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举报 2020-08-11

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你去看电影了吗?”

终于,我们又能以电影的名义相遇在城市的影院剧场。太久不见,众多电影界盛事也迫不及待和大家见面,而 FIRST 青年电影展是其中十分特别的一个。创立于2006年的 FIRST 致力于挖掘、推广国内青年电影人处女座和早期作品,倡导青年电影文化介入当代生活。

本届 FIRST 青年电影展于2020年7月26日至8月3日在中国西宁举办。这次,FIRST邀请了青年意见领袖姜思达及其团队为影展拍摄了九支短片,从电影世界的不同角度探访背后的故事。

如果你觉得电影节很“艺术”、很“个性”或者很“难懂”,那你不该错过这些短片,因为它们从很多出其不意的角度描绘了一个青年人眼中的电影:检票员的温度计,座位旁的饮料罐,甚至是男厕所…… 电影带给你的感受可以是温暖的,奇特的,甚至是冒犯的。下面就来看看,这些短片都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吧。


《边缘》先导片

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视频文案

在边缘,你走到尽头,滑落
又或者抬头仰望,看到了新的蓝色
透过苹果皮,你看见一枚苹果
从酒杯,你看见对面的人愁容满面

2020,影像从中心走向了边缘
而曙光,只会在大地的边缘诞生
当你探望它你的脚印,正描摹着新的边界。



01 《温度计》

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视频文案

“希望大家都体温低低的,码绿绿的。”

2020年,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恒温动物
他们开始用数字互相指认依旧抬起手腕,
却不是为了握手。36.5°C、36.1°C,有时还是33.8°C(?)
首个一分钟你向会场走去,遇到志愿者,他已恭候多时了。


疫情发生以来,健康的体温就变成了人们出入公共场合的“通行证”。影院复工,志愿者的温度计也许是观众们接触到的第一件物品,但其实无论是什么温度,只要它低于警戒温度就意味着你“通关”了。

第一支短片从这个角度入手,也寓意着系列短片的开端。画面被一分为二,影院入口的两边,两位志愿者有条不紊地接待每位观众,量体温,登记信息。

个人最喜欢短片最后一幕,两位志愿者对视后互持温度计,给对方来了一次“安全检测”,画面中心的竖线随之收起,有种隔阂渐渐消除的快感。

无论如何,新的生活开始了。电影也要开场了。

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Ps. 这条短片还有个小彩蛋,仔细听配乐,能不能听到歌手轻声哼唱的歌词呢?(温度 节拍 空气 正负载)


02《克莱克特》

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视频文案

“多鼓掌,多大笑,多哭泣,多留下點兒什麼。”

 你想影院吗?影院也想你了。

你曾留了很多声音于此:你笑了,你哭了,
你接了电话,你沉默了,你试探着向邻座伸出手指,
在隆重的心跳下又退了回来。
没人记得,影院记得。
你知道吗?你碎落在这里的一点点声响,都有它的去处。


电影散场,有个女孩推着保洁车进来。收走了地上散落的果皮,收走了座位上的外卖包装袋,饮料瓶。其实她也悄悄收起了你在电影院留下的一切声响。第一次看到短片标题还有点懵,看完短片发现其实它是“collect”(收集)的音译。也让我想起那些散场后会好心提醒我“没有彩蛋快走啦”的清洁工阿姨叔叔们。

“垃圾正如观众们留下的各种记忆,清洁工在收集这些记忆。记忆也许有时是像垃圾一样,用时好,转头忘。但,无论如何,如果没有这些“垃圾”,我们更空荡荡。”

你在电影院又留下过什么呢?它们可能都被收集起来了(当然无论是钱包外套还是垃圾,散场后都应该带离座位)。


03 《记录纪录片的伪纪录片》

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视频文案

我正在说谎。”

同时,什么在发生?
因为造作所以迷人的虚构,因为无趣所以残忍的真实。
讲者、听众、金鱼,和一个女子——他们对彼此的呼吸充耳不闻。


看过短片标题心里暗暗感叹:“禁止套娃。”但其实,这个题目大有深意。

你认为纪录片可以摆拍吗?这支短片表面看起来是记录了电影展讨论会现场的片段,现场的人似乎并不知道镜头的存在,例如演员黄觉在玩手机被抓包后还露出了不自然的神情。

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创作团队表示这支短片的一切都是摆拍的。更有趣的是,短片里有一个“小偷”,可能需要观众反复观看数次才能发现,而同时还有个拿着一袋金鱼的男人,他又在影片里出现了几次?

很多时候,人们即使在没有被记录的时刻,都只是在“扮演”自己。又有些时刻,当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时却没有发现自己早就被“记录”了。所有人都在真实和虚假之间游走,又自然而然地忽略了一些事情。


04《火车进站》

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视频文案

請暫時別計較此後的行程。

在西宁唐道637的露天放映,有两个区域。
一个是人为的区域:持嘉宾证件有序入场;
一个是自然的区域:路过的百姓会在外围台阶席地而坐。
他们是“两个群体”,但在同一时空,分享同一部电影。
浪漫,是种种突兀列席,人们却表情温润。
纵使不再蠢萌地面对火车四散奔逃,
时代上空亦有响亮的汽笛声穿云而过。


列车在城市间穿行,人们行色匆匆。一名男子淡然地走过好几个街道,来到了露天放映地前。大屏前正投放着本届 FIRST 青年电影展的 slogan:“BACK To FIRST BACK TO CINEMA 好久不见,电影和你”。

很喜欢团队在这支短片的引言中提到的一个洞察,露天电影自然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无论是受邀的嘉宾还是路过的百姓,都可以在大银幕前找到自己的位置。电影让所谓的“阶级感”消失了,在影片放映的时刻,它属于所有人。

片中不断穿插的黑白影片是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执导的纪录电影《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火车进站)》。影片记录了巴黎萧达车站的月台上,一辆火车进站的情景。这部影片因为其技术开创性被业界称为“真实城市与电影城市区别的起点”。关于影片的放映也曾有记录,当时的观众因对电影艺术的陌生,而被过于真实的画面吓得四处逃散。

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而今天,无论是什么样的观众,都对电影不再陌生,大家坐在一起看电影,就是最浪漫的事。


05 《男厕》

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视频文案

我们都是地球的闯入者。

公厕是文明社会的集体隐私,被瓷的洁白修饰。
高朋满座,言笑晏晏。
宴会厅边的男厕正堕入意外。
像哥斯拉席卷东京,酒醉的闪光眼影把这片秩序切割得支离破碎。


“人与人之间的自我、距离感,其实通通都写在脸上。交集再短暂,也够时间有一段二重唱。”

在“隐秘的角落”,你可以看到“异装者”的坦然,也可以看到“正常人”的局促。眼神的碰撞和逃离,是大胆到有点“冒犯”的设计。


06《面孔》

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视频文案

感谢这个世界上有梁龙

把你的面具扯下,我看见另一层面具。
伪装是最安全的方式——我要多么信任你,才敢把自己摘下,扒光,露出内心的颜色?
错过时,仰天长啸;
接吻时,有人微微睁开了眼睛。


“沟通,从古至今,从未对等过。”即使是戴着面具,扮演一个角色,也可能得不到他人的正面回应。短片灵感来自于在街头扮演孙悟空谋生的两位残障人士。围绕着“面具”这一意象展开。

广场的远处是电影展的明星海报,他们如此硕大而耀眼,戴着面具的孙悟空在街角缓缓蹲下。也许面具和面具之下的灵魂似乎也会被分出高下。

看完这九支短片,我发现小众电影也没那么难懂

结尾,摘下面具的是“摇滚教母”梁龙,而他的脸上,依然有和面具相似的妆容,面具之下仍然是面具。

1596783746904966.gif


07《凝视》

1596792367975174.jpg

视频文案

你们看着我,我看着梨” “我看着你们,我吃着梨

“He’s lost in the wilderness
He’s lost in the bitterness
He’s lost, Lord,
have mercy.”


女性平权的议题往往会引起争议,不过这次团队还是给出了一个挺直接的版本。

其实从片名就可以窥见一二。“凝视”往往是指男性凝视(male gaze),一种在艺术作品中从男性异性恋的角度描绘女性和世界的行为,为了取悦男性观众,将女性呈现为一些较为扁平,以性愉悦为主导的形象。同样的,作为电影评委,视角往往也具有批判和审视的意味,于是,四位男性影评人带着他们的“凝视”出场了。

但其实这个短片有一个更早的版本如下:

1596706009217397.jpg

《凝视》出演者 微博@3号检票员工 

看过这个版本也就不难理解短片的主旨。不过考虑到时长,最终成片则是一个更强调符号性的版本。利用雪茄、笔、酒杯和手机作为意象对应了片中的四位男性的情绪——趾高气昂、不耐烦、不屑、无视。连配乐也是男性气质浓重的军乐。而此刻,一只梨正摆在桌子中间,却被所有人忽视,而此处的梨其实是代表女性(多用于描绘身形)的一种符号。

哪知镜头一转,四位男性的所有举动都被不在场的一位女性默默观看着,此时,凝视的主体发生了反转,梨也被女主一口咬开。故事的呈现虽轻描淡写,但却又不得不说是一记重拳。

1596784273654985.png

引言的这段英文其实也来自歌曲《It's a Man's Man's Man's World》。

歌词

This is a man's world, this is a man's world
这是一个男人的世界,这是一个男人的世界。
But it wouldn't be nothing, nothing without a woman or a girl
但是如果离开了女人和女孩,它可能就毫无意义。
You see, man made the cars to take us over the road
要知道,男人创造汽车,让我们可以在路上行驶。
Man made the trains to carry heavy loads
男人创造火车,来运输重物。
Man made electric light to take us out of the dark
男人创造电灯,带领我们离开黑暗。
Man made the boat for the water, like Noah made the ark
男人创造船只,比如诺亚造了方舟。
This is a man's, a man's, a man's world
这是一个男人的,男人的,男人的世界。
But it wouldn't be nothing, nothing without a woman or a girl
但是如果离开了女人和女孩,它可能就毫无意义。
Man thinks about a little baby girls and a baby boys
男人想到了小女孩和小男孩。
Man makes them happy 'cause man makes them toys
男人让他们开心,因为他给他们买了玩具。
And after man has made everything, everything he can
在他创造了一切之后,极尽所能
You know that man makes money to buy from other man
要知道,男人赚钱,从另一个男人手中买到东西。
This is a man's world
这是一个男人的世界。
But it wouldn't be nothing, nothing without a woman or a girl
但是如果离开了女人和女孩,它可能就毫无意义。
He's lost in the wilderness
他迷失在荒野。
He's lost in bitterness
他迷失在痛苦之中。


08《双羊》

1596792437250702.jpg

视频文案

我们都是困倦的羊群。

高原之上,困兽之欢。
或归于他与己的言和,或止于灵与肉的制擘。
欲之涨却,天朗气清。


早前在《仅三天可见》合作过,这次演员周一围和姜思达在青海西宁拉脊山,上演了一场“相爱相杀”

两人互相拉锯的场景让人想到知名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1980年的作品《Rest Energy》(潜能),这段表演持续了超过四分钟,艺术家一人持弓,一人持箭,双方一旦有一方松手,就有致命的危险。艺术家还在两人胸口放了扩音器,以便记录下两人的心跳声。

1596710681545105.jpg1596710688536992.jpg1596710683371723.jpg

任何一段关系背后都充满了复杂的拉扯,谁也不愿意先放手。这种状态也许是互相竞争但也是互相支持


09《江湖猛女二三事》

1596792533612227.jpg

视频文案

希望我們能理解每一個人的血淋淋,並且愛他。

李子为是FIRST 青年电影展的CEO,电影圈的人们都知道她。
“江湖猛女”,算是我短短接触后,给她的爱称。
人精神,嗓门大,握手特别紧。一时间让人不适应。
第一次见面,开了个简单的会,直到变成她的个人宣讲:她是谁,她要干嘛。
途中有人开门,她大喊一声“宝贝儿!”,继而继续侃侃而谈。一边讲,一边拍桌子。
讲这个展不容易办,讲某年是如何请到姜文当主席,讲穷,讲身边的干将,讲志愿者。

我问她,“你觉得 FIRST 哪里不一样?”她说,“我,我不一样。”我倒真的没想到。


故事终于走到了终章。《江湖猛女二三事》给了观众一个长达1分17秒的拥抱。是感谢,是告别。

“就拥抱吧,到不得不放开为止。”


幕后故事

一、姜思达团队眼中的 FIRST青年电影展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诚恳到我都不好意思。”谈及影片创作背后,姜思达这样说。

最早跟团队接触的@FIRST青年电影展 的朋友说:“记得最开始跟姜思达这边接触,总在臆想 FIRST会在他的视角内呈现为一个有脾气的大人,可爱中透着年轮的历练,爆发和沉默间都是对世事无奈和希望并存的不解,后来看到完整的策划,一股非常真实的浪漫感瞬间就把人包裹住,这可能就是一位成熟的大人总向生活深处坦然走下去的浪漫……”

团队也曾在 FIRST 面前这样阐述《边缘》:“2020上半年疫情席卷下的电影产业,面临着边缘化的惨淡现状。拮据的现实条件下,我们能看到什么?

强调电影艺术的表达意义或许在于,一个社会文明文化的关键性进步,往往不在于主体产业的蓬勃,而来自有关“边缘”认知的拓宽。独立电影人站在个人化创作的边缘地带,又如何处理与大众市场的会面?

FIRST 是一块鼓励独立电影人、电影爱好者们从个我走向交汇、边缘走向凝聚的热土。既含括参与者们丰富的自我情感,也作为当下电影产业的多棱镜。透射着现实话题,刺激着不同角度的众生相产生化学反应。但是来了西宁之后,我们发现我们只对了一部分。于是我们把一切构建进边缘组片里,关于那些被实现的想象,和无法被预测的惊喜。”


 二、短片配乐是怎么做出来的?

负责本次短片配乐的 AEM studio 也录制了一期 vlog来介绍他们制作的幕后故事。整个创作过程也是跟随摄制团队进行极限挑战,每天出片后在极其有限的时间编写好全部声效和配乐。当然,你也会发现,即使是创作者本人,有时候对于同一作品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这十支作品的配乐也被整合成一张专辑《边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收听。


三、幕后团队的花絮照

翻翻主创团队的微博,也可以收获不少有趣的片段。

首支短片发布前夜,仍然在后期的姜思达。

1596774628577527.jpg

《凝视》中只有几秒的吃梨镜头背后,可能演员已经咬开了8只梨了。

1596774704197647.jpg

正在创作中的团队

1596782950185319.jpg1596782976459399.jpg222.jpg1596612242415055.jpg

提到姜思达工作室,很多人的印象也许是《透明人》、《仅三天可见》等节目的访谈片段。也有可能是姜思达本人三不五时出格的造型。不过,这些有点酷的《边缘》系列短片可能才是更让这个团队兴奋又尽兴的作品。

2020年,特殊的背景让电影变成了有点边缘的存在,而年轻的独立电影人又常常站在电影圈的“边缘”,所以这九支短片讨论了很多关于“边缘”的内容,角度细腻又独特。个人看来,这些片段与电影有关但更与这个时代的年轻创作者有关,有着些许大胆的艺术气质也有着些许自赏的意味。

西宁的夏天属于电影。FIRST 青年电影节已于8月3日落幕,相关获奖作品可以通过官网一睹为快。

但终归,无论是传达信息还是表达情感,我们都是想通过电影来获得体验。所以,你最喜欢哪一支短片呢?就让我们尽情拥抱可以去电影院的生活吧!


参考资料:

《人在西宁,困倦像羊群来袭》
《遇到全世界最可爱的龙宝宝》
《第一个一分钟的若干分钟背后》
姜思达微博
姜思达工作室微博
黄璐微博
《火车进站》维基百科
Rest Energy (performance piece) 维基百科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