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9分“逆袭”成满分 浙江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广泛争议

转载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08-07

202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有关高考的话题依旧能够引发公众的关注。近日,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所发布的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满分高考作文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7be0faf37ca303b75c86c36a413d3486.jpg

据介绍,该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同时,“教学月刊”在发布该篇作文时还附上了浙江大学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的点评。1.png

据微热点(wrd.cn)数据统计显示,8月3日,《生活在树上》引发网友较长时间讨论,热度峰值达到53.39,热度均值为25.78。微博话题#生活在树上#的阅读量达3.2亿,讨论量为2.7万。2.png

分析关键词云可见,网友对这篇“高考作文”评价不一。部分网友肯定这名考生的能力,对其“知识面”较为“认可”,认为该篇文章“简洁”“优美”“言之有物”,如@墨菲121382018 认为:“个人觉得考生很优秀了,高三即引用海德格尔与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阅读积淀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也有不少网友直言“看不懂”,@玛丽奥王 表示:“看不懂,不乱评价”。部分网友则认为文章“言之无物”,大有炫技成分,如@我犀牛贺州虽无上真却也人人固寿 称:“故弄玄虚罢了,文字的本意是为了传播、传承,这作文就是卖弄和骗分”。3.png

不仅网友观点不一,相关专家学者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者朱学东称,这篇满分作文,在主题、逻辑演绎及遣词造句等方面是够格的,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这样学,但是如此罕见的行文也应该鼓励,给满分,我不反对。


作家马伯庸称,该篇文章很难用“满分作文”或者“烂作文”来简单地评价,“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些生僻词、生僻典故和生僻表达都用对了地方。”而他认为关键之处在于“作文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实、朴素的词句来组织,信息一点不会损失”。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熊丙奇表示,好的作文本来就该个性化表达,不是千篇一律,这篇文章得到高分,主要是其思想性和严密的逻辑,也确实也存在比较晦涩的问题,“近年来,高考作文强调思辨,一般学生很难有深度的思辨”。


而知乎用户,法兰克福大学哲学博士候选人,柏林洪堡大学哲学硕士@飞奔的马达 直言:“该篇文章中关于专业概念的引用基本上都是错误的,这样的文章拿满分对其他考生不公”,他的观点获得点赞数达1.4万。87e7ab6221dbd4020dfd985ad554e202.png

对于这篇满分作文引发的争议,新京报给出的建议是,为了避免《生活在树上》可能造成的单一性示范效应,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不妨公布更多的高分作文、满分作文,让大家知道好作文不应该只有这一条路。同时,新京报也指出,苏轼早就批评过“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的风气,道理至今仍有效。我们并不反对引用冷门的作者、学说,但应该出于必要,而非为了引用而引用,要避免以辞害意。



(文章来源:新浪舆情通;免责申明:部分文字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