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被雾霾笼罩的“时代精神”
19世纪哲学家祁克果说自己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精于计算、没有激情的时代,当其他学者都忙着构建学科体系,用自圆其说的逻辑推演出整个世界时,他批评这些理论唯独缺乏人的生存体验,比如无聊、焦虑、厌烦、恐惧甚至绝望都被当做是“幽灵”,不为光明世界所容。
祁克果用化名写了《致死的疾病》、《恐惧与战栗》、《非此即彼》等等,光看这些书名就觉得诡异,却成为20世纪“存在主义”的源头。他敏锐觉察理性万能并不是什么好事,人的非理性会被钳制和压抑。像祁克果这样的先知,不迷恋正统学说,对流行显学保持警惕,还得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
(坐落在哥本哈根大学校园的祁克果铜像)
如果有人反问一句: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是什么?那该如何作答。
我们自信地探讨以往时代的历史特征,但对当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接下来将会变成什么样,却茫然无知!凭借个人经验,我们所能得到的是一堆零散的感受、混沌的认知、以及各种市面上的概念,比如“去中心化”、“价值多元”、“信息孤岛”、“媒介碎片化”、“解构”、“互联网+”、“创新创业”、“技术崇拜”,这些现象很难形成一个让我们的行动更加睿智的准则。
“时代精神”就是精神王国里的太阳,是社会上思想、行动的价值坐标,没有时代精神的指引,我们就会像无头苍蝇。而事实上,我们头顶的阳光在雾霾中模糊不清,精神世界里的太阳也是如此。
我们盯着手机闲聊、刷屏,无法安静下来想想自己该干什么;我们的阅读力快速下降,太容易被前后不相关的信息中断。在一个求快的时代,我们对严肃知识缺乏耐性,一条内容如果不能在2分钟以内把人勾住,基本上是没戏了!我们每个人置身于川流不息时代大潮中,却很难预料明天会发什么?要干什么?一个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干什么?确定性的变数越来越多了!
如果说现实中的雾霾只有PM2.5,那精神的世界里的“雾霾”,则更为光怪陆离。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人文主义精神失落的时代,传统文化中沉淀下来的东西,被当做过时了的、小众的纯粹兴趣,忍受着市场的考验。借助于网络的草根、屌丝群体里的崛起,互联网文化成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主场,论坛滋生愤青、段子手、恶搞;二次元、污、表情包等成为年轻人之间的共同语言。
我们丧失了对诗歌、书法、戏曲、山水画的鉴赏力,捧着手机追韩剧、看直播,也不会搭理身边的人;我们花费上百元去分答、在行上付费听名人说话,也更懒得翻翻手上的经典;我们沉溺于心灵鸡汤,却没有办法酣畅淋漓地读一本信息量更大的小说。
非主流的东西,借势于网络就会被成主流,主流东西由于失去了新鲜感,很快被人弃之如敝履。
(林黛玉式的古典美学范式如今荡然无存了)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英雄没路的年代,这个时代缺乏大格局的政治家,却到处是游说的政客;缺乏不凭文凭吃饭的大师,却盛产博士论文;赫赫功勋的历史人物被扒出各种黑材料,盖棺定论的英雄被人挖苦是傻帽。在信仰失落之后,一尊尊偶像大神被推倒。而这并非成就更多人的独立思考,而是无以复加的盲从。
在缺乏阅读和学理滋养的环境中,大学教授越来越像商人,商人越来越像大学教授;明星越来越像企业家,企业家越来越像明星。那些教你如何成名、如何赚大钱的大师、大咖、KOL;以及如何教你说话、如何做管理的网红们他们说什么我们信什么,他们兜售什么,我们买什么。
(罗胖说自己不是知识分子,而是商人)
我们的时代对技术过于迷信,以前说技术奴役人还有点危言耸听,现在已是活生生的现实,人们的吃、穿、住、用、行、学、商、娱等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尤其是“钱”也成了手机上的数字。手机既让人的生活更加方便,也更能把人“网”住,用互联网话术叫“粘性”,请脑补一个虫子掉进蜘蛛网上挣脱不掉的情形。
不管人们怎么抱怨技术,技术仍将更深刻地介入人的生活,并进一步“统治”人。这会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不想螳臂当车,所以我做起了科技自媒体。
2016年科技圈内最具标杆意义的大事件就是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众多热钱涌入到人工智能,尽管研发还跟不上商业的节奏,一些忽悠大师张口不离AI啊。人工智能本质是机器与人竞争,企业把对人的压榨,转向对机器人的压榨。所以现在不要怪老板扣门,我们应该庆幸,现在还具备被剥削的资格。一旦机械替代人的工种越来越多,底层人民绝对是大面积失业,这点毫无疑问。但愿机械人晚一些学会中文写作吧,要不撰稿这种苦逼活我也没有资格干了!
(人搞不赢机器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上个世纪末,欧盟诞生被视为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浪潮的胜利,如今保守主义快速复苏。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很多问题被隐藏起来,还可以一起憧憬美美与共、走向大同。一旦市场走向低迷,还得忍受其他人来抢本国的饭碗,肯定就不干了。随着英国、意大利的脱欧,接下来还会不会出现雪崩式脱欧真的不难说。今年的美国大选,特朗普发表了很多“民粹主义”的言论,却出乎意料第获得本土民众狂热支持;而精于全球化贸易的克林顿家族却不受待见了,保守主义全面开花!
(特朗普说政治是非常肮脏的,可他还是要当总统!)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严重受限于媒介,比如公众号、头条号、微博、朋友圈等等,内容生产的门槛越来越低,有的媒体筛选出来的奇葩事,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是娱乐至死的视频内容,网上流传着种种意见,而真正提升智识的内容,却少得可怜。即使重度垂直的媒介只是反映世界一个侧面,有的是放大了的。“媒介现实”为现代人营造了一个居住的“洞穴”,我们以为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真的世界,实际上真正的太阳,却在外面,很少人会走出去。
(人们对世界了解越来越依赖媒介投射的信息,与现实相比仍是海市蜃楼)
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与时代精神的脉搏保持一致是一种本领,无论是偶然的,还是真切把握到的,会有人透过雾霾,沐浴到了阳光,那样的人,是幸运的······
本文作者:李星,策划人,科技专栏作者,微信即QQ号:1598145405(靠谱的阿星),关注消费升级与互联网+创业创新,靠谱汇社群发起人,公众号:“策划人李星”(ID:lixingo2o)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