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花3年拍出杜甫纪录片,9月即将刷屏

举报 2020-09-02


自述 :李文举, 编辑:陈薇沁,来源:一条

 

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

BBC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爆红网络,

引起中国网友的热议。

也有不少网友发出不满:

凭什么唐代诗圣,反而先被英国人拍出来了?

央视花3年拍出杜甫纪录片,9月即将刷屏

其实早在2017年,

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导演李文举和团队,

就开始筹备《跟着唐诗去旅行》的项目,

依照杜甫、孟浩然、王维、岑参

四位唐代诗人的生活轨迹,重走他们的旅程,

并挖掘、领悟和寻访这些唐代的诗人与当代中国人的联系。

现在《跟着唐诗去旅行》已制作完毕,9月上旬将在央视播出。

央视花3年拍出杜甫纪录片,9月即将刷屏
导演李文举(右)


一、跟着唐诗去旅行

央视花3年拍出杜甫纪录片,9月即将刷屏

以前年轻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很多是看央视的纪录片频道。李文举在这个频道一干就是20年,走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地方。“中国特别偏僻的地方有许多让人惊艳的风景,我们每次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李白或杜甫来这个地方,会写一句什么样的诗?”

央视花3年拍出杜甫纪录片,9月即将刷屏

拍摄《跟着唐诗去旅行》的契机由此而来。为了重走杜甫、孟浩然、王维、岑参四位唐代诗人的旅程,李文举团队还分别邀请了四位国内知名文人——诗人西川、书法家鲁大东、学者郦波和教授杨雨,来当旅行嘉宾,去探究风景、诗人、诗歌和当代人之间的联系

从2017年立项后,拍摄了半年多,又经过长时间的剪辑、修改,李文举觉得播出唐代诗人相关的纪录片,必须慎之又慎,没想到最后让英国人在播出上抢了先。

央视花3年拍出杜甫纪录片,9月即将刷屏
BBC出品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尽管话题相似,但是BBC拍摄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央视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有着众多差异:

1、主持人重走杜甫旅程的长短不同

BBC——邀请著名主持人迈克尔·伍德重走杜甫一生所经过的所有地方,从杜甫出生长安说起;央视——侧重在杜甫晚年最高产的时期,即安史之乱后。

2、情感出发点不同

BBC——把杜甫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把他放在圣人的位置上;

央视——片中杜甫更像是成都人的亲人,成都人走访杜甫草堂跟去邻居家串门没什么区别。

央视花3年拍出杜甫纪录片,9月即将刷屏
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深情朗诵杜诗

3、朗诵诗歌版本和方式不同

BBC——邀请了莎翁剧专业户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深情朗诵杜诗的英译版本,杜诗被翻译后,格律消失,韵文变成了散文;

央视——邀请当代诗人西川用摇滚的方式来唱杜甫的诗。

4、对杜甫评价的立场不同

BBC——采访研究杜甫超过50年的美国学者宇文所安,他认为杜甫的诗歌体现他十分关心粮食和蔬菜,吃饱了就可以暂时忘记国家的兴衰;

央视——拍摄的杜甫更强调他在艰难险阻之境,从未忘记国家。


二、以下是李文举的自述

央视花3年拍出杜甫纪录片,9月即将刷屏央视花3年拍出杜甫纪录片,9月即将刷屏
杜甫篇嘉宾 现代诗人西川

 杜甫 

一辈子忧国忧民,却没当上过大官,晚年横死湘江,至死不渝。

旅行理由:被迫寻访旅客:现代诗人西川我们的第一集叫做《江湖》,讲的是杜甫。

我们选择现代诗人西川去重走杜甫晚年这段路。两千年,两个诗人之间一段跨时空的交流。西川给杜甫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央视花3年拍出杜甫纪录片,9月即将刷屏
西川尝橡栗

陇南地区

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 ——《青阳峡》

我们拍摄的纪录片里,出现的第一个地方是陇南的山头。安史之乱后,杜甫为了寻找安身之所,带着家人从甘肃天水向四川成都出发,在山里走了半年多。他这时候的生活是非常贫穷的,还曾写诗提到吃饭都成问题,时常要捡秦岭山道上的橡栗吃。

西川出于好奇心,也去捡这个路上掉落的橡栗吃:“哇,这也太苦了!”

但杜甫没有停止写作,他在这条道路上写了24首纪行诗。《青阳峡》这首诗里的“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意思是说,我都厌烦了这种天天爬山的日子了,越往南走,道路越艰辛。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诗歌成为杜甫唯一的精神寄托,和苦难生活的救赎。

央视花3年拍出杜甫纪录片,9月即将刷屏

四川成都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从陇南穿过去后,就来了他暂且安身的地方——四川成都。朋友送给了他一块地,在那他置了一个草堂,后人称“杜甫草堂”。

 这段时间的杜甫心态是比较平和的,也创作了许多类似《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样的传世之作。

 对于中国人来说,杜甫草堂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圣地。但我们不是西方人对于圣贤那种膜拜的态度,对成都人来说,杜甫就是本地人,这种亲切感是独一份的。西川抵达杜甫草堂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群小小解说员,都是10岁左右的孩子,杜甫的诗歌张口就来。去杜甫草堂对他们来说,就跟去邻居家串门似的。 

西川还去参观了按照杜甫的描述、用西南地区建造法营建的杜甫茅屋,用当地铺茅草的办法铺设屋顶,风一起,茅草漫天。“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确不是随口说说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圣的胸怀是从自己的小小茅屋出发,想到全天下人的疾苦安危。

夔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在杜甫去世的前几年,他留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夔州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它扼守着长江三峡。

这个时期是杜甫人生中最愤怒而高产的时期,他写了300多首诗。我们很好奇,在这么颠沛流离的晚年,他是如何保持如此旺盛的创造力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当西川登上三峡之巅,突然下起了大暴雨,一会天又晴了,天开云散。在广阔的天地里看到雄浑壮阔的长江,从天地流过,才明白晚年多病、被迫戒酒的杜甫的悲怆之情。西川老师情不自禁地说:“杜甫显灵了!”

1599014178977392.jpg
孟浩然篇嘉宾 书法家鲁大东

 孟浩然 

孟浩然生前名满天下,好友遍地,但就是不得皇上赏识,放现在就是背包客。

旅行理由:自愿

寻访旅客:书法家鲁大东

“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其实比当过一段时间小官的杜甫更“惨”,一生未能当官从政。40岁参加最后一次科考,也落榜了。他并没有选择回故乡襄阳,而是去了吴越之地,一去就是两年。他也没什么功利心,就是去看看朋友散散心。

选择鲁大东走孟浩然这一段路,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有些像孟浩然,在吴越之地有不少好友。鲁大东选择模仿孟浩然慢旅行的方式,骑自行车几百里,从杭州出发,一路行至温州。

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是孟浩然的铁粉。

大家都知道李白当时是一个非常遗世独立的人,谁都看不上,但他竟然对无官无爵的孟浩然另眼相看。

当时孟浩然科举失利,李白去黄鹤楼送他,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不经意间养活了千年后扬州的旅游业。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鲁大东到达扬州的时候,正是三月,遍地是游客,所有的酒店都住不进去。当地的旅游部门对我们说,要是李白写的是“一年四季下扬州”就好了。

唐代的一句诗,竟影响到了我们今天的经济。


吴越之地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

孟浩然大约在40岁的时候,参加了人生最后一次科举,很不幸地又落榜了。但与杜甫不同的是,他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郁结,前往现在的江浙地区,拜访好友,散散心,成为了一个闲散的山水田园诗人。

在古代要想当一个说走就走的背包客,比现在难多了。因为如果你不在政府系统工作,你就不能使用官道,旅行是十分不易的。孟浩然用坐船的慢旅行方式游吴越,也留下了许多名篇。

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鲁大东为了仿照这种慢旅行,就选择了骑自行车游江浙,也是现代版的慢旅行,比较贴合“移舟泊烟渚”的感觉。骑行400多公里,看到的浙江西部建德江,至今还是烟波浩渺。

襄阳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与诸子登岘山》

在人生的终点,孟浩然还是回到了故乡襄阳。

晚年时,他跟一些老友在汉江游玩,突然有感而发,留下了这首《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虽然在唐代是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但是在当代的影响力肯定比不上李白和杜甫。我们试着去雁荡山看唐代的摩崖石刻,想要找到孟浩然留下的痕迹,结果整个山都看遍了,只找到杜审言(杜甫的爷爷)留下的一个摩崖石刻。

如果说成都人认为杜甫是当地人的话,那孟浩然就是属于襄阳的,襄阳有许多孟浩然的痕迹,还有孟浩然广场和孟浩然大厦。


王维篇嘉宾 学者郦波

 王维 

王维年少得志,年老归隐,放现在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旅行理由:归隐

寻访旅客:学者郦波

王维一生平顺,过上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特别理想的生活——官隐双得。早年当官,年少得志,在最繁华的长安度过了大半生。晚年,看淡了世间繁华,隐居终南山和惘川(蓝田),在惘川留下《惘川集》,包含20首短小精悍的名诗。盛唐的长安城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王维则是长安繁华的见证者。这一集选择学者郦波去重走王维的路,郦波是当年第一个签名支持西安的“恢复长安”运动的学者,他太了解王维对于盛唐的心驰神往。


王维在御史台精舍碑上留名

长安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西安在盛晚唐的时候,不一定叫长安城,而是京兆府城。王维的这首《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写出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年少得志,王维当时也是惴惴不安。郦波跟着西安碑林博物馆的001号讲解员杨烨去看了一块御使台精舍碑,上面有700多位名门望族之人的签名,许多人都是御使,王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只能在侧面留了一个名。

西安当时的长安就和现在的北京、上海一样,它日常的状态就是离别和欢聚,有许多才华之士要来,又有更多人要离开,就和现在的高精尖人才差不多。王维每过一段时间,就要送走一个人。他的《渭城曲》可以说是中国离别诗里认知度最高的一首。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为好友送行,既有告别的不舍,又有为大家去远方建功立业的打气壮行。他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告别中发现,繁华的长安并不是那么适合他。

惘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

王维晚年的时候,去了一个离长安40公里的地方,叫惘川(现西安市蓝田县辋川镇),中间隔着一个现在很有名的地方——白鹿原。

惘川在一个非常封闭的峡谷里,像一个世外桃源。王维在那写了《惘川集》,20首诗,20个景点。

张效东是地道的蓝田人,以前是个中学老师,退休后,他就立志要把“家乡人”王维的诗中的景点,一个一个找到,标注出来。

郦波跟着张效东老师,去找这些诗歌里的风景。其中最让人惊讶的,就是鹿柴。看着森林中光影的反射,听见村庄里孩童的笑声,才明白王维为什么写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岑参篇嘉宾 教授杨雨

岑参 

岑参本可内地当官,却主动去边疆建功立业,放现在就是理想主义者。

旅行理由:爱国

寻访旅客:杨雨

唐朝其实出现了许多边塞诗,李白、王维都是写边塞诗的好手,岑参的特殊性在于他本可以在内地当官,但是他投笔从戎去做幕府,去现在的新疆,当时的西域。这期的嘉宾是教授杨雨,一位出生在湖南的女学者,从来没有去过边塞。她自己特别渴望边疆的辽阔,就主动申请去重走岑参之路。

库车 天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作为一个内地人,在农历8月,偶然经过了天山,看到了漫天飞雪。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奇景。很巧的是,杨雨和摄影团队当时在天山里的公路上正好碰到了大雪,正好是8月,也就体会到岑参作为内地人,遇到八月飞雪时的激动情绪。


倾听边防军人王鑫诉说12年保卫边疆的故事

西北第一哨 白哈巴边防连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岑参在西行途中,遇到了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寒暄许久,还托他带一封书信回家,诗内尽是思乡之情。

最后一站,为了体会这种报效祖国的情感,杨雨去看望了边防哨所的军人,跟一位军马饲养员聊了聊现代军人对于边防的看法。

陕西小伙子王鑫是边防驿站的一名军马饲养员,舍不得和他朝夕相处的军马分离,他在边疆一待就是12年。几千年来,保卫边塞的人,对于边塞纯粹的热爱以及责任感,从未改变。

1599014058680238.jpg

如今,我们第二季的制作团队已经集结完毕,预计会拍摄6集6位诗人,已确定的有白居易。

唐诗系列拍摄完毕后,我们还想陆陆续续地拍摄宋词、元曲、魏晋南北朝的、汉代的诗歌的旅行纪录片。

我们希望古诗词在今天社会是活着的,而不仅是一个文学的标本。我们做幕后的人,就把片子做得足够精彩,能引起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兴趣、跟他们去沟通,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


作者公众号:一条(ID: yitiaotv)
1599012905877801.pn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