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杂志的文案可能是你嘴毒的大姨妈写的
文字、翻译:轻轻(ojsngg2016)
来源:广告常识(adernous)
本文为「广告常识」独家选题,独家首发,如需转载,请后台留下需要授权的公众号名字及微信号。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嘴毒的大姨妈,她们怼天怼地怼空气,怼到你深夜流鼻涕。她们风格高度一致,永远又红又专。她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到希拉里下到拉稀老李都能评论两句。她们活泼有趣,团结生动。
我觉得给《经济学人》写文案的就是这样的大姨妈,我甚至怀疑它那透着浓浓大字报风格的广告就是大姨妈本人亲自刷到墙上去的。
今天,我们就来解密《经济学人》广告的四条大姨妈法则,有了它你也能制霸全球了。
法则一、如果说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那么没有被广告骂哭过的人是不足以掏钱包的。
下面我们就来鉴赏一下,大姨妈骂人不带脏字但是句句诛心的花式怼人大法。
运用反向思维来吸引眼球。一个42岁的管培生,相当于一辈子没有升过职。美国的职场也是一样很崇尚进取心和竞争力的,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这个人那么菜,那么弱,一把年纪了还在当管培生,都是因为他不思进取不看经济学人。
反向思维就是,看了《经济学人》,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当上CEO不是梦。
打翻传统“鸡汤”,让自己的“鸡汤”上桌。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骄兵必败,勤能补拙的儿童教育故事。但其实乌龟在现实世界里就是一种很缓慢的动物,而且乌龟赢了兔子的事情在真实世界里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大姨妈一耳光扇醒你,让你回到现实世界中来,让你知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然后告诉你赶快去买《经济学人》,赶快去赢。
搬出名人名言一直是让道理特别可信的有效手段。这个人是德国科学家,在西方世界是个大牛,而且不是那种大众情人类型的,就连小学生都在作文里呐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那种大牛,而是那种有点专业层次和文化的人才能知道的大牛。
而他的这句话也是一针见血的,感觉大家可以学学,日后在网上和键盘侠大战三百回合的时候可以使出来,保证对方一招毙命。
这句话和《经济学人》一直推崇的全球化的观念非常吻合,所以它又在这里暗示受众,一书在手,天下我有。看了《经济学人》才有了世界观,有了世界观才能谈论世界观啊。
我嘴毒起来连我自己都不放过。美国人很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去发展人脉,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就连早餐时间都有联谊活动。因为他们真的是对吃没什么欲望的民族。
想想也是,我自己对着一桌子的土豆片,烤土豆,生的花椰菜,生的胡萝卜,和某种奇怪的暗黑系腌橄榄也真的是只能把心思放在联谊上了。所以,你就会发现如果活动里有个大牛,他的周围就会围满了拿着食物等着和他精神交流的你我他。
这则广告巧妙地抓住了这种文化背景和大众的心理,然后标新立异的教育大家与其围着别人转,不如自我升值,让别人围着自己转。读了《经济学人》,你就能成为你所羡慕的那种人。
这些广告强调的都是:如果你争名逐利,如果你积极进取,就来读《经济学人》改变人生,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吧。你看看那些不读我的人都是什么人,你要是不读,你就只能当屌丝,looser, 键盘侠。一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还连亡三代的架势。
法则二、高度保持一致性,又红又专。
经济学人的广告一点不花哨,全是几句浓浓的鸡汤文配上大红的底板刷上白色的字。简单粗暴,心无旁骛。无论打广告的媒介是什么,都是流水的电车报纸广告牌,铁打的红底白字撒鸡汤。
从一无所有到走向人生巅峰,你只差一本《经济学人》
一步登天最快捷的方式-《经济学人》
每个伟大的思想家背后都有一本默默无闻的《经济学人》
持续观测流沙-《经济学人》(表达自己对时局变化的准确判断)
鸵鸟在英语里的含义是“逃避现实的人”。就是传说中的“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里的那个人。这则机场广告利用地形优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在这里吃过的亏,也许换个思路,换个地盘,就全是福了。
广告是最需要受众使用联想的,很多的广告都是在受众得知了品牌之后,才会像打通任督二脉一般的体会到它的妙处。所以保持广告与品牌之间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很重要的。
因为受众在看广告的时候,他们的潜意识里已经默认了“他们是在卖产品”这个信息,所以《经济学人》都只解释为什么要买,从而去说服受众,刺激消费,而没有用任何的版面强调“大家快来买我们吧”。
这样的留白和要求受众使用联想的高级手法,需要让受众看见广告的时候就能一眼认出这是《经济学人》的广告,从而避免信息匹配错误的情况发生。那就需要一致性和连续性打好基础了。
法则三、持续宣传自己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
套用冯唐在《万物生长》里的一句话就是,“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在将来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内心都无法安宁。”
《经济学人》的广告一直在强调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专业性,这是信息咨询类产品安身立命之本。
强调《经济学人》知道赚钱的秘密,知道怎样让人沐浴在钱的阳光下。在赚钱方面他们是专家,因为是钱亲自传授秘籍给他们的。
《经济学人》的专业性不只表现在他们能够分析过去的事,还表现在他们能够预测未来的趋势。同时,他们也不只关注一个国家,而是立足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去关注整个世界的局势。
世界不是围着英国转的,它围着太阳转-《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虽然发源于英国,但是丝毫不护犊子,对英国还是极尽挖苦之能。这个广告强调放眼全球,不要把眼界就缩小在眼前的一方天地。深度刻画了一个呕心沥血和有远见之明的高大上的编辑部形象。
这个广告上的都是不同国家的插孔,而《经济学人》把自己比作万用插头,让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充电”, 获取最新消息。
法则四、抽象道理具体化。
《经济学人》的广告从来不避讳“知识改变命运”这件事情,不但不避讳,它还反复强调知识可以给人带来的财富上的巨变和地位上的悬殊,以此来显示这本杂志的含金量和不可替代性。
大道理谁都懂,看多了也就麻木了。可如果你把一个个耳朵都听起老茧的老生常谈换成一个个身边的例子,这种赤裸裸的具体感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这就是为什么你大姨妈想说服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她总是会举身边人的故事做例子。因为就发生在你脚边,躲都不知道往哪里躲。
多希望我读过《经济学人》啊
人都是习惯以貌取人的,这个广告选择的对象给受众的第一印象是,不富裕,从事比较辛苦的体力劳动,不是养尊处优的那一群人,然后再加上《经济学人》嘴毒的暗示,自然的就会联想到要是早一点读了《经济学人》,生活早就改头换面了。
就像小时候你爸妈总喜欢指着乞讨人员和你说,“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要饭”! 这多生动刺激啊,把你幼小的心灵摧残得。
My dad read The Economist and all I got was this lousy tee shirt, a penthouse apartment in New York, two Ferraris, an eighty foot yacht, my own private jet and an island retreat in the Caribbean
我的父亲读《经济学人》,但是我也没从他那里继承啥。也就是这件脏兮兮的的T恤,一套可以俯瞰纽约夜景的宽阔顶层公寓,两辆法拉利,一艘至少可以装24个泳装辣妹的私人游艇,一架私人直升机,还有一个让我退休后可以肆意玩耍的加勒比海岛而已
这个广告就用一个例子细节化了知识改变命运,描绘了一幅画面,让受众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究竟能在物质层面上带来怎样的改变。
在英语里“Jordan” 乔丹和约旦是同一个词。而普罗大众经常谈论的是美国梦的代表“飞人乔丹”,精英阶层才会关注别国国情。
这则广告就是用这样一个形象生动的对比,强调了《经济学人》对知识结构的改变。读了《经济学人》,就成为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GRE全称是北美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个考试难的惊天地泣鬼神,最出名的就是它变态长的句子,一句话可以写二三十行,单词你可能全认识,拼在一起就全都不认识了。所以在美国,一个人能看懂越长的复杂句,说明这个人的受教育水平越高。
而这则广告则很敏锐的抓住这个点,很快的就把凡人和精英阶层区分开了。还不着痕迹的给受众戴高帽,表扬他们都是高智商人才,以此来笼络他们。
这则广告隐含的内幕是,“我”作为一个员工,能和老板的水平不相上下,这都是《经济学人》的功劳啊。别人都认为是挑战的事情,我把它变成了机遇。升职加薪指日可待了,仰天长啸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样一个鲜活的电梯场景,不用多余的描述,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种宾主尽欢,指点江山的鱼水之欢了。
在美国,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把你叫做 “先生” 和 “女士” 的,这真的是一种地位悬殊的尊称。
最常规的是电话推销,购物,和招待生这一类的服务业人员会用这种尊称称呼客人,然后就是行业内的领军人物,慈善家,政客等一系列对社会有杰出贡献或者社会地位受人尊敬的人士可以享受。
所以简单一句话,就表明了读过《经济学人》之后,社会地位和身份上的变化。你不再是那个可有可无的路人甲了,你是行业大牛了。
怎么样?和大姨妈学的这些招数很好用吧。
《经济学人》凭借自身的远见卓识给各行各业提供参考消息,也凭借骂人不带脏字的高冷英伦风尚彰显了文字工作者的良苦用心,更凭借着和文章一样嘴毒的广告大字报直戳读者内心。
有内容、有风格,还擅长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样的杂志很难不位居世界前列啊。
让人印象深刻的广告从来都是这样重点突出且个性明显的,也许嘴贱,也许刻薄,也许暴力,也许生动。
但是要记得,宁愿做个风情万种的大姨妈,也不要做个平淡无奇的白莲花。因为你不可能讨好所有人,却能让最懂你的人给你买单。
近期文章
《火,火火火火火,被优酷这广告暖到》
《这是文案要干掉程序员的节奏?》
公号:广告常识
微信号:adernous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