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网易云音乐如何杀出重围
温馨提示:本文字数较多,请打开音乐,静心阅读
前段时间,开窍君被各个APP的年终总结刷一波朋友圈,除了支付宝之外,最引起开窍君注意的是网易云音乐的年终总结。通过朋友圈的晒图,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小伙伴在用这个“播放器”。
要知道,在一个红海市场内,作为后来者,要逆袭上位难度有多大。开窍君决定要一探究竟!
音乐市场争夺之战
在网易云音乐出现之前,音乐播放器市场早已经被各种播放器瓜分殆尽。
这个市场上,有深耕播放器多年的多听、酷狗,有依托腾讯海量用户的QQ播放器,有针对发烧友的豆瓣与虾米。这些平台,在移动互联网热潮出现的时候,就把PC时代的优势,移植到移动端,依靠用户的沉淀,再次抢占移动端市场。
网易云音乐的成功,可以说是定位的成功。
我们来看看网易是如何定义这个平台的:
网易云音乐是一款专注于发现与分享的音乐产品,依托专业音乐人、DJ、好友推荐及社交功能,为用户打造全新的音乐生活。
从这段话,我们看到几个高能词语:发现、分享、社交、音乐生活。没错,这个其实不是一个音乐播放器。其他播放器,如酷狗,一个核心的卖点是音效,通过音效插件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收听体验。网易云音乐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社交软件!只是刚好披上了音乐的马甲,而已!
有了清晰的定位,才有清晰的落地动作
1、歌单背后的逻辑
音乐内容的核心功能可以分为两种:
(1)标签:由全体用户对歌曲进行分类
(2)歌单:由某个用户自己建立
其实,这两种方式,并没有高低之分,那网易该如何选择呢?
这个时候,歌单的深层特点才能显示出来。相比标签来说,歌单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选什么歌,怎么编排,这都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可以这样说,标签是冷冰冰的数据,歌单是热辣辣的情感。
拉拢核心用户
在初期,网易云音乐用了一个很“损”的招数,拉拢重度用户。它可以兼容其他音乐播放器的歌单,比如用户在虾米、豆瓣上听歌,有自己的歌单,都可以无缝导入网易云音乐。不要小看这个小招数,一旦形成一个习惯,是很难更改的,特别是听歌,因为有歌单的牵制,换个播放器就要重新建立一个,太麻烦了,除非是无脑地兼容,不需要用户动手动脑。消费者真的比你想象中更懒惰。
这些拉来的用户,本身就对音乐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品味较高,喜欢创建歌单并分享,也就成为了网易云音乐的核心用户。
选择普通用户
网易云音乐选择切入的大众人群,是95-00后,这一群更年轻的消费者。新一代的消费者,是感情用事的一代,在音乐的选择上,更是如此。
数据来源《2016中国年青人音乐生活方式白皮书》
单曲循环、智能推荐、场景歌单,归根结底,诱因都是个人感情。失恋时,单曲循环,慵懒午后,来个场景推荐,在青少年群体中,这司空见惯。
美国华纳唱片公司前副总裁西摩·斯坦曾说:一个人9-13岁听到的音乐会影响他的一生。比照身边人的经历,一般养成音乐习惯都是在初中到高中这几年间,之后听歌的风格与习惯固定,改动就很少了。抓住了青少年,等于宣告了,这个市场未来的归属。
网易云音乐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功能就是智能推荐,有网友做出如下评价↓↓↓
根据每个用户的听歌习惯,结合技术手段,推送用户没听过,但会有可能会喜欢的歌曲,通过核心用户放入歌单,传递给大众用户,这就完成了一次高效的音乐筛选。而且还兼具创造惊喜感、链接用户的功能,一举三得。
2、打造社交功能评论功能
曾经有个段子,说,全世界最孤独的人,都在网易云音乐里写评论。不过,在开窍君看来,全世界最孤独的人,都在网易云音乐里看评论。
韩寒说,很多政府没有料到连接互联网的严重后果,他们以为可以如传统媒体那样控制,却疏忽了一个十分关键的细节,就是人们的面前除了有显示器之外,还多了键盘。
在沉默和表达之间,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后者。杂志才需要给钱寻求内容,而微博微信中,数以亿计的用户勤劳地创造内容,却不要一分钱。
同样的道理,以前的音乐播放器,是单向的,评论功能将这个链接变成了双向的。更加可怕的是,音乐的评论,是以情感为基础的,可以沉淀的,不像新闻有比较强的时效性。一首歌,10年前听的人,与10年后听的人,情感是能够产生共鸣的。
评论引申出来的一个反应就是,用户更多地去看这个应用,而不是光是听。音乐应用尴尬之处就在于,可以后台播放,这意味着,用户只有在启动APP的使用与它接触。当评论成为人们愿意看的内容时,APP就有更多机会与用户接触,能够产生更多的反应。
比如,在APP上卖耳机,卖音乐会门票,等等
制造话题
不止于评论,网易云音乐把自己当作一个由音乐而起的话题产生器。
这些话题看似与音乐不相关,但与情感有关。
打造社区
在评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创建一个类似于微博的分享功能,进一步加强社区属性。
与微博不同的是,在网易云音乐的社群,把音乐的分享鲜明地亮出来,作为增加文字与图片情感的工具。
如果说,其他的播放器像Shopping mall,像高级餐厅,而网易云音乐就像日本的深夜食堂一样。白天,流连在银座、涩谷、表参道的人们,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物质生活。但当夜幕低垂,深夜食堂亮起点点灯光,总有熟悉门路的食客敲开店门,独特的食物风味,分享各自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在自由主义蒸腾的热气中,一代人的喜好在不断细分,野蛮生长,小小的深夜食堂,以更多的数量,接纳着更小众的群体,但有谁能质疑他们的总量与忠诚度的?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作者公众号:开窍(ID:hopetopkaiqiao)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