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这7个不到1美元的创意工具,轻松完成价值百万的项目

举报 2016-12-01

我们都知道,人们的工作方式正在发生着这样的改变:越来越多地需要和不同领域、有着不同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的人们协作;越来越需要简单、可视化的信息整理;越来越需要创意的生发。关于这样的工作方法的书和讲座层出不穷,却不知从何开始。来自台湾的Min列出了7个他最常用的工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从让思维的过程实体化开始吧!当我们赋予想法以实体,往往能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损耗,有时还能引发新的联想,产生创意噢。

因为顾问业的特性,很幸运地,我十年来所参与的每个专案都能与一群专业人才所组成的团队共事。

在面对擅长的领域时,他们总能轻易地利用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预测,将眼前的问题做出相当精彩的总结。然而,当面对与专业无关的挑战时,他们会瞬间变身为专案空间裡,最安静的一员。他们的专业在此时像是被丢弃一般,变得一文不值,荡然无存。

最常听到他们「封嘴」的理由是 “ 尊重他人的专业知识 “。但当我锲而不舍地追问后,他们才会慢慢地说出,除了自己熟悉的工具外,他们并没有一套可以与不同专业的人,共同使用的方法。因此,为了避免发生岐见甚至衝突,他们都选择了闪避。

为了能找出解决他们困扰的方法,我开始融合他们彼此熟悉工具的特性,并整合出以下 7 种我使用过最有效率、最能轻易上手的工具。


1、一张笔记一个想法|One note one idea

尽管大部分人对便利贴一点都不陌生,但当要他们手握一叠纸外加一支签字笔,专心地记录下一件事时,许多人顿时脑中就会一片空白。

人们习惯将事情全记在同一张便利贴上;但却丧失在分类时的便利性。

所以,除了规定一张便利贴需记录一个完整的讯息外,我们也利用颜色和不同的尺寸,来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藉由便利贴不同尺寸的特性,专案团队可以依讨论的需求,以文字或是图画,来表达信息。


2、点子停车库|Idea parking lot

当专业团队对某一题材讨论比较热衷,总是会有其他看似离题,却又充满启发性的灵感,会突然从天空掉落。

事实上,点子是没有保存期限的。

所以为了让讨论的气围不被临时中断,我们会将这些天赐的启发收集起来,待当下的主题讨论完毕后,再进行更深入的发想及完善。

当一个点子突然出现时,利用 30 秒的时间,把该想法迅速地记录下来,然后张贴在一个所有人都可以看到的区域,以便后续讨论。


3、情感贴|Emotion dots

筛选概念的过程很可能是整个专案时期中,令团队最不安的时刻。

无论是专案成员或客户,每个人心中必定有一、两个特别钟爱的点子。但在专案时程以及执行资源的双重限制下,通常都只有少数几个概念可以被挑出来,并持续发展下去。

世界上的点子并没有好坏之分;它们只是没被用在对的时间点上而已。

因此,为了让每个想法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定位,我们选择抛弃不合时宜的投票筛选机制。

取而代之的,则是使用带有颜色以及表情的贴纸,为每个概念在功能或是使用者体验上,提供最接近情感面的注解。再搭配时间轴,将每个概念依上市的时间点排列整合,一个产品/服务的未来蓝图,就可以很成功地被规划出来。

善用网路上公开的图像资源,可以为每一个概念,提供更直接、更具有代表性的意像。


4、一页故事|One page story

当专案开始进入收敛庞大信息的阶段时,从容地将一些印象深刻的初步想法记录下来,会比花费大把时间严选出机会点,更为的简单。

与其要从 100 个方向来著手,何不先选择一个有共识的主题为出发点?

所以,为了加速团队对潜在机会点的认知与连结度,最好能利用几分钟的时间,将所观察到的机会点,透过一张彩色纸的表达,绘制出所有讯息的关连性。

等集结团队成员们的共识后,大家对每一个机会领域都有相当的认知时,再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及发想。

我永远会携带著一本可随时记录有趣观察或是信息的笔记本。这可帮助我编辑出与使用者更有关联性的故事场景。


5、迷你白板|Mini white board

为了渗透理解在产品/服务生态圈中的未知领域,利用带有磁性的软贴纸来绘製和自由移动利益相关者彼此的关联,可协助在构思类似使用者旅程 (user journey) 等图形时,详尽地看清那些被遗漏的机会点。

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你必须确认你的服务正在改变着什么。

当你发现商业与经济元素的相对位置可以被替换时,你会发现许多产品/服务与使用者的关系,远比想像中更友善,而且更具有故事性。

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有一张代表的图示。而每张图示所代表的,既是产品/服务中存在的文化、环境、人员、成本等可调配的变数。


6、点子卷|Idea roll

当所有的概念被一字排开的同时,任何人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好的设计与一般般的设计相比,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那些能吸引眼球的主题,绝对是那些能够勾起共鸣的人事物。

我很喜欢将脑中的概念,在尚未加入任何现实技术的前题下,画在原本只是被拿来单色列印的发票纸上。因为,大部份的设计人在一握上笔时,都会有那麽一瞬间,希望变为只会画画、脑子充满想像力的孩子。

在我众多的随身绘图本中,有好多本都记录著那些萍水相逢,却被永恒记录下来的旅人。


7、黑白切|White & black

“ 反白 “ 会给予脑袋不一样的思考感官。

与在白纸黑字上创作最大的不同点是,在表现自己熟悉的线条笔触的同时,你必需将纸张背景的颜色一併考量进去,并试图从中找到一些能融合两者的表现技法。

转换技法并不会转换创意;它其实是在帮你开发另一种创作能力。

同样的道理,也非常地适用在工作场合上。如果今天天气不错,可以把办公室搬到户外去。如果发觉想法太过集中在某个主题上,就可以换个人来引导点子发想的过程。

与白纸或是黑纸不同,被日本人拿来记帐的再生纸本,有著非常中性的纸色。我可以透过白色来增强亮度,也可以透过黑色来加强暗度。这为整体的创作,增加更为多变的层次。


作者公众号:一起开工社区(ID:yi-gather)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