的困难,即便是企业家也可以轻松加入。只不过因为疫情的原因,这块收入目前下滑的比较厉害。
送外卖则是另一种辛苦,跑的勤点,熟悉了也能有万元的收入,上次看到一个哥们说一天跑了八十多单,大概能赚七百多元。而在疫情期间,外卖业务则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带来的收益也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送外卖的意义和服务外延也正在扩大。

今天是美团外卖的717骑手节,发布的海报并不是骑手送餐的,而是帮助别人推东西、指路、送小孩之类的事情。

 

在我看来,外卖的服务范围也在扩大,未来外卖小哥可能会成为一个综合服务的工种,除了送餐、跑腿,甚至可能还有代驾,帮忙之类的事情可以去做。

其实很多人对这些职业有偏见是因为患了一种有一种劳心治人病(劳心者治人),就是坐办公室的,觉得是领导层,优等层,天天闲的没事去同情什么送快递的、送外卖的、摆摊的、装修的等。
但事实上呢,自己赚的钱并没这些人多。在北京,你去招小工,大概300元到400元一天,你招大工可能要600元一天以上,一个月工作26天,收入万元上下很正常,最关键的是,很多时候还包吃住,大概相当于月薪一万五到一万八的白领。
摆摊就更厉害了,记得有个新闻报道,卖蛋炒饭的一晚上收了一千元,但店家说金额不对,后来发现收款二维码被人偷换了,实际一晚上能有3000元左右营业额,利润估计都有2000元,一个月20天也有三四万。我上次找的通乳师,一次600元,一天十来单,如果加按摩,一单两三千。不知道大家对他们的同情从何而来?说人家是廉价劳动力的底气从何而来?
我在32岁的时候就离职创业了,事实上这些年的成绩一个是抓住了风口,一个也是前些年工作的积累,我觉得大家也应该有一个35岁前积累资源,35岁之后重头开始的觉悟。
没有什么日子一成不变,好日子能过十年,就非常不错了。而开滴滴也好,送外卖也好,只要收入不错,也是一个好选择。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