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针对谁,大部分明星直播都是打劫
这是仙人JUMP的第221篇原创
1
明星直播泡沫最近破的干干净净,又一风口日常挂掉了。
从O2O泡沫,到共享经济,投资人们总觉得自己会运气好些,赶上一个未被挖掘的蓝海行业,却在纵身入海后,发现海面无风也无船,海下却全是暗礁,无人通行的水面,原来根本就不算一个航道。
2019年,电商直播高速兴起,以李佳琦、薇娅为代表的直播带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亮眼的销售记录,也吸引了各大平台争先恐后的涌入这个行业,进一步衍生出了明星直播带货这种新模式,直接利用明星的流量来创造风口。
到2020年,明星直播几乎成为全民追捧的热潮,不管什么行业,不管什么平台,只要能沾一点边,都要来蹭一把直播带货的热度。
但这个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明星直播还没火几天,数据就直线下降。
商家以为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结果发现所有人都在。
很多看似有着大量的粉丝,巨大的声量的选手,真到了卖货的时候,翻车速度比他们冲进来的时候还快。
这让人不禁怀疑,怎么艺术家们也有假粉啊,还是说白嫖文化已经有这么强的影响力了么?
近3个月大家充分见证了万路明星闯关后一地鸡毛的样子。
用户看明星,真的只是看明星,他们太诚实了。
很多人终于醒来,开始大骂明星带货就是一个无底深坑,明星直播的泡沫到此可以宣告破灭。
说到底,直播带货,直播只是一种媒介,是一个流量入口,最终能否落地,还是要靠货,以及货品背后能够及时供货,供优质货,处理退货的基础设施。
没有优秀的货品,和支撑货品的基础设施,不管用什么卖货都不可能走通。
零和一的故事,从未改变。
2
最近大家都过得不太好,但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去观察行业的本质。
4个月以来,在一片唱衰声中仍坚挺着的聚划算直播,就是在整体数据下行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长红的正面案例。
6月的电商大战里,聚划算的李好直播间单场斩获4021万;“美丽种甜官”景甜,单场直播创下了下单4900万,8款单品下单百万以上,1款下单千万的成绩。
更别说之前的刘一刀,从5月砍到7月,场均破亿,销售额连破纪录,成为明星直播的金字塔顶。
在整个直播电商处于下行环境的情况下,聚划算却是逆风而上,靠着非专业的直播团队,拿下了明星直播泡沫破裂后挤出的黄金。
海绵里那点水,给挤成了海绵宝宝。
为什么聚划算能成为直播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首先,聚划算对带货这件事的认知更深。
他们很清楚,直播带货不是一个“打草谷”的掠夺行为,而是一个建立“贸易站”的长期生意。
这个生意就像多人运动一样,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去唤醒用户的需求,告诉用户,这里有天边最美的云彩,塞满折扣让你留下来。
为什么行业整体下行?因为大家都想要赚快钱,收了坑位费和佣金,谁还在乎后面怎么样?
当你怀着割商家和品牌韭菜去做的时候,自然就别想持久。
聚划算的做法贯彻的就是一个长线,把明星直播做成了专业栏目打造,建立了长期的直播间,让明星直播常态化。
常态化的明星直播,再加上富有互动环节和设计感的节目流程,事实上已经拥有了一个综艺的内核,不管是商品的评测,还是家长里短的唠嗑,他已经不能称得上是一场普通的直播了,他应该被称为周末八点档。
明星直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明星的形象透支的太厉害。大家都是带着走秀的心情来玩玩的,干嘛要那么认真?
聚划算签长线,给明星一份需要努力才能匹配的工作,明星就算看在钱和面子的份上也要多拼一点命。
每一个明星在聚划算直播前,都要全程参与选品,更要闭关学习选品的知识,保证不在直播当时不翻车。
如果明星不敬业,那算什么明星。
准备足,节目质量好,观众才愿意打开第二次,不然这年头凭什么看你。
但明星只是起步流量,真正的决胜局永远在货,在商品,在货品背后的基础设施。
聚划算毕竟是玩电商的平台,不是一个搞娱乐的平台。
娱乐平台的用户来就是为了嗨的,买东西这件事,不在计划中啊,消费主要一时冲动,多冲两次就没有力气了。
而来聚划算看直播的人,从点进来的第一秒就有购买商品的预期,是真的有“今天钱包有点胖可以减减肥”这个想法的,一次买的舒服,还愿意再来一次,来得多了,就成了稳定的生意。
直播带货,精髓永远在货的部分,不管怎样去吸引流量,到最后一定会回到货品本身,回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卖不出去,流量再大也要侧漏。
3
另一方面,聚划算拥有完整的电商供应链。
做生意是有门槛的,不是你想来就能来,越大规模的生意,门槛就越高,就更需要专业团队运作。
想要卖货,不管你是摆地摊,是开门店,还是开网店,搞直播,最后落地永远要落实到供应链上。
没有货的生意,那叫诈骗。
但供应链并不是凭空就有,不是有钱就能随时变出来一条,从什么地方进货,进多少货,发货节奏怎样,怎么应对退货,退货率控制在多少,售后怎么搞,每一条都要和商家敲定,而大规模的商业,每一件商品都要涉及到一条线,组合起来是一个艰难的工作。
出来卖,也要讲究技术。
这方面,聚划算天然具有优势,他有一个好爸爸。
在售前,聚划算可以保证商品的高速流通,能够在用户下单后立刻发货。
在售后,有阿里系饱经摧残的售后系统,绝对不会出现发生问题却找不到人解决的情况。
这两点,一般的流量平台馋哭了。
大家都以为不就是搭个销售页面搭个支付系统谁都能做么,结果做起来才发现,真不能。
更别说聚划算还自带一个消费者需求的大数据库,每个季度的商业热点,都记录在淘宝的搜索记录里。
过去一年,汉服的搜索涨了80%,其中“宋制汉服”的增长有200%多,甚至蹦迪汉服、朋克汉服的搜索都涨了近100%。
流量平台流量虽大,却得不到这种清晰的购买意向数据。
有这种数据,在选品上当然就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刘涛卖爆拖地机,就是因为数据早就揭示家居的需求,选择刘涛做这个刘一刀,也是因为刘涛“宜室宜家”的特点符合趋势。
真正的朋克不是谁红选谁,而是选谁谁红。
明星特点和选品的结合是聚划算的一个特点。
想想你在一个直播间里如果看到一个明星前脚卖奶粉后脚卖白酒,任谁都会觉得哪里不太对。
不是说什么东西红,什么明星红,就一定要绑在一起的。
做生意就是要看货,就是要看留存,就是要看持续性。
聚划算现在做长线,遵循的就是这些基础的商业规律。
聚划算使用明星直播合伙人模式,让一个明星能长期带货,就是因为聚划算有能力把明星和货品绑定到一起,形成一个固定的贩售点,而不是借用明星去促销,捞一把就走。
有多少明星直播声势浩大,首播即巅峰,一次播出再也不见,平台,消费者和商家都有苦没处说。
这种打一枪就跑的行为,严格来说叫做走穴。
对于品牌和商家来说,绑定明星与货品更稳定。
商家让利直播,为的就是把新客变成回头客。固定的直播,才有让消费者“回头”的地方。
阿里系庞大的电商产品库,让聚划算可以挑选出最适合明星的产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上货。
那些和淘宝、天猫合作了多年的供应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和聚划算达成一份协议。
阿里巴巴签长期合同的操作,让明星对业务更加认真,愿意把这个事情当成一个需要投入精力的工作,而不是简单的走秀看待。
正是这样的整合,明星、平台和消费者实现了一种三者得利帕累托最优:明星越来越吸粉、平台研发了新品、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真正的生意,就应该是多方共赢。
靠消耗自己过往名气,来获取短期的盈利的翻车式带货,根本都算不上生意。
4
现在的主流把明星直播这一商业模式吹的天花乱坠,但改变不了内里的真实。
说好听点,明星直播是利用明星的流量为商品导流,是一种流量互助的营销带货活动。
说实在点,所谓明星直播,其实只是最古老的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化,说什么流量,其实就是吆喝,说什么带货,其实就是推销。
明星带货,和在街头摆地摊的时候打个竖幡、花式吆喝没什么区别。
你用一些互联网的词汇装点,本质上就是如此,就算再怎么歌颂“流量为王”,卖货就是卖货,来买东西的人还是看货物来买,不会因为吆喝的好花钱。
用户是来买东西的,不是来看你嘚吧嘚的。
有些人总是喜欢说些“流量思维”,觉得自己可以把传统的商业思维彻底掀翻,但是直播电商到底也是电商,光顾着“流量思维”,却没有考虑过“电商思维”。
流量这个词现在已经变得和“资本”一样,包罗万象,似乎能概括一切。但仔细深究就会明白,流量有自己的属性,并不是所有流量都是可以共通的。
你喊卖饼,不会有人来问你鱼怎么卖,你卖衣服,不会有人问你车怎么卖。
并不只是流量在选择商家,商家也要选择自己主要面对的流量,选择什么样的流量,就要对接这种类型用户,选择了娱乐型用户,再期待用户在娱乐的同时被榨出商业价值,想得很美,但并不科学。
所有想要逆科学而行的商家,都被社会毒打过了。
聚划算之所以能保持数据,就是因为聚划算出身电商,是用电商的逻辑思考问题。
在流量的思维里,电商只是流量变现的渠道,即使不是电商,只要能变现就是好流量。
而在电商的思维里,流量是服务于电商的入口,最后的决胜点,始终在电商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
供应链,售前售后的服务,商品的品类,对顾客的洞察,这些都是商业的基建,不管是街边摆地摊,还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商业帝国,基建永远不会过时,不会出错。
吸引大量流量进入平台,只是一种把用户骗进店里的行为,骗进来之后,客户能不能留下来,看的还是服务,是商品的质量,是商业的基础。用噱头引来再多的顾客,没有回头客的生意也做不长久。
只是想着把人骗进来割一波就算了,那是黑店,不能称为一种商业模式。
5
聚划算的成功是一个启示,是互联网商业发展到现在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的回答:
基建和流量到底哪个更重要?
互联网崛起后,引发了一种倾慕流量的潮流,创业不再是当年亦步亦趋稳扎稳打的样子,反而出现大量靠炒作概念吸引流量,换取投资后再思考怎么做事的暴发户。
他们是成功的,在前些年里,依靠一个idea再加一个程序员而一夜暴富的故事数不胜数,大家已经习惯了先做一个PPT,把牛皮吹起来,把中间的困难忽略掉,等到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再去慢慢地实验怎么做成品。
反正都是要钱,To SBVC是一个永远暴利的生意。
这些暴发户的成功刺激了流量生意的火爆,但是其中的很多在落地的时候摔成了半身不遂。
流量毕竟只是一个入口,让更多的人来到你这里,一起参与,但决定大家留不留下的,还是你基建的水平。
流量是一个好东西,更多的用户意味着更大的空间,意味着更多试错的可能性,意味着许多小众的东西在流量面前也可以顽强生存。
流量可以让商业变得更多元,让行业的发展更快,让技术的进步速度更凶猛。但是,如果没有基建托底,流量所招来的关注,转瞬会变成杀死自己的毒,会让自己虚浮的根基瞬间被推倒。
没有基建的流量,只是路过的风,吹过去就什么都不存在了。
没有流量的基建,规模也无法扩大,只能消耗自己的成本。
两者结合才是商业的正确逻辑,营销,和完善的产业建设,缺一不可。
只是高声喊着“流量为王”,看着虚浮的数字成长,却不能让生意长期持续下去,这种模式,无论看起来多么光鲜,也不过是镜花水月,转瞬即没。
6
“流量思维”唱久了总是会产生一些错觉,觉得人就是数字,是一个一个数据组成的符号,以为每一个用户都是机器人,摁下哪一个按钮就会弹出什么样的结果。
但流量是人,人却不全是流量,把用户当傻子的人才是最大的傻子。
用户是最精明的存在,他们说不出星巴克白领满口的英文名词,不知道大数据的底层算法,但他们的直觉可以让他们清晰地感觉到你做事情的诚意。
你做的不行,你只想捞一笔就走,你不尊重用户……在用户的心里其实明明白白。
这年头谁也不傻,用户一个比一个精明,他们懂得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官去观察,去判断,如果发现你根本就没有诚意,他们会迅速转身离去。
白嫖而已,谁不会啊?
用心做事情,短期看起来很麻烦,很笨拙,但时间终究会将一切打磨出来。
时间是企业最大的朋友,敌人,以及门槛。
它会帮你积累,它会消磨你的意志,它会决断谁无法坚持到脱颖而出。
在时间的注视下,每一个行路人的成果都纤毫毕现。
这条路,阿里走了20年,不能说这条路难如天堑,只能说这条路上的一切,都有着他滴下的心血。
基建这件事情的特点就是,短期看不出效果,但一旦成型,便是无敌。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