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看见智慧城市的务实完整方案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10-23


【深几度·新基建及智慧城市系列】

撰稿|吴俊宇

 「摘要:对国内当前缺乏明确样板的情况来说,一个在生态上具备聚合效应,在应用上具备纵深挖掘的智慧城市可能才是真正能让产业看到务实可落地的好的智慧城市。」


后疫情和新基建大背景下,各地都在加速上马智慧城市建设。

然而这波浪潮中,不乏泡沫。我们可以简单罗列其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 基础设施建设过于超前,软件、应用、服务、运营则是滞后太多;

  • 部分互联网公司把原有AI技术打包成智慧城市产品“新瓶装旧酒”;

  • 营销强于业务,想象大于现实,缺乏实际可以落地的产品和技术;

  • 只顾及自家生态和产品的建设,不考虑和友商生态的兼容和耦合;

智慧城市,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概念过去从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用实际行动把它掰开,揉碎,说明白。

说起智慧城市,行业往往充满着面向未来的宏观幻想,着眼细节落地则相对较少;过往企业对智慧城市的阐述,往往是单个企业以零碎项目的方式对外展示,行业很少能看见全景图的聚合。

激进建设显然不是当前社会经济环境、技术产品背景下应该存在的现象。

智慧城市建设一定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同企业围绕自身优势构建生态,不同大小生态之间通过接口形成拼接。这需要领头企业做好几个方面的事情:

  • 在基础技术上加快建设进展;

  • 在标准制定上形成切实方案;

  • 带领行业把握技术最佳节奏;

在这次于福州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正在给出相对务实的方案。尤其是华为高管的相关发言,给行业之中的其他参与厂商指出了方向性建议。

在华为及其他厂商的实践下,我们可以看到智慧城市的数字“拼图”和“千层饼”。


01

全场景的拼图


华为最近提出了城市智能体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指——未来的城市将不只是若干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各子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彼此协同,如同一个智能的生命体。

在2020年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我们就可以看到“生命体”之间的簇拥生长。

一批数字化领域的领先企业展出了一幅完整的城市数字应用拼图。它的特点在于:

1、全景式的呈现,包括华为、东软甚至是平安乃至更多各层次、各领域的企业都给出了自家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在安防、交通、制造、金融、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展开。

尤其华为,在其中展现出了顶层设计和基础架构的整体思考。这些思考为其他厂商智慧城市的建设给出了方向性引导。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生态系统的领导者,华为对生态系统基础设施的投入最大,对生态系统伙伴带来的价值及所担负的划分和协调责任也最大。

2、叠加式的发展,各个企业都形成了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在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层层叠叠耦合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

华为在基础层搭建起了平台,其他业务伙伴在扩展网络之中构建更有相关性的、有价值的客户体验。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富士康、东软、平安这些厂商在华为搭建的基础平台上都在延展出自家的系统化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和自身过往优势相关,在不同城市已经得到相应落地。

智慧城市的建设就像是一个千层饼,平台、产品、服务相应的分层展现得极为充分。

这背后的形成因素大概是几点:

  • 政府安全考虑采购往往会引入多家厂商参与竞争;

  • 单个厂商能力有限,往往无法覆盖所有技术领域;

  • 各个厂商都需要在平台之上引入ISV解决方案商,把最细节的问题交给伙伴;

智慧城市的建设,因此呈现出了千层饼式的叠加式发展,各个厂商不断延展自身的边界,又把边界耦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生态。

3、应用方案的落地,涉及城市各个智慧具体场景的软件应用方案喷涌而出,可以看到更多切切实实的软件服务商和解决方案商推出相应的产品。在基础层、平台层搭建完善之后,其他企业要做的,也恰恰就是提供有针对性的、整合的纵向解决方案。包含善政、惠民、兴业的各个合作伙伴的一系列智慧应用,不断垂直深挖,在金融、能源、环保等一系列应用场景下,应用开发商、方案集成商都可以跟随生态进入。尤其是中期的建设,后期的运营,最需要这类厂商在其中发挥作用。后疫情和新基建大背景下,智慧城市是几乎所有参与数字化建设的企业都在涉足的项目。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此次面积达5.6万平方米的成果展内,我们可以看到包括ICT企业、制造业企业、互联网厂商、软件服务商、解决方案商展出了一幅完整的城市数字应用拼图。每一家厂商都在围绕自身优势延展出适合在城市落地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其中一部分是面向未来的构想,更多则是已经落地在各城市的成熟应用产品。
02
理性化的思考
技术体系的落地往往需要真正懂行,否则技术和实践之间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导致好的技术无法在为社会经济发展造就好的结果。智慧城市的建设按下“快进键”难免会面临一系列激进举措:资源配置重点失衡;比如在技术含量相对薄弱的数据中心上过分投入,服务器和存储的购买难度并不大,真正的难度在于生命周期内通过持续运营来发挥价值;技术趋势把握不准;在技术发展曲线中,市场需要跟随技术节奏,行业领导者有必要根据市场成熟度拿捏发展节奏,这就像“头雁”,必须带领后续“雁群”找准方向;忽视后期城市运营;城市的“新基建”建设简单,但真正后期能在长期运营中持续为生态提供价值,形成持久的商业模式才是核心,否则完整基础设施往往会形同虚设;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对智慧城市建设给出了一系列理性化的思考,展现了华为对智慧城市较为成熟的理解:

  • 没有智慧城市运营商来负责投资、建设、持续运营,很难持续发展、持续提供服务;

  • 智慧城市的关键不在于建设,而是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持续运营来发挥价值;

  • 通过建设数据中心来支持和承载智慧城市并不难,关键在于应用,应用才是解决每一个城市各行各业智慧化的关键;

  • 共同解决对软件价值的尊重,解决软件的商业模式,才能促进智慧城市各个应用软件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徐直军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过往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老问题。过去,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思路老旧,或是重硬件轻软件的观念,因为硬件的建设往往是直观的,这带来的问题是:软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与硬件投入比例失衡,呈现出高硬件投入、低软件投入的局面。建设过程中形成新一轮信息孤岛,造成新的投资浪费和重复建设。 在一些互联网公司智慧城市的实践过程中就发现了类似问题,过往智慧城市建设遗留项目导致新项目上马时面临阻碍,新的系统方案必须兼容旧的“烟囱式”系统方案,其中的数据接口过于复杂,导致此后的建设过程中面临各类数据问题。不过,华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为各地城市计算智慧城市的成熟度模型,评估其城市是否已经达到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在成熟度的评估之后,还有涉及各个板块的划分,通过“庖丁解牛”的方式把智慧城市这样一个庞大的项目拆解成一个个子模块,各个企业可以围绕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子模块展开业务。华为2019年发布的《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咨询方法论》显示过智慧城市业务能力参考框架视图:其中城市运营与治理模块分成了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十余个领域,其中又按照指导、控制、执行等多层分成了几十个板块,其中每一个板块都可以引入不同的解决方案商或者是方案集成商。对打算进入智慧城市内展开建设的解决方案商以及软件集成商来说,这些明确的板块拆分,可以让其清楚自身项目所在位置。这种拆分的策略,使得试图加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厂商不至于面临毫无头绪的情况。作为行业领头羊和懂行者,华为一方面在试图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行业标准,另一方面也在寻找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运营的最佳节奏和平衡点。
03示范性的标准
好的智慧城市往往具备一系列基本标准。在亚太经合组织公布的《智慧城市与包容性增长》中发布过一份“智慧城市选定指标框架”。这份框架中提到,一个全面的框架需要评估数字创新如何影响城市和城市政策,并提供政策解决方案来克服不同城市的挑战。例如,这样一个框架可以围绕智能城市政策对人、地方和企业的影响,以及这些智能城市为更广泛的目标(如效率、公平和环境可持续性)作出贡献的能力来构建。如果我们再解释得更详细一些,其实是以下四点:

  • 需要政府和领头企业在其中支持创新解决方案的交付、能力建设和扩大规模;

  • 推进城市技术计量议程,需要全面、多部门和灵活的框架;

  • 智慧城市需要智慧治理,商业模式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城市环境;

  • 市民不仅是智慧城市政策的接受者也是参与者,在整个周期内共同制定政策;

事实上,华为和福州在今年7月就试图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起标准化智慧城市。当时福州市与华为签订共建全国数字应用第一城合作备忘录,按照双方说法,合作围绕两个板块展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鲲鹏产业发展等领域加强合作,发挥华为5G、云、光网络、AI领域技术优势和ICT产业链平台优势,带动区域及上下游产业聚集发展;在滨海新城、数字应用创新中心、城市数字治理中心、城市数字体验中心、城市产业生态培育等智慧城市相关领域进行务实合作,共造全国数字应用第一城,加强福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建设,促进鲲鹏生态繁荣。在这次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之后,华为之外的其他企业将更多看到福州在智慧城市上的诸多投入。这将促进福州打造全国数字应用第一城,强化数字福州在全国创新示范作用。如果我们去看欧盟智慧城市群的建设过程就会发现,当时英国等领先国家事先给出了一些可供其他城市学习和仿效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欧盟的智慧城市建设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方向性逻辑,并进一步构建共识性标准。在这些标准上凝聚起解决方案商、方案集成商,逐渐再打通数据接口,形成数据交换,欧盟智慧城市建设才逐渐从几个规范性的点,形成片,最终构成面,造就了目前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最成熟的区域。对国内当前缺乏明确样板的情况来说,一个在生态上具备聚合效应,在应用上具备纵深挖掘的智慧城市可能才是真正能让产业看到务实可落地的好的智慧城市。深圳、成都、福州、合肥等一系列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具备相对领先意识或是具备较好落地效果的城市,都会是具备样板效果的标杆。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