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朋友少,是因为社交多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378篇原创
1
社交在古代曾经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事情,不像现在随便哪个APP上加的人都叫“好友”,那个时代的好友,一旦结交往往就是一生。
那时候交际圈小,通讯不便利,交朋友是一个成本很高的事情。越是难得的东西越是珍贵,越是易得的东西越是廉价,这个道理从古至今都是相通的。
现在大家用互联网社交,动不动就加几千个好友,在交友软件上一天能向五百个人搭讪。
但是我们加的“好友”越来越多,联系也越来越方便,想要保持联系的人却越来越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代人的社交关系变得越来越浅,也越来越不值钱。
社交技术越发展,社交关系似乎就越廉价,仿佛是一种宿命。
那些亲昵的称呼和字句——亲爱的,宝宝,宝贝,么么哒,爱你,mua——在社交软件上被滥用,单从聊天记录上看,无论是谁和谁都是亲密无间,好像下一秒就开始上演蓝色生死恋。
但是别说友情了,就连那些聊天记录都无法过夜,聊完了转头就删除对话框,聊天记录和那个人一起被抛之脑后。
当每一个人都在虚伪的社交,以至于成为了一个共识,这其实也是一种真实。
真实得如同这个世界一般虚假。
2
从逻辑上来看这很正常,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研究,普通人在生活中能够维护的核心关系最多不会超过50人。
而很多人的微信,早就加满了五千人的上限。
别说和这些人都保持联系了,如果没有备注,恐怕根本记不住谁是谁。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好友都只活在好友列表里,从来不聊天,不说话,不打扰。
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如果没什么话聊,那么做个朋友圈的点赞之交并没有什么问题。
保持一个让双方都舒服的距离,同样是基本的社交礼仪。
我并不是觉得这样轻量级的社交不好,隆重还是轻量级只取决于社交工具的变化,二者并没有高下之分。
但问题是,社交这个东西,从前两年开始变得奇怪了起来。
自从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始流行策划各种裂变活动来吸引流量后,就很少有人能逃过“求点一点”的宿命了。
分手几年的前男友(前女友),网上加的陌生人,甚至是预约明天下午来打扫的家政阿姨,总会突然在微信上冒出来,让你帮忙关注一下公众号,点一下链接,或者注册一个什么应用。
这种感觉很像是多年没联系的小学同学,因为最近要结婚发请柬的时候,于是打开二十几年没翻过的同学录,找出你的家庭住址和电话。
他这么费心费力邀请你,让你去喝喜酒并不是关键,赚钱才是他的核心目的。
人可以不到,但是红包一定要到。
你的小学同学不会天天结婚,你的微信好友却有可能每天都在参加各种互联网公司的营销活动。
无论是小学同学找你发请柬,还是微信好友找你发链接,本质上都是在给社交价值计价。
虽然这些营销活动能带来的利益很小,也许只能便宜几块钱,一个让用户分享链接然后提现的活动,每次分享带来的提现金额,平均下来也就是几毛钱。
虽然他们知道你可能会厌烦这样的行为,也知道这是在给别人添麻烦。
但是对轻量级的社交来说,建立起来是零成本,拿来变现同样是零成本。
当根本没有交情的小学同学给你发请柬的时候,当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给你发链接的时候,不代表他们不懂社交礼仪,或许只是因为他们给社交关系算了一笔账——零成本的变现,就意味着无论谁从这些活动中拿到多少钱,都是纯赚。
同样是很少联系的微信好友,他们不会把裂变分享的链接发给甲方,也不会发给公司BOSS。要么是发给从不说话的“好友”,要么是非常亲密,敢于开口求助的好友。
发给“点赞之交”,是因为这类“好友”甚至连点赞都不曾出现过,能够帮助参加营销活动,就是最有实际收益的用途了。
其实那些搞裂变营销的互联网公司,他们没做错什么,只是选择了一种营销形式而已。
而那些热衷于去打扰自己的社交关系,把社交关系变现的用户,也不能说他们有错,他们只是对社交变现的问题看得比较现实。
但是大家都没错,互联网上的社交体验却一下子变得糟糕了起来。
事情发生的时候,没有人在意这一切。
因为被打扰的是他人,体验糟糕的也是他人,但是赚到钱的是自己。
只有当他们自己也被打扰的时候,这些人才会咒骂那些搞裂变的公司,以及那些把链接发来发去的人。
诡异的是,被打扰的时候骂得最凶的人,往往也是平时打扰别人最勤的人。
生活就是这么魔幻。
3
问题的核心,可能就在于这些活动对“打扰”的引导倾向。
绝大部分的裂变营销,他们的活动规则都是“没有选择”的。
要么不能参与,要么就只能去打扰别人,除此以外没有第二个选择。
在规则的底层设计里,活动的策划就没有考虑过让用户独立完成活动的可能性。
如果用户是社恐怎么办?如果用户不想去给自己的社交关系变现怎么办?
包括那些被你的营销活动打扰到的人,他们也有可能是你的用户啊。
那些热衷于打扰别人的用户,也不是一开始就毫无顾忌的,必然是因为发现这些活动只有这一个选项,然后试探着发链接给别人,最后才形成了习惯。
总是被人拿来变现的社交,还能算是社交吗?只不过是以“好友”为名的生意罢了。
当然,拿价值观去要求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正常商业行为,是不合理的。
玩裂变又不违法,只要没有欺骗用户,没有在规则和提现上搞什么花活,那就是他们的自由。
问题是,一家公司做活动,不是说不能涉及裂变模式,也不是说不能考虑拉新和ROI,但是在设计规则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再往前多走一步,多考虑一些可能性?
比如,除了分享和拉新,也设计一些让用户能够独立完成活动的渠道,让他们自己就能参与活动,不用非得去打扰别人。
就像滴滴这段时间在做的喵喵节,这个活动的规则很简单,集满8只猫,就能立得66元。
这个活动的规则里,主要的集猫方式是打开滴滴App找猫、扫单车码集猫、AR扫一扫集猫,玩萌猫跳等等,而这些都是用户自己就能完成的事情。
虽然也有分享给好友助力集猫的选项,但关键是,用户可以自己选。
无论用户是单纯的社恐,还是不好意思打扰别人,这些都不要紧,因为你一个人就能参与这个活动。
策划一个活动的核心,永远应该是用户的感受,而不是单纯的效率。
如果活动做成了,却把用户得罪光了,这个活动就算成功了也是失败的。
一个好的活动,必然是让所有用户都能参与,并且给了用户充分的选择权的。
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在短期获益了,对品牌形象造成的长期影响,也必然是得不偿失。
4
效率和ROI这些东西,在活动规则设计上没有做到极致,尚可以从后续的衍生营销上找回来。
但是如果在活动一开始就只顾利益,结果给用户造成了负面印象,这样的后果则是难以抹除的。
策划活动这种事情,有时候必须在当前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做出取舍。
滴滴把喵喵节做成了一个“社恐也能玩”的游戏。在线下,滴滴在三里屯弄了一只巨型猫咪塑像,来来往往的人都可以合影,去参与线上的活动,这种体验式结合的方式,让用户更加自然的走进了喵喵节。
虽然喵喵节的线上活动是有时限的,持续整个10月之后就会结束。但是整个活动的参与方式和用户“玩起来”的感受,乃至整个喵喵节衍生出来的一系列虚拟ip,却是一个可以长期使用的长尾价值。
在活动结束以后,这些猫猫仍然可能出现在以后的其他活动里,反复强化用户记忆。
在有的人看来,营销活动就是一个短平快的东西,在一个周期内我花多少钱,消耗多少资源,完成一个kpi,拿到多少流量,一切就结束了。
这个思路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长线去看才能看得出来。
一个营销活动,本身持续的时间是有限的,即使榨取到极致,产生的价值也有其上限。
但是这个活动给用户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在长期来看,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没有极限的。
从9月份在小程序榜单登顶以来,滴滴在营销和破圈方面一直在发力,关键是,这些大多是长线营销。
一个长线的营销,当然需要做到尊重用户,也需要有基本的价值观。
滴滴的喵喵节,能够做到不逼迫和不打扰,这就是尊重和价值观的展现。
也许互联网社交依然会轻量级,依然会虚伪,这是由工具属性决定的,但是至少在这个活动里面,用户不必去打扰别人,也不必被逼迫着改变自己的行为逻辑。
区区一个活动,一家公司,确实不能改变整个大环境。
但是能给用户一时一刻的自在,滴滴喵喵节这个活动,其实就已经做得很好了。
世界总是要一点一点变好的,不是吗?
5
有的时候我真的很惊叹那些互联网企业在做营销活动的时候,展现出的对人性弱点的把控。
什么沉没成本,囚徒困境,胜负欲,幸存者偏差,侥幸心理,玩得一套一套的。策划有多懂人性,规则就可以设计得多不当人。
但是这样并不是什么好事。
确实,从策划个人的利益出发,他完成了kpi,做好了一个活动。
但是互联网不应该是为了坑人而存在的,坑人会有短期利益,但长期来看必受其害。
用户又不是傻子,被坑一次两次,第三次就会用脚投票,告诉你什么叫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做互联网的人,不仅要懂互联网,要会利用人性,还要懂人心,并且学会将心比心。
千万不要做互联网太久了,忘记了怎么做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