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的好牛奶,早就消失了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07-24


经常在网上吃瓜的柴粉们,应该还没忘记,前几天火爆全网的那篇文章吧?
作者直接点名国内乳业两大巨头——伊利和蒙牛,称他们为了自身利益想方设法降低国家乳业标准,导致中国牛奶的质量成为全球最差。
先不说其他,就凭该作者敢直接点名battle,柴妹就给他点个赞。

虽然最终还是胳膊拎不过大腿,文章被秒删,但这个问题却一下子火出了圈,也让更多人注意到了中国乳业的危机。
在网友们激烈讨论时,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跳出来发了个声明。

大概意思就是说,你这是在造谣!我们要强烈谴责你!


只是通篇声明里并没有拿出什么证据来反驳,反而更像是掩耳盗铃的心虚,让大家愈发怀疑背后深藏的秘密。

柴妹比较怂,所以咱们也不说伊利和蒙牛到底错了没,咱就来聊一聊中国的牛奶行业,至于其背后的真相嘛...

你品,你细品。

首先,牛奶只是一个统称,咱们得先分清楚几个概念再谈其他。

生乳、常温奶以及巴氏奶,每一种奶都是不同的。
①生乳;
顾名思义,生乳就是刚从奶牛身上挤出来的奶,未经过杀菌加工,所以内含污染物,不能直接喝。

卫生部也曾出台相关政策,生乳牛奶不能直接上市销售。


后面的两种奶,都是经过不同的加工后所得到的产品。

②常温奶

是指在130℃~140℃下,进行4~15秒的瞬间灭菌处理、完全破坏其中可生长的微生物和芽孢,并在无菌状态下灌装。
这种奶因为完全灭菌,所以保质期比较长,常温状态下可保存180天。

不过常温奶灭菌的代价就是成分会被高温所改变,味道与营养不及巴氏奶。


③巴氏奶

巴氏奶全称是巴氏杀菌乳,不过咱们更习惯叫它鲜奶。
这种奶采取了巴斯德杀菌法,就是将奶加热到75℃~80℃,然后立刻冷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杀死细菌却不会影响奶质的口感。
但是这种方法杀死了致病细菌,却会留下一些不致病细菌,它们会继续分解牛奶,所以巴氏奶的保质期非常短。


网上经常会有人问,常温奶和巴氏奶哪个更好。
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因为两者各有千秋,压根儿就分不出高低,全凭个人喜好罢了。


大家小时候对于牛奶的印象,肯定都是这样的——门口墙壁上挂着一个铁皮小箱子,上面印着牛奶的牌子,你和送奶员一人一把钥匙。

这种牛奶特别鲜,鲜到有时候上午忘了拿,下午喝时味道就不大对了。

在2000年之前,鲜奶在中国占据了绝对优势,可是到如今,你再看看,像这种鲜奶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1984年,内蒙古扎鲁特乳品厂从瑞典引进了一台超高温灭菌机和无菌灌装机。



这是国内首次引入灭菌乳生产技术和设备,经过这台设备处理过的牛奶,保质期最好的长达六个月。


这足以让北方的牛奶卖到南方,原来的牛奶销售模式被彻底打破。


鲜奶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
也正是这段时间,伊利和蒙牛相继诞生。


在之前,鲜奶的保质期非常短,所以那时候的牛奶企业都是围绕城市建立,就地找奶源,以便减少运输时间。

奶源丰富的城市,自然也就比奶源稀缺的城市消费量高,这时候问题来了,奶源丰富的城市没几个,所以就会出现供大于求或者求大于供的现象。
牛奶多到喝不完的城市,开始把奶卖到其他奶源稀缺的地方,而保质期短暂的鲜奶并不适合长途运输。
常温奶的出现可谓是恰得其所。

伊利和蒙牛,身处全国最大的“牧场”内蒙古,自一开始,就是主推常温奶。

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的确与其他国家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像英、美、日本等国,都是鲜奶占据统治地位,市场份额在90%以上,因为鲜奶不仅新鲜,营养含量也高。
而常温奶的出现只是为了填补市场缺口,怎么也越不过鲜奶去的。
但是在主打常温奶的资本家眼里,没人愿意吃鲜奶市场剩下的东西。


所以伊利和蒙牛一直在不断蚕食鲜奶的市场份额,直到2003年,伊利一举超越光明,成了中国乳业的龙头老大。

但这个位置,伊利坐的并不稳当,此后数年,蒙牛与伊利之间你来我往,互相换着坐上这个位子。
另一方面,常温奶的春天来临。

2004年之后,国家对常温奶无比关照,先是出台政策表明加工食品不能以“鲜”字作为标识,这就是俗称的“禁鲜令”。
别看这一字之差似乎没多大事儿,问题可大了去了,鲜奶改名为纯牛奶之后,消费者很难感知到鲜奶与常温奶的区别,反而会因为保质期而选择常温奶。


那些鲜奶企业一看这个政策,当时就心里门儿清,若真是这样改了,本身就不占便宜的自己还怎么活呢?

于是赶紧全力阻止“禁鲜令”的落地,很多行业专家也蹦出来反对,“禁鲜令”就这样一拖再拖,成功没了下文。

可是还没等他们松口气,三聚氰胺事件爆发。


伊利、蒙牛等大型乳制品企业赫然在列。
那段时间,中国乳业的口碑一落千丈,各大乳制品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所搞出的骚操作,让中国民众对自己国家的牛奶彻底失去了信任。


时至今日,都有不少人花大代价从国外代购奶粉,尽管国外有的奶粉还不如国内的。

而这还不算最大的打击,在三聚氰胺事件的两年后,生乳的新国标出台。

要求每毫升生乳的细菌总数低于200万个,每一百克生乳蛋白质含量达到2.8克以上。
这么乍看之下,大家可能不太懂,但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个新国标的标准可谓是低到不行了。

甚至比之前的老国标还要低。

这个新国标的制定,有很多乳制品企业参与其中,我们不知道伊利和蒙牛等企业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份规定,对常温奶而言非常有利。

可以预见,如此低下的乳制品标准,绝对会导致生乳的质量下降。
而鲜奶的巴斯德杀菌法压根儿就处理不了这种比之前更劣质的生乳,因为就算处理了也会细菌超标。
但常温奶的高温灭菌法却可以。


这样一来,鲜奶企业想要活下去,就只能自己经营超高质量的农场,常温奶企业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收取广大养殖户的低质量生乳。

而这里必须要知道的一点是,我国的生乳产出中,广大散户占据了70%,大型养殖场只占30%。

也就是说,常温奶可以轻而易举占据大半市场,鲜奶市场只能被迫缩小。


这几乎从源头上掐死了鲜奶企业壮大的可能。

所以大家说起牛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伊利和蒙牛,而鲜奶的市场份额则一路下跌到如今的14%。
当某些企业壮大到一定地步时,没错,说的就是伊利和蒙牛。

它们就可以反过来对自己的奶源行使霸权。

这些年来,企业强行压低生乳价格,逼迫奶农自己买饲料提高生乳质量的新闻屡见不鲜。

如果奶农不遵从这些企业,就无法把手里的生乳卖出去,只能浪费掉。

以至于如今,养牛挤奶的人赚不到钱;而花钱买奶的人又害怕质量不过关...几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唯一开心的,还能有谁呢?
这时候,再回头看看那份可笑的声明,看看那些说6亿中国孩子都没喝过真正牛奶的人们...

你品,你细品。

主笔 | 小陆
编辑 | 四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